第216章 从上到下八百个心眼

王允不会给何太后犹豫的机会,抬着手,道:“娘娘,立太子,为国本计,为陛下计,为娘娘计,皆是必须之举,臣请娘娘三思。”

何太后脸色变幻,忽然醒悟过来,冷眼看向王允,语气冰冷,道:“你这么着急立太子,不去陛下那里,跑本宫这里来做什么?”

王允抬着手,道:“回娘娘,立太子,事关重大,既是皇家国事,也是天大事。除了要禀报娘娘知晓,还得有合适的人举荐。”

何太后有些绕过不弯来,疑惑道:“合适的人举荐?你不行吗?还有那丞相杨彪。”

王允放下手,肃色摇头,道:“娘娘,刘协一事,虽然时过境迁,但总归是叛逆的源头,是以,此番举荐太子,必须要慎重,要给汉家所有臣民一个公正的交代。”

眼见着王允提到刘协,又什么汉家所有臣民,何太后不由的坐直了身体,道:“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王允双眼里跳过一道厉芒,道:“娘娘,太子,应由渤海王举荐。”

何太后吓了一跳,连忙站起来,走到王允跟前,双眼冷冽的盯着他,声音森寒刺骨,道:“你说,刘协来举荐?王允,你应该知道,本宫厌恶你。你今天要是说不出个所以然,何进就是你的下场!”

王允心里一跳,有些诧异的盯着何太后。

何进的下场?

何进的死,对宫外来说,仍旧是一个谜,几乎没人相信何进是自杀的。

但听着何太后的话,仿佛,何进的死,与她有关?

不过王允只是刹那失神,连忙抬手道:“娘娘,渤海王举荐,并无其他用意。此举,一来,是为了澄清渤海王绝无野心;二来,也是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三来,则是为了打击叛军。渤海王与未来的太子殿下,不会有任何关系,宫里的一切,由太后娘娘与陛下决断。”

何太后心里不安宁,盯着王允,难以做出判断,深吸一口气,阴沉着脸,道:“这件事,本宫要仔细考虑。”

王允看着何太后,道:“娘娘,臣听说,那唐瑁,在串联,准备举荐二殿下为太子。”

“大胆!”

何太后怒了,神色变幻不断,来回踱步,冷笑连连,道:“太子,岂是他们说是谁就是谁的,眼里还有本宫与陛下吗!?”

王允注意着何太后的怒容,不动声色的低头。

好一阵子,何太后强压怒气,转向王允,寒声道:“好。就定刘绍,你去安排,到时候陛下那边,本宫回去说。你要给本宫做好了,要是让本宫知道你有别的心思,陛下也保不住你!”

王允心中大定,抬手道:“臣,领太后娘娘懿旨!”

何太后刚要说话,赵氏悄步出现在门口,道:“启禀娘娘,尹氏带着何晏进宫了。”

何太后表情慢慢松缓,双手按了按疼痛不已的太阳穴,道:“去永宁宫,将蔡琰,刘绍带过来。”

“是。’赵氏应着,悄步退走。

王允见状,思忖着道:“娘娘,臣之所以举荐大殿下,也是因为大殿下名为‘绍’,绍,继承之意。陛下取此名,不言而喻。”

这个何太后自然知道,但她总怀疑王允的动机。

强行冷静下来,何太后面无表情,语气平静,道:“这件事你来做,做的好,本宫自然有赏,做不好,诛三族。”

王允面不改色,抬着手道:“臣领旨!”

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心中却大为激动。

一旦他扶持了刘绍为太子,不管是明面上的好处,还是暗中的回馈,都将是巨大的!

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稳压杨彪一头,坐上丞相宝座!

届时,什么阉党,什么袁术,都不过是他反手间可灭!

……

“母后要见羊儿?”刘辩转头看向赵氏。

赵氏在宫里日久,没了之前那么恐惧,面对刘辩,也是紧张藏在心底,轻声道:“是。尹氏带着何晏进宫了。”

刘辩看向刘绍,小家伙骑着他亲手组装的小木马上,摇摇晃晃,见刘辩看过来,也睁着大眼睛,眨了眨眼,小脸毫无波动。

刘辩看着他,想了想,道:“将何晏带过来,尹氏陪母后说说话吧。”

赵氏一怔,没敢反驳,行礼道:“是,奴婢告退。”

刘辩看着刘绍,笑着道:“来,叫声爹。”

小家伙眨了眨眼,用力的晃动小木马,摇摇晃晃,完全不理会刘辩。

刘辩叹了口气,盘腿坐在软榻上,拿起身边的奏本。

这是东莱太守皇甫坚寿的奏本,奏本里详细的说着东莱郡以及青州的情况,重点笔墨是曹操。

言称曹操在东莱,北海国大力屯田,安置流民,活人无数。同时,言称曹操对士‘打压士族,杀戮无忌,拥兵十万,似有不臣’。

刘辩眉头微微皱起,目光锐利的审视着这道奏本。

“曹操有奏本上来吗?”刘辩瞥头向不远处的潘隐。

潘隐上前一步,仔细回忆着,道:“只有五天前的一道,是请命入冀州的。”

刘辩点点头,心里斟酌起来。

要说曹操心向大汉,这个没问题,可要说他没有别的心思,谁人都不信。

连皇甫嵩都有人劝他自立,大汉十三州明暗自立者无数,曹操,会不会真的拥兵自重,待价而沽呢?

