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第437章 多面下注

张辽注定空等了。

是夜,刘辩寄宿在一个普通的农家,只带了赵云一个人。

不大的院子内,支起了一口大锅,白发苍苍的老人家用棍子搅拌着大锅,与刘辩、赵云笑呵呵的道:“家里很久没来客人了,切勿见笑。”

刘辩看着锅里的剩菜剩饭以及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野菜以及模糊的碎肉,微笑着道:“老丈客气了,我们带了一些干饼,给口水就行。”

屋里的老妇人拄着拐走出来,一脸慈祥笑容,道:“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就我们一户人家,你们要是再走啊,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

刘辩看向她,道:“老婆婆,就你们吗?孩子们呢?”

老妇人腿脚有些不好,艰难的在老者身旁坐下,先是看了眼锅内,而后才笑着道:“老大生下来就没了,老二被人打死了,老三被拉去打仗,很多年没有音讯了,估计也不知道死在了哪里。”

刘辩听着老妇人平淡从容的语气,神色微怔,道:“是晚辈冒昧了。”

老者收回木棍,盖上果盖,坐到老妇人边上,给她腿上盖好毯子,笑着与刘辩道:“早就看开喽。”

刘辩看着两人脸上没有什么悲伤之色,笑着道:“老人家的胸襟,令晚辈佩服。”

“什么胸襟,”

老者拄着妻子的拐,面露追忆,道:“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刘辩其实是不善于与人攀谈的,一时间不知道怎么接话。

倒是赵云第一次开口了,道:“老人家,这里荒无人烟,二老也不能重地,是如何生活的?”

老妇人倚靠在老者边上,褶皱里都是笑容,道:“倒也不难,野菜遍地都是,还养了些鸡鸭,正好够吃。”

“不吃米面吗?”赵云面露疑惑。

老者道:“年纪大了,吃不了。”

刘辩看着两人的牙口,若有会意,道:“我看四处荒地不少,少种一些,应当可以吧?”

老者笑着摇头,道:“不成的,这些地都是有主的,一旦种了,主家知道,是要赔钱的。”

刘辩一怔,仔细环顾,道:“这里荒地怕是有上千亩之多……那个,要赔多少?”

“赔十年的佃租。”老妇人道。

刘辩皱了皱眉,道:“这么多荒地,任由荒了,也不让人种吗?”

“是这样的。”老妇人道。

刘辩有些摸不清这里面的道理,道:“为什么,给人种了,多少能收回一些租子,这完全荒了,主家不是一年亏一年吗?”

老者有些异样的打量着刘辩,旋即有些恍然的道:“客人,也是出自大士族吧?”

刘辩思索着点头,道:“倒也不大,全赖祖辈余荫。”

老者笑呵呵的道:“难怪了。其实啊,之前我们也不懂,是后来一位落魄的先生路过,与我们说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愿闻其详。”刘辩神色微肃。

老者见他如此,不由得仔细回忆那位先生的话,道:“先生说,主家是不想降租。如果这边将荒地给穷人种,那就要贴上粮种,耕具,一时半会儿还收不回成本。如果为了这几块荒地,引起其他佃户的不满,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话头有些绕,但刘辩稍一思索,还是明白了。

主家不止这一块地,如果这边降低佃租,甚至要投入穷人开荒种地,那边的佃户就不好交代了,是以,这些地宁可荒了,也不能给穷人种。

刘辩想起了那个牛奶理论,就是宁可倒掉也不降价。

“这里的荒地很多吗?”赵云见刘辩陷入沉思,接住话头道。

“多,”

老者看了眼锅盖,无奈的道:“过去十多年,到处都在打仗,死了太多人,落下了不知道多少荒地。”

“既然是荒地,又怎么会有地主?”刘辩抬头,看着老者道。

老者伸手掀开锅盖看了眼,然后才道:“逃难走的,临走前都会将地卖掉。”

老妇人跟着道:“他们的地都不好,好的地,早就被买走了。我听说,东庄的李家,二百万钱买了五千多亩地。”

二百万钱,相当于两千两银子,五千多年地,这一亩平均不过四百钱,还真是便宜啊。

刘辩心里感叹一句,而后道:“这些地都在士族大户手中吗?”

老者站起来,拿起碗,开始给刘辩盛饭,道:“这个就不清楚了,不过凡是跟着士族大户的,都吃饱穿暖,跟我们不一样。公子,粗茶淡饭,还请莫要嫌弃。”

刘辩连忙起身,双手接过,道:“多谢老丈了。”

老者笑呵呵的,又给赵云盛饭。

刘辩喝了一口,感觉什么味道都有,而且没有盐,十分寡淡。

赵云接过老者递过来的碗,没有喝,看了眼刘辩,道:“我记得,官府时不时会丈量土地,这些没有丈量登记吗?官府也任由这些田亩荒废吗?”

老者给他与妻子也盛了一碗,坐回去道:“这些小老儿就不知道了,反正这些地,荒废有些年头了。有流民跑到这里,本也想开垦,都被打跑了。”

老妇人吃了一口,打量着刘辩与赵云,疑惑道:“我观二位客人穿着华丽,也不像寻常人,怎么喜欢打听这些人尽皆知的事情?”

