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八大姓

回到酒肆,这里名叫陵鱼楼,是明玉山的产业,去年从原主人手里收购后进行了扩建和改造,结合了当世审美和后世的某些小变革,整体给人的感觉典雅中透着轻快,行走期间,穿过江南烟雨还可以看到大漠磅礴,所以短短半年就成了吴县达官贵人最喜欢去的所在。

时辰已晚,陵鱼楼关门歇业,徐佑吩咐厨下做了几道精致的小菜,千里莼菜羹、细玉跳丸炙、清蒸槎头鳊鱼、七宝驼蹄、白蜜髓饼等等,有荤有素,有南菜,有北菜,配上青雀舌,当真是大快朵颐。

萧药儿吃了两口不再多吃,她没什么胃口,况且身在顶级门阀,吃过太多山珍海味,这里的菜肴固然上品,可也没什么稀奇。那女郎却颇为好奇的尝了尝莼菜羹,先是小勺入口,眼眸里顿时微亮,继而捧着碗慢慢的抿着,突然问道:“这是什么羹?”

一路同行,女郎除了跟萧药儿聊几句天,从来没有主动和徐佑说过话,没想到为了美食开了金口。

吃货属性吗?

徐佑笑道:“这是江东最知名的莼菜,不过采摘自十月份的叶子,储藏至今,已不算鲜美。等明年四月,取生茎而未长出叶子的雉尾莼,用鱼脍配合做羹,其味更美……”

烧制自荆溪均山窑的青瓷碗细腻的如同用云朵织就的锦缎,映衬着女郎微抿的唇,清冷里带了点梅花开时的嫣红,她的发丝简单又随意的梳拢在脑后,紧身的戎服勾勒出近乎完美的形态。徐佑极少看到这一世的女郎双手捧着碗进食的,可偏偏应该算是粗俗的举动,却被她自然而然的神情演绎出某种合乎道法的韵律。

“哦,原来这就是莼菜,也没他们说的那么不堪……”

女郎喃喃了一句,又自顾自的添了碗莼菜羹,毫不在意萧药儿和徐佑关注的目光。萧药儿觉得奇怪,莼菜羹不算什么贵族食物,当然,想在这个季节吃到需要费点工夫和代价,可平时足足六个月的采摘期,哪怕普通的老百姓也可以尝尝鲜,何况眼前的女郎并不像无钱无势的普通人——萧药儿虽未入品,可也习武多年,知道普通人绝不可能在这个年纪达到女郎的境界。都说穷文富武,可在纸张、笔墨以及书籍还未普及的时代,无论学文学武,没钱是万万不成。

徐佑不动声色,热情的推荐道:“别只吃莼菜羹啊,尝尝七宝驼蹄,虽然是北方的菜色,可连北朝皇室都不经常吃的到,更别说江东了——哪找骆驼去?也就陵鱼楼,不惜万金从西域运来鲜驼蹄,还有莫厨子独有的烹制手段,方成了这七宝驼蹄。哈,据莫厨子说他用的是曹子建当年创的酱、糟、醉、蒸、煮、熬、滤之七法,再佐以七种密不外传的香辛料,耗费七个时辰才可出锅,我们今夜赶得巧,把别的客人预定的驼蹄给享用了……”

女郎瞟了眼盘子,淡淡的道:“沸水烫了皮毛,去爪甲、去垢去皮,用盐腌一宿,再熬煮去了咸味,加以各种辛料炖成稠浓状,简单至极,北朝人人会做,何来的曹子建秘法?你对美食一窍不通,上了别人的当,还洋洋自得的卖弄,羞不羞耻?”

徐佑不怕她开口讽刺,只怕她不接话,立刻苦着脸道:“我给莫厨子月俸三千钱,竟没想到是个骗子,多亏女郎识货,不然给他骗到何时?这样吧,为表诚心,等女郎返回北朝时,我亲送三斤雉尾莼作谢礼!”

