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好事

经过这个私房钱事件,母亲陈氏和父亲似乎更加恩爱了,就连晚饭的时候母亲陈氏都少见的给父亲夹了好几次菜。

在家的日子是温馨和平淡的,白天早起练字从来没有中断过,练过字后朱平安便去附近不远的地方看一会书,然后回来享用母亲大人的爱心早餐。吃过饭后,看书温书抄书,一天也就这么平淡却又充实的度过。

就这样,三天时间过去了,朱平安将从李大财主家借的书也都抄写完了,早饭过后,朱平安正准备从家里往李大财主家去还书的时候,大门响起了敲门声。

朱平安斜挎着书包去开门,开门的一瞬间,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恩师,您老回来了。”

朱平安在惊喜过后,便第一时间长躬一礼,“恩师何时到家的,平安不肖,未能前去迎接恩师。”

站在门外的正是朱平安的恩师孙老夫子,孙老夫子红光满面、精神矍铄,手持一个布包,含笑捋须,整个人仿佛都年轻了十几岁。

“免了,免了。老夫是去也匆匆来也匆匆,习惯了。”

孙老夫子在朱平安行礼的时候,便第一时间单手虚扶了一下。

“恩师,快快请进。”

朱平安坚持着一拱到底,才憨笑着起身,将大门打开的大大的。

孙老夫子手持布包,走了进来。

此时朱父已经赶着牛车出去有一会了,大哥也进山了,家里只有母亲陈氏在家。

“他先生来了啊,快请坐。彘儿。好好招呼着。”

母亲陈氏沏了一壶热茶,端到堂屋,便回到房间去了,将堂屋让给朱平安和孙老夫子。

“有劳了。”孙老夫子客套道。

“此次童生试,老夫颇为欣慰。”孙老夫子捋着胡须。满面红光,对朱平安在这次童生试中的发挥非常满意。

“都是恩师教导有方,学生不过是适逢其会罢了。”朱平安憨笑着回道。

“高中案首,仍可不骄不躁,老夫颇为欣慰,不过此次童生试。汝之表现却是当得起老夫的夸奖。”孙老夫子对朱平安在取得成绩后仍能不骄不躁,颇为欣慰,对自己这个一手发掘的的学生更是满意了。

朱平安只得憨笑。

“此次老夫前来,是有一桩大好事要告知与你。”孙老夫子看着朱平安,捋须而笑。

大好事?

会是什么大好事?像小说里那样看我年少有为。要给我介绍对象?可是孙老夫子家的孙女、外孙女都已经成家了啊,重孙女什么的现在估计刚会跑吧,也不合适啊。

朱平安一时间不知道孙老夫子说的大好事是什么。

孙老夫子看着自己这个得意门生茫然模样,老怀大慰,“今年适逢圣上即位三十年大典,又有言官报西北现麒麟巡山,圣上大喜,龙颜大悦。特旨恩科。”

恩科?

皇上要开恩科了,乡试原本三年一开,上次乡试去年刚考过。原先还以为要再等两年才能去参加乡试,没想到皇上要开恩科了,那岂不是意味着今年就可以去考乡试了。

话说,恩科是啥时候考试啊?不会是赶到冬天吧,乡试可不像童子试,可是一连要在考场待好几天呢。想一想大冬天的就要在江南贡院憋狭的号舍蜗居数日不得出,就有些恐怖啊。

孙老夫子看朱平安这模样。还以为朱平安欢喜坏了呢。

“莫要兴奋过头,汝尚年幼。此次恩科,汝尽力而为即可。”孙老夫子端起茶杯,微微吹了吹,缓缓饮了一口,劝勉朱平安道。

“哦,多谢恩师提醒。”朱平安拱手恭敬道谢。

“嗯,汝虽年幼,然最令吾放心。”孙老夫子满意的点头。

又过了一会,孙老夫子放下手里的茶杯,将放在桌上的布包往朱平安那推了一下。

这是?

朱平安有些不解。

“汝虽年幼,然此次童生试高中案首,老夫颇为欣慰。此次又逢恩科,如无意外,汝定可前去。所以,老夫决定提前为你加冠,亦合礼也,此包内乃汝师母所赠,明日汝着此服来老夫家中,老夫为你加冠。”

孙老夫子将布包推到朱平安身边后,将此行最主要的目的说了出来。

加冠,这么快,不是成人才能加冠的吗。

冠礼,是华夏民族嘉礼的一种,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元朝时冠礼几乎被废,明朝迅速恢复了被破坏的华夏礼仪制度,冠礼实现了第二次复兴。明洪武元年诏定冠礼,从皇帝、皇太子、皇子、品官,下及庶人,都制订了冠礼的仪文,总的来看,明代冠礼比较盛行。

当然,冠礼主要也是上层社会比较重视,山野乡村重视也比较少。不过作为读书人而言,冠礼也是非常重要的,大都是由长辈及师长加冠礼。下河村基本上没有几个加冠礼的,都不重视,所以孙老夫子才会自己负责给朱平安加冠。

“谢过恩师,谢过师母。”朱平安结果布包,从桌上起身,长长躬了一礼。

孙老夫子说完,又待了一会,给朱平安讲了些四书五经的要义,便离开了。朱平安一直将孙老夫子送到村口才回来。

“快给娘说说,恩科是个啥?”

