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坐派京料银

嘉靖帝与徐阶间的陈年旧事,让朱平安不由想到了现代的一个段子,说的是如果你叫,你的大老板写了“xxx小人,永不叙用”压在办公桌透明玻璃下,大老板每天一坐在就能看到这几个字,你每天来大老板办公室汇报工作,也能看到这几个字。

话说,你会怎样?

坚持不辞职都服你。

但是,人家徐阶呢,徐阶不仅没辞职,人家还一步步干到高管,进了董事会了。

当朱平安从走神中回过神来的时候,大殿里的廷议已经有了阶段性进展了。

看着诸位大佬们高手过招,朱平安这个小小的司直郎,只有听和看的份,没有资格发言,静静的等待廷议结果的出台。

胳膊拧不过大腿,这个道理是颠簸不破的真理。最终在武当山建元岳行安神之礼的费用,还是从国库出的。

当然,嘉靖帝也通过了廷议大臣的几个提议。

首先通过的提议便是坐派京料银。这个是以户部尚书孙应奎的建议为基础,经由严嵩等人修正后,综合得来的第一条足用之术。

因为边防形势紧急,各镇边招募兵马日益增加,费用所用破多,因此而坐派京料银。除北直隶、山西、陕西、河南、广西、贵州及淮安、扬州、庐州、凤阳、邳州、徐州诸行省的州郡外,如果没有募兵,也没有修城墙这类大型工程的话,那就要坐派京料银。

朱平安跟李春芳将内阁存档的募兵、修边墙的记录找了出来,那些没有募兵、修边墙、雇募的州府,就要坐派京料银。

严嵩等大佬在廷议上,将各州府坐派京料银的额度大致定了下来来:其中应天府坐派三万两京料银,徽州府坐派三万五千两京料银,宁国府坐派二万五千两京料银,池州府坐派二万两京料银,太平府坐派二万两京料银,安庆府坐派二万两京料银,苏州府坐派八万五千两,广德、和州、滁州三地共坐派九千两京料银,浙江坐派最多,共坐派十五万六千两京料银,江西坐派十二万两,湖广坐派十四万两,四川十五万两,福建坐派十四万两,广东坐派十五万两,云南坐派五万七千三百四十两。

各地坐派的京料银,总计一百余万两,限本年十月前全部解交至户部太仓库,违者追究上官。

坐派的京料银,接近每年的太仓收银的一半了。

嘉靖帝、户部等皆大欢喜。

只是,可怜了天下百姓了。

朱平安听完后,在心里叹了口气,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各地坐派的京料银不可能是各地官员承担,最终还是要老百姓出。

通过的第二个廷议事项是徐阶提议的节流之措施,徐阶提议请嘉靖帝下令各部各官府衙自行核查官吏、厨子、衙役、校卒等人员,清除其中的冗官、冗员,提请户部将收支、盈余条目综合大纲,发于邸报,使朝廷上下都明白我大明的困境,珍惜国家财产。

徐阶这一提议,嘉靖帝当场就点头批准了,然后安排了下去。

看到这一幕,朱平安心里有些怪怪的,不知道嘉靖帝还记得他当初刻在大殿柱子上的“徐阶小人,永不叙用”这八个字

第三件事,是嘉靖帝直接安排下来的,嘉靖帝认为诸边军饷、修边、赈恤等诸费过多,这一年前前后后都快一千万两银子了,费用太巨大,怀疑其中有虚冒侵苛之处,交由给事中、御史,令其往各边查勘相关费用,弹劾其中虚冒侵苛之官员。

第四件事,则是嘉靖帝下旨“太仓中库所贮为备缓急之需,今后非有圣旨,不得取太仓一两一毫库银”,封存太仓库银,然后又接着当场下了一道取银二十万两,用于武当山建元岳行安神之礼一事的圣旨。