刘辩一怔,食指摸了摸脸,尴尬的道:“常年在家读书,这还是第一次出远门,让婆婆见笑了。”

老妇人顿时释然,笑着道:“不见怪不见怪,老太婆多活几年,也见过不少这样的读书人。”

刘辩又喝了口,感觉着喉咙有些刺疼,道:“老人家,平日里就吃这些吗?”

老者似乎有些误会了,道:“是为了招待客人,平日里,吃不了这么好。”

刘辩笑着附和了一句,有些艰难的吞咽着这碗什么都有的‘好饭’。

赵云倒是没有刘辩这么‘矫情’,吃的飞快,很快半碗下肚,见刘辩不说话,开口道:“老丈,这里官府会强派徭役吗?”

老者将他碗里的菜夹给老妇人,闻言道:“以前是有的,今年就没有了。听说是官府那边有别的要紧事,以往通衢整田修路,现在都停了下来。”

老妇人吃了一口,看着赵云道:“好像是一些年轻人都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剩下我们这些老骨头,干不了什么。”

刘辩瞥了眼赵云,面露思索的道:“下邳郡的人口,也减少的这么多吗?”

老者对刘辩这个不谙世事的读书人似乎有些好感,笑着道:“客人一路南来,见了不少荒村荒地吧?说不上十室九空,但差不离了。”

刘辩微微点头,下邳郡的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

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千里荒野,人烟渺渺。

“你们会交税吗?”突然间,刘辩抬头看向老者道。老者叹了口气,道:“要的,人头税,哪里都跑不了。有几个晚辈从兖州跑回来,一人一年五十文,不分男女老幼。”

刘辩打量了一下老者家徒四壁的情形,心里默默记下这一个。

……

第二天一早,刘辩告辞,与赵云慢慢离开这户人家。

老者看着刘辩,赵云远去的背影,轻叹道:“又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后生,这一路要吃苦头了。”

老妇人也面露担忧,道:“这两个后生倒是颇有礼数,不是那些人,只希望他们早点回家吧。”

两个人有些忍,等刘辩,赵云转过一个林子,背影消失,这才回头。

相互搀扶着,颤巍巍的走回院子。

老者弯腰收拾碗筷,一翻开刘辩的碗,发现了一个钱袋子,伸手一拿,顿时吓了一跳,小跑着出门,可哪里还有刘辩,赵云的影子。

“怎么了?”老妇人拄着拐过来,疑惑的问道。

老者摇了摇头,道:“确实是好后生,给我们留下了一袋子钱。”

老妇人看了眼老者手里的钱袋子,望向那片林子,叹气道:“这么好的后生,希望别被抓走了。”

“陛下,前面是几处土匪占据的山头,得绕道了。”皇甫坚长跟在刘辩身后道。

刘辩看了眼,转向赵云,道:“子龙,伱有意问了那几句,是有意的?”

赵云神色不动,躬身道:“是。”

刘辩嗯了一声,道:“那几个问题,确实也是朕想知道的。”

赵云向来谨慎,在他身边从来不多嘴。

慢慢走着,刘辩道:“事情,比朕预想的要严重:一面是荒地众多,人口锐减;一面又是土地集中,无法开垦。只是洛阳城里定下政策,发文而出,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皇甫坚长,赵云,卢毓等人没有说话,这个话题,已经不是他们能置喙的了。

刘辩慢慢走着,抬头望着远方,目光深邃的道:“土地问题,还是根本问题。而基于土地的人丁,赋税同样有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上到下的统一行动,朝廷要坚定意志,同时地方要戮力同心,方能奏效。这就又牵扯到了吏治的问题,而吏治不是三言两语,一年两年能够解决的。朕原本以为,五年,加上前面的五年,十年时间,总该有个小成,现在来看,别说小成了,目标的一半都未必能达成……”

刘辩是大汉朝的皇帝,大汉朝的根基又在士族。大汉朝廷没有士族的支撑,早就亡了。

可士族的不断膨胀,又在侵蚀大汉朝的根基,长此以往,大汉朝还是会亡。

但凡刘辩换个身份,就能破罐子破摔,将一切不利于他统治的势力砸的稀碎,重头再来。

一如历史上的曹操。

曹操要的是属于他的力量,而不是大汉朝的,他披着汉臣的外衣,将反对或者不利于他的势力统统横扫,几无顾忌。

但刘辩不行,他不是披着汉皮,他是真正的大汉皇帝,他要汉皮,更要汉骨!

