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青鬼律

“我那个死人师父,名叫陈蟾,你们肯定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不过他的祖父赫赫有名,就是曹魏时的大堪舆家陈蜃。”

众人齐齐倒抽一口冷气,陈蜃的大名,世人皆知,百年来朝堂、市井、乡野各处不知流传着多少关于陈蜃的传说,几乎是神仙中人。

徐佑和左彣对视一眼,那日晋陵城中暗夭刺杀不成,负伤逃走,两人说起易容易骨,左彣曾提及陈蜃,只是没想到他们之间真的关系匪浅。

“陈蜃得神人授予《青乌经》,你们都知道,被奉为堪舆圣典。不过你们不知道的是,除了《青乌经》之外,陈蜃还被授予了一本《青鬼律》。就是这本书,让陈蟾和他父亲陈焎耗尽了两代人的心血,试图从中找到窥探武道至境、超脱生死的法门。”

暗夭的眼眸里藏着深深的讽刺和讥嘲,道:“只是《青鬼律》里记载的法门极其的诡异,陈焎没有胆量自己修炼,于是通过各种手段威逼利诱,骗来别人充当替代品,从修为深厚的九品高手,到不懂武功的无知少年,或男或女,或老或幼,前后不下数十人,结果无一例外,要么始终不得其门而入,要么刚刚入门立刻血脉尽断,暴毙而亡。五十年间,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却终成黄粱一梦。”

“陈焎在四十岁那年,再也按捺不住,自行修炼《青鬼律》。起初进展很顺利,毕竟他用几十条人命换来的经验教训,可以规避很多修炼中的风险。如此五年,他从一个入不了九品的普通人,突飞猛进变成了六品上的高手。也就在这一年,他的修为一日千里,开始触摸到五品的山门。正当他以为可以推开这扇门,成为梦寐以求的小宗师的时候,厄运再次来临,跟之前那些人一样,陈焎全身血脉尽断,暴毙而亡。”

“临死前,他叮嘱陈蟾,无论想什么办法,都要破解青鬼律的法门,不然死不瞑目。陈蟾当时已经二十岁,从小目睹其父的所作所为,知道很多内情,所以更加的谨慎小心,足足用了十年的时间,将陈焎留下来的注解,一个字一个字的研习参悟,终于发现了藏在其中的秘密。”

徐佑听的入神,道:“什么秘密?”

“详细内情我也不知,这是陈蟾最宝贝的东西,绝不会告诉任何人。但我推测,应该和阴阳和合有关,一阴一阳之谓道,青鬼律最大的秘密,就是阴阳!”

关于武道,现在最大的权威是左彣,他已经走的比在场的所有人,甚至比一命呜呼的陈焎都远。见徐佑问询的目光,左彣略带惭色,道:“我的武功是从杀伐中得来,带着天生的戾气,并不通晓阴阳,恐怕不能参透青鬼律的秘密!”

“武道如登山,山路虽有千万条,但到了五品的山门外,却殊途同归。你的武功杀伐暴戾,所以停在六品上八年之久,这些时日先后历经生死,戾气消磨大半,逐渐的圆润温和,这才能够破开山门,晋位小宗师。说到底,还是阴阳和合起了作用。”

徐佑被誉为年轻一辈的天才高手,对武道的理解和认知远在左彣之上,一番话说的鞭辟入里,让左彣这个刚刚成为小宗师、还没有彻底开悟的高高手茅塞顿开。

徐佑又道:“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和合,乃生万物。青鬼律如果真的可以窥探武道至境,必然要阴阳二元互为奥援,新新不停,生生相续。之所以那么多人都无端暴毙,很可能是没有找到阴阳之间的和合之处,也就是那个只存在于圣人典籍中的‘炁’。”

何濡虽然不通武功,但学识似海,眼光独到,对徐佑的看法表示赞同,道:“我也这么认为,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两情交媾,万物化成。万物皆归于一炁,炁有先天后天,先天一炁,人生而自得,若想真正的求道,需阴阳和合,炼化后天一炁,返还先天,永葆不失,然后人与道合,才能一窥至境,超脱生死。”

暗夭看向徐佑和何濡,好一会才道:“两位郎君从未看过《青鬼律》,却能顷刻间推测的八九不离十。若让陈蟾知道,他费尽心智悟出的青鬼律,竟如此轻易的被人窥破,估计在厕中的幽魂也要不安稳了。”

提到陈蟾,暗夭语气中总带着说不尽的恨意,可见两人之间发生的事,必定惨绝人寰。山宗嘀咕道:“被你挫骨扬灰,坠入厕池,这倒霉鬼的魂魄就从来没有安稳过好吗?”