朱平安刚进家门,就被母亲陈氏给拽住了,好奇又兴奋的问道。

听墙角,不好吧,母亲大人。

“寻常乡试都是三年一考,恩科,怎么说呢,就是朝廷有了大喜事,圣上特下圣旨加试恩科。就是多考一次,所以,儿子今年便可以去参加乡试了。”朱平安给母亲陈氏解释道。

“乡试,又是啥?”母亲陈氏好奇心更浓了。

“乡试就是秀才才能参加的考试,考上之后就是举人了。”朱平安接着解释起来。

“举人是大官吗?”母亲陈氏兴奋的老厉害了。

朱平安只好接着给母亲陈氏解释,不过母亲陈氏在听完朱平安对举人的解释后,就有接着问举人有啥好处等等。

当听到朱平安将举人的优渥待遇一一道来的时候,尤其是听到举人就差不多一脚踏上当官的大门了,母亲陈氏便两眼放光的催着朱平安去读书了。

“快去看书,好好看”

母亲陈氏不由分说的将朱平安推到了房间,让他去看书,朱平安只好斜挎着布包苦笑,话说刚才是准备去李家还书的,只好下午再去了。

第八百九十六章 高手过招,菜鸟退避第一千九十四章 如此断案,滑天下之大稽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不一样的浙军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印象改变第五百七十四章 宿命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出发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宅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义乌募兵进行时(一)第一千七十五章 性命攸关的重病第四百一十五章 朝堂失火,殃及翰林第六百七十七章 扭头就走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倭惊嘉兴第一百九十四章 赌第九百三十六章 又一奏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恍若当年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放过宝宝,有本事冲我来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no作no die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饶你九千九百九十九死第五百四十六章 平安破案(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思乡心切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初入官署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智计百出平八郎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皇恩浩荡,赏银加倍第四百零九章 平安破案第七百零七章 欺朕太甚第四百一十六章 你跟皇上串通好了吧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箪食壶浆第九百七十七章 关键的历史节点(上)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一波三折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重组建完成第三百四十九章 评阅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自惭形秽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我是一个兵第九百六十八章 猎获第一百三十九章 又是一年放榜时第八百九十五章 拜码头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拂袖而去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四项铁律,十八斩第七百九十七章 圣旨不值钱了吗第一千九十三章 以案刁难第一百五十四章 数月游子又归家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装逼和咸鱼有什么区别第三十七章 邻村争水战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调令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开始发力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no作no die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哗变当前,我先甩锅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肩上重任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牵出命案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艰难守城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战或守第五百四十一章 酒后真言第五百四十七章 平安破案(二)第一千九十九章 倭临城下(一)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张县丞的贵客第一千五十一章 我在后府养伤的日子(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误会第五百九十七章 谁的青词(二)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找倭寇验证第九百九十二章 谁?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弹指间,强倭灰飞烟灭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明二世祖第六百五十二章 五小姐回来了第七十六章 事了拂衣去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才大不气粗,居功不自傲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严嵩的提议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靖南战报惊府城(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侯府熊孩子第五百四十六章 平安破案(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浸猪笼第二百二十七章 有家如此,夫复何求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汝至,春来也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下)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互换职位如何第六百五十章 做手脚第五百四十八章 平安破案(三)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圣上都被气成啥了!第六百七十二章 书房乱第二十五章 斗嘴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哎呀,不好意思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何须避让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压断老驴腰第七百八十二章 话题多了第一百零八章 府试结束第九百零九章 神转折(六)第三百八十五章 当大伯母遇到陈氏第一千九十五章 破案如有神助第四百零九章 平安破案第七百九十九章 朱平安,你个丧门星第三十章 我的萝莉怎么会那么可爱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众叛亲离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装逼和咸鱼有什么区别第五百四十四章 命案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众叛亲离第一千五十三章 阴谋又起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老吓人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良心不会痛吗第九百一十二章 文震醉白第三百一十七章 放榜进行时(上)第八百零九章 有妃杜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