女郎捧着碗,小口小口的喝着羹,道:“你不用出言试探,我是何人,与你无关。只要你真的是商贾之辈,那就不会有任何的危险,虽然你是我见过的唯一一个有小宗师做扈从的商贾,必定大有来历,但我们不会是敌人……”

以这女子的身高和饮食习惯,很像是北魏那旮沓偷渡过来的人,可她如此聪明,为何毫不遮掩这些破绽呢?此时明知徐佑出言失言,却又有恃无恐,要么身后的靠山比泰山还硬,要么骄傲的视天下英雄如无物。

于是徐佑又有些不敢确定,道:“清明只是侥幸入了五品,跟女郎一比,犹如萤火之于月光。倒是女郎小小年纪,如何练得这身惊天动地的修为?”

女郎豪爽的喝光了最后一滴羹,放下青瓷碗,终于望向了徐佑。灯火摇曳,她的双眸仿佛星光落在闪烁着清辉的水潭,自有几分可远观不可亵玩的高贵气质,摇头道:“惊天动地?我不过刚刚入了山门而已,蹒跚学步,匍匐前行,和你那扈从并无两样。”

这是真心话,不是谦虚,知道的越多,越是敬畏,境界在这摆着,徐佑见她心情尚好,或许是因为刚吃了莼菜羹的缘故,干脆的问道:“我不懂武功,可是看女郎出手,五十弦瑟所向披靡,非门阀世家难以练就……”

女郎叹了口气,道:“名姓出身,对你就那么重要吗?”

徐佑干咳两声,道:“只是好奇,毕竟女子宗师,实在太罕见了。你看咱们同舟御敌,又对坐共饮,日后和旁人吹嘘曾有位女宗师如何如何厉害,若是连名姓都不知晓,旁人一问,岂不是羞的脸疼?”

女郎唇角浮上笑意,道:“也罢,你是商贾,口舌之利甚于刀枪,我若不说,怕是终日被你聒噪。听仔细了,我来自梁州白马郡,姓穆名兰,穆氏乃白马郡望族,你若有疑虑,遣人去梁州打听便知。”

徐佑暗道,打听是肯定要打听的,只是不急于一时,离座拱手作揖,道:“原来是穆女郎,在下有礼了。”

穆兰端坐着受了徐佑一礼,皱眉道:“江东之盛,甲于四方,却为何百余年来无力北顾,让魏国占了汉人的大半江山?正在于男儿乏烈骨,女儿爱颜色,每每纠缠于繁文缛节,自以为君子,日日耽于靡靡之乐,自以为风流。你一介商贾,白衣卑贱,偏要学那士族的虚架,管中窥豹,可知整个大楚已经烂到了根,离倾覆不远了!”

徐佑没想到只是作个揖,竟搞得大楚江山不稳,心中好笑,原以为穆兰是座北极来的冰山,其实冰山之下,也不是那么的不近人情。

梁州地处西北边境,和西凉接壤,白马郡又位于梁州的最北方,北临渭水,南近沔水,好勇斗狠,民风彪悍,是梁秦二州募兵最多的郡。穆兰有这样的身高,倒也不足为怪,可有这样的修为,若非背后藏着猫腻,就只能说是天赋异禀。

“女郎教训的是,楚人偏安一隅,不思进取,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幸好我只是个重利轻义的商贾,谁坐天下,也得靠商人运转流通货殖,不愁没钱赚就行!”

穆兰哂笑一下,彻底失去了和徐佑说话的兴趣,起身对萧药儿道:“吃饱了吗,我们去休息吧!”

萧药儿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徐佑还不表明身份,搞得穆兰这么反感和蔑视,她有心居中调和,可又找不到合适的法子,只能歉然的看了眼徐佑,跟着穆兰往安排好的房间走去。

徐佑笑着目送两女离开,悠然的倒了一杯青雀舌,碧绿的茶色微微荡漾,呈现在杯中的双眸冷静的如同积压了千万年的冰雪。

清明从门外走了过来,站在徐佑身后,道:“穆,可是胡姓!”

