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十二章 闲话江南

残阳如血,宛若被枭首后的脖颈,迸射的鲜血染红了半边天际,昏鸦从枯枝上掠过,惊吓了一只觅食的老狗,呲出狰狞的犬牙,喑哑的喉管咆哮着,夹着尾巴退入阴影中......

朱平安披着一身血染的晚霞,在宵禁前最后一刻回到了临淮侯府。

临淮侯府今晚张灯结彩,很是热闹。

回到敬享园,朱平安才知道原来临淮侯得了朝廷嘉奖,今日从应天府回京城了,还带了很多南方的特产,朱平安和李姝也分得了一部分特产,有江南的菱角、螃蟹、应天云锦等。

在敬享园用过晚膳,朱平安和李姝带了回礼去东院拜访临淮侯夫妇。

“五丫头,你也真是的,来就来嘛,还带什么东西。你大伯这次从应天回来,还带回来了许多小玩意儿,睿哥儿和妞妞可喜欢了,六丫头刚刚也喜欢的紧。秋竹,秋菊,你们去库房把老爷带回来的小玩意,拣新奇好玩儿的,每样都挑些过来……”

临淮侯夫人拉着李姝去主卧说话,朱平安则与临淮侯去了书房相谈。

“我今日刚进京城,就听说了杨继盛弹劾严阁老的事。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我看杨继盛是昏了头了。今日朝审我也听说了,此事非同寻常,我看少不得要牵连一些人。子厚,我知道你与杨继盛同出徐阁老门下,之前免不了有些走动,但是,此时你可千万要注意了,万万要和杨继盛划清界限,莫要遭了无妄之灾。你有今日不容易,可不要头脑不清。”

简单寒暄过后,临淮侯直奔主题,告诫朱平安和杨继盛划清界限,别被牵连了。

当然,其实临淮侯更担心临淮侯府被牵连。

“平安省的。”

闻言,朱平安眼皮子翻了下,面上波澜不惊的点了点头,典型的心口不一。

道不同,不想说,不想争,不如口是心非的应下,省的多费唇舌。

这就是朱平安的想法。

临淮侯见朱平安点头应下,很是满意的捋了捋胡子,原本还以为要花一番功夫呢。

“贤侄,我为官多年,也算是有些心得体会。这做官呢,多叩头少说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如此方能官运亨通。须知,无多吉,多盲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心病去了,临淮侯又以长辈的身份,半是显摆的与朱平安讲了些他总结出来的为官经验,主旨就是明哲保身,善于抓住机会,不要做胳膊拧大腿的事等等。

朱平安脸上一副受益匪浅模样,心中却是一万个不敢苟同,照临淮侯所讲的那样为官,不就是典型的尸位素餐、无所事事嘛,与家国天下何益?!如此为官,上有负国家,下有愧于民,虽可无功无过,但是有罪!这样当官,还不如像戏剧《七品芝麻官》唱的那样“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呢。

“伯父,不知东南形势如何?”朱平安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就岔开话题问道。

“贤侄问的是东南倭患吧?”临淮侯喝了一口茶,悠悠的说道“这东南沿海啊,虽然倭寇间或袭击内地不断,但依我看,这倭患快要平下来了。”

哈?!倭患快要平下来了?

朱平安闻言,对临淮侯的眼光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还倭患快平下来了?!按照时间线,过不了多久,倭寇都要大举侵入东南沿海了好不好!嘉靖年间的倭患,为祸作乱十多年,比小鬼子侵华持续的时间还长。距离平定下来,还有十多年呢!

临淮侯见朱平安面有疑色,不由以长辈看晚辈、高瞻远瞩的姿态,教诲道,“子厚啊,汝不在东南,不晓东南事啊。东南倭患,以贼首汪直为最。年初,汪直吞并福建海盗贼首陈思盼,盘踞舟山沥港,势力冠绝东南倭寇海匪。汪直此人,心向招安,如今海禁政策松弛,东南多地地方官默许海贸私事,官府利用汪直招安之心,实行以盗灭盗,令汪直灭杀陈思盼等袭击内地的海盗,汪直主动配合,十分卖力,接连平定了陈思盼等多股烧杀掠夺的海盗,江南倭患大减。以此形势,或是招安汪直,或是诱杀汪直,则东南倭患指日可定啊......”