卢毓等跟在刘辩身后,一个字不敢说。

这是‘国政大策’,他们没有资格,也没有胆量‘参与讨论’。

刘辩慢慢走着,不断沉思,脑海里闪过了种种对策。

不知道过了多久,卢毓发声了,道:“陛下,洛阳来信,说是司马公病逝了。”

刘辩没有意外,停下脚步,背着手,道:“让许攸主持丧礼吧,格调大一点。同时给尚书台递话,许攸继任刑曹尚书。”

“是。”卢毓应道。

刘辩深吸一口气,甩掉脑中的杂绪,道:“兖州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皇甫坚长上前,道:“回陛下,暂且没有特别的。曹司马并没有什么大动静,禁军大营调去的兵马,已经在陈留了。”

刘辩嗯了一声,目光炯炯的看向北方,道:“一切的变革,都要在稳定的基础之上,‘军政分离’,将兵权收归朝廷,才能应对‘新政’可能引发的祸乱。”

曹操的动作,有些慢啊。

“陛下,”

赵云这时上前来,道:“张辽,吕布来了。”

刘辩闻言,转过头,只见东面不远处,两匹快马,正在疾驰而来。

不多时,两人就来到了刘辩跟前,并没有带武器,跳下马,齐齐单膝下跪,道:“臣张辽/吕布,参见陛下!”

刘辩打量两人一眼,这吕布的身形,其实还不如张辽壮实。

“免礼。”刘辩微笑着道。

“谢陛下。”两人同时起身,躬身立在刘辩身前。

相比于张辽的从容,吕布则十分激动,跃跃欲试,欲言又止。

这不是他第一次见刘辩,却是最近的一次!

他低着头,双眼放光,心里在想着怎么与这位陛下亲近,抱上这只大汉朝最粗的大腿。

“随朕走走。”

刘辩继续迈步向前,瞥着张辽,道:“朕看过徐州方面的奏报了,你的屯田做的很好。”

“臣只是奉旨行事。”张辽道,脸色沉稳,不动分毫。

刘辩笑了笑,道:“屯田应该支撑不了你的开支,其他的,是你募捐而来?”

张辽神情略带迟疑,道:“是。徐州各士族,每个月都会向臣捐纳一定的钱粮,以供应军需,此事,臣每月都会上报……”

刘辩摆了摆手,道:“朕没说你做错什么,无需介意。”

张辽躬身,道:“是。”

刘辩望着远方,踱着步子,心里推敲不断。

乱世之中,所为主择臣臣亦择主,世家大族也在不断下注,刘备主政徐州时,众多世家支持,而今是张辽。

除了钱粮外,还有家族子弟,在各‘王命之人’幕府中出仕。

多面下注,两面三刀,是当世士族不约而同的做法。

第143章 垄断的生意最赚钱427.第427章 见世面第9章 紧张局势第329章 大卸八块第148章 皇家第185章 将军在外,算账在内430.第430章 恐怖猜测442.第442章 吊诡第119章 有底气的皇帝陛下409.第409章 微服私访第64章 魑魅魍魉第149章 讨刘辩檄文第208章 谁都未曾预料的严厉处置第396章 大事在即第72章 朋党论第152章 公孙瓒败,豫州失陷第185章 将军在外,算账在内467.第467章 生分第369章 未雨绸缪者众第231章 丁原的鸿门宴第177章 郭嘉的想法第318章 公孙瓒之死415.第415章 太一第278章 皇家没一个简单的第352章 江东小霸王428.第428章 拼死而为第108章 大统已定第338章 杀机暗藏第282章 善始善终第236章 突然变化第93章 朕开始生气了第70章 手段(求追读)第318章 公孙瓒之死第164章 郭嘉的猜测 洛阳的沸腾475.第475章 诛心第297章 许县怎么样第248章 大事情501.第501章 搭配第58章 不动第392章 透心凉第360章 煮酒论英雄第194章 皇甫坚长与赵云第384章 大汉皇家钱庄第231章 丁原的鸿门宴第127章 宝剑锋利否?第129章 阴谋味道第322章 千年狐狸第184章 曹操威名第333章 主角与配角第142章 蔡侯纸第65章 世家有别第376章 王莽未篡时第401章 龙潭虎穴第350章 贾诩第162章 衣冠楚楚 禽兽居中第304章 董卓的图谋 曹操遇伏第123章 邀名第6章 旨意第310章 帝王与文官的矛盾第269章 科举制第158章 郭嘉失算 贾诩得计第289章 刘备 徐州刺史第313章 危机四伏的洛阳城第175章 曹贼不死第70章 手段(求追读)第114章 吾皇万岁422.第422章 强龙与地头蛇第158章 郭嘉失算 贾诩得计436.第436章 野心第321章 单枪匹马434.第434章 京内京外第331章 孙策战华雄第199章 卿家之能,令朕心服第40章 匕见第241章 壶关第163章 贾诩有墙 许攸有梯第310章 帝王与文官的矛盾486.第486章 进兵460.第460章 诱惑第344章 都是坏人第146章 上天示警第60章 袁家之基第193章 长子出第398章 谣言四起第343章 钦使第97章 大图谋第20章 挥剑第189章 满腔抱负的王允第387章 千奇百怪第37章 终于来了第311章 打起来了第284章 这可怎么办啊?第232章 围城477.第477章 抱负第380章 破局433.第433章 江东第78章 心机第142章 蔡侯纸498.第498章 回宫第78章 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