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不足与外人道也

“密折?!”徐海、谭纶等人听到朱平安提出了密折一词,不由惊讶出声,不明觉厉。

“对,密折。”朱平安点了点头。

“何为密折?”徐海忍不住倾身问道。

“我是这样考虑的,圣上视情况授予一些臣子密折之权。臣子写好密折后,以特定匣子封存,派专人送送抵京城,不经驿站,也不经通政司、会极门等有司,直达御前,送呈圣上御批。密折的内容只有皇帝和上疏臣子两人知晓。密折不限内容,包括弹劾奏疏、建言献策、政务汇报等等,一切听闻皆可上报,以此广开言路,扩大信息渠道......”

朱平安抬头看向徐海等人,轻声简单介绍了一下密折的基本情况。

朱平安的声音很轻,但是听在徐海等人耳中,不啻于惊天动地、电闪雷鸣。

徐海等人忍不住浑身一震,血液狂飙,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一个个震惊不已的抬头看向朱平安,他们宦海浮沉十数年,政治嗅觉都不差,脑海中已然掀起了惊天巨浪。

密折相当于建立了一个个专属于圣上和单个臣子的交流渠道,宛若编制了一张覆盖整个大明的信息网!广开言路,扩大信息渠道这是毋庸置疑的。

徐海在一瞬间就想到了很多密折带来的影响。密折内容除君臣二人外界不得而知,上奏的内容其他同僚皆不得知,如此严党他们就再也不能集结党羽轮番弹劾攻击政敌了,若是他们胆敢以密折轮番弹劾攻击政敌的话,那就说明他们的密折泄密了,如此那就是欺君之罪......还有,密折内容其他官员不知,若是以密折弹劾的话,那就不用担心打击报复了,如此一来,弹劾严党的人会多很多吧......另外,密折可以避开被严党渗透、把持的通政司、会极门,直达御前,好处更是不用多言......

谭纶在一瞬间也是神思百转,密折可是一道接近圣上的青云梯啊,自己远离京城权力中枢,偏居东南,一直苦于没有接近圣上、获得圣上信任的渠道,若是自己有密折之权,密折直达御前,岂非大善......

如此密折,若是推行,对于大明政治圈来说,岂非是一场划时代的变革!

徐海、谭纶等人越想越是动容,看向朱平安的目光,说不出的震惊。

说实话,一开始朱平安说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对朱平安并没有报多少期望,毕竟这些问题是千百年来遗留下的,岂是说解决就能解决的。

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朱平安竟然想出了“密折”这种划时代的方法!

或许这种方法也不能根除以上问题,不能治本,但至少它可以治标啊。

这么短的时间,朱平安竟然能想出如此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方法。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此子绝非池中之物,若无意外,日后成就不可限量。

王猛、彭成等人更是大跌眼镜,他们在朱平安提出密折前,对朱平安是嘲笑、讽刺的,嘲笑朱平安不知天高地厚,讽刺朱平安异想天开。

然而当朱平安提出密折后,他们则是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他们不爽朱平安,但是不傻,该有的政治敏锐他们比徐海、谭纶等人也不差。

密折对奏疏形势的颠覆,以及对政治圈的影响,他们也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

王猛、张文博、彭成三人震惊过后,互视了一眼,眼中皆是慎重不已。

徐海这厮明显对朱平安印象甚好,东厂的张谷一与朱平安竟然有旧,朱平安提出的“密折”这个提议,毫无疑问会被他们回京汇报的时候,禀于圣上。

在王猛他们看来,这密折对于他们严党来说,是一柄双刃剑,祸福相依。

他们严党人多势众,严阁老等人又深受圣上信赖,若是密折推行,他们严党势必有很多人获得密折之权,如此一来,他们严党天然占据优势。

不过,相对而言,密折带来的不利之处也颇多,首当其冲的便是密折秘而不宣。以前官员还忌惮严阁老,忌惮我等报复,不敢弹劾我等,可若是密折推行,一些得到密折之权的官员,便敢于弹劾严阁老以及我等,因为密折秘而不宣,除了他们自己和圣上,没人知道,再无被报复、打压的后顾之忧。所以,可以想象,密折推行后,弹劾严阁老和他们的官员,肯定会增加很多。