朱平安对临淮侯的眼光再一次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汪直虽然对朝廷抱有极大的期望,但他也只是倭寇较大的一股势力而已,其他很多倭寇势力并不服他,比如福建的萧显、邓文俊、林碧川、沈门,广东的何亚八等,甚至汪直的一部分部下,如徐海等也跟汪直理念不一致,不服从管理。实际上,汪直既无法剿灭海盗,又无法约束自己的部下,招安他也平不了倭患,诱杀他则会更加激发倭患。

再说了,汪直卖力评定其他海盗,是为了扩充实力吧。而,汪直也并不是真正的心向诏安,其谋求的是“朝贡”,汪直想要以倭寇自立一国,搞独立搞分裂,进而取代日本的朝贡位置,同大明进行贸易,垄断大明海外贸易,后期他打出“靖海王”“徽王”的旗号,就是表示他以倭寇的实力自立一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汪直如此狼子野心,又勾结倭寇,双手沾满了大明子民的鲜血,大明又怎么能招安他呢,。

倭患又怎么能快平了呢!

历史上,倭患汹涌爆发,大举侵入东南沿海,达到高峰,就是以招安诱杀汪直为导火索的。

“自我入应天,提督操江以来,沿海驱逐了数股流窜倭寇。当时有帆数艘,帆上真倭数名,男子黥面文身,不衣群襦,横幅结束相连,不施缝补,腰挂倭刀……”

接下来半个小时,临淮侯又自卖自夸的炫耀起了他的功绩,听的朱平安尴尬症都犯了。

只是乘战船驱逐几艘破木船而已,又不是剿灭,说的好像是指挥百万大军平定了倭寇似的?

不过,能驱逐数股倭寇也还不错了,最起码也不算尸位素餐、无所事事了。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欧阳贤弟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伯请缨第八百零五章 问题少女第六百五十六章 恭喜赵大人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良心不会痛吗第四百九十章 十里红妆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报功请赏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劝说陈大成第四十四章 丫鬟画儿第八百二十一章 世界上第一条广告出炉第六十二章 高利贷风波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箪食壶浆第一百一十一章 又见风波起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杨继盛自有胆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严嵩的提议第二十九章 静女其姝第五百零三章 怎么,我家也要缴税了么第一百章 锦衣昼行第八十三章 发榜(贺端午求收藏)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惊喜(一)第一千一十二章 醍醐灌顶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证实推测第五百三十二章 孙门立竹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止此一次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 护驾护驾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曹孙刘与荀张诸葛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你们怎么来了第四百七十九章 海岛求生(一)第一千八十八章 微服私访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四个耳光第三百六十七章 发问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神入化第五百七十四章 宿命第三十九章 可愿随我蒙学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伪德恶也第二百六十七章 有女自南来第八百六十章 朱记开业了第一千六十一章 欺天第九百九十五章 走错路的周方正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从惊喜到惊吓第九十四章 大清早的就有人投湖第九十一章 惊仙诗会(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神龟虽寿第七百五十九章 吃惊与对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传胪放榜(三)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钦差驾到第四百九十五章 滚第一千六十五章 臣虽愚鲁,不敢奉诏(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智计百出平八郎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天生兵种第九百八十九章 退而求其次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朱守仁的打算(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长的胖真好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战事一触即发第四百六十九章 落水第四百章 入职冷遇(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是一年放榜时第二百一十一章 是老夫坚持将你排在榜末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比试定伍长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你们这是人话吗第一千九百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洪涝已至,后悔已晚第六十三章 洗刷父冤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中)第八百四十五章 枕风渐起第三百二十四章 问罪当场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不如离去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巧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有无水分第五十九章 走吧,该我们拯救世界了第九百四十九章 内情第九百九十六章 高密第二百一十七章 说亲第六百零五章 背后黑手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巧第一百二十七章 秦淮河畔第九百七十八章 关键的历史节点(中)第五百八十三章 我家主子有请第三百五十五章 赐服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误会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支援中军大营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优中选优第八百五十三章 小妖精第七百章 赠字第六百一十一章 明镜高悬,铁证如山第一百五十九章 爱吃不吃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是为你家将来而来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你家贤侄要借人头啊第五十五章 拍花子第七百六十五章 不一样的嘉靖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书呆子,我要被你害死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下雨了第三百五十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五十二章 野猪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一张利嘴平苗蛮(中)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饭前唱歌是几个意思第三百七十章 大恩荣宴第一百六十九章 水落终石出第九百五十三章 休沐风云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不如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