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后一课

“子厚的成长出了老夫的意料,当日老夫觉的你是一块璞玉,可造之才,不过现在看来璞玉还不足以形容你。?〈?网”孙老夫子摸着胡须,看着朱平安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又继续说道,“子厚为此画题了字,了了老夫的一桩心事,老夫也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便给你再上最后一节课吧。”

最后一节课?

朱平安闻言很是吃惊,为什么孙老夫子说是最后一节课,难道说是自己哪里做错了,夫子要交自己逐出门墙了?可是自己那句十万龙孙绕风池让孙老夫子觉的自己太过不切实际了。

“最后一课?一日为师,众生为父,学生自当****前来恭听老师教诲。”朱平安急忙上前,拱手行礼。

孙老夫子见朱平安着急的模样,不由捋须摇头笑了笑,“子厚你的成长出了老夫的预期,老夫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了;而且,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以后的路,还要子厚你自己走。”

“恩师博学多才,无论做人还是做学问,远胜学生”朱平安闻言不由急着解释道。

不过,话还没说完,便被孙老夫子轻轻摇了摇手打断了,然后看着朱平安继续说道:

“子厚你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又志存高远,宛如一把利剑,将来成就必然不可限量。不过仕途险恶,官途坎坷,子厚你需记住老夫今日的话。”

孙老夫子说到这顿了一下,端起茶杯又放了下去,看着认真听的朱平安继续说道,“为人如剑,轻用其芒,动即有伤,是为凶器;深藏若拙,临机取决,是为利器。”

孙老夫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人就像宝剑一样,不能轻易的用它的锋芒,随便用了的话就会造成伤害,这样以来剑就成了凶器;要学会藏拙,根据事情再决定是否动用,这样剑就成了利器。

朱平安听完孙老夫子的话,明白了孙老夫子的良苦用心,孙老夫子是想告诉自己,为人做事尤其是在险恶的仕途中,要学会收敛自己的锋芒,要低调,不能仗着自己有几分才华就不知东西南北,随随便便张扬露才,恃才傲物,这样会容易引起别人的怨恨、嫉妒,进而为自己招来灾祸。一身的才华,反而成了凶器。

所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只有学会藏拙,韬光养晦,才能在大事中临机取决,关键时候展露锋芒和才华,就像孙子兵法所说的那样: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要一举中的。平常的时候要善于藏拙、养精蓄锐,时机到了就要果断出手,快刀斩乱麻。

平时收敛锋芒,懂的藏拙,关键时候再果断出手,一出手便可定乾坤。

“多谢恩师教诲,学生记住了。”朱平安肃立,很是正式向孙老夫子拱手行礼,沉声道谢。

嗯。

孙老夫子点了点头,然后又说了道,“先做人后做官,做官先要学会做人,当然,子厚你的为人,老夫是放心的。不过外面的诱惑太多,挫折也多,平安你要记住,不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要坚持为善,‘为善则预,为恶则去’,尤其是步入仕途更是如此,善恶一念间,但此你们一念却是关乎万千百姓的命运,不可不察,不可不持。”

“谨遵师命,学生自当牢记恩师所言,无论出于何种境地,学生定当坚持为善。”朱平安用力的点了点头,孙老夫子是怕自己在仕途中迷失了自我本心,就像当年刘备教导阿斗一样,教育将行善作为为人处事的标准。

“子厚有此心,老夫便放心了。”孙老夫子轻轻点了点头,然后又接着说道,“为善至乐,不求人知,问心无愧;为恶至苦,唯恐人知,惶惶不可终日。行善杜恶,心便可立于不败之地了。”

为善至乐,这是《庄子?外篇?至乐》里的一句话,孙老夫子又扩展解释了一下。做善事最快乐,因为不求别人知道,问心无愧;做坏事是最痛苦的,因为害怕别人知道,惶惶不可终日,可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也难逃东窗事的一天。

孙老夫子说的很有道理,你做好事不做坏事,不会给政敌留下把柄,心里面问心无愧自然也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多谢恩师教诲。”朱平安再次拱手行礼,向孙老夫子道谢。

