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打击非法经营的专项行动 二

外围扎紧口子,里面根据线索重点打击。

对讲机二十多部,备用电池准备几十块,警务室有中继台,通讯方便,指挥顺畅。

联防队员即刻起不得私自离开大院,干什么必须请示汇报,连夜里设卡执勤人员在哪吃饭都考虑到了,准备工作和行动部署无可挑剔,三位领导实在没什么好补充的。

开完小会,开大会。

所有参战人员去食堂,三位领导动员,韩博根据花名册分工组队。一切安排妥,去各办公室或躺在车上抓紧时间休息。

小单负责情报,换上便衣骑摩托车出去了,王燕守在刚安装好的总台及电话边等消息。警务室副主任王治纲张罗晚饭,忙得焦头烂额。

大白天,三位领导睡不着,在会议室打八十分消磨时间。

曹副局长和宋副经理从县里来的,他们对家。

韩博是良庄干部,自然要同负责政法、综治等工作的乡党委崔副书记对家。

曹副局长摸到一把烂牌,随便扔出一小对,冷不丁问:“小韩,丝织总厂改制工作快结束了吧?”

民间组织部长太多,关心的还全是领导的人事任命。

他问的不是丝织总厂,他是想知道侯厂长的情况。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想进步的民警,韩博不可能不关注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老单位领导。在“请示汇报”名单中,侯厂长很靠前,平均四天打电话汇报一次工作。

丝织总厂这段时间调到政府部门的干部不少,真正被别人视为亲信的就他一个。

改制工作接近尾声,对接下来的大概去向侯厂长没隐瞒,只是文件没下来,不敢保证会不会有变数,让他知道就行了,不要张扬。

确实要高升,不过不在思岗,要出任的也不是常务副县长,而是工业基础比思岗好、国企面临的问题比思岗严峻、紧邻南港市的南州市(县级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整天忙这忙那,一直没顾上打电话问,宋经理应该知道,丝织厂和丝绸公司本来就是一家嘛。”

全思岗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就丁书记、李工和钱主任他们几个一起把丝织总厂搞起来的老搭档,县领导估计只有谢书记知道,韩博自然不会乱说。

宋副经理消息灵通,眉飞色舞地说:“侯厂跟其他领导不一样,有文化有水平有能力,成绩有目共睹。去bj开两会,部委领导向他请教茧丝行业如何健康发展,请他参与制定这方面的法律法规,省里去年就要调侯厂去当丝绸总公司党委书记。

他是市管干部,全市为数不多的全国人大代表,市里不放。上级一次一次打电话,一次一次要人,出任改制后的集团董事长不太可能,市里又舍不得放他走,常务副县长板上钉钉,也就这一两个月的事。“

人大代表,十大杰出青年,优秀企业家……

侯厂长光环无数,在全省丝绸乃至整个纺织行业有地位,每年省经贸委、省物价局和省丝绸总公司都要请他去江城开会,一起商量确定蚕茧收购价。

省市领导出国考察尤其招商引资,经常点名要他随行。

老卢不买县领导账,看见侯厂长却客客气气,用他的话说,侯厂长是真有本事的人。

小伙子有这样的领导器重,前途怎可能不光明?

安排到良庄当公安特派员,或许是侯厂长一手安排的,不然老卢怎会把这办公楼给他当警务室,又怎会允许工商和丝绸系统在他地盘上严厉打击非法经营的贩子。

曹副局长联想力非常之丰富,看韩特派的眼神变了,语气比之前更亲切。

刚摸到一手好牌,正准备好好扣他们的底,王燕敲门走进来汇报:“韩特派,收购站五分钟前开秤,六个窗口同时收,卖茧的人不少,来打听价格的更多。另外小单汇报,几个重点村,几乎家家户户全在摘茧。”

宋副经理惊问道:“怎么可能这么快,我们才开秤!”

崔副书记把牌往桌上一扔,轻描淡写地说:“许多蚕农没买指导站的蚕籽,买的是新庵的籽,上山时间比我们思岗平均早一天半至两天。”

指导站下半年才走上正轨,之前没几个人,许多工作没做,对发籽这一块宋副经理不太清楚。

曹副局长年年参与蚕茧收购,对蚕籽与蚕茧的关系非常了解,不禁脱口而出道:“计划收购多少是按发籽数量估算的,这么说全良庄鲜茧实际数量远超8万5千公斤!”

你们这些县里的干部,平时不往农村走,哪里知道农村的情况。

崔副书记微笑着确认道:“这几年一直在扩桑,应该按多少桑田估算,8万5千公斤是老皇历,要是能全收购上来,不会低于14万公斤。并且今年气候不错,有利于蚕茧生产。“

家里没养过蚕,对这些情况不清楚。

韩博猛然反应过来,蓦地站起身:“今天晚上到明天上午是卖茧高峰期,只有一夜时间,我们的部署有问题,必须立即调整!”

“怎么调整?”

“不能被动防守,必须主动出击,先确保全乡蚕茧收购上来,再设卡堵截从我们这儿过境的。”

“小韩,你打算下村抓?”