刘辩有些拿不准,看着皇甫坚寿这道奏本,沉吟起来。

“陛下,何晏到了。”突然间,宫门外,一个小黄门道。

刘辩看过去,只见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家伙,一岁多的模样,相比于刘绍的大眼睛,何晏有点没睡醒,睁不开眼。

“来,过来。”刘辩招手。

何晏又回头看了眼,倒是没有什么害怕,小步还有些歪扭的走到刘辩身前,仰着小脸注视着刘辩。

刘辩看着他,忽然一怔,道:“等等啊,等等啊,朕跟你父亲是表兄弟,嗯,朕是你表叔,叫表叔。”

何晏静了一会儿,奶声奶气的道:“表叔。”

刘辩顿时满脸笑容,弯腰将他抱上软榻,道:“来,你跟刘绍玩会儿,他小名叫羊儿。”

何晏很乖巧,站在小木马边上,看着年岁相当的刘绍。

刘绍自从何晏出现,就一直盯着他,现在两个小家伙四目相对,一个说话不利索,一个不会说话,就那么对视了。

刘辩见着,笑了笑,没管他们,再次看向手里的奏本。

潘隐等了一会儿,才上前道:“陛下,王公在永乐宫快半个时辰了。”

刘辩一怔,道:“还没出来?”

潘隐道:“是。”

刘辩双眼半眯,不由得笑着道:“有趣了。你盯一盯,看看咱们这位王公要干什么。”

“是。”潘隐小心的应着道。

随着朝廷不断加大力度澄清吏治,朝廷本就掩藏着的各种矛盾逐渐爆发出来,看似和谐,实则暗潮汹涌,紧绷不已。

不等潘隐转身,刘辩又道:“那杨修在曹操那干的错,曹操奏本里颇为赞誉。得有所赏赐,等到晚上,你让御厨,做一些好菜送到丞相府。”

潘隐怔了又怔,杨修做的不错,为什么不赏赐杨修,反而赏赐丞相府饭菜?

“小人领旨。”潘隐不敢多问,连忙应着。

……

户曹。

戏志才坐在荀彧对面,汇总着山阳郡的巡视结果。

荀彧脸角似乎比之前更加老成了一些,等戏志才说完,面露怪异的道:“你是说,山阳郡的秋粮,应该一万石以上?”

戏志才瘦弱,有些病恹恹的,冷声道:“整个兖州的秋粮,应当在十万石以上,都被以各种名义扣下了。”

荀彧下意识的皱眉,道:“我记得,中平三年才六万,你说十万,可有把握?”

戏志才神情愤然,道:“我要说二十万,你是不是更不信?”

戏志才与荀彧是至交好友,同游同学数年,倒是少了一些官位上的尊卑,言语间直言不讳。

荀彧恢复平静,目中都思索色。

他自然是信戏志才的话,按照对兖州田亩的计算,二十万也是不难。但兖州大乱初定,需要用钱的地方非常多,从州、郡到县,各种克扣秋粮倒是能够理解。

但这不符合朝廷的规制,尤其是在‘新政’的相对苛刻的要求下。

戏志才看着他,苍白的脸上一动,道:“你是担心,这些人会被打为‘贪官’,遭到查处吗?”

荀彧嗯了一声,道:“王公与刑曹铁面无情,并州被查处了近五百人,引发各种事端,何颙接连上书,朝廷压力也很大。”

戏志才知道朝廷一直在以各种手段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现在派去的人反而被查了,这会儿令地方更加混乱,对朝廷的‘新政’计划,造成冲击,成为阻碍。

“你们真的不能阻止王允与司马俊吗?”戏志才说道,语气多少有些不客气。

“朝廷的局势,比你想的要复杂,”

荀攸从外面进来,在戏志才边上坐下,轻叹道:“陛下太过年轻,积威不足。朝廷需要有人镇守。丞相的四世三公,无人能及,王允若是去了,尚书台就是个空架子。”

戏志才不由皱眉,道:“宫里的陛下就不知道吗?”

许攸自顾倒茶,道:“陛下要是不知道,怎么会三番两次压制丞相与王允的矛盾?陛下可是连十二常侍,何进,袁隗都是说杀就杀的人。”

戏志才满脸疑惑,道:“那我就不明白了,既然这二人不堪用,去位只是时间问题,为什么还将你们降级三等?”

这件事,二荀同样不解。

荀彧道:“今天要说的,是秋粮的事。”

戏志才摇了摇头,荀彧这个个性他太了解了,道:“你们不弄清楚,迟早会有大祸的。”

荀彧没理他,看向荀攸,道:“刚才志才说,兖州的秋粮或超十万石。这样看来,王公与刑曹的所为,或许并非是坏事。”

“十万?”

