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入京与入宫

第71章 入京与入宫

而此时,董卓已经在入京的路上。

董卓与袁隗并乘,曹操则率领禁军护卫,领路直奔洛阳。

曹操面上漠然,目光冷峻的扫过四周。

在他的左右以及身后,有董卓的五百兵马,这些兵马,将一直护送董卓到洛水。

想着这十几天的经历,曹操眼中的杀机一闪而过,大恨:迟早我曹操会将你们这些逆臣斩尽杀绝!

而马车里,袁隗与董卓对坐,摇摇晃晃的,相视微笑。

袁隗是极少表露笑容的,但对着董卓,他微笑着,面露欣赏,道:“仲颖,此番进京,有何打算?”

仲颖,董卓的字。

董卓又胖又状,大眼大鼻,尤其嘴唇异常红润,十分醒目。

他连忙躬身,笑着道:“卓久在边陲,不通京城之事,今日进京,实属无奈,全赖太傅庇护。”

袁隗对董卓这个态度还是满意的,轻轻点头,道:“京城之事,复杂多变,你以太尉之身入京,必为宰相,还需多多参预。”

董卓一脸谦逊,道:“卓唯有匹夫之勇,并无大政之才,一切自是以太傅马首为尊。”

袁隗脸上笑容多了几分,不管董卓心里怎么想,有了他这个态度就好,到了京城,这董卓举目无亲,无权无势,不靠袁家又能靠谁?

袁家有了董卓这个手握重兵的太尉在旁,行事就更顺服的多了。

想到京城里这段时间的事情,袁隗的笑容慢慢消失,双眼静静的看着董卓,道:“朝廷里正在准备新制,将九卿权职削减大半,全数移于尚书台,仲颖怎么看?”

董卓脸角一板,沉色道:“卓以为,九卿之制,乃祖宗成法,岂能轻易变动?朝中奸佞庸吏众多,陛下恐被蒙蔽,还需太傅拨乱反正。”

袁隗习惯了这董卓故意拽文的腔调,枯瘦的脸上不见任何情绪,道:“若是我请仲颖写道缣帛,反对新制,仲颖可有难处?”

董卓一怔,面露愕然,看着袁隗道:“太傅是说,要我现在上书反对新制?是否,急了一点,可否到京再说?”

袁隗注意着董卓的表情,慢慢的微笑,道:“没说现在。到京之后,太尉府恐还未收拾妥当,先住我袁府如何?”

董卓一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袁隗面上点头,心里摇头,这董卓一个莽夫,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酷爱读书,甚至于写上文章,与人交谈,动辄要展露文采。

曹操骑着马走在前面,目光不禁看向三辅方向。

他一直有意去三辅拜访卢植,希望能跟随卢植征战立功,而不是在京里守皇宫。

没有战功,哪来的爵位?

曹操心里有个非常大的野望,就是凭功封侯!

不过他也清楚,没有合适的机会,短时间内根本走不出皇宫。

‘三十多岁了……’曹操看着有些灰蒙的天色,一脸怅然的轻叹。

……

三天后,皇宫,芳林园。

刘辩慢慢踱着步子,与身后侧的荀攸道:“荀卿家,夏粮在即,怕是又要多生事端了。”

贫穷人家一旦有了点钱,那家里所有人都会扑上去争抢,更何况大汉朝这么大的国家。

荀攸是吏曹尚书,可也关心国库,闻言道:“陛下,须要确保,尽可能将税粮收上来。”

“朕倒是想。”刘辩的声音大了点。

他是真想,可地方的州牧、刺史、太守再到县,有几个愿意将钱粮送到洛阳?更何况,朝廷还拖欠他们的俸禄,剿匪的钱粮,以及各地赈灾、抚恤等等。

那一点赋税,还不够他们上下其手,到朝廷是所剩无几。

荀攸自然明白其中复杂艰难,刚要开口,刘辩就又道:“朕随口一说。今天找卿家来,是因为董卓快到京了。”

荀攸神色一沉,跟上刘辩,道:“陛下,董卓入京,那就应当立即着手并州之事。”

刘辩走进一处凉亭,坐下后道:“朕已经交给卢卿家去处理了。卿家坐,先看看这两份奏本。”

荀攸谢恩后,坐在刘辩对面,接过潘隐递过来的两份缣帛。

第一份,是袁隗的,内容平淡无奇,只是对董卓稍加夸赞,认为他是‘治世之臣,国之柱石’。

荀攸看完,又打开第二道,匆匆一扫,面容立变。

这是董卓的奏本,他对他手下诸将的功劳大书特书,请求朝廷嘉奖;而后自认能力有限,不堪太尉一职,再三‘婉拒’;然后又提及朝廷的‘新制’,言称‘人之立为孝,国之立为法,祖宗之法,不可轻易’、‘人无信不人,国无法不国’等等。

荀攸看完,惊疑不定,抬头看向刘辩,道:“陛下,这董卓……”

刘辩喝了口茶,面无表情道:“意料之中。”

荀攸慢慢低头,皱眉思索。

袁隗的声望太高了,当今无出其右,在尚书台,无人可比,他不会公然反对,但推出一个董卓,就足够朝廷忌惮了。

“陛下!”

