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蜂与蝶

刷刷刷……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

“比翼连枝当日愿。”

……

林晧然的毛笔游走在洁白的宣纸上,一句句诗词如同带着哀怨的炮弹,经过那漂亮待女的精彩朗诵而出,在这个厅堂中炸裂开来。

这每句每字传入众人耳膜中,莫不是如同带着爆裂的音符,令人震耳发聩,令人头皮发麻,令人不甘沉醉其中。

潘仙诗会没有半点声响,大家都似乎已经被沦陷,眼眶泛泪光者不在少数,那个朗诵的待女同样受到了影响,声音到最后带着几分哽咽。

珠帘已被丫环揪开,那位琴师木兰眼中异涟涟,听到“泪雨霖铃终不怨”,她站起身子准备向这边走来。只是终究觉得不妥,故而紧紧地扯着手帕,将头扭向别处,压抑着心头的冲动。

江荣华是一个真正懂诗词的人,目光苦涩地叹了一口气,然后朝着这个昔日同窗作了个辑,显然被这人的才华所折服。

素衣老者端坐在长桌前,不由得又端起了酒杯,仰头便要一饮而尽,但却突然哑然失笑,杯中的酒早在方才就被他清空掉了。

郑世杰的身体不由得退后几步,当听到最后一句时,他跌坐在椅子上,小肚腿微微抖颤,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

一切的幻想都在此刻破灭,这个石城案首竟然如此的惊艳,亏他还一直想等着看笑话。此是不知,大家反倒成了笑话。

不要说这些年轻气盛的书生,哪怕是那些德高望重的学者们,这时都显得如丧考妣。知道一切的如意算盘是落空了,本届潘仙诗会的风头仍然属于石城县。

跟着去年不同的是,那时他们都知道了江月白的才名,故而输了便是输了。

只是这次本以为是胜券在握,特别石城县还推了一个“书呆子”为案首,简直就是自取灭亡。但谁能想到,却给这个不起眼的书呆子用最暴力的手段,将茂名、电白、化州、信宜四城的学子通通揪倒在地,成为整个诗会最耀眼的存在。

“这词当浮一大白!”

“《木兰花令》怕是难写了!”

“没想到江月白后,石城又出了一个奇才!”

……

德高望重的学者们纷纷感慨,有人是真心为词而赞叹,有人难免还是带着酸味。至少在他们看来,林晧然的水准要低于江月白。

终究还是不甘,一个举人却是假意笑道:“石城确实又出了一位奇才,但只懂词,不懂诗,这怪让人可惜的。”

“确实如此,我们这诗会还是得靠诗来压阵,这词虽好,若没好诗的话,还是服不了众啊!”有人当即便是附和,配合着打压林晧然。

仅是片语间,便是将一顶“只懂词不懂诗”的帽子扣到了林晧然头上,纵使他才名得到宣扬,但却无疑会打些折扣。

无耻!

老不要脸!

谁还敢不服啊?

谷青峰等人心里纷纷暗骂,这些老货为了帮助自己县城的考生,竟然连脸面都不顾了。只是终究时代不同,他们倒不敢真的跳出来反驳,否则会扣上不尊长的帽子。

有个老者却是更过分,跟丰旁人朗声打趣道:“这既然不懂诗,却不知道石城县的试帖诗是怎么过的,我可知道是写竹,不会他是随便糊弄一篇过的吧?”

“我看倒有这个可能,毕竟这试帖诗要求不严,呵呵!”先前的举人眼睛微亮,便是进行附和道。

林晧然原本想要搁笔,只是听到这些话后,嘴角却是微微地翘起,当即又是挥毫泼墨,将当日所作的试帖诗写了下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

这首诗仍然是由漂亮的待女朗读,她先是读出开始的两句,待到后面时,她用自傲的目光淡淡地望向众人,然后将最后两句吐出。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这句仿佛就是专门抽人脸的,你不是怀疑我不会作诗吗?不是觉得我只是个埋头苦学的书呆子吗?现在就解释给你们听,我只是埋头苦进,不屑于人间的繁华。

啪!啪!

那些坐在对面桌前的举人和德高望重的茂名长者,顿时像是被抽了一个耳光般,没有人再敢吐一言,都是愣愣地望着林晧然。

他们能说林晧然故意藏拙,故意让他们出丑吗?

不能!

