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六天故气

“苏棠的尸体被邱原派兵抢了回来,只是被大火烧的不成样子。我将其收殓后暂时放在吴县城外的寺庙里,等钱塘平定,再移棺回乡,择一风水胜处安葬。”

徐佑没有做声,何濡看了下他的神色,道:“要是七郎觉得不妥,也可以先把苏棠葬在吴县。西郊有块地,阿五去看过了,乘金相水,深浅得宜,只不过那地是陆氏的田产,可能要麻烦顾允去讨个人情,价钱不是问题……”

“不用麻烦了,你安排的极好!她生前爱煞了钱塘的小桥流水,死后想必也愿意魂归故里。吴县固然上佳,却终是异乡!”

徐佑深邃不见底的眼眸里掠过几许淡淡的哀伤,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江南秋色还是如斯动人,但那个特立独行、不为世俗所容的女子却已经不在那么鲜活的反抗着这个世界。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如果不是因为他和刘彖之间的恩怨,苏棠本不必牵扯到这场纷争里,或许能够在乱局中保住性命。

或许吧……

“自古佳人薄命,发生这样的事, 并不是谁的过错,请七郎千万节哀!”

徐佑眺望着九天云外,缓缓点了点头,道:“我知道,生死有命,强求不得。以后的日子会偶尔想起她,却不会悲伤太久,你放心!”

重新回到宴席,众人只谈风月,不谈国事,难得的放松了一番。等兴尽而散,徐佑、宁玄古、何濡、左彣四人前往房内,分宾主坐好,徐佑恭敬的问道:“既然孙冠入了金陵,天师道跟此次扬州兵乱自然无关,那都明玉为何起事,还请真人为小子解惑!”

何濡左彣他们事先也知道了孙冠的事,对都明玉的身份来历以及目的都觉得迷惑不解,同时精神一振,望向宁玄古。

“说来话长,我跟都明玉其实并无往来,只是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女娘,她天资聪颖,精通道法,许多见解发前人所不能,若归于道门,必是我教的大幸。所以动了怜才之意,想要把她收归门下,稍加点拨,十年后即可继承我的衣钵。只可惜她沉浸无为幡花之道,不愿敬奉三天正法……”

天师道以三天正法为根基,徐佑是知道的,可什么是无为幡花之道,却从未耳闻,奇道:“无为幡花?”

“正是!你们始终猜不透都明玉的目的,其实这里面牵扯到了四百年前的一段公案,所知者甚少,了解内情者更是寥寥无几,故而一时看不破。”宁玄古娓娓道来,将延续数百年的道门内斗呈现在诸人面前,道:“伏羲、女娲之时,老君显化世间,各作姓名,因出三道,以教天民。那时八十一外域皆奉我华夏清约大道,被称为‘六天治兴、三教道行’的盛世。到了汉时,群邪滋盛,六天气勃,三道交错,鬼魅纵横,以致百姓不能分辨真伪善恶,天民夭毙,暴死狼籍,人间已成炼狱。所以老君再次授张陵张天师为‘太玄都正一平气三天之师’,率正一明威之道,罢废‘六天’,以三天正法代之,始有天师道这四百余年的兴旺。但六天虽废,其心不死,多年来潜藏民间,广纳教众,自称修无为幡花之道,意图反击三天正法,重现六天盛世。所以,无为幡花,在鹤鸣山天师宫内,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名字,叫做‘六天故气’……”

左彣啊的叫出声来,道:“六天治兴、三教道行?七郎,当初四夭箭行刺红叶渚,月夭和飞夭临死时好像都说过这样的话……”

“六天治兴,三教道行。天地不长,无形自障。天地不老,故成大道。道本无形,莫之能名。赤书符命,化为长生!”