暗夭视山宗如无物,请徐佑提供笔墨,然后执笔在白纸上画了一个图,还没讲解此图的来历,徐佑满脸讶然,道:“水火匡廓图?”

暗夭身子微震,竟一时失神,手中的笔墨滴在图上而不自知。徐佑忙挪开纸张,道:“小心!”以暗夭的定力,那是何等的波澜不惊,手中就是拿着火炭也未必会颤抖分毫,此时却被徐佑这句话搞得心绪大乱。

“郎君之前见过此图吗?”

水火匡廓图的出处已经不可考,后世各有各的说法,有说是彭晓所画,有说是陈抟所传,也有说是《参同契》里原本就有的。但可以确认的是,不管《参同契》里到底有没有相关的记载,至少水火匡廓图跟《参同契》关联紧密。

所谓水火匡廓图,是黑色双色的半圆图形,属于太极图的一种。太极图并不是单指后世广为人知的阴阳鱼图,相反,太极图有很多种。伏羲女娲交尾图、先天图、周敦颐太极图、三五至精图等等,都是太极图,分五层图形、空心圆图形、黑白半圆图形,形状不一,但本质相同,那就是阴阳互化,乃至无穷!

“虽然没见过,但坎离匡廓,运毂正轴。坎卦,阴中有阳。离卦,阳中有阴。坎离,即是阴阳,也是日月,日月为易。读明白了《周易参同契》,自然认得此图!”

徐佑随口糊弄了两句,暗夭彻底被折服了,道:“通天智计,无双才情,徐郎君,难怪我杀不了你!”

他不再多话,提笔写下了《青鬼律》全文,字数不多,不过九百三十七字,可字字珠玑,高深莫测,读来仿若天书。尤其功法诀要,更是匪夷所思,跟当世的武学体系完全不同。什么以乾坤为鼎器,以阴阳为堤防,以水火为化机,窃幽阴之宫,居神灵之主,有点偏向天师道的功法,却又不尽相同,所有的东西似是而非,让人摸不着头脑。

“天书?我看此乃鬼书!”

何濡神色凝重,道:“《青乌经》堪舆天下山川气脉,足可明辨日月、阴阳、人鬼和清浊,《青鬼律》却籍此神通,试图以阳世之阳,和合阴世之阴,怪不得多人暴毙,无端横死,简直泯灭人心,狂妄之极!”

徐佑初始还不太明了,听何濡一番高论,立刻想到了青鬼律的终极秘密所在。左彣读书不多,但一理通百里明,也随之恍然。只有山宗稍逊一筹,迷迷糊糊的问道:“以阳世之阳,和合阴世之阴,这句话怎么解?”

徐佑解释道:“我辈苦修武道,感应天地元气而通奇经八脉,只为将身内先天之炁和身外的后天之炁融会贯通,也就是所谓的阴阳和合。这里的阴阳,泛指体内的先天之炁和后天之炁,但不论先天还是后天,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至少都是人间世存在的万物和变化。《青鬼律》则不然,它将人间世的先天后天之炁统称为阳,然后从阴间世的百千鬼物身上吸取阴气,然后再来阴阳和合,走的是前人从未走过的路,求的也是前人从未求过的道!”

山宗愕然,道:“这哪里是什么大道?分明是邪道,是鬼道!暗夭,你一身鬼气,原来跟鬼同流合污!”

正在这时,秋分突然自语道:“窃幽阴之宫,居神灵之主……窃幽阴之宫,居神灵之主……”双目呆滞,眼神涣散,口中接连重复《青鬼律》里的字句。徐佑神色微变,道:“风虎!”

左彣同时发现异状,袍袖轻拂,柔和如春意的真气侵入秋分体内,压制住接近失控的丹田,然后口中低叱,道:“呔!”

