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第424章 之外

崔钧值房。

刘辩与崔钧对坐,两人身前的小桌上摆放着那份任命文书,打开的,司马防的大印清晰可见。

只有他们两个人,已经安静了好一阵子,谁都没有开口。

崔钧确认再三,这个大印没有假,就是没有假,他才对眼前这个‘刘波’产生了更多的怀疑。

如果是以前,只当‘刘波’是某个宗室或者显贵大族子弟派下来历练,积攒资历的。

可短短一天,就能拿到司马防这个青州牧的亲自盖印的任命文书,那就不一样了。

什么人,能让青州牧言听计从,说给就给?

“你到底是什么人?”崔钧想不明白,直接问道。

看着崔钧方正脸上的严肃与疑虑,刘辩微微一笑,道:“府君希望我是什么人?”

崔钧冷眼相对,带着警告的道:“我希望你是一个守规矩的人!这里是平原郡国,我是国相,你是要乱来,我可以直接拿伱!”

刘辩有些意外,道:“我到任不过区区几日,府君为何对我这般不客气?”

崔钧直视着刘辩,道:“今后,没有我的命令,你不准离开郡城,做任何事情之前,须知会王成,本官必须知晓!”

刘辩若有所思,笑容不变,道:“好。不过,大小事情,我也得知道,府君最好带着我。嗯,没有其他意思,就是想长长见识。”

崔钧对刘辩这种随意的态度,内心很不满,也更担心,沉着脸,道:“可以。但是,如果你乱来,本官拼着官位不要,也定不与你干休!”

见崔钧说着这么赤裸,刘辩会过意了,道:“府君这么说,应该是之前发生过什么事情了。”

崔钧脸角抽动了下,道:“没有其他事情,你就走吧。”

刘辩稍稍沉吟,道:“我还想知道几件事,请府君如实回答。”

崔钧神情变得冷峻,语气更加不善,道:“我是府君,我希望你搞清楚你的位置!”

刘辩浑不在意,道:“第一,目前平原郡,可以收的税,真的只有不到两千亩,其他的税,一个收不上来?”

虽然屡经改制,加上朝廷的各种减税措施,但复杂的税收制度下,平原郡可以收税的名目依旧很多,比如口赋,算赋,车船,缗钱,盐税,徭役,各种复杂的商税等等。

崔钧深吸一口气,强压怒意,道:“本官可以回答你,不过你要信守诺言。”

刘辩点点头,自顾的拿起茶壶给他自己倒了杯茶。

崔钧见状,脸角如铁,道:“除了田税以外,其他的税确实收不上来。原因是匪乱甫定,安民为要,百姓确实没钱可收。至于商税,盐税,徭役等等,朝廷改制之后,那是州牧权力,郡县无从插手。”

刘辩喝了口茶,道:“那州牧收取之后,没有分发给郡县吗?我觉得尚书台有明确的政令,规划了州郡县收税分配比例的。”

崔钧从刘辩的话似乎察觉了什么,眼神异色微闪,道:“确实有这个命令。但州牧也缺钱,每年分发下来的少之又少,根本不足用。”

刘辩轻轻点头,这是一种现实窘境。

“第二个问题,朝廷有意整顿、开垦荒地,安置流民、灾民,无地之民,我看了账簿,平原郡好像没有半点进展。”

刘辩双手抱着茶杯,问向崔钧道。

崔钧道:“开垦荒地需要人,需要时间,更需要钱粮,这些,平原郡都欠缺。”

“也就是说,如果有钱粮,平原郡就能做到?”刘辩追问道。

崔钧刚要张嘴,顿时又语结,似又不甘心的道:“有,总比没有好。”

刘辩观察着他的神色,道:“第三……”

“最后一个。”崔钧有些不耐烦了。

刘辩笑了笑,道:“好,最后一个。我想知道,平原郡的困境,需要什么才能解决?是钱粮,是青壮,还是军队?”

崔钧脸上异色更多,目光深深的打量着刘辩,道:“你不是寻常的世家子弟吧?”

刘辩又轻轻喝了口茶,道:“寻常的很。”

崔钧自是不信,那些世家子弟跑过来,一面满天下嚷着要名,一面又肆意捞钱,完全不将他们这些官员以及普通百姓当人,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哪有这‘刘波’这般,问这种最刺耳的问题。

崔钧沉默一阵,道:“以我来看,是你说的所有。”

刘辩眉头一挑,道:“这么严重?”

崔钧也拿起茶杯,给他自己倒了一杯,见刘辩手里的茶杯没有多少了,抬了下下巴。

刘辩很自然的放到了桌上,等着崔钧倒茶。

崔钧嘴角动了下,也没有将刘辩当做普通下属,直接倒茶,道:“弊政持续了太多了,遗留下太多问题,不论是哪一样想要解决,都需要莫大的魄力,除了魄力之外,还需要应对因此带来的严重反噬。所以,钱粮要有,军队,也要有。”

刘辩再次拿起茶杯,神色沉吟。

崔钧这个倒是说了实话,刘辩其实早有预期,只是这种实话最为扎心,尤其是对于刘辩这个皇帝来说。

一个小小平原郡便需要大量的钱粮,预备足够的兵马,那偌大的大汉朝呢?