徐佑回想月夭死前的那一幕,红叶红袍,黑发碧眸,印象何其深刻,道:“我原以为这些话只是四夭箭痴迷于得道长生,故而在死前求得解脱的胡言乱语,类似于道门的靖室悔罪,却没想过还跟什么无为幡花、六天故气有关……”

他没有对宁玄古说实话,当初听到“六天治兴、三教道行”的字眼,确实想起了前世里看到过的那些相关资料。若说无为幡花之道,他没听过,可‘六天故气’这四个字却如雷贯耳。

简单来说,所谓六天故气和三天正法之间,就是天师道摒弃黄老道和太平道而刻意营造出来的对立关系,和之前的道教割裂开来,以正本清源,彰显其道门正统的无上地位。

只是徐佑后来有意打听,在这个时空里,《上清天关三图经》尚未问世,人们根本没有“六天”这个概念,哪怕何濡学究天人,也不明白六天治兴、三教道行的含义,所以暂时放下疑问,没有过多的探究其中的底细。

宁玄古道:“我对四夭箭所知不多,单从这几句话并不能推断他们的身份。不过,若是真的信奉无为幡花之道,那就跟都明玉是同路人无疑。”

徐佑想起四夭箭的令牌,让左彣去找秋分取来,转交给宁玄古。宁玄古拿起令牌仔细审视,过了良久,叹道:“没错,这令牌背部的云雾缭绕之山外山,就是传说中的酆都山。山中有六宫,分属于六天统治,自大而小,称为天主。天主之下,男称将军,女称夫人;将军夫人之下,又有金、木、水、火、土之五伤官;五伤之下,有百精,百精之下还有无数鬼兵。那个女娘在六天里身份贵重,这都是她欲拉我入无为幡花道时全盘托出的机密情报,该不会有假!都明玉,应该就是六位天主之一,此次扬州兵乱,他是主导,目的很简单,借皇帝和太子之间的猜忌,佛门和道门交锋正急的紧要关口,打着天师道的旗号逼孙冠造反,让天师道走上当年张角所创太平道的老路,最终被朝廷派兵剿灭,以报六天故气被废之仇!”

徐佑张了张口,却没有说话。

“至于那女娘是谁,七郎不必问,我今日说了这么多,已经对不住她。我虽然不赞同孙冠介入世俗的道,也不赞成她的无为幡花之道,道不同自不相为谋。可大道无名无形,谁也不知道哪一条路才能抵达真正的终点,若是泄露了她的身份,除了害死她,对你们并无丝毫益处,还累得道门少了一位可开山门的贤师。”

宁玄古凝视着徐佑,道:“七郎,都明玉痴心妄想,要重现六天昔日荣光,或许还想取天师道而代之,却忽视了目前江东的大局。眼下的江东,儒教衰微,不足为虑,道门势大,却已有盛极必衰之象,而佛门看上去步步紧逼,占据上风,也不过是主上手中的利刃,一旦天师道被灭,佛门几无对手,马上就轮到那些和尚倒霉了。试想,国无二日,主上好不容易打压三教,又怎么会让六天再次崛起,强大到足以威胁皇权?尤其他们以谋逆起事,手段残忍暴虐,为成功不计代价,无所不用其极,更是为人主所忌。都明玉也好,六天也罢,无不是才高当世、人中之杰,却因为放不下,舍不得,看不破而走上了不归路,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徐佑沉默半响,道:“真人是告诫我,且不可找六天寻仇!”

“六天组织极其严密,势力牵连之广,我到现在都还没有摸清楚他们的底细。六位天主,除了都明玉和那个女娘,其他四人的身份依旧是个谜,敌人在暗,你在明,如何握有胜算?”

徐佑忽而一笑,道:“真人多虑了,我跟都明玉并无私仇,他虽将我拘禁在钱塘,但好吃好喝招待着,没有太失礼的地方。何况我只有五年的时间去寻找五符经,哪里有精力去和六天周旋呢?”