林晧然的“我自不开花,免撩峰与蝶”,这是写竹,但却更是以物言志。人家是有大志向的人,要的是长成栋梁之材,而不屑做什么招蜂引蝶的才子。

笔落诗成,厅堂再次陷入沉默,只有外面喧闹的声音传了进来。

林晧然将笔搁下,抬头似笑非笑地望着先前“挑毛病”的老者,朝他们霸气地拱了拱手。哪怕是那位举人,都不由得朝他回了礼。

先前都觉得林晧然显露的才华突兀,但这首诗过后,无人再有些感觉,这是一个真正追求学问的人,跟着那些追求才名的年轻人不在一个层次上面。

“子厚,老夫不枉此行啊!依我看,江月白也不过如此,此子在其之上。”

诗稿经过誉抄,一份送到了素衣老者面前,素衣老者认真地审读后,便是抚须捋胡,丝毫不掩饰他对林晧然的欣赏。

大家听到这话,都是面面相觑,却没想到这人竟然给出如此高的评价。要知道,江月白不仅在高州府,哪怕是在两广地区地有了才名。

但他们却不敢反驳,因为从陈学正对这位素衣老者的态度,就可以知道这人非富即贵。而且林晧然的一诗一词,足证明他的才华确实非常人能比拟。

诗会有两个小插曲!

当陈学正以“竹”命题,让众人作诗时,一帮学子提笔却无从下笔,不少人看了看林晧然那份诗作,都泄气地放下了笔头。

在诗会将要结束的时候,高州府的张同知突然赶到了这里,直奔着次席的素衣老者而去。只是这个素衣老者却很是冷淡,没多会便起身离开,而张同知和陈学正执意相送。

“那翁老究竟是谁?”

“没听到张同知称呼他什么吗?”

“啊?他就是咱们省的……翁尚书?”

……

目送着翁老离去,大家便是猜起了那位素衣老者的身份,竟然正是因辞官而被嘉靖愤而“削籍为民”的翁尚书。

丁巳年潘仙诗会落幕,石城再次脱颖而出,而林晧然的一诗一词半则开始传播开去。从此,世人便知道石城出了一个大才子林晧然,字若愚。

第571章 大年初一第1432章 奥秘第798章 粤盐的浩劫第232章 审卷第1134章 林晧然的追求第840章 后知后觉第63章 无敌英姿第34章 高州府第1674章 黄大富的执念第361章 图穷匕现第1731章 内阁增员第350章 工地伙食第565章 今天我最大第814章 苏禄第1473章 消息第687章 露丝的惊讶第633章 悍将第1729章 送别第1760章 治国第一人第1187章 密谋第1741章 新朝局第1365章 强龙与地头蛇第155章 题画第973章 府衙下的暗流请假!第1574章 上任第733章 市井第203章 狗屎运第1745章 老姜徐阶第317章 走出牢笼第1435章 扬州见日第561章 江夫人的小九九第915章 不安第1150章 大人物的烦恼第1374章 险境第924章 锋芒第1709章 倒海水第1096章 无罪?第1441章 亲亲相匿第234章 传胪大典第1192章 邹应龙的疏第1367章 且慢第967章 创收计划第87章 小三元第1647章 反击第553章 虎蹲炮第1532章 帝心难测第1344章 谦谦君子第625章 风雨欲来第446章 执念第1480章 平息第317章 走出牢笼第1452章 弊病第1564章 论功第1448章 判决第1501章 心头之患第1431章 睥睨天下第1088章 喜与愁第729章 民心第559章 坏心情第972章 慧眼识才第1164章 明枪暗箭第1775章 内库之殇第7章 那个无辜啊!第1753章 旨降第550章 清剿计划第111章 天大的喜讯第1349章 冲突第1641章 廷推结果第1636章 意外第602章 腹背受敌第1759章 不期而遇第1186章 风波止?第1447章 强势第1731章 内阁增员第1543章 影响力第988章 踏青第299章 谜底第1059章 赌徒第864章 风波起第1465章 收于囊中第1678章 宗藩条例第461章 杯子第462章 是谁第1318章 祸根第310章 新的目标第1222章 君与臣第897章 离奇的离开第891章 安排第1335章 变天了第321章 罕见命格第598章 黄雀在后第929章 好人难做第1076章 冲击波5第788章 圣旨第509章 雷公之名第44章 难题第967章 创收计划第598章 黄雀在后第403章 细思恐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