孙老夫子捋着胡须轻轻摇了摇手,然后去过笔墨纸砚,蘸了墨汁后在宣纸上写了一副对联,待墨汁稍干后将其送给了朱平安。

上联是:欲高门第须为善。

下联是:要好儿孙必读书。

对联言简意赅,值得回味,这也算是孙老夫子送给朱平安的家训吧,也是孙老夫子对朱平安的期盼。古往今来寒门出身的状元也是有的,可是却很少能带起一个家族,一个人的成功容易,一个家族的成功难,俗话说富不过三就是这样的例子。

客观来说,豪门贵族或者说士族,他们的辉煌要比暴户的寒门、农门长久的多。

其实,除了社会制度的关系,家族文化也是很大的因素,文化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树,也是家族的软实力,更是家族的灵魂。

暴户跟士族相比缺乏底蕴,归根结底说的就是文化。

朱平安考上了状元,可毕竟是寒门出身,家族底蕴不强,孙老夫子将这幅对联送给朱平安,就是出于这个目的。

欲高门第须为善,门第高低是在人们心中,没有善心,飞扬跋扈,即便是飞黄腾达了,也称不上门第,上不了士族。要做大、提高门第,一定要注意行善。古往今来,生饥荒等天灾**的时候,那些能够开仓济民的家族,在人们心中才是大族。等灾荒过后,人们感激之下,生意也好人情也好,这个家族慢慢就会做大做强,久而往之,不是豪门也会成为豪门。

“恩师此联通俗易懂,却又回味深远,学生感受良多,多谢恩师赐字。学生要将其作为朱家的家训,传承下去,不忘恩师教诲。”

朱平安接过对联,很是珍重的将其收了起来。

拜访恩师的这一行,朱平安收获良多,从孙老夫子身上又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都是今后人生道路上宝贵的财产。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敌众我寡?不,我众敌寡!第六十七章 癞蛤蟆也想科举第八百八十二章 破局(三)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嘉兴风起第一千六十五章 臣虽愚鲁,不敢奉诏(一)第六百四十二章 勇武大膺,满背伤疤第二百六十一章 惊诧众人第一百零六章 东堂榜已悬第一千三十五章 日食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全赖同行衬托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心灵手巧第十三章 人才和天才的区别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倭寇夜来第九百二十章 惊世骇俗的建议第一百三十一章 神一样的书生第九百四十六章 如此过关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月下河第三百八十七章 多亏了彘儿争气啊第五百五十六章 再回侯府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是不是朱平安就能进了第三百八十二章 曲线救沈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朱平安很忙(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爱吃不吃第三百九十章 乖徒儿第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知县第七百六十三章 晚归第一百一十八章 母亲陈氏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万恶的达官显贵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教育教育第三十九章 可愿随我蒙学第六百九十三章 绿帽子第九百八十三章 奈何奈何第九百五十四章 凶什么凶第三百八十章 臣有本奏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强买强卖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真有福气第四百一十一章 胡闹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令人眼红的奖赏第八百二十八章 香诧众人第十八章 私产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炮步协同,勇纪阵现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刺明擂第一百一十三张 献丑了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这都行第一百七十章 龙虎大将军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火爆腰花第三百四你十二章 为兄只能帮你到这了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令人吃惊的棉甲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松懈的沙洲大军第四十七章 休沐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家彘儿打小就懂事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不开城门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惨败而归第一千五十三章 阴谋又起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谈崩了?!第十三章 人才和天才的区别第一千七百章 祝融商行第一千六十三章 任性的老同志第二百六十章 这少年不简单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援军剿倭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令人眼红的奖赏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粮食隐患第四百九十章 十里红妆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八百七十六章 左小妾右小妾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出来吧,密折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军官齐备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始料未及第三百三十七章 两袖清风鄢懋卿第八百四十六章 行酒令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六十四章 查账第五百二十二章 果然腹黑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与我不相上下第四百零二章 被遗忘的宝藏第六百三十八章 刑部陈情(一)第二十三章 蹭课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用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孙门立竹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胜败一念间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三寨归顺第四百七十六章 嘎吱嘎吱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小心思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你这是什么鬼才逻辑啊第一百九十章 姑娘请便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诸县倭患战报(下)第三十五章 我给萝莉讲射雕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外来户第九百二十一章 征服皇权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冤大头第五百六十三章 咬舌第三百七十八章 那村那狗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我总是心太软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平安的建议第三百二十四章 问罪当场第六百二十四章 安顿第三百零五章 考官也疯狂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拒绝妥协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