宁玄古不再多话,点了点头,起身说道:“我山中尚有未了之事,你既然无恙,我这就启程离开。记住了,扬州兵乱,自有朝廷料理,你不许插手其中,至于五符经,还是先前所议,一定要稳妥,不可操之过急。”

徐佑急忙跟着站起,道:“真人这就要走?还想着多留几日,小子有许多事情要向真人讨教……”

宁玄古笑道:“你已经做得极好了,我没什么能够教你的。”说着往门外走去,到了门口,突然顿住身子,道:“对了,你身边那个婢女秋分,是不是学了白虎劲?”

徐佑不知宁玄古为何问起这个,道:“是!”

“胡闹!”宁玄古脸色一沉,道:“家里没人告诉你,白虎劲传男不传女吗?”

原来是为此动怒,徐佑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笑道:“小子那时年少无知,觉得有趣,便偷偷教了秋分。不过真人有所不知,秋分天赋极高,只用了三年就将白虎劲练到了第二劲,此次从义兴往钱塘,途中遇险,也多亏了她舍命相救……”

“秋分的天份越高,你让她学白虎劲,却是越害苦了她!”

徐佑笑容一敛,正色道:“真人请明示!”

“白虎劲乃至刚之炁,女子为阴柔之体,如同水火难以相容。若是平常女子,哪怕穷尽一生,也根本无法窥得白虎劲的门径,偏偏秋分于武学之道极有天份,竟破开了阴阳障,通了水火关,将白虎劲练到了第二劲。可你有没有发觉,自第二劲之后,这两年她为何止步不前,毫无寸进?”

徐佑已经猜到自己好心办了错事,道:“我确实有过疑虑,但秋分对武道的喜爱有限,平时并不勤加练习,所以我还以为……”

“你啊,自诩聪明!”宁玄古摇了摇头,道:“你也说了,自离开义兴,危机不断,秋分忠心护主,岂不知多一分武力就能多一分安全?又怎么会疏于练习呢?我昨夜为她号脉,体内的真气汇聚于带脉,无法流转运行周天,若是再不疏导,怕是要不了一年,轻则残疾,重则丧命!”

别说徐佑惊在当场,连左彣也是一愣,惭然道:“我竟没有发现秋分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

“你虽为小宗师,却对白虎劲不甚了了,没有察觉是正常的。白虎九劲的周天运行跟别的功法大不相同,所以表面上看似没有问题,可一旦爆发,就再也无法挽回。”

宁玄古道:“不过还好,现在不算太晚!”

徐佑松了口气,既然宁玄古说不算晚,就一定有解救的法子,躬身作揖,恳声道:“求真人妙手回春,救她一救!”

“救她性命容易,散功即可,只是再也无法修习武功。可若想不伤她的道基,以求日后武道精进,却需要费些时日。你,可舍得吗?”

“舍得?”

“我带她走!峨眉山秀绝天下,适合静养修身,三年后,还你一个完美无瑕的秋分!”

久久无声!

自重生以来,徐佑逃义兴、过晋陵、入钱塘,身边的人越来越多,从身无分文的穷小子,变成家财万贯的一方豪富,谋主、部曲、奴婢应有尽有,但在他内心深处,真正视为亲人的,只有秋分一人!

贫贱相依,富贵相随,

生不离,死不弃,

毫无保留的信任,哪怕全世界都站在对面,秋分还会站在他的身边!

“请真人稍候,我和秋分谈谈。她貌似随和,其实性子很倔,未必肯答应离开这里。”

宁玄古负手立于院子里,望着那随风摇曳的梧桐叶,没有多说什么话。徐佑匆匆施礼,拉着秋分的手,去了旁边的房间。

“我……我不想离开小郎……”

秋分的眼很快红了,泪珠在眼眶打转,却极力忍着没有落下来。徐佑轻轻的抚摸着她的发髻,道:“丫头,你呢,就当出去散散心,跟在宁真人身侧,有他老人家时时提点,比跟着我要强百倍。再者你的身体最是要紧,若不及时诊治,伤了性命,到时候小郎找谁服侍,对不对?三年而已,眨眼即过,我又不是不能去看你,等有闲暇,就到峨眉山找你,好么?”

