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第482章 国有储副

永安宫。

刘辩将刘愈放在床上,盖好被子。

伙泪痕犹在,眉头紧皱,委屈写满了小脸。

刘辩默默一阵,道:“你不让他找老师的?”

唐姬抿着嘴,不安的道:“臣妾臣妾觉得他还小,所以所以不想让他去……”

刘辩伸手摸着小家伙的眉头,但这眉头倔强的还是拧在一起。

“找吧,”

刘辩收回手,看向唐姬,道:“朕来安排。”

唐姬看着刘辩,似忧似喜,行礼道:“臣妾谢陛下。”

刘辩注视唐姬片刻,轻轻起身,离开了永安宫。

出了永安宫,刘辩一路向南,一边走一边思考。

小家伙的反应是无意识的,只是觉得哥哥有的,他也应该有,这本身没有什么错。

只不过是找一个启蒙老师罢了。

但他们不是普通人家!

“陛下。”

不知道过了多久,刘辩身后传来一声轻唤。

刘辩停住脚步,抬头看去,不知不觉间,居然来到了嘉德殿。

潘隐有些担心,上前低声道:“陛下,没事吧?”

刘辩深吸一口气,摆了摆手,看着嘉德殿,犹自沉思不断。

‘嘉德殿啊,对,没错是嘉德殿,当初,我就是这里决定拼一把,与董太后,与刘协,与阉党拼一把,那个时候拼的不是皇位,是小命。’

早已经淡忘的记忆如潮水再次袭来,刘辩恍惚间,再次回到了多年前,那一天一夜的惊心动魄,命悬一线。

如果那个时候他输了,是刘协登基,那董太后,阉党,会放过他吗?

答案是一定的——不会!

即便是他胜利,也曾无数次对刘协动杀机,甚至于差点动手。

如果不是当时大局太乱,需要笼络天下人心,树立宽仁人设,刘协怕是早就‘突发恶疾’了。

“潘隐,你说,朕该怎么办?”

刘辩回忆一阵,看着嘉德殿,不由得轻声感慨道。

他有些迷茫了。

他一直觉得,过早立太子,对于皇室、朝廷稳定来说有害无益,尤其是在这种时候。

夺嫡之争太过残酷,历史上有着无数的血泪教训。

但从王允事发后,刘辩的这个观点一直在动摇。

夺嫡之争,与立不立太子没什么关系,小时候他们已经攀比,长大了就不争夺了?

那天下独一无二的位置!

天下之间,还有比这个更大的诱惑吗?

潘隐听到刘辩模糊不清的话,愣了一会儿,还是没明白,只好道:“陛下,在问小人吗?”

刘辩还在怔怔出神,下意识的道:“你说,是朕是不是该早一点绝了他们的妄想?”

潘隐听清楚了,可是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刘辩指的是什么,只能默不作声的陪着。

刘辩反反复复想了不知道多久,始终拿不到主意,忽的长吐一口气,道:“丞相在尚书台吧?让他来陪我走走。”

潘隐跟随刘辩多年,知道每当‘我’字出现,意味着某些事情难以委决,他心思通透,隐约猜到了些,面上丝毫不漏,道:“是。”

潘隐小跑着,亲自去请荀彧。

刘辩看了眼尚书台,转身往芳林苑走去。

尚书台就在嘉德殿边上,刘辩在嘉德殿门口站了半天,尚书台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

在潘隐向尚书台走去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汇报到了尚书台三公的值房。

荀彧还在疑惑,潘隐就已经到了。

潘隐颇为恭敬的立在门口,微笑的看着荀彧。

荀彧连忙挥退值房小吏,与潘隐对视道:“大长秋有事?”

对潘隐或者宫里的黄门,荀彧的态度一直是不亲近不疏离不勾连不得罪,这种平淡如水的态度,与过往何进为代表的文官集团对宫内阉宦采取敌对态度,迥然不同。

虽然潘隐没有十二常侍那么大的野心,但能够得到当朝丞相的尊重,心里那自是乐开花。

他等小吏走了,这才进门,抬手与荀彧见礼,道:“丞相,是陛下唤伱。”

听到潘隐用的是‘唤’,荀彧站起来,面带疑惑的道:“陛下唤我?是有何事情吗?”

潘隐回头瞥了眼,上前低声道:“陛下心情很不好,丞相要谨言慎行。”

荀彧微微点头,道:“多谢大长秋。”

潘隐不动声色的倾身,让开道。

荀彧出了值房,走出尚书台,在黄门的指引下,直奔芳林苑。

宫里的一举一动都备受朝野关注,尚书台就更为敏感,荀彧一走,各个房间不知道激起了多少窃窃私语声。

荀彧到芳林苑大门,就看到刘辩背着手,静静看着前方。

荀彧脚步顿了下,莫名的觉得,这个背影有那么些许孤单。

这是他第一次在刘辩身上看到,以往的刘辩哪怕面临再大的危机,至少表面上都是信心十足,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模样。

