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 赠字

“赵大膺杀良冒功一案,多亏了子厚揭发检举,帮老夫弥补了审查不严之过,否则老夫无颜面对圣上和天下百姓。.”

“当初北蛮俺答汗寇扰京城,天下震恐,为稳定社稷,扫平胡虏,陛下颁发《赏格》,不吝恩赐封赏,鼓励军民效命。当时北虏寇边甚急,老夫也为树立典型,鼓励军民效命驱除北蛮,一时疏于了审查,才让赵大膺钻了空子。老夫也没想到,赵大膺身为大明官兵,世受皇恩,本当以守家卫国为己任,竟利欲熏心到杀良冒功的地步。幸有子厚,挽救了老夫的过错,不然老夫晚节不保不说,不知还有多少百姓遭了赵大膺的毒手。你说,我是不是应该向你道谢啊。”

严嵩一本正经的看着朱平安,缓缓说道,言辞肯肯,对赵大膺杀良冒功之事痛心疾首,对朱平安弹劾赵大膺,赞赏而感谢。

刚刚严嵩说要道谢,朱平安有些意外,现在听了严嵩道谢的缘由后,心里却是明了了。 www▪ттκan▪¢O

这一幕怎么似曾相识,好像是现代某个热播的现象级反腐剧中的一幕。

“平安如何当得起首辅大人的谢,当初平安得知赵大膺杀良冒功时,义愤难忍,遂上书弹劾赵贼。及至后来得知赵大膺乃首辅大人提名封赏后,平安心中不禁担忧不已,恐见罪于首辅,没想到首辅如此深明大义、大公无私,是平安小人之心了,还望首辅赎罪。”

即便是明白怎么回事,但是面对严嵩的道谢,朱平安也丝毫不敢托大,脸上堆出意外、惶恐且感动的表情,起身离座道。

“子厚何罪之有,老夫提名封赏又如何,老夫提名的也不是法外之人。天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莫说是老夫提名封赏的一个千户,即便是老夫的亲儿子,只要是犯了法,那就该受到应有的惩罚。”严嵩挥了挥手,义正言辞的说道。

朱平安自然又表现出一副被严嵩大公无私所感动的模样。

“子厚,文华,你们两个记住了。今后不管是谁,只要是违反了我大明律法,就要绳之于法。你们也是,如若胆敢违反法纪,莫怪老夫不讲情面。”

严嵩眼神凛冽,闪着犀利的光芒,带着上位者的威严,扫过了朱平安和赵文华两人。

只是被严嵩扫了一眼,朱平安后背的鸡皮疙瘩就又起来了。

严嵩不愧是身居高位多年的大老虎,只是一个眼神就给人如此压力,朱平安心中对严嵩更是忌惮,打定主意,以后在严嵩面前,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万不可自持聪明,知晓历史走脉,而小觑古人、得意忘形,否则,到时候倒下的只能是自己。

严嵩势大、党羽众多,又得嘉靖帝恩宠。此时正值严嵩宦海巅峰时期,不是争锋的时候。

严嵩就像一座巍峨高山,自己不过山脚下一只蝼蚁而已,若要撼山,自当徐徐图之。

没看到日后扳倒严嵩的官场老司机——座师徐阶,此时身为内阁大臣,尚且对严嵩委曲求全、恭顺有加吗,自己又岂敢在严嵩面前逞能。

于是朱平安急忙起身,言行愈发恭敬,长揖向严嵩道谢:“平安谨记首辅教诲,定当知法守法,忠勤值守,不负首辅教诲。”

“义父放心,文华不敢。”赵文华也起身口称不敢。

“嗯,坐下说话,你们两人我是放心的。”严嵩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温和的让两人坐下说话。

朱平安和赵文华自然连连道谢不已。

再次坐下后,严嵩又勉励了朱平安几句,然后起身就着桌上的文房四宝,取了一支毛笔在手,一边蘸墨,一边说道:“子厚新婚燕尔,老夫尚无贺礼,早年间老夫初入内阁,尝作过一首诗词,姑且送与你做新婚贺礼好了。”

“平安何德何能,能得首辅如此厚赐。”朱平安面上感动不已。

严嵩呵呵一笑,打趣道:“老夫是不舍得礼金,才聊以诗词相赠呢。”

说完后,严嵩便提笔落墨,笔走龙蛇,顷刻间一首诗词便跃然纸上:

《无逸殿直舍和少师相公韵》

灯烛通宵晃禁庐,雾窗云阁近宸居。瑞烟入座香浮苑,寒影窥帘月到除。

缑岭乍闻丹凤吹,城先访赤松书。归来未向人间说,天语亲承燕对余。

严嵩的这一篇诗词,朱平安在现代的时候看过,当时的题目有两个版本,一个作《无逸殿直舍和少师相公韵》,一个作《无逸殿直舍和少师夏公韵》,现在看来应该是第一个版本。

这是朱平安第一次见严嵩写字,不得不说严嵩低头专注写字的时候,很具人格魅力,恍若一位大师在面前挥毫泼墨一样,浑身都散发着一股浩然正气,正如他笔下的字一样,慷锵有力、饱含浩然正气,气透纸背。

字如其人?