“即便有这些,也未必能解决。”崔钧也喝了口茶,接着道。

刘辩一怔,道:“有钱有粮有兵,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在哪里?”

崔钧放下茶杯,眼皮不抬,道:“你慢慢会知道的。”

刘辩面露不悦,道:“少打官腔,也不要卖关子,直接说。”

崔钧皱了皱眉,他不喜欢这‘刘波’目无尊长的做派,直接起身,道:“你去问王成吧。”

说完,他就回到他办值的位置上,左手拿起公文右手拿起笔,准备做事。

刘辩点点头,道:“好,这是第一次,我就原谅你了。”

崔钧握笔的手一顿,脸色难看,强忍着怒意,当做没听到。

刘辩出了崔钧的值房,刚出来,不远处的陈邕飞快奔来,满脸急切的道:“兄长,我的任命文书呢?我何时上任?”

刘辩瞥了眼走过来的王成,随口道:“公文在府君那,具体的,得由他安排。”陈邕连连点头,抬着手,沉声道:“兄长,我包下了万花苑,今夜,保你满意!”

刘辩没理会他,转头看向王成,道:“王主播,我有话问你。”

陈邕仿佛没听到,几乎怼在刘辩脸上,热切无比的道:“兄长稍等,我先去见府君拿回任命文书,待会儿我请兄长去陈公楼吃饭!”

说完,大步冲进了崔钧的值房。

刘辩没有‘稍等’,走向王成,而后背着手,边走边道:“王主簿,府君好像对我有些敌意,可知为何?”

王成神色犹豫,顿了下,还是道:“下官即便不说,刘主事很快也会知道。是这样,前年也有个洛阳的贵公子来平原郡,担任县丞。他来之后,着实做了几件事情,府君对他很是信任,将通衢、灌溉的事情交给了他。不曾想,他将府君辛苦筹来的钱粮悉数卷走,还暗中敲诈了郡中数个大世家,非但事情没有做成,还留下了偌大的烂摊子,府君到现在都在为此善后。”

“哦,前车之鉴,”

刘辩明悟了,不在意的道:“我刚才与府君闲聊,府君说,平原郡的问题,即便是有足够钱粮与以及军队镇守,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问他还需要什么,他让我问你。”

王成愣了下,有些惊疑的看着刘辩的侧脸。

这刘波与府君这么熟了,聊这么深的问题了?

不管真假,王成故作沉思,片刻后道:“下官给刘主事举个例子。”

“你说。”刘辩颇有些期待的道。

王成好像在认真的组织语言,道:“从永汉二年以来,平原郡便一直在勠力对抗各种匪乱,自朝廷平定黄巾军后,各种大小匪患盘踞在平原郡各处山头,时不时还攻掠郡县。自那时起,平原郡上下筹齐了众多钱粮,募集了数千青壮,一直在企图剿灭所有匪患,护境安民,前前后后已经四年时间了。”

刘辩面露思索,道:“还是没有剿清。”

王成嗯了一声,道:“起初,是领兵之人无能,然后便换人,后来一直换人,换了十几人,花了数千万钱粮,匪患越剿越多。”

刘辩双眼微微眯起,逐渐的洞悉了王成话里的意思,踱着步子,思忖着,道:“你是说,即便有足够的钱粮,还须有人用事。剿匪只是冰山一角,是一缩影。在平原郡的诸多急迫的事情上,即便钱粮砸下,还是会被以各种手段贪渎,非但徒劳无功,反而会指使事情更为严重。”

王成道:“是。府君维持着平原郡不乱已是不易,想要再多做一点事情,便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于,不敢做。”

“不做便不会更坏。”刘辩轻轻点头。

王成一直在注意着刘辩的神情,见他一直在沉思,隐约也察觉这‘刘波’好像不太寻常,心生警惕,道:“是这样。”

刘辩背着手,踱着步子,道:“朕……真相是这样。”

王成不再说话了,说多也错多。

刘辩略带感叹的道:“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钱粮与问题的排序,是问题在前,需要解决问题,才会有钱粮,而不是凭空来钱粮去解决问题,这样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现在看来,在钱粮与问题之上,还有一个,就是吏治,或者说是人心。”