荀攸吓了一跳,看向戏志才道:“真有这么多?”

戏志才道:“应该有,我亲自查过兖州下八成仓库,只多不少。”

想要查遍这些仓库,戏志才是费了大力气了!

荀攸面色沉凝,道:“这么一说,陛下的震怒,是有出处了。”

戏志才一怔,道:“你是说,陛下早就知道了?”

荀攸喝了口茶,神情依旧凝色,淡淡道:“你不要小看宫里,宫里得到各种消息的速度,远超过朝廷。”

戏志才心中暗紧,连忙道:“这样的话,那王允与刑曹的作为,是宫里暗中支持的?”

荀彧点头,道:“我打算举荐你去刑曹。”

荀攸瞥了眼荀彧,若有所思。

戏志才顿了下,道:“现在不是御史台大有可为吗?怎么又要我去刑曹?”

荀彧少有的沉色,片刻后道:“我猜测,司马俊可能会入尚书台。”

戏志才,荀攸两人不禁对视一眼,这种可能,他们隐约猜过,只是从未点破。

荀彧想来寡言,但凡他说的,必是经过深思熟虑。

戏志才迟疑半晌,道:“司马俊要是入了尚书台,朝廷局势又得变。这也说明,陛下对当前吏治十分不满,要矢志推动下去了……”

荀攸没有说话,心里压力如山。

‘澄清吏治’,认为最重,责任最大的便是他了。

他们哪里会想到,王允这一波,已经站到了大气层。

当天晚上,不其侯府。

伏完站在屋檐下,裹着厚厚的衣服,看着昏暗的天色,自语道:“这是要下雪了吗?”

“主人,王公来了,在后门。”突然间,他背后的仆人低声道。

伏完心头一跳,转过头就急声道:“他来做什么?这大晚上的,他又想干什么?”

相比于丞相杨彪的‘无为’,王允则是‘锐气勃勃’,对朝政十分关心,事事出头,绝不做第二人。

前一阵子,王允要求御史台严查并州之事,差点将伏完架在火上烤,伏完现在多少有些躲着王允了。

仆人越发低声道:“王公说,事关阖府性命。”

伏完自是不肯信,但王允登门,他也不能拒之门外,左思右想,低声道:“悄悄带他进来,不要让任何人发现。”

仆人应着,急匆匆离去。

412.第412章 城外府内第26章 祸国之人496.第496章 各有谋算第151章 大战起第240章 困境第222章 贬为庶人第258章 曹操的野望第136章 乱始第17章 纠结423.第423章 兄长482.第482章 国有储副第388章 帝心第101章 匈奴入塞第117章 宣战第325章 心思诡谲457.第457章 人心摇曳第212章 大败第356章 天雷滚滚第302章 不好的预感489.第489章 战第241章 壶关第395章 隐秘之事第221章 夷三族第371章 纳女入宫第278章 皇家没一个简单的第384章 大汉皇家钱庄第81章 忍无可忍478.第478章 曹操会吗第356章 天雷滚滚第258章 曹操的野望463.第463章 贾诩之言第250章 鏖战424.第424章 之外第207章 狗急跳墙第92章 蔡文姬(求订阅)415.第415章 太一第151章 大战起第327章 分裂的联军第1章 异世交换第75章 太学 李儒第281章 一碗羹第369章 未雨绸缪者众第397章 刀风起第187章 刘表的野望506.第506章 杀意第161章 大事惜身 小利忘义第348章 你是好人吗第257章 贾诩毒计第284章 这可怎么办啊?第354章 天命第137章 曹操出征第65章 世家有别第179章 铁面无情的黄忠第34章 冲淡第137章 曹操出征第40章 匕见第128章 荀彧第113章 回京第265章 新旧丞相第104章 出征416.第416章 子曰438.第438章 砍瓜切菜474.第474章 醒悟第90章 自投罗网第179章 铁面无情的黄忠第378章 提前了第34章 冲淡411.第411章 随手第69章 贾诩(加更求月票)第340章 曹操的高明手段第390章 毒计第334章 上将潘凤第100章 复设丞相475.第475章 诛心第94章 潜规则第57章 惊变(大章求追读)第33章 细思极恐462.第462章 孔融怒喷尚书台第249章 虎痴第372章 佛与道第393章 一记重锤第102章 御驾亲征(求订阅)465.第465章 敏锐428.第428章 拼死而为第401章 龙潭虎穴第174章 峥嵘之人第2章 杀入禁宫第162章 衣冠楚楚 禽兽居中第290章 战前拉扯第399章 未雨绸缪第288章 袁术欲称帝第39章 图穷第304章 董卓的图谋 曹操遇伏第144章 科举第125章 曹操的路第135章 踏雪寻梅第56章 以快打慢第256章 都是千年狐狸第301章 曹 董第285章 君臣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