看着严嵩笔下的一个个饱含浩然正气的毛笔字,再想想严嵩青史上笔笔血债,朱平安心里一阵唏嘘腹诽。

“义父的字,如东来之紫气,气势蓬勃,越发让人仰望了。”赵文华在一旁观摩严嵩的诗作,赞不绝口,对严嵩的书法推崇备至。

严嵩笑而不语,继而看向朱平安。

“平安自忖书法已登堂入室,今日适逢首辅大作,方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是平安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了。”朱平安对严嵩的书法同样推崇备至。

“子厚正值血勇年少,莫要学作奉承之态。”严嵩笑着扫了朱平安一眼,微微摇了摇头。

朱平安了然于胸,知道自己必须还要说到点上,搔到严嵩的痒处才可。

于是,朱平安摇了摇头,一本正经的辩解道,“首辅可是错怪平安了。我赏书法,赏其三味。一味形美,二味神美,三味情美。形美者,点画布局;神美者,神采风韵;情美者,境界。且不说首辅之书法形美、神美,单就跃然纸上的浩然正气这番境界而言,就远非平安所能及的。”

严嵩听了朱平安的辩解,朱平安的赏书三味让严嵩眼前一亮,最后说的浩然正气这四个字,更是让严嵩捋须不已。

俗话说字如其人。

书法中的浩然正气,一直都是严嵩自诩的一点,他一直都坚定的相信自己是:

一个忠君爱民的忠臣。

一个仁义礼智的大家。

一个忠于妻子的丈夫。

一个宠爱儿女的父亲。

正因如此,我严嵩才养了浩然正气,才能写出了这浩然正气的书法。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彼之蜜糖,吾之哀伤第一千七十四章 李姝病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刑部陈情(四)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出来吧,刺刀第三百九十八章 入职冷遇(一)第一千六百零三章 劝说陈大成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汝至,春来也第三百七十章 大恩荣宴第二百零七章 赵文华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是为你家将来而来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悔得肠子都青了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你们留下殿后第三百六十四章 志高气昂熊孩子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见好就收第八百八十章 破局(一)第三百零六章 得士如此,可以闻于矣第八百一十一章 看破第一千二十四章 定罪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爹自远方来第四百七十七章 其实没必要这么血腥的第一百二十章 又见伊人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危险第二百三十七章 你特么只是一匹马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勤王援军何在?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数月游子又归家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末将请命,捉拿贪官朱平安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倭寇退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以后要让着我第四百零九章 平安破案第一百九十三章 泰然应对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皇恩浩荡,赏银加倍第三百四十十五章 殿试(三)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商人逻辑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一念历史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胡宗宪的愤怒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我有军情紧急,可惜无人信(中)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微醺而归第三百三十九章 殿试从前一天前开始(中)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诸县倭患战报(下)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薅羊毛计划第八百九十章 什么瓜不能吃第一千零五章 和盘托出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挑选驻地第二百八十六章 李姝其祖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我是一头蠢猪第四百一十九章 升官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京城,我朱平安回来了第六百七十七章 扭头就走第一百一十六章 在路上第五十九章 走吧,该我们拯救世界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好事第一千二十三章 交锋第二百三十七章 你特么只是一匹马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秘药显威(一)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夜深谋大事(中)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倭寇北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问罪当场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哗变当前,我先甩锅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胡闹,这不是给倭寇送人头吗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茶馆私访第六百四十二章 勇武大膺,满背伤疤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啥家庭啊第一千七十一章 言而有信第六十七章 癞蛤蟆也想科举第四百五十八章 亮瞎眼的鱼获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进展顺利第九百一十四章 熊孩子的梦想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突围出营第一千二百章 朱平安很忙(六)第六百二十二章 诧异第二百四十一章 光阴易逝,岂容我待第三十八章 夫子的好奇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识破第二百六十三章 城会玩第七百二十三章 马跃檀溪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后一课第一千四十三章 欧阳子士下黑手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交好朱平安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踌躇满志,开港通市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着火了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当年赤壁第一百六十章 震惊第二十三章 蹭课第八百七十三章 深思恐极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金钱奥义第二百八十九章 土包子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秘药显威(一)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救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中)第九百五十五章 甩手掌柜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我们把倭寇带来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有一种猛男叫罗龙文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哪来的乞丐,快走快走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惊掉一地眼球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不得反悔契约书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一片和睦第六百二十章 难忘一宴第三百二十章 你的喜报第四百三十五章 你唆你四不四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