王成眉头皱起,这‘刘波’的话,他有些听不懂了。

刘辩停下脚步,站在廊庑下,看着天色。

三月了,天气正在回暖,春回大地,冬天寒冷掩盖的事情,要逐一的生根发芽,暴露在视野中。

刘辩还在思索着‘吏治’的事情,对于‘吏治’,他一直很在意,在朝廷方面,他一直在发力,一代一代的‘奸邪’被剔除,直到强行扶持年轻的‘颍川党’上位。

但对于地方,刘辩始终鞭长莫及,边说县了,便是郡一级,各种妖魔鬼怪也是层出不穷,斩不尽杀不绝。

‘皇权不下县’,真的不是一句空话,简直是至理名言。

在权力寻租之下,一层层递减,皇权的意志,衰弱至极,形同虚无。

可最基础的‘吏治’问题不解决,便如地基虚空,稍有波动,高楼大厦便摇摇欲坠。

大汉朝廷,现在就是这种情形。

“真不是有钱,有兵就能解决的……”

刘辩一时间想了很多,最终又想到了那句话,自语道:“治大国如烹小鲜,即便到了现在,蛮横、暴力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是对着君王说的,也只对君王有用。

大汉这座‘高楼大厦’是刘辩的,刘辩不能肆意的将地基打碎了重新来,那样只会倒塌的更快。

但换做其他人就不同了,其他人想要打碎刘辩的地基,建造属于他们的‘高楼大厦’。

偏偏,刘辩是大汉皇帝,是这座‘高楼大厦’的主人,他要守护这个地基,阻止其他人的妄念。

“加固地基……”

刘辩神情平静,双眸灼灼的轻声道。

现在,或许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大汉朝的‘地基’已经破碎严重,有足够的土壤,来给刘辩机会。

“时间!”

刘辩双眸骤然变的坚定,道:“治大国如烹小鲜,烹小鲜需要小火……”

王成站在刘辩身后,听着他模糊不清的自语,目光异色。

这个‘刘波’,很明显与他以往见过的那些贵公子不同,总是在以各种方式寻找问题,一直在思考,不像是为名为利而来。

“对了,”

刘辩忽然回头,看向王成,道:“近来府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王成被刘辩吓了一跳,下意识的后退一步,旋即道:“有有,即将开春,府衙需要筹钱购买粮种,耕牛以及开渠灌溉,府君要宴请郡中大户,请求他们借钱给府衙。”

刘辩哦一声,道:“好,我也去。”

王成定住心神,迟疑的问道:“刘主事也去?”

他还是不放心刘辩,担心刘辩随时惹出事情来。

刘辩却不在意,笑着道:“长长见识。”

王成不敢答应,这位洛阳来的贵公子好像完全不知礼数,有种自然而然的目空一切。

要是惹恼了那几位,钱借不到是小事,他们在平原郡无法立足才最为可怕!

第340章 曹操的高明手段第388章 帝心第8章 众臣的疑惑第328章 前狼后虎第317章 末世人心421.第421章 贵公子438.第438章 砍瓜切菜第354章 天命第49章 廷议第233章 无处不在第107章 瞬息万变第320章 十八路诸侯第312章 十年赋税第167章 离间第171章 人财两得第138章 奇袭454.第454章 压力如山第190章 大婚与转折第43章 先安后定(求追读)第261章 天色第2章 杀入禁宫第313章 危机四伏的洛阳城第236章 突然变化418.第418章 手段第357章 分兵第207章 狗急跳墙第310章 帝王与文官的矛盾456.第456章 金刀之谶第194章 皇甫坚长与赵云第81章 忍无可忍第23章 沆瀣一气第249章 虎痴442.第442章 吊诡第72章 朋党论第253章 荀攸的禁忌之言第111章 古之恶来第293章 御驾亲征第364章 灭董就在今日第205章 司马之家第7章 大长秋第396章 大事在即第8章 众臣的疑惑第65章 世家有别463.第463章 贾诩之言444.第444章 黑夜中的杀机第292章 另有图谋第121章 九卿之首第261章 天色424.第424章 之外第369章 未雨绸缪者众第146章 上天示警第348章 你是好人吗第216章 从上到下八百个心眼第67章 征抚之争第172章 大耳贼,玄德公第399章 未雨绸缪第386章 重复的历史第325章 心思诡谲第23章 沆瀣一气408.第408章 老乌龟第48章 直击第113章 回京第238章 准备第71章 入京与入宫433.第433章 江东第367章 不啻惊雷425.第425章 碎嘴子第109章 斩尽杀绝第234章 时间与空间第108章 大统已定第398章 谣言四起第290章 战前拉扯第373章 对于曹操的默契第295章 二分天下第194章 皇甫坚长与赵云第401章 龙潭虎穴第376章 王莽未篡时第125章 曹操的路第30章 进宫第129章 阴谋味道第233章 无处不在第220章 你们,对朕也很失望吧?第383章 不足事第130章 面沉如水第242章 曹操到哪了第238章 准备第185章 将军在外,算账在内第388章 帝心第58章 不动455.第455章 头疼第359章 黄忠战吕布第91章 洛阳城快空了第253章 荀攸的禁忌之言第230章 卢植亡故第236章 突然变化第322章 千年狐狸第163章 贾诩有墙 许攸有梯第140章 贪色之人第172章 大耳贼,玄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