“陪朕走走。”刘辩听到了脚步声,抬脚往前走。

荀彧当即应着,跟上了刘辩。

“其他人都在这里候着,朕与丞相单独聊会儿天。”没走几步,刘辩又道。

潘隐,典韦等人立即停住脚,只有荀彧跟了上前。

刘辩慢慢走着,心里思绪难平。

他很早之前就意识到‘储君’是一大难题,认为过早立太子,对太子,对朝局都十分不利。但一直以来种种事情也清晰告诉他,不立太子的麻烦同样不少,尤其是今天刘愈的事情,看似不起眼,但在刘辩眼里,仿佛看到了萧墙之祸,靖难、七王、八王,斧声烛影、九子夺嫡等等的祸事。

荀彧跟在刘辩身侧,见他久久不言,同样不作声。

他能够感觉到,他的陛下遇到了一个大难题,侧脸写满了犹豫——这是极其少见的一种表情。

“丞相,你说,储君,当立早还是宜立迟?”

不知道过了多久,刘辩忽然停住脚步,转头看向荀彧道。

荀彧微怔,没想到刘辩是为这个烦恼,稍稍沉吟,便道:“东宫有主,国有储副。君王玺绶,他人难窥,神器如山,社稷如故。”

刘辩神色不变,道:“如果诸皇子不服,阴谋攻讦,朝野党附,内讧不止呢?”

荀彧道:“国有长君,嫡庶有别,天下遵之,何有内斗?”

刘辩注视他片刻,不置可否的转身继续往前走,淡淡道:“朕不过二十五,若无意外,还能活个几十年,这世上,有三四十年的的太子吗?”

荀彧跟在刘辩身后,亦步亦趋,神色坚定,语气平静,道:“陛下,父慈子孝,何故言几十年后之事?陛下不曾常训导臣等,立足长远,更重当下,脚下唯稳,方可长远。”

刘辩暗自摇头,荀彧的态度他是明白的,但荀彧没有能解决他的担忧。

索性,他直接点题,道:“卿家,你饱读诗书,告诉朕,如何才能避免萧墙之祸,诸子夺嫡?”

“正位东宫,诸子就藩。”荀彧回答的异常干脆,这也是历朝历代的血泪教训。

一旦皇子成年,除去太子,必须尽早打发出京,否则必有大乱!

刘辩道:“朕说过,以后诸皇子三代内不得离京。”

大汉朝采取的是降爵制度,三代以后,与皇室渐远,威胁就不那么大了。

荀彧看着刘辩的侧脸,道:“陛下,如果诸子在京,一旦东宫有差,定然风声鹤唳,祸乱不止,巫蛊之祸不绝。”

听到‘巫蛊之祸’,刘辩眉头狠狠一跳,默默无声。

荀彧口中的所谓的‘巫蛊之祸’,指的是汉武帝太子刘据,被诬陷造反,以至于被逼自杀,来带着他的母后卫皇后自尽。

这个惨案很快得到了平凡,但所造成的影响,贯穿了整个大汉朝。

荀彧见刘辩还是迟疑不决,思索一番,道:“臣知道陛下的担忧,但那是以后的事情,真的到了诸皇子成年,有夺嫡迹象,臣相信陛下能够妥善处置!”

刘辩眉头一挑,转头看向荀彧,道:“你真的这么认为?”

刘辩看过的这种历史教训太多,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睿智如唐太宗李世民,霸气如明太祖朱元璋,哪怕是自诩圣祖的康熙,都没有逃过‘东宫魔咒’。

刘辩自认为比他们都差的太远了,从来不觉得他们做不好的事情,多看了几本书的他就能成功。

“是!”荀彧与刘辩对视,目光灼灼,对刘辩充满了信任。

刘辩怔怔看着他,不由得自我怀疑:是我多虑了?自己吓自己?

荀彧进一步解释道:“陛下,纵观古今,夺嫡并不在诸皇子,而在陛下,只要陛下坚定如铁,何人可堕?诸皇子是陛下看着长大,臣相信,只要陛下稍有布置,陛下所担心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刘辩双眼眯起,心如电转。

虽然荀彧的话有拍马屁的嫌疑,但确实扫除了刘辩心里的诸多烦恼。

‘是啊,夺嫡之争不会悄无声息,只要我察觉到了,立即着手,不论喝止还是重棒,只要我内心坚定,何人又能乱的了?’

刘辩心中烦恼去了大半,脸上也重新有了笑意,从腰间抽出折扇,扔给荀彧,哈哈一笑道:“丞相说的有理。”

荀彧接过折扇,连忙跟上,道:“陛下,立太子吗?”

“立!”

刘辩心情大好,道:“是必须要有储君了,万一朕哪天有了意外,不至于重演旧事。”

“大殿下吗?”荀彧紧追着问道。

宫里再三给出暗示,东宫之位就是皇长子刘绍,朝野又都清楚,当今陛下喜爱二殿下,宠爱有加。

这令朝野一直颇为忧心,担心宫里这位陛下废长立幼,坏了规矩。

“嗯。”

在荀彧的忐忑中,刘辩点了下头,道:“立蔡氏为皇后,不过,不是现在,等曹操平定乌桓大胜归来,趁机宣布。”

荀彧大喜过望,伏地而拜道:“陛下圣明!”