为打好这一仗,小单全力以赴。

在他大伯帮助下,发展了十几个耳目,大多是各村家里不养蚕的、已落选几年的村干部,几乎家家有电话,消息灵通。

为确保万无一失,小单又发动了许多亲朋好友。

她母亲正在他外公那个村帮着盯,他那个修摩托车的战友,这几天一直在帮着跑这事。

贩子来良庄收,大多不给现金。

要是没人帮忙没人担保,村民不敢把茧卖给他们,也在“发动群众”。不是半公开化,是完全公开化。只是担心回去路上被堵截,一般要到夜里12点之后开秤。

哪个村来了几个贩子,姓什么,叫什么名字,跟谁家是亲戚,到底是什么亲戚关系,同哪几户村民约定好了,夜里在哪儿开秤,警务室掌握得清清楚楚。

之所以没想过抓现行,是担心在村里行动,把茧卖给贩子的蚕农会阻扰。事关下半年收入,事关他们的血汗钱,搞不好会发生群-体事件。

崔副书记同样有此担忧,紧皱着眉头说:“小韩,你要想好了,万一控制不住局面会出大事的!”

“崔书记,我需要乡党委政府支持,我们采取行动,乡里组织各村党员干部安抚善后。”

“你等等,我向卢书记请示。”

确保秋茧收购是省市县三级下达的任务,乡里有义务协助。

想顺顺利利撤乡建镇,必须跟上面搞好关系,至少要缓和一下关系。以前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以敷衍了事,现在不行。

一切为撤乡建镇大局,老卢在电话那头同意了。

乡里立即通知各村支书、村长(村委会主任)和治保主任等干部来开会,进入乡政府就开始讲“撤乡建镇”,这个讲完那个讲,晚上管饭,不讲完不许走。

………………………………

ps:有书友对投机倒把有疑议,这里解释一下。

当时执行的是1979年刑法,投机倒把开始用得多,到最后因为政治意味太浓,公开叫的少,按照法律条款解释是违法工商管理规定,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另外蚕茧跟烟草一样专营,直到现在依然如此。贩子不只是跨区收购,并且没权收购。只是现在处罚没那么重,一般处以违法所得的三至五倍罚金。

第一百一十七章 “最后一次机会”第459章 蹊跷的死因第九百九十七章 摊牌第六百八十四章 信任!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旁观者清第237章 皆大欢喜第九百六十九章 抖擞精神第260章 “这对小2口有问题”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也是刑警”第五十七章 撤乡建镇第350章 “接班人”第八百二十七章 不像财杀第七百六十章 南非治安第286章 “搬石头砸自己脚”第五百七十九章 主犯可能被绑架了!第532章 再回雨山第385章 人不可貌相第八百八十五章 手续不全第七百三十五章 想跑!第七百七十二章 全力以赴 四第七百九十六章 “旅行团” 二第469章 不眠之夜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能避嫌第六百一十八章 缜密分析第九百三十五章 “权宜之计”第一百零二章 综治办要发挥作用第448章 “食物中毒”第188章 建设中的良庄第358章 老单位来人第八百九十一章 “博采众长”第208章 必须留住第二十六章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第七百六十七章 “做生意靠得是声誉”第158章 寻求支持第七百八十三章 劝返 三第九百四十七章 “作孽啊”第六章 我说了算?第180章 新年新气象第428章 惊人的发现第六百零二章 既找绑匪也找钱!第五百九十一章 潜逃!第195章 专案指挥部 1第405章 大行动 3第十三章 治理整顿第415章 同桌的你第166章 “恶人还得恶人磨”第528章 磨刀不误砍柴工第九百二十四章 突破性进展!第443章 人命关天!第358章 老单位来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公安局也要项目”第二十二章 不得不现实第二十五章 心想事成第七百四十五章 身不由己第343章 “衣锦还乡” 5第492章 李固“缉毒”第八十七章 未雨绸缪第六十一章 你不去我去!第298章 真相大白第八百三十九章 最后之作第七百三十九章 追捕 四第六百二十章 市局接手第445章 “暂时没坏消息”第507章 突如其来的疫情第六百六十二章 情况复杂第九百九十七章 摊牌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眠之夜 二第196章 专案指挥部 2第八百五十三章 协作 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上任!第二十五章 心想事成第一千零一章 故人 三第399章 峰回路转第295章 博采众长第九百六十五章 安全!第351章 关联交易第二十章 扬眉吐气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进展不断!第512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第264章 先当教官,再当学员第478章 禁毒支队第七百七十六章 “所为何来”第222章 大场面 2第420章 故人重逢第九十一章 打拐行动 四第九百五十九章 后备干部第一章 锲子第228章 现在不难,将来难!第345章 “衣锦还乡” 7第429章 案中案第六十四章 打击非法经营的专项行动 二第175章 领导,全是领导!第八百九十二章 震撼的消息第166章 “恶人还得恶人磨”第七百二十九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第298章 真相大白第356章 嫌犯落网!第509章 收网第281章 “李昌钰那样的神探”第四十七章 讨价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