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佛与道

第372章 佛与道

荀彧稍稍沉吟,道:“我去一趟御史台。”

钟繇道:“我去大理寺。”

荀攸愣了下,道:“我回吏曹。”

三人没有其他交流,眼神都没有,齐齐出了尚书台,各自忙活。

对于宫里那位陛下,三人心中都十分忌惮,他的一举一动都令他们关注。

而今,宫里破天荒的纳秀,三人心里隐约都猜到些什么,却又不能宣之于口,只能各自找借口散开。

御史台已经搬出了皇宫,与刑曹,大理寺在一起,合称‘三法司’。

对于荀彧罕见来访,尤其是从宫里特意过来,刘协吓了一跳,亲自到大门口迎接。

荀彧抬手见礼,道:“下官见过殿下。”

刘协连忙回礼,而后引着荀彧向里走去,道:“丞相来御史台,是有要事?”

荀彧不苟言笑,道:“并无大事,一则关于御史台改制的下一步,下官要与殿下商议。其二,对于京察的结果,年底前应该有个结果,殿下始终未与尚书台通报。其三,是明年御史台监察御史出京巡视的事宜,下官还想与殿下再做讨论。”

刘协本以为多大的事情,闻言心里稍松,道:“丞相请。”

两人来到值房,对面而坐,待小吏上茶之后,刘协试探性的问道:“京察的结果,吏曹也有,丞相何必亲自跑一趟?”

京察是吏曹与御史台一同主持的,对北方五州各级官员进行考察,这些事务拖拖拉拉好几年,在刘辩的催促下,终于有了结果。

荀彧没有喝茶,道:“五州,六成官员‘贪赃枉法’、‘官商勾结’、‘受命士族’、‘欺压百姓’……殿下,这样的结果,下官不敢不来。”

刘协闻言,轻叹了口气,道:“丞相,这个结果,其实已经算好的了。”

荀彧心知肚明,还是道:“能否再宽宥些?”

刘协怔了下,道:“丞相是想如何宽宥?”

“最多三成。”荀彧道。

刘协看着他,一时语塞。

这个‘京察’,看似是吏曹与御史台共同主持,实则一举一动宫里一清二楚。

对于结果,宫里也早就知道了。

荀彧现在来说,将‘六’变‘三’,是一种众所周知的不得已——那就是不能让事情变得太难看。

大汉朝六成以上的官员不合格,大汉朝的脸面往哪放?

而这‘众所周知’中的‘众’,不止是刘协,荀彧,荀攸等人,还包括宫里的刘辩。

这样荒唐的结案,最不能接受,大概就是刘辩这个皇帝了。

刘协知道,荀彧既然问出口,多半是判断宫里能够接受,道:“丞相,这件事,是否该由吏曹来做?”

这口大黑锅,刘协不想背。

荀彧也没有让刘协来做的意思,点头道:“关于御史台的改制,御史台在各州、郡设以常驻督查司,不知,这督查司放在何处,官位是多少?”

刘协看着荀彧,有些明悟过来,道:“丞相是有其他事情吗?不妨直言。”

这些改制方案,早就送到了崇德殿,尚书台没理由不知道。

荀彧心里有些无奈,论人际交往,还得是钟繇来,他不擅长转弯抹角。

荀彧喝了口茶,面不改色的道:“是关于那天师道,也就是五斗米教,近来在京畿一带发展迅速,教众据说已破十万。”

刘协神色诧异,道:“有这么多吗?”

荀彧道:“只多不少。”

刘协已经不是以前了,迅速从荀彧的话来明白了问题的关键,道:“丞相是想问那卢氏与宫里的关系?”

“还请殿下明言相告。”荀彧抬起手,些许老成的脸上出现肃色。

刘协点头,道:“丞相无需多礼,也不是什么秘密。那卢氏确实貌美,但与陛下没有关系,是太后娘娘引为知己。不过,那卢氏善言,与她相处,确实如沐春风,赏心悦目。”

见那卢氏不是被刘辩纳入后宫,荀彧心里放松,道:“那,对天师道,陛下是何态度?我听说,陛下见了那张鲁多次。”

刘协脸色有些古怪,迟疑着道:“有一次那张鲁进宫,我确实在一旁,听到了陛下提及了国教之类的话,但只言片语,我也不好下定论。不过,陛下后来似兴致缺缺,没有再理会。御史台之所以阻止洛阳府驱赶五斗米教,是因为其中多是灾民,赶出洛阳,等于逼他们入死路。”

荀彧面露恍然之色,道:“殿下,能否劳请殿下找个时间入宫,询问国教一事,如果陛下无意,我准备将天师道封禁。”

短短时间就聚众十万,还是在洛阳京畿附近,任谁都不能安心。

刘协明白荀彧的来意了,道:“这个好办,今天或者明天我便入宫为丞相打探。”

荀彧再次抬手,道:“多谢殿下。”

刘协身为当今唯一的一个皇帝,地位特别。

他是曾经与刘辩争夺皇位的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身份十分敏感,一度被刘辩软禁在宫里。

