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积雪与翠竹

片薄如纸,吃法简单,味道鲜美。

从李大财主家出来,时间大体是正午左右,外面风雪依旧,朱平安只要一想到刚才吃的羊肉涮锅,就有一种舌尖春风的感觉,风大雪大也不觉得冷。

哼着奇怪的调子,斜背的书包里安静地躺着一本朱熹做注的《中庸》,朱平安迈着脚步再一次步入风雪中。

雪是一个很美妙的东西,在民间更把雪当成一种征兆,预示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等等。下雪能带来无穷的乐趣和激动,但在漫天雪花落地之后,便迎来了让人烦恼无奈的大雪封路的烦恼。

这个时候的大雪已经有一掌深了,走在路上特别费力。朱平安深一脚浅一脚的在风雪中踏上归路,忽然想到孙老夫子如今儿女不在身边,年纪也有些大了,扫雪是件很难搞的事情。于是,朱平安换了一个方向,该往孙老夫子家走去。

去往孙老夫子家也是轻车熟路了,蒙学这么多年来,朱平安没少去往孙老夫子家请教学问。

孙老夫子家距离李大财主家不远,走了大约不到十分钟就到了孙老夫子家。孙老夫子也是家境殷实,土木结构的院子,在村里也算是中等偏上人家。

看过诸多小说的你们或许会有这么一个想法:孙老夫子被朱平安的勤奋好学等等感动,认为此子非池中之物,要将自己的女儿托付给他等等之类的。

呵呵,你们真是想多了,孙老夫子年纪都快六十了,女儿都四十多岁,就连膝下外孙女也早就成家了,只是膝下儿女成家立业都在镇上。孙老夫子和师母在一起生活,是举案齐眉的佳话。

孙老夫子家夜不闭户,可以直接走进去,院子里栽着一丛竹子,给院落增添了几分诗意。

走进门时,孙老夫子正在整饬自家的竹子。大雪风紧,积雪大风压弯了竹子,孙老夫子担心竹子会被折断,正拿着小扫帚帮着竹子清扫积雪呢。

“恩师。”朱平安进了院子,就对整饬竹子的孙老夫子拱手行礼。

“哦,是平安来了啊。”孙老夫子没有回头就知道是朱平安来了,有感而发的孙老夫子一边整饬竹子一边问朱平安道,“平安,对这竹子,可是有什么感悟啊?”

对竹子的感悟?

朱平安有些不太明白孙老夫子的意思,看向孙老夫子正在整饬的竹子,风雪压境,竹子仍倔强着自己的翠绿,自古就有岁寒三友松竹梅的说法,于是开口道:“翠竹傲雪凌霜,不畏风雪,学生自当学习其风骨。”

孙老夫子闻言,放下扫帚,摇了摇头,“冬竹傲雪凌霜是没错,不过风雪之后后竹子上会积压上厚厚的一层雪,这时对于竹子来说有两条路:一个是被厚厚的雪压折,做一个宁折不弯的‘好汉’;另一个就是被深深的压弯,沉重的弯下脊背,但是雪早晚有融化的一天,等到了那时竹子便会蓄势待发变得更加强韧,变得更加挺拔。”

说到这,孙老夫子扭头看向朱平安,“平安啊,我们要做冬天里的傲雪凌霜的竹子,但是更要做第二种竹子,要能伸能曲,面对困境不放弃,坚守本心,可折可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学生受教了。”朱平安受益良多,深深做了一拱。

孙老夫子摆了摆手,捻须道,“在此一节,吾甚看好汝,再过数月就是童子试,此次科考对汝而言,便是风雪之与翠竹,你可莫要被压折了。”

原来是孙老夫子担心这一点,担心自己在这次科考中发挥不好的话,担心自己会被失败打击的站不起来,于是就借着竹子提点自己。

“请恩师放心,平安晓的了。”朱平安立马下了保证,免得孙老夫子担心。

“嗯,这样吾就放心安矣。”孙老夫子开怀而笑。

“你这老头子,干嘛还让平安在风雪中站着,平安快来,尝尝师娘新泡的茶。”

师母头发灰白,却是收拾得干净齐整,身上也带有一股书卷气。

“呵呵,谢过师母。古有温酒斩华雄,今日也让我留一个温茶扫雪的名头吧。”朱平安面对师母的时候,要比面对孙老夫子轻松得多,憨笑着拿起院子里的铁锹、扫把等工具,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你这孩子!”师母嗔怪。

孙老夫子捻须一笑,继续整饬他的竹子。

扫雪也是一件技术活,学大风紧积雪厚,单纯的用扫帚扫雪的话,会难以为继,这个时候需要用铁锹开路,先是将积雪铲开一层,然后再用扫帚清扫积雪。

一开始扫雪,朱平安还觉的手足冰冷,不过扫着扫着,这种冰冷感就消失了,浑身热气腾腾。

孙老夫子院子里的积雪被朱平安清扫了出来了大片空地,门外也清扫除了一条长长的路。

扫雪煮茶分外香,喝过师母的茶,拜别夫子,朱平安冒着风雪踏上归程。

朱平安一家原先居住的茅草屋,现在已经变成了青砖红瓦的两进两出的院子,朱父这些年牛车往来镇上和各村间,赚了不少钱,陈氏也是能持家的母亲,赚钱多了,也就将院子重新修建了一下。

