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张经的二次考较(中)

“如今倭患形势如此严峻,朱大人你对于剿倭,有何看法?”张经又问道。

朱平安闻言,微微顿了一下,张经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复杂很庞大的问题。

靖南倭患自今年开始进入“大倭寇”时期,原先小打小闹的倭寇汹涌泛滥了起来,人数众多、攻城拔地,已经达到动摇大明江南统治的地步,其危害不亚于连年犯边入侵的北虏,倭患也达到了“战乱”级别。

朱平安来自于现代,知道这一“大倭寇”之乱会持续十年之久才被平定。

所以,“剿倭”这是一个复杂、庞大、系统的命题,几句话说不明白,便是三五天也说不完,不过既然张经问了,那就得结合历史挑重点回答。

毕竟张经要主宰江南时局一段时期,自己回答的好坏,直接关系自己在这一段时期的舞台上有无出场机会以及出场分量如何,是路人甲还是角儿。

“回大人,天时地利人和尽在我朝,大加剿杀,剿倭必能胜利!至于剿倭所需时间,自然是越短越好,越快剿灭倭寇越好,不过结合实际情况,如今倭患次数多、时间长、规模大、人数多、地域广,而我朝海防废弛、沿海卫所空虚且战力疲软羸弱,下官窃以为剿灭倭寇非一朝一夕所能为也,想要一战而灭倭,实难实现,需谨慎对待,徐徐图之,集中兵力,调兵遣将,水陆夹攻......”朱平安思索了片刻后,拱手向张经回道。

听了朱平安的回答,张经目光灼灼的看向朱平安,“你是说短时间内迅速剿灭倭寇,难以实现是吗?”

“是的。”朱平安点了点头,“下官以为,剿倭必胜,但急剿难,须得渐剿。”

张经一双眸子目光灼灼的看着朱平安,手指轻轻敲了敲桌子,提高音量道,“倭患在我江南,而我朝赋税大半出于江南,江南不稳,则江山不稳,江南不定,我朝的钱袋子也就瘪了,剿灭倭寇迫在眉睫!倭寇不义,我朝大义,且天时地利人和尽在我朝,如此尚不能急剿倭寇乎?”

“下官也希望能迅速剿灭倭寇,但是从现实情况看,难也。”朱平安微微摇了摇头坚持道。

虽然看着张经一副压迫、质问的架势,但是来自现代的朱平安清楚张经的真实想法。

急剿是嘉靖帝的态度,是内阁的态度,但不是张经的态度,张经人在江南,他比嘉靖帝、内阁了解江南的实际情况,他知道倭寇的情况,也熟知大明自身的情况,他张经做事老成稳重,他的态度就是渐剿,在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剿倭,而且历史上张经也是这么做的,张经调集广西狼兵、调兵遣将,集中优势兵力,充分准备后才开始剿倭......

看到朱平安坚持观点,张经眸子里闪过了一丝难以捕捉的欣赏之色。

这些问题,张经在胡宗宪前来查阅倭寇资料、拜访时,也问过胡宗宪。

胡宗宪当时的回答是:调兵遣将,江南遭受非常之倭祸,亦当打破寻常之格,南调各省之兵,为江南之援,集中优势兵力,大力剿杀,必大挫倭寇,以绝外夷窥视神州之念,此一劳永逸之道也。

这两人的灭倭之策,有重叠但也有区别,张经都很欣赏。朱平安偏向于大局观,胡宗宪偏向于具体策略。当然,对于灭倭,朱平安更谨慎,胡宗宪则乐观许多。

张经就任应天兵部尚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于江南倭寇了解的很透彻了。

这群倭寇强悍凶猛,倭寇并不统一,而是有无数支之多,大的数万,小的数百,大多都是数千人,其中实力最强的是汪直,其能号令大半的倭寇,继而是徐海,实力强大,兵马仅次于汪直,其余还有彭老生等十余个大股倭寇。这些倭寇分散在茫茫大海中,时而聚集,时而分散,实难一网打尽!

数支倭寇聚集,人数众多,战斗力彪悍,不好打;小股的倭寇呢,又机动灵活,也不好打,比如最近疯狂作案、嚣张至极的上虞登陆之倭寇,仅有一百余人,却战力奇强,又灵活至极,流窜作案,踪迹难觅,弄的各地焦头烂额......

所以,这些倭寇看似乌合之众,实则难对付的强敌!

至于江南明军的战斗力,张经作为应天兵部尚书是再清楚不过了,不足,很不足......

如此这般形势,想要迅速剿灭倭寇几乎不可能,张经的态度也是渐剿。

若要剿灭倭寇,单靠江南的明军那是万万做不到的,江南的卫所军孱弱,说句不好听的话,几乎是不堪一击,早已经失去了立国时的武勇。若要灭倭,必须如胡宗宪所言,从其他地方上调兵遣将,至于调兵对象,张经心中早就有了理想对象,和胡宗宪南调各省之兵不同,张经他更倾向于调广西狼兵。

没错,就是广西狼兵!