但随着刘辩坐稳皇位,威加海内,尤其是两个皇子长成,为了体现皇家的和睦,刘协一步步被‘释放’,不止从宫里搬了出来,还解除了暗中监禁。

荀彧虽然不善于沟通,但简单的人际交往还是懂的,上门求人办事,不能空手。

不过,他是丞相,不是寻常百姓。

稍作沉吟,荀彧道:“殿下先前说的,善待宗室,尚书台深以为然。废除郡国,虽然是‘新政’的要求,但善待宗室,也是陛下旨意。俸禄以及婚丧嫁娶皆由朝廷承担,另外,会在洛阳专门修建府邸,以供亲王、郡王居住。改元之后,明文下发,绝无更改。请殿下放心。”

在大汉朝廷掌握的各州里,基本上废除了郡国,那宗室就是朝廷要解决的大问题。

按理说,刘协也应该就藩渤海或者陈留,但因为敏感的身份,一直被留在洛阳。

作为当今唯一的亲王,自然关注朝廷如何对待宗室。

听到荀彧的话,虽然不太满意,刘协还是微笑道:“有劳丞相。”

荀彧客气的抬手,道:“宗室里一些人不太满意,但朝廷困窘,殿下深知,还请殿下代为说和,勿要宗室之内起暗涛,令陛下为难。”

这句话说的刘协一点脾气都没有。

宫里自上而下,都十分节俭,何太后五年来只做了五件新衣服,两位美人只有三件,而刘辩是一件新衣没有,吃喝之类,更是朴素,不见丝毫奢华。

刘协勉强的道:“不须丞相说,我自会去做。”

荀彧再次抬手,以示感谢。

大汉朝的宗室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又复杂。

有的宗室后代做到了三公的高位,如刘弘等人,也有封疆大吏,如刘焉,刘表,刘岱,刘繇等人。

而其他的文豪,大家,盘踞一方的化作士族的更有不少。

朝廷不能不小心翼翼,以免激起宗室的反弹。

荀彧的来意基本上说完了,刚想走,便见到了刘协欲言又止的故作表情。 荀彧心里微动,瞬间就想到了,也跟着沉默起来。

在尚书台拟定的‘大汉宗室律’中,还有一条十分关键的内容:继承法。

这个‘继承法’,不止是宗室继承,还有关于皇室的继承,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这条制度一出,朝野焦虑已久的东宫人选,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但宫里始终迟迟不肯立太子,又令所有人没底。

尤其是前不久,派二皇子出洛阳督军,又引起诸多人的猜测以及朝野的波澜涌动。

荀彧沉默许久,还是道:“殿下,陛下亲口有言,皇长子无过错,无意更改,暂不立太子,态度不变。”

刘协闻言,脸上出现了大松一口气的表情,抬手而拜,道:“多谢丞相。”

按理说,这种事是不应该说给刘协这个‘身份敏感’人,但荀彧说出来,那便是一份大人情。

荀彧又哪里不知道,宫里明言告诉他,就是要借他的口,告诉一些人,平息因东宫虚悬而引起的朝野动荡。

认真回礼后,荀彧告辞离开御史台。

顺带着,他又去拜访了大理寺卿王朗,这位前任丞相的唯一遗留在朝廷的心腹。

半个时辰后,出大理寺,荀彧又转去了刑曹,与刑曹尚书司马俊对弈了一局。

传言病重的司马俊,精神矍铄,在棋盘上与荀彧针锋相对,丝毫不落下风。

与此同时,钟繇在太常寺得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

“你是说,有诸多世家大族的人加入了五斗米教?杨,王,荀氏都有?”

钟繇严肃的脸上,带着不可置信之色。

孔融像是一个富家翁,笑呵呵的道:“是,天师道与以往不同,教人向善,听说太后娘娘都斋醮,是以有人跟随,也不算意外。”

他不意外,钟繇不能不意外。

在他看来,五斗米教是邪教,之前还参与了叛逆,虽然改头换面,但本质没有不同。

他甚至都不知道,太后娘娘也加入了五斗米教!

事情的复杂程度,超过了他的想象!

“太学,鸿都门学可有人加入?”转而,钟繇就沉着脸,低喝道。

孔融反应过来了,不解的道:“钟仆射,可是有何不妥?”

宫里太后都喜欢五斗米教,为什么这钟仆射这般态度?

钟繇冷哼一声,道:“如实回答我!”

在别人眼里,孔融是当世大儒,尊崇有加,可钟繇不当回事,酸儒而已。

孔融没了笑容,心里警惕,认真想了想,道:“应当有一些。”

钟繇脸角绷直,径直起身,道:“你当的好官!”

说完,拂袖而走。

孔融愣住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急忙追出去。

钟繇不理会他,上了马车,道:“入宫,丞相回来了,立即通知我。”

“是。”马车旁的侍卫应声道。

钟繇并没有直接回尚书台,而是又去了一次洛阳府,半个时辰后出来,惯常严肃的脸上,凝重又阴沉。

回到尚书台,荀彧已经回来了,钟繇推门而入,沉声道:“是我们想简单了。”

荀彧刚要处理公文,抬头看着他的的脸色,放下笔,道:“又出什么事情了?”