秋分咬着唇,心口似要裂开一样,她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会离开小郎。可小郎说的对,现在的她反而拖累了大家,宁真人是神仙,跟着他学会大本领,以后也好像履霜和冬至阿姊那样为小郎办事。

“小郎!”秋分扑到徐佑怀里,死死的抱着他的腰,不知过了多久才难舍难分的松开了手,擦去眼泪,郑重的点了点头,道:“三年……三年后小郎千万不要忘了我!”

“傻丫头!”

徐佑点了点她的娇俏的鼻子,道:“别忘了,你叫徐秋分,我们,原是一家人!”

(六天故气和三天正法的详情,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阅资料,其实很有趣。而作为本书最重要的一条伏线,从开始挖坑,到现在一百多万字了,终于填上了,我其实很有些开心!)

第六十二章 荒山丑狗第四十章 有美相约第二十四章 首战第七十二章 游说第十八章 真相第三十九章 争风吃醋第五十二章 谁可杀人心第二十一章 晋陵城外五更鼓第五章 月痕第六十五章 山间夜话动心弦第八十四章 开场第一百三十三章 除夕夜第一百一十一章 可怜痴情人第二十九章 风门第一百六十九章 六月振羽第七十九章 三尸五鬼紫乱朱第六十七章 若耶溪畔有人来第二十三章 鹑鹊诗第七十一章 惊蛰三候第十四章 追思君兮不可忘第六十三章 秀色掩今古第七十二章 入主林屋山第一百二十八章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第七十一章 不可逾矩第六十二章 为国不惜身第七十六章 突变第六十二章 再会第二十三章 鹑鹊诗第二十七章 玉树临风第五十六章 可怜第三十九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十七章 人之将死第三十七章 君刀太利第五十九章 遥忆别离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白甲白马第一百零三章 笑柄第一百二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四十九章 车遥遥兮马洋洋第五十三章 走蛟拦龙第二十二章 门阀第八十一章 折翼钱塘第六十三章 秀色掩今古第一百一十二章 放虎归山第二十一章 巧舌如簧第一百五十三章 竞争第四十二章 儒道之辩第五十章 涅槃重生第十九章 你有故事我有酒第三十四章 故家乔木第四十六章 遥知东宫惊变起第三十一章 人间多苦楚第二十章 便胜却人间无数第一百二十三章 寄与爱茶人第五章 威逼急第三十二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一百三十三章 四面狼烟起第四十三章 鬼影第七十四章 初见第九十九章 万物皆数第一百三十六章 攻与守第一百四十章 鬼蜮不明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论高下,只分生死第九十四章 玉桥三界第一百二十三章 议策第八章 借面吊丧,监厨宴客第六十三章 权与势的对峙第四十章 阴阳鱼脸第三十四章 暗度陈仓第十四章 追思君兮不可忘第四十五章 三万两白银第七十九章 月色迷人眼第三十三章 白发朱提第九章 叶仙芝第二十五章 成擒第十八章 宁玄古第一百三十五章 洞中初见第九十二章 三层楼,三层人第二十七章 玉树临风第二章 无边幻境第六十九章 夜不能寐第八十一章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第一百五十四章 抢客第四十六章 香消玉殒第二十九章 诸葛与人屠第六十八章 有情众生第七十七章 备战第五十章 一神一鬼第七十五章 大典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明的刺杀第一百零五章 七言从此贵第一章 道为三一第六十八章 不入虎穴第四十七章 宫中府中第一百零三章 笑柄第八十一章 对手第四十六章 走投无路第一百零二章 不负飞卿不负心第四十六章 遥知东宫惊变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擒作佳人奴第五十九章 遥忆别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