所以,事不宜迟,一定要提前将密折之事禀告给严阁老,以便做好应对准备。

于是,王猛等人低声交流了一番,王猛以更衣为由离席外出。在背人处,将密折一事,速速的写了一封密信,连同他的贴身玉佩一并交给了一名亲信,令其快马加鞭速速赶往京城严府,凭玉佩拜见严阁老,呈交密信。

“若是严阁老不在府上,则将密信呈送严公子。事不宜迟,汝速启程。”

王猛交代道。

“老爷放心,小的一定办好。老爷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亲信将密信和玉佩贴身收好。

“别废话了,速速启程。路上一刻也不能耽搁,不然老爷扒了你的皮。”

王猛忍不住催促骂道,看着亲信一人双马、快马扬鞭之后,王猛才转身返回餐桌。

回到餐桌,王猛对张文博、彭成两人点了点头,张文博两人心领神会,知道王猛已经派人将有关密折的消息送往京城严府了,不由放松了些许。

“若平安有密折之权,则可以将江南救灾情况及时、全面报与圣上,也不会有如此误会,占用如此多的资源,劳累诸位大人长途跋涉了。若王大人有密折之权,弹劾平安,也就不用那么麻烦,也无今日之尴尬......”朱平安略有感慨的说道,说完之后,朱平安又自嘲的笑了笑,对众人说道,“都是平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见笑于大方之家矣。”

“哪里,朱大人的提议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徐海赞赏道。

朱平安自然一番谦逊。

等到午膳结束后,朱平安再一次感谢了徐海等人,故意道了一句:“密折之事,平安一番胡言乱语,诸位大人姑妄听之,不足与外人道也......”

足与外人道也......徐海等人脸上的表情,显然是如此一个答案。

朱平安满意非常。

第七百零五章 值夜第三百三十九章 殿试从前一天前开始(中)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颤抖吧第九十九章 昨夜小桃红,歌好活也好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姝其家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百年大计,教育第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坦诚相恋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初入官署第一千九十九章 倭临城下(一)第七百一十二章 无眠之夜第三十九章 可愿随我蒙学第八百一十二章 原来你是这样的诗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倭寇的老传统第二百八十九章 土包子第一千九十九章 倭临城下(一)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有完没完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谦公公出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彼之蜜糖,吾之哀伤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棉甲进行时第五十五章 拍花子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洗澡水第一千八十九章 惊天之举,冒天下之大不韪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 魂之挽歌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家彘儿打小就懂事第五百零四章 平安归来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诚心实意,大发慈悲第五百九十章 拜谒徐阶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平安的建议(一)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我有军情紧急,可惜无人信(中)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将视浙军第四十六章 紫气冲天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朱平安很忙(四)第九百二十一章 征服皇权第三百二十七章 北虏南倭第四百二十九章 李默查岗第一千五十六章 饲养员第九百五十八章 杨张之谈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分配行伍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惊出一身冷汗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第二百五十章 意外收获第九百一十七章 裕王之忧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夹道欢迎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恍若当年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诸县倭患战报(上)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秘药显威(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说媒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李姝的手段第七百五十五章 御赐仙丹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巧第一百三十三章 入场第八百六十一章 你嗦不嗦傻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薅羊毛计划第五百九十六章 谁的青词(一)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秋雨连绵,隐患滋生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 功盖东南第一功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贤侄,我的好大侄第八百五十七章 尬极则坦第六百零三章 严嵩回府第五百五十章 祭河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援军到第一千零三章 慧眼独具严世蕃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姝其家第八百九十八章 平安也是四字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交好朱平安第六百五十二章 五小姐回来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伯来借钱第八百一十一章 看破第四百一十七章 意外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倭寇之伏第五百四十章 泰……山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整饬兵备第一千一百章 倭临城下(二)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收获巨大第一千三十四章 已有求情人第一千七十八章 启程准备第四百零八章 衙门遇鬼第六百八十六章 左牵熊孩右牵萝莉第一千九十七章 寇分台州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一钱县尊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圣上都被气笑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上京师第一百六十三章 祖宗佑侄不佑伯第三百九十七章 释菜礼第三百零九章 后宅乱第六百六十章 继续呀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是为你家将来而来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追进树林第六百零四章 怎么破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你忙你的吧第八百五十二章 赏赐第七百八十四章 刘御史与白云寺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朱平安的疑惑第一百零四章 太湖偶遇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祭海钦差赵文华第八百八十章 破局(一)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江南无冕之王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那么问题来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