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唾面自干

杀一儆百,砍几颗哄抬物价的粮商脑袋震慑众粮商,抑制粮食涨价吗?!

听了一众胥吏的建议,朱平安微微眯了眯眼睛,如此手段固然可以抑制粮食涨价,但是真能有益于渡过洪灾吗?!不可否认,有,肯定是有的,但在朱平安看来,作用也很有限,而且在洪灾这个特殊时期,甚至杀敌一千自损三千。

粮商之所以哄抬物价,牟取暴利自不必说,但是粮食供应不足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原因。江南是大明的粮仓,现在大半个江南洪灾,江南的存粮基本都被这场洪灾给泡汤了,粮仓也变粮荒了。粮商手里面也没有多少存粮,整个大明江南粮仓都闹粮荒,粮商也很难搞到粮食,而从北方、川蜀等外地运粮,路途遥远、成本巨大不说,以他们的实力和规模,运来的粮食也有限。粮商主观上牟取暴利,客观上粮食又不足,哄抬物价,限量销售......这一系列的操作,也就是可以理解了。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这些现代经济学原理,朱平安再清楚不过了。

虽然以雷霆行政手段,确实可以抑制控制粮食价格,但是粮食呢,无利可图,除了朝廷官府外(朝廷现在一时间无力救援),谁会费时费力费钱去外地运粮?!

虽然粮食价格控制住了,但是无粮可卖,控制粮价又有什么用呢?!

在这个特殊时期,粮食是救灾的基础,没有粮食,一切都无从谈起。

我靖南在这次洪灾中,一人未损,可是若没有粮食,那靖南可就哀鸿遍野了,天灾也很可能变成人祸,人祸的破坏性可是要比天灾可怕多了。

我华夏的老百姓很老实,真的很老实,只要有一口吃的,只要有一条活路,老百姓就不会乱,可若是无粮,没有吃的,没有活路,朱平安就不敢想象了。

粮食!

这才是最重要的!

洪灾是特殊时期,江南的这场洪灾又很特殊,朝廷一时间也无力救援,特殊时期当行特殊之事。朱平安心中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可以解决靖南粮荒,只是......

特殊时期,哪有那么多“只是”!虽千万人吾往矣!朱平安目光坚定了,扫向众胥吏,缓缓开口道,“粮价我自有主张。另外,目前我县粮食供应有限,我们县衙就不要去跟城内百姓争抢粮食了,暂时不要采购粮食了。等到县城粮食供应稍充足后,再行采购。诸位可还有其他想法?”

接下来小半个时辰,朱平安听取了众胥吏关于此次洪灾的一些建议,采纳了很多建议,比如加强对避洪区的管控,比如征调大夫进驻避洪区等。

“县尊,鉴于仓房存粮有限,卑职建议适当降低避洪区灾民的伙食标准。从三顿降为两顿,从两个窝窝、稀饭管够,降为一个窝窝稀饭一碗。”

仓房钱典吏提议道。

“不妥,不妥。从三顿降为两顿,从两个窝窝、稀饭管够,降为一个窝窝稀饭一碗,钱典吏这降的也太多了吧,灾民怎么吃得饱啊?恐引起民愤,招致骂声一片啊。”

户房刘夫子闻言,顿时便起身表示反对,唾沫星子都快喷到钱典吏脸上了。

“刘典吏,这可是非常时期啊,如果不节省一些的话,二十天后别说一个窝窝一碗稀饭了,就是连一粒米都没了,大家只能喝西北风了。”

仓房钱典吏也不甘示弱,起身驳斥刘典吏。

“不能降啊,这样降低伙食的话,老百姓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我们。”

“粮食本就有限,不降低标准,二十天后仓房就没粮食了。到时候怎么办?!还吃饱?!有的吃就不错了,其他郡县又有哪个如我靖南这般?!在这个大灾时期,能有一个窝头一碗稀饭,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

很快,在场的其他典吏也都分别站队,有的表态支持钱典吏,有的表态支持刘夫子,双方围绕是否降低灾民的伙食标准,激烈的争论了起来。

“好了。在粮食问题未解决前,就按钱典吏说的先降低伙食标准吧。”

朱平安不是迂腐的人,拍了下桌子,打断了众典吏的争论,采纳了钱典吏的提议。

一方面,诚如钱典吏他们所言,县衙仓房存粮有限,必须要长远考虑。一天两顿饭,每顿饭供应一碗稀饭一个窝窝,在这个大灾时期,已经很难得了,足以解决灾民的生存问题了,其他的郡县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呢。

另一方面,朱平安也有其他考量,朱平安准备再过两三日,等洪水再退一些的时候,推出“以工代赈”这个划时代的政策,将赈灾救灾与灾后重建结合起来,组织灾民开展灾后重建系列工程,如重建村落、挖掘水利设施、修缮修补城墙、建造烽火台等防倭抗倭工程等等,供他们饭食和必要工钱,而非像现在这样直接救济,这样太浪费资源和劳动力了。