“真是的,好好的下什么雪嘛。”院子里陈氏看着漫天大雪,分外不开心。

“呵呵呵,瑞雪兆丰年嘛,好兆头。”朱父一边扫雪,一边憨笑。

“兆你个头,如果不下雪,咱家牛车一天至少得赚好几十上百文呢。”陈氏可惜的说。

呵呵呵,母亲陈氏和以往一样,提到钱就两眼放光。

“呀,彘儿回来了,快点进屋来,烤烤火炉。”母亲陈氏眼尖,第一时间看到了冒雪归来的朱平安,连忙招呼朱平安进屋。

“我帮父亲扫雪再进去。”朱平安憨笑。

“别管他,他一身子蛮力正愁没地使呢。”

陈氏可不管这一套,几步走过来,拽着朱平安就将他拽到了屋里,拍掉他身上的雪,就将朱平安按在了火炉前。

母亲好意,朱平安也没再推辞,顺势坐下烤手。

“我哥呢?”朱平安没有看到自家老哥,不由问道。

一提到大哥朱平川,母亲陈氏就没好气的说,“你走后不久,你大哥就屁颠屁颠的往老张家扫雪去了,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娘,他这还没娶呢,就把我忘到几角旮旯了。”

大哥朱平川去年刚刚和同村的老张家的闺女订了婚,因为老张家疼爱闺女,说是养到十八再结婚,算算时间,明年就该结婚了。

“呵呵呵,我娘吃醋了,放心吧,儿子结婚可不会像哥哥这般,儿子扫雪也会带着母亲去。”

“你这没良心的,你比你哥心还黑,他只是一个人去扫雪,你却连老娘都想带去使唤!”

陈氏被朱平安这么一打岔,嘴上怪着,心情却好了很多。

(今日上午有急事,这一章有些仓促,还请见谅。下午回来后,再好好写。另外,到周末下午会有分类推荐,感谢大家的支持,到时还请多多收藏推荐。)

第五十八章 夺旗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动员第四百三十三章 痛心疾首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秣陵关第三百三十五章 徐府初逢第六百零六章 千钧一发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大事成矣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交好朱平安第四百零八章 衙门遇鬼第七百零一章 沉默是金第七十九章 怀宁县的清晨第六十七章 癞蛤蟆也想科举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金汁显威第九百六十五章 什刹海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惊闻喊杀声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欧阳闻言喜欲狂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消除隐患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教育教育第九百七十三章 拙作现世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兵部集议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朱平安的野望第四百零三章 以目代耳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诸县倭患战报(上)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你们这是人话吗第九百五十七章 杨继盛造访第九百七十一章 撸起袖子加油干第二百章 这写的是什么玩意儿第四百七十三章 前方有岛第一千六十三章 任性的老同志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门前冷落第九百二十四章 又见严世蕃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饶你九千九百九十九死第七百二十九章 谷道藏银第一百五十五章 又见炊烟起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倭寇的黄昏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你打包饭菜,我打包画第八百四十六章 行酒令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证实推测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虽未达济天下,却也不愿独善其身第三百八十二章 曲线救沈第六十九章 晨练第三百一十一章 自信的骚年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县尊有请第七百八十四章 刘御史与白云寺第一千三十一章 硬汉第九百三十三章 莫名成共犯第五百九十七章 谁的青词(二)第一千四十七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八百七十一章 晚风起,胃口开第四百八十四章 海岛求生(六)第六百五十七章 胡须的秘密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百年大计,教育第一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赴任途中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王姨的提醒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议和进行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回家的方式第五百八十二章 朱平安的建议(二)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王将军何在感谢有你,一路相伴第五百二十二章 果然腹黑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南蛮叛乱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装待发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接管守城第三百零二章 天下风云出我辈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火器化练兵第一千一十一章 相对无言,唯有平安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掌嘴第一百五十六章 陈氏的显摆属性第八百七十八章 景王府侍讲学士第四百三十章 年纪虽小,尽显枭雄第一千九十六章 大海倭踪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收获巨大第九百七十三章 拙作现世第一千二十四章 定罪第五百三十八章 你要对我负责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茶馆私访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虽未达济天下,却也不愿独善其身第九百章 再震第六百七十四章 被吓坏的包子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倒霉的徐海(上)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收获与问题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上京师第二百七十九章 秉公走心第九百八十五章 大猪蹄子第八百九十三章 多亏生在大明第二百九十六章 李姝,我心悦汝第四百零九章 平安破案第一百二十六章 亳州胖子字翻身第四百一十七章 意外第八百三十三章 义利之辨第一百六十七章 经验碾压第三百四十一好章 我若安好,你备胎到老第九百三十六章 又一奏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群起而弹之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就凭他第六百九十四章 十年旧事,事发东床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找倭寇验证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逆行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明二世祖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后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