刘辩眼皮不自觉的跳了下,转头看向跪地的荀彧,倒是没想到,荀彧对这件事居然重视到这种程度!

‘看来,朕确实压的朝廷有些过了。’

刘辩晒然一笑,道:“平身吧。这件事,暂且只允许你们尚书台三人知晓,要是传出去了,朕问你们的罪!”

荀彧些许老成的脸上都是激动与郑重之色,抬着手沉声道:“臣领旨!”

刘辩将他的手按下去,继续往前走,道:“这储君立了,也算是扫除了卿家以及朝廷的一块心病,接下来,是不是应该做点成绩给朕看看?”

荀彧跟上话头,道:“陛下,今年,尚书台决意严肃整顿吏治,对朝廷。地方,至少撤换五百人,其中各郡县主官至少一半,对于其他各级官职,从严从重处置,绝不手软,不论是否……是‘颍川党’。”

刘辩对于荀彧的的承诺,刘辩很开心,笑着道:“卿家这么说朕就放心了。曹氏抄出的家产,虽然还没有完全理清楚,但拨付给户曹二十万万还是没有问题的,这笔钱,够做很多事情,尤其是安民一块。”

荀彧不动声色的深吸一口气,道:“臣明白。”

二十万万,对于荀彧来说,是一笔天降横财,解了他大渴了!

这笔钱,相当于朝廷两年的赋税。

当然,他知道曹氏抄出来的肯定不止这些,但他已经很满足了,没有开口多要。

刘辩嗯了一声,道:“兖州、冀州是安民的重点,那么多荒地,要用起来。你的‘均田法’朕看过了,还是有很多不足,很多东西没有写清楚,朕补充一下,过几天给你。你与尚书台以及六曹等再合议一番,如果不能尽早颁布,可以先一步推行。”

“是。”荀彧没了‘东宫已定’的喜悦,满脸凝色的捉摸着刘辩的话。

这位陛下从来不会无的放矢,今天突然要立太子,不止是受了某种刺激,也是‘新政’到了关口,需要强大的推力了。

刘辩踱着步子,道:“具体的,你们看着办,朕就不指手画脚了。说点别的吧,绍儿交给卿家,朕是放心的过的。卿家再留心一下,给愈儿也寻觅一个老师。”

“是。”荀彧应着道,这不算什么事情。

刘辩又嗯了一声,道:“至于幽州牧的人选,那个朱建平不错,就他吧,你与荀攸说说,要公私分明,不可因私废公。”

荀彧神色发紧,听出了刘辩话里的强烈的警告意味。

第142章 蔡侯纸第257章 贾诩毒计第72章 朋党论第403章 踌躇满志430.第430章 恐怖猜测第149章 讨刘辩檄文第6章 旨意第564章 锋芒毕露第240章 困境第346章 抵达第94章 潜规则第223章 晦涩第292章 另有图谋第291章 绝笔信第247章 尸体412.第412章 城外府内497.第497章 公第186章 刘辩与荀彧的默契第106章 发兵460.第460章 诱惑418.第418章 手段445.第445章 尾随第335章 关二爷成名第12章 罪责466.第466章 旧事第52章 年号光熹第1章 异世交换460.第460章 诱惑471.第471章 来势汹汹第58章 不动第314章 刘焉病危第317章 末世人心第320章 十八路诸侯第397章 刀风起第555章 火苗第183章 郭嘉奇计第48章 直击第284章 这可怎么办啊?第570章 归来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第346章 抵达第322章 千年狐狸第523章 疾患第52章 年号光熹第230章 卢植亡故第302章 不好的预感第18章 知识的快乐第527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361章 雷雨第290章 战前拉扯第93章 朕开始生气了第382章 末世风气第260章 轻描淡写第337章 三英战吕布第193章 长子出第312章 十年赋税第244章 勇猛无敌437.第437章 多面下注423.第423章 兄长第251章第49章 廷议472.第472章 防备第565章 还不是时候506.第506章 杀意第526章 好胆第297章 许县怎么样第65章 世家有别第535章 孟津第358章 合兵第152章 公孙瓒败,豫州失陷第343章 钦使第41章 就今晚吧第186章 刘辩与荀彧的默契第242章 曹操到哪了第146章 上天示警第27章 悬于城门之上第367章 不啻惊雷第163章 贾诩有墙 许攸有梯第64章 魑魅魍魉第366章 郭嘉死第268章 盟约第378章 提前了第245章 曹操的紧迫474.第474章 醒悟第240章 困境第528章 同心第372章 佛与道第351章 内讧第521章 思变第549章 选择三505.第505章 愚钝第160章 空城之下 田丰开口第21章 给何进机会第195章 皇甫二公子第379章 诈第48章 直击第250章 鏖战第589章 大势已定第406章 杀鸡骇猴第118章 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