北魏定鼎之后,鲜卑皇族皆改汉姓,所改之汉姓,以音近于原鲜卑姓者为准。所以用拓跋部本氏为首姓,改姓为元。

元氏皇族以下,有八大姓,第一位是丘穆陵氏,改姓为穆;第二位为步六孤氏,改姓为陆;第三位为贺兰氏,改姓为贺;第四位为独孤氏,改姓为刘;第五位为贺楼氏,改姓为楼;第六位为万忸于氏,改姓为于;第七位为纥奚氏,改姓为嵇;第八位为尉迟氏,改姓为汉族复姓尉迟。

穆,是北魏八大姓之首,若无穆氏名将辈出,元氏要一统北方,至少得延后二十年!

“白马郡接壤胡境,或有汉姓穆氏,也不为怪!”

清明转头看向穆兰消失的方向,道:“她从不曾遮掩,也根本不屑于伪装。郎君,这个叫穆兰的三品小宗师,是索虏!”

徐佑端起茶杯,一饮而尽,笑道:“索虏也是人,不是三头六臂的妖怪,不要闻之色变。记着了,这里是江东,过江龙,压不过地头蛇!”

第四十章 讹诈百幅画第八十三章 鹤鸣第二十七章 指尖起惊雷第四十五章 巫蛊玉像第四十二章 狐朋狗友第四十三章 鬼影第四十九章 以伪乱真第一百二十一章 女曰鸡鸣第一百四十四章 偶遇佳人第十章 扬州之重第四十八章 何以为报第二十一章 嘴炮无敌第六十七章 聊赠一枝春第九十六章 挥手别成都第二十八章 讨贼檄第一百二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一百二十一章 女曰鸡鸣第二十八章 面圣第五十六章 绝崖偶遇第一百一十八章 胜负瞬间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在阴兮影不见第一百三十二章 吃玉第六章 山穷水复疑无路第九十三章 可惊可怖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湖易名第一百六十九章 六月振羽第四十一章 慕佳人第十四章 六天治兴,三教道行第一百三十七章 元女郎的妙计第十三章 江东独步第十二章 挥手道别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第五十八章 香风诗韵,红粉骷髅第七十八章 知人未易,相知实难第七十章 御意至得无为第三十五章 水仙兵解第十二章 女儿心思切莫猜第六十七章 无奈人行无情事第二十七章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第十六章 旁门入府第三十章 奠定胜局第八十一章 折梅一刀第一百二十五章 揭牌第七十八章 讹兽不真第一百二十八章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第二十六章 王道霸道第五章 红袖添香第七章 夜战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们中 出了个叛徒第四十三章 十百千万,琴棋书画第四十九章 开国县侯第一百四十七章 锦泛畔,候郎来第一百一十一章 蒸青第五十五章 针锋相对第五十章 何为明主第八十一章 折翼钱塘第十四章 谁家国运可悠长第四十章 讹诈百幅画第四十二章 租米钱税第十六章 静苑第三十三章 舌如利刃第四十九章 车遥遥兮马洋洋第三十四章 暗度陈仓第八章 潜龙起于渊第二十三章 箜篌引第六十五章 金陵谍战第一百三十一章 知息遍身第一百零八章 一分为二第一百六十章 愿君安好,我亦安好第二十二章 君子九思第二十四章 谁是猎人第四十六章 父子对决第一百二十一章 女曰鸡鸣第一百一十八章 救人救己第八十五章 算则胜第一百五十五章 纵横千里第四十二章 十幅画的心动第三十六章 再遇佛子第八十章 水远烟微白鹭飞第九十二章 困于潼关第一百四十七章 先胜一子第三十六章 匹夫一怒第三十章 大毗婆沙第四十一章 疗伤第四十五章 有计才第二十三章 鹑鹊诗第二章 无双国士第八十六章 七言至此,吾道不孤第四十二章 租米钱税第五十四章 恩威并施第四十六章 父子对决第三十九章 如约而至第三十三章 舌如利刃第一百二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十八章 围杀第一百六十一章 西湖八子第七十二章 画眉墨第一百二十九章 洛阳棋局第一百五十二章 男儿合当沙场死第二十章 越辩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