荀攸猛的抬头,目光炯炯的盯着刘辩,道:“必须说服袁太傅!”

袁隗或者说袁家,并不是一个四世三公,威望空前的士族那么简单,他代表的是大汉世家!

天下世家都在望着袁隗,袁隗在朝或者不在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态度。

袁隗支持‘新制’,那天下世家就无话可说;他反对,哪怕默不作声,天下世家所辐射的可怕影响力,就会处处掣肘,令朝廷的‘新制’举步维艰!

好比王莽,他能篡位是他的声望,得到了世家大族的支持;落败,就是他遭到了世家的反对,举世皆敌,将他碾成了粉碎!

刘辩看着他,双眼微微眯起。

他懂荀攸的意思,之所以留袁隗在尚书台,刘辩就是要用袁隗这个世家领袖,去对付世家!

荀攸见刘辩不说话,左思右想,道:“陛下,请杨大夫去劝说袁太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对付一个声望隆重的人,不能用武,只能用嘴。

“杨赐不够,”

刘辩神色不变,双眼里厉芒一闪,道:“朕亲自来。”

荀攸躬身,道:“陛下,可有把握?”

他话音一落,潘隐急匆匆跑过来,在刘辩身后低声道:“陛下,太仆袁基,大司农黄琬带着朝野一百多人出城,去迎接袁太傅与董卓了。”

荀攸心里一惊,这么大阵仗?

他下意识的看向刘辩。

刘辩伸手拿起茶杯,面无表情,淡淡道:“你通知曹操,直接护卫他们进宫,朕要立刻见他们。”

荀攸微微躬身,神情凝重。

求收藏,求月票~

(本章完)

第154章 意外之外,洛阳危急第382章 末世风气第93章 朕开始生气了第24章 诛心第224章 大忌第382章 末世风气第376章 王莽未篡时第29章 烂摊子第34章 冲淡第101章 匈奴入塞第343章 钦使第321章 单枪匹马432.第432章 惊喜与意外第163章 贾诩有墙 许攸有梯414.第414章 回马枪第286章 变局第141章 臧霸第248章 大事情第398章 谣言四起第242章 曹操到哪了第358章 合兵第327章 分裂的联军第364章 灭董就在今日第207章 狗急跳墙第131章 大汉蠡贼第313章 危机四伏的洛阳城第369章 未雨绸缪者众第389章 手段百出438.第438章 砍瓜切菜第75章 太学 李儒第368章 任重道远第110章 党团第401章 龙潭虎穴418.第418章 手段第129章 阴谋味道第136章 乱始第178章 关云长第262章 召见第376章 王莽未篡时430.第430章 恐怖猜测第104章 出征第167章 离间第385章 争斗第382章 末世风气第132章 全部处决466.第466章 旧事第251章第140章 贪色之人第255章 游说第110章 党团第154章 意外之外,洛阳危急第285章 君臣博弈434.第434章 京内京外419.第419章 新婚之夜第39章 图穷438.第438章 砍瓜切菜489.第489章 战470.第470章 尚书台风云第361章 雷雨第347章 量小 惜身第101章 匈奴入塞第258章 曹操的野望第333章 主角与配角第82章 人心第170章 风云变 袁术败473.第473章 狼狈第124章 大事件小手段第379章 诈446.第446章 大雨之下第59章 世家风骨第355章 恍然大悟第63章 算计433.第433章 江东485.第485章 人心叵测第44章 不变应万变第366章 郭嘉死432.第432章 惊喜与意外第327章 分裂的联军457.第457章 人心摇曳第332章 张良计与过墙梯第165章 荀彧到京 要害之言第134章 荀彧的话第9章 紧张局势481.第481章 难全第119章 有底气的皇帝陛下第407章 此消彼长第29章 烂摊子第144章 科举第256章 都是千年狐狸448.第448章 楼外楼第158章 郭嘉失算 贾诩得计第172章 大耳贼,玄德公第157章 清剿叛乱 大军十万第33章 细思极恐第292章 另有图谋第24章 诛心第190章 大婚与转折471.第471章 来势汹汹第66章 新旧故事第160章 空城之下 田丰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