煌煌之音,驱散鬼气,秋分身子一歪,倒在了履霜怀中。何濡屈指扣脉,脉象平和安稳,对徐佑点头示意无妨。徐佑再次看向案几上的《青鬼律》,眉头紧锁,没有言语。左彣心中恼怒,道:“这等惑人心神的鬼书,留之何用?郎君,不如烧了它,以绝后患!”

徐佑摇摇头,道:“先不急,听暗夭说一说修习之法!”

《青鬼律》共九百三十七字,多为总序提纲,言简意赅,对具体修习的法门却没有叙说的十分详尽。如果不是精通《青乌经》,仅仅得到这本书毫无用处。并且陈焎的遭遇也说明,就算精通《青乌经》,其中还藏着万分的凶险,走错半步,立刻就是死路一条。

徐佑和何濡都是天纵之才,一眼就能看透《青鬼律》的秘密,但看透跟学会是两个概念,就比如人人都知道一加一等于二,可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会推理的人少之又少。

“陈氏一族虽然在武道上天赋不高,但对堪舆之学的认知世间无人可比。而陈蟾的造诣远胜陈焎,很可能也超越了陈蜃。经他十年苦熬,终于参破了《青鬼律》的修习之法。而首要之务,他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鼎器……”

“鼎器?”

“以乾坤为鼎器,乾升而为男,坤落而为女!他要找的鼎器,是乾坤合为一体的怪物……”

第七十三章 左神幽虚第一百四十章 鬼蜮不明第一百三十五章 疼不疼第九十一章 步步惊心第二十七章 指尖起惊雷第三十二章 夫为道者,如牛负重第二十九章 风门第七十二章 游说第六十九章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第二章 无边幻境第六章 山穷水复疑无路第一百三十八章 乱起第六十一章 瞒天过海第十五章 五将军、七夫人第三十三章 东宫圣女第五十八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八十八章 贵者乘车,贱者徒行第四十五章 千里江水东流去第十一章 军法森严第一百一十章 藏宝图第八十九章 调虎离山第九十三章 戒鬼井第七十章 盘螭将飞第四十八章 玄武湖畔鬼夜哭第十七章 犹恐相逢是梦中第九十章 清明见清明第九十六章 互不退让第一百五十四章 军心和兵谏第九十章 船阁第五十章 一神一鬼第一百一十四章 平定第六十四章 生死来去,皆不由己第二十二章 六天故气第六十章 明镜倾城第七十二章 入主林屋山第四十三章 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第十章 风清舟在鉴第五章 红袖添香第二十章 上清第十三章 死局第六十二章 荒山丑狗第二章 清乐难清平第一百三十四章 看人间第四十章 劝进第三十三章 大言炎炎第八十六章 七言至此,吾道不孤第二十九章 诸葛与人屠第七十九章 回钱塘第九十三章 山河表里第十章 反击第六十七章 旧时明月旧时身第九十二章 困于潼关第一百四十一章 尽力而为第九十五章 不惜一切第六十章 明镜倾城第一百四十八章 突破第二十九章 太极殿夜话第十八章 阴符四相第三十六章 赐你名姓第二十一章 吴宫女儿腰似束第一百一十八章 救人救己第三十七章 踏破铁鞋无觅处第一百六十三章 鬼道妖邪第一百二十九章 枯杨生华,无咎无誉第九章 贵与贱第一百一十七章 诱敌和围猎第二十四章 清明第三十章 奠定胜局第三十七章 寻故人第二章 清乐难清平第九十二章 松排山面,月点波心第六十二章 为国不惜身第七十五章 冗食浮费第一百二十四章 山门开,见宗师第二十章 上清第十八章 心悦君兮君不知第六章 雪泥惊鸿第一百二十章 寒鸦栖复惊第六十三章 秀色掩今古第一章 枫桥夜泊人无眠第二章 无边幻境第一百七十一章 朽木和金石第三十一章 中校署令第六十一章 阋墙第十三章 天圣法难第七十三章 左神幽虚第四十七章 不怕脏的刀第三十七章 寻故人第一百一十章 轶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纵横千里第三十二章 如此境界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第九章 各谋各路第一百零四章 宫阙参差落照间第六章 生而畏死,死不可畏第九十章 伐鼓渊渊,振旅阗阗第三章 杀鸡儆猴第十三章 拨开云雾,不见月明第七十九章 如鹿在园第一百一十六章 鬼起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