张经他担任过两广总督,深知广西狼兵的厉害。嘉靖十六年,广西断藤峡叛乱,广西瑶族攻城杀官,继而引动苗、瑶、壮等众多少数民族参与叛乱,声势浩大,嘉靖帝见事态严重,令张经任两广总督,张经上任后,经过了一番艰苦的战斗后终于平定了叛乱,在平叛过程中他发现了广西狼兵这一可怕的战斗兵种。广西狼兵没什么文化,大字不识,但是好勇斗狠,十分彪悍,当年给张经的平叛之路制造了不少麻烦,给张经留下了深刻印象。

倭寇彪悍,还是狼兵彪悍,张经认为是后者。

若是广西狼兵有倭寇这么多人,张经觉的或许自己现在还在广西平叛的路上。

有一则小事就可以看出广西狼兵的彪悍,张经担任两广总督平定叛乱后,心血来潮想要微服私访一下基层各地,看看各地是否服王化,但是担心路上不安全,就从一个壮族寨子里雇佣了几个壮族狼兵随行。路上,碰巧有一只鹿跳跃出来,这几个狼兵光着脚,徒步围追,健步如飞,徒手抓住了鹿,割了肉烤了吃;路上遇到了一只老鹰在天空盘旋,一个狼兵手起一箭,将它射了下来烤了吃。一天晚上,住在一个小店里,刚好碰到了一伙强盗,店里人人面有惧色,唯独几个壮族狼兵好整以暇,盗贼不敢上前,遁逃。

总之,张经早就计划调广西狼兵北上江南参与剿倭了,只是苦于他没有这个权力。别看他是应天兵部尚书,但跟京城的兵部尚书相比,他这个兵部尚书是有水分的,当然即便他有京城兵部尚书的权力,他也没有调兵的权力。兵部尚书看似是军事最高指挥机构官,但是实际上,兵部尚书可以管武官的升迁,但是对于调兵,却做不到,兵部压根没有这个权力。在明朝,调兵是一件很严肃很敏感的事情,需要很多手续,实则上有内阁决定,若要调广西狼兵,必须要得到内阁的同意,光内阁同意还不行,司礼监的太监们也必须同意才行,兵部只是具体执行者而已。

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死战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得反悔契约书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相信自己,跟着感觉走第七百八十九章 后宅风云第三百六十九章 妹妹,别哭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头也不回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扰了,你们继续第八百六十四章 赞不绝口第六百七十九章 小千和小北第七章 进山第八百七十六章 左小妾右小妾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茶馆私访第四百五十三章 掌嘴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浙军抵达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太平陷落(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御赐仙丹第三百六十一章 御街夸官第三十八章 夫子的好奇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你家贤侄要借人头啊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夜深谋大事(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谁的青词(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授官第一百二十八章 繁荣娼盛第六百五十五章 鉴定结论第八百六十四章 赞不绝口第七百章 赠字第七百一十二章 无眠之夜第八百六十四章 赞不绝口第九百四十二章 别样的上菜方式第三十六章 鸡飞狗跳家长里短第五百七十五章 致命的局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罗龙文来了第九百三十四章 如此人赃俱获第三百六十五章 闺斗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牵出命案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尔虞我诈第六百四十三章 朱平安,你可知罪第九百四十八章 严嵩的愤怒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不愧状元之才第四百零八章 夫君回来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严府有请第四百四十二章 遇到贵人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深夜倭来第六百六十八章 神秘李姝第二百八十九章 土包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少年不要太猖狂第九百九十九章 笑杨第八百五十二章 赏赐第二百九十一章 侯府熊孩子第九百六十二章 失望而归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炮步协同,勇纪阵现第九百九十四章 起风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破局第四百七十五章 深思恐极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 窥破第一百零九章 府试案首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惨败而归第二百五十九章 哦,那这样呢第五百八十一章 朱平安的建议(一)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邀请太平知县第一千四十八章 平沙落雁第八百五十二章 赏赐第八百零四章 意外之喜第五百二十五章 闺门有训,淑女可钦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这才是熟悉的明军嘛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打扫战场(上)第六百五十五章 鉴定结论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万恶的达官显贵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蝴蝶效应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秋收第七百三十八章 未雨绸缪第九百二十六章 好事多磨第八百零九章 有妃杜康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杀上去第三百三十七章 两袖清风鄢懋卿第九百六十一章 共襄盛举第七百七十三章 一脱成名天下知(四)第三百八十章 臣有本奏第八百六十二章 朱记走起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峰回路转,朱贪露尾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不如离去第三百七十八章 那村那狗第九百八十六章 呵,男人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惊掉一地眼球第一百八十二章 稻香第五百七十一章 偶遇冯保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有完没完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宅第六百三十七章 跪礼之争第一千九百一十章 这不是真的,我不信第四百一十七章 意外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火铳炸膛,倭寇狂喜第五百五十九章 访友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灭此朝食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山阴布衣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我是一头蠢猪第六十九章 晨练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松懈的沙洲大军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继续追击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群魔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