钱典吏的提议正好可以提前布局。

什么?!你嫌一日两顿,嫌一个窝头一碗稀饭吃不饱,想要吃的饱吃的好,好啊,来参加以工代赈工程啊。参加以工代赈,你不仅可以吃饱吃好还有工钱呢。

如此,通过以工代赈,既可以使广大灾民满足温饱、有必要的收入,达到赈济的目的,还可以加快靖南灾后重建速度,给靖南留下一系列公共工程和基础设施,助力于靖南经济社会发展,另外还可以发泄灾民多余的精力,省的他们精力多的惹是生非,有利于避洪区的稳定。

朱平安当初之所以广纳各郡县逃难灾民,就有出于“以工代赈”的想法。

“县尊,还请三思啊。要知道斗米恩,升米仇啊,一旦如此降低标准,必定会招致骂声一片。我们倒还罢了,主要是县尊您啊,你之前积攒的好名声,恐会毁于一旦啊。”户房刘夫子等人见朱平安采纳了钱典吏的提议,不由再三劝阻道。

“骂就骂吧,这个骂名我担了,只能老百姓能平安度过此次洪灾,平安愿唾面自干。”朱平安微微笑了笑,丝毫不担心自己名声毁于一旦。

只要老百姓能平安度过此次洪灾,平安愿唾面自干......

这是什么情怀和胸襟!

刘夫子等人瞬间大受震动,看向朱平安的目光充满了敬意,古代读书人对于名节的追求和重视程度,远超朱平安这个现代人的想象,他们纷纷起身道,“县尊胸怀如此......我等不若也!是啊,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是我们迂腐了。”

呃......至于吗?!看着众人充满敬意的目光,朱平安忍不住怔了一下。我之所以不担心

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全赖同行衬托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老吓人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此子恐怖如斯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压抑的西苑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朱兄英明第一百二十二章 花式秀恩爱第一千三十三章 你儿子又想你了第六十一章 我教萝莉唱啪歌第五百一十三章 习惯差异第五百零四章 平安归来第七百四十章 受阻第一百四十八章 终于等到你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欣欣向荣第一千八十四章 如此下属第三十四章 吃东西要嚼碎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贤侄,我的好大侄第三百四十九章 评阅第二百四十九章 什么仇什么恨第一百一十七章 到家了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一抢而空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老吓人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又见道德绑架第五百三十三章 宰辅天下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绝望的姓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一切尽在呵呵中第四百六十六章 应对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殊死反扑第九百三十六章 又一奏第六百零三章 严嵩回府第六百五十二章 五小姐回来了第四百零一章 我在大明做图管第三百七十四章 壮哉,沈炼第六百二十九章 平安效应第四百九十三章 诚恳大伯,一心为家第一百八十四章 平倭策第八百八十三章 破局(四)第一千八百八十章 烤肉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我们先走,你留下弹琴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寡不敌众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融入营地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嘉奖第六百八十四章 少年不要太猖狂第一千四十一章 廷杖二十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考验(中)第三百四十一好章 我若安好,你备胎到老第五百八十五章 还状元呢,连个西瓜都骗第七百六十八章 我不高兴啊第二十七章 昨日顽童今复来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你觉的!你觉的!你觉的个屁!第六百八十三章 功赏过罚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 倭寇攻城第九章 掉进钱眼的傻小子第九百九十四章 起风了第一千四十六章 开心的欧阳第三百四十百七章 佛经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君子之风第八百七十八章 少小离家老二回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昆山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虽献俘,但自证其罪第七百五十八章 火力全开第七百六十一章 四两平第六百一十二章 每一处刀疤都是我的功勋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诸县倭患战报(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点名第一百六十七章 经验碾压第三百五十三章 赏赐中的秘密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改食太平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终于到了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消除隐患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返太仓第二百九十八章 故人来访第一百五十八章 哼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我有一计,可下靖南第四三百四十四章 殿试(二)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无规矩不成方圆第七百零七章 欺朕太甚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献俘京师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油腻胖子第八百四十五章 枕风渐起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消除隐患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心灵手巧第七百四十七章 圣上笑了第八百五十九章 茅塞顿开第五百三十二章 孙门立竹第六百六十二章 缘由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你这是什么鬼才逻辑啊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我有一计,可下靖南第五百七十六章 行走泰迪,后宫升职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明非诚勿扰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斗米恩,升米仇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到站队的时候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命题变成了送分题第六百六十八章 神秘李姝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君子之风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就凭他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欧阳闻言喜欲狂第八百九十九章 震撼第六百一十六章 恭喜恭喜第五百八十八章 卖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