钟繇坐到他下首,道:“我仔细查了一下,宫里虽然不清楚,但有不少内监加入了五斗米教,洛阳的大小官员少数也有百人,另外涉及禁军,羽林军,各士族大户,或许,禁军大营也有……”

荀彧向来八风不动的脸上,罕见的绷直,双眼圆睁,道:“你查清楚了?”

钟繇神情如铁,道:“尚且不完全清楚。”

不完全清楚,不是不清楚,而是事情只大不小!

荀彧注视着钟繇,心如电转。

一个不起眼,谁都没当回事的五斗米教,短短时间,居然发展到了这种程度!

宫里宫外,禁军,羽林军,朝廷百官,居然无声无息的都加入了五斗米教!

加上近十万的教众,就在洛阳,这要么不出事,一出事便是大事!

“伱怎么考虑?”好半晌,荀彧语气寡淡的道。

钟繇道:“我想了很久,这件事,还得先探明陛下的态度,他未必不知情,也许有其他用意。”

荀彧想到了刘协的话,道:“陈留王方才与我说,陛下提及过‘国教’一词,见过那张鲁几次,后来不了了之。”

“国教?”

钟繇咀嚼着这个词,若有所思的道:“陛下有意立教吗?”

荀彧摇了摇头,道:“从陈留王的话来看,陛下好像是一时兴起,而后没有后续。”

钟繇闻言,坐直沉声道:“先不管陛下如何想,不能任由五斗米教这般发展下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荀彧微微点头,眼神里杀机一闪而过,道:“我进宫面见陛下,你召去见大司马,说明事情的严重性。而后通知洛阳府尹,刑曹尚书来尚书台等我。”

钟繇知道荀彧要做什么了,道:“我要不要先见一见典韦与赵云,与他们通气。”

荀彧神情如铁,目光坚毅,道:“暂且不用。等我回来再说。”

钟繇点头,与荀彧起身,分头行事。

朝臣们的动静,哪里能瞒得过刘辩。

这会儿,他在小桥上,撒着鱼饵,看着小河里不多的游鱼,有些无奈的摇头。

他确实有立教的想法,可与那张鲁交流几次后发现,现在的道教十分驳杂,既无完整的教义,也无仪程,还在十分原始的阶段。

这种事情,刘辩没有一点办法,偏偏佛教来势汹汹,已经有遍地开花之势。

“不过,”

刘辩忽的又笑起来,道:“丞相这一次展现的魄力,倒是令朕意外。潘隐,皇甫坚长是不是回京了?不要让他闲着,去给丞相打个辅助。”

“是。”潘隐应着,小碎步的退走。

(本章完)

第229章 接连的第326章 歃血为盟第26章 祸国之人第313章 危机四伏的洛阳城第227章 争风吃醋第240章 困境第323章 一统第214章 议立太子第276章 出乎意料第119章 有底气的皇帝陛下第405章 人心溃散第245章 曹操的紧迫431.第431章 狠辣手段490.第490章 溃败第88章 曹操的功业(求订阅)第72章 朋党论第393章 一记重锤第143章 垄断的生意最赚钱第58章 不动第565章 还不是时候442.第442章 吊诡第35章 人来人往第34章 冲淡第305章 郭嘉不易与第234章 时间与空间419.第419章 新婚之夜第407章 此消彼长第386章 重复的历史425.第425章 碎嘴子第530章 大事临头第340章 曹操的高明手段第3章 喝问第372章 佛与道第93章 朕开始生气了496.第496章 各有谋算第576章 人言第236章 突然变化509.第509章 考验第320章 十八路诸侯第245章 曹操的紧迫430.第430章 恐怖猜测第286章 变局第1章 异世交换第599章 好消息第279章 曹操的惊恐第187章 刘表的野望421.第421章 贵公子464.第464章 克绍箕裘第516章 刀光剑影第168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477.第477章 抱负第558章 恰逢其时第143章 垄断的生意最赚钱第146章 上天示警476.第476章 平复第282章 善始善终第386章 重复的历史第278章 皇家没一个简单的第83章 杀气(跪求首订)415.第415章 太一第235章 大哥二哥三弟(为盟主书友20230722第24章 诛心第341章 袁绍与曹操的性格区别第135章 踏雪寻梅481.第481章 难全496.第496章 各有谋算416.第416章 子曰第78章 心机485.第485章 人心叵测第146章 上天示警第6章 旨意第572章 一皇二后第512章 不同以往第71章 入京与入宫第289章 刘备 徐州刺史第189章 满腔抱负的王允第119章 有底气的皇帝陛下第304章 董卓的图谋 曹操遇伏453.第453章 继往开来第64章 魑魅魍魉第241章 壶关第275章 监视曹操第397章 刀风起第129章 阴谋味道第325章 心思诡谲428.第428章 拼死而为第117章 宣战第265章 新旧丞相第272章 刘虞回洛阳第363章 贾诩的投名状第159章 阴谋阴谋 大战连天第105章 匈奴单于第396章 大事在即第80章 错综复杂413.第413章 这还怎么改革啊?第396章 大事在即第282章 善始善终482.第482章 国有储副第523章 疾患458.第458章 杀红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