廷议之后,嘉靖帝将严嵩、徐阶以及户部尚书孙应奎留了下来,另有他事安排,其余官员有序离开。

朱平安也跟着众人出了大殿。

当然,只是出了大殿而已,今晚还要加班,今日廷议的的事情,都要连夜形成文书,下发各地呢。

因为廷议坐派京料银一事,导致朱平安没什么胃口,觉的今日色香味俱全的御膳也是食之无味,味如爵蜡,匆匆扒了两口御膳,就饱了,撂下了筷子。

很快,朱平安等人便被吕本吕阁老组织起来,起草公文。

朱平安被安排起草安庆府、苏州府、和州府三地的坐派京料银的文书。

提起毛笔,朱平安顿在了当场,只觉的手里的毛笔足足有千斤重,难以承受其重,一笔也下不下去

只要一想到。

老百姓额外增加的赋税,都是自己等人起草的印发的公文,朱平安就不由得不寒而栗,额头出了细密的汗渍

虽然这种国家大事自己没有半毛线的发言权,虽然自己只是一个奉命起草文书的,朱平安也觉的

“哎,哪个谁,你怎么不写啊?”

军国大事,大家都争分夺秒呢,你这个小年轻竟然走神,吕本吕阁老见朱平安提着毛笔神游太虚的样子,面上不悦,有几分不满的斥道,但是年纪大了,一时间想不起朱平安的名字了,伸着手指了指朱平安,用“哪个谁”来代表。

朱平安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吕阁老说的是自己,连忙起身向吕阁老请罪,先认错请罪,后一脸诚恳的说自己初次起草文书,没有经验,不免有几分忐忑,唯恐出错,这才下笔有些迟了。

看朱平安诚恳认错,又看在徐阶的面子上,吕本面上的不悦减了几分,摆了摆手让朱平安坐下,下不为例,令一旁的官员给朱平安一份文书样本,令朱平安照本宣科。

朝廷大事,还不是自己这个小六品能左右的,轮不到自己指手画脚。

朝廷如一个大戏台,上演一场又一场的戏,不过自己不是主角,甚至连跑龙套的角色也轮不到自己。自己只是戏台下的一个吃瓜群众,充其量是站的靠前一点的吃瓜群众。

朱平安在心里默默对安庆、苏州、和州三府的老百姓告了声罪,然后便提笔蘸了墨汁,老老实实的按要求起草起公文来。

不过某个写公文的吃瓜群众,没想到有不久后会有一台戏缺了主角。

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值夜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大事成矣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断尾求生与铁锁横江第二百三十一章 杀马特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开局不顺第七百五十五章 御赐仙丹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看,这才是诡辩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人山人海,知己难求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帮姐分忧好妹妹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倭寇蛇阵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乱世用重典,连坐法问世第九百九十四章 起风了第六百九十章 野有死麕第二百八十三章 若得一人老第七百六十三章 晚归第八百零三章 寸土寸金BJ城第五百零二章 县衙来人第九百一十四章 熊孩子的梦想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谁能看上他第一千六百章 义乌募兵进行时(三)第三十三章 东窗事发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释疑解误(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末将请命,捉拿贪官朱平安第九百八十三章 奈何奈何第二百七十三章 时运不济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张经的二次考较(下)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本官岂贪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封奏折起波澜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无规矩不成方圆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心有灵犀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激动的六小姐第四十九章 智商是硬伤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靖南人傻钱多,速来第七百九十四章 圣旨到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另有隐情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没道理蠢猪不罚罚栋梁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一往无前朱平安第一百三十一章 神一样的书生第六百六十二章 缘由第五百四十九章 平安破案(四)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界定粮价第一千五十二章 我在侯府养伤的日子(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个人的稽查组第八百九十二章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思乡心切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秋气渐凉,望养神智第八十五章 安哥儿不哭,站起来撸第一百六十五章 这是做的假账呢第七百八十四章 刘御史与白云寺第五百二十九章 酱油事小,科考事大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天价秘药第三百二十二章 贤侄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阴谋重重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放过宝宝,有本事冲我来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 天不亡我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找倭寇验证第八百零三章 寸土寸金BJ城第三百零八章 我认错了第一千八十七章 视察牢房第七百零一章 沉默是金第八百五十二章 赏赐第一千九十七章 寇分台州第三十四章 吃东西要嚼碎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不,兵变还没结束第四百五十章 生平第一奏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再访胖子第一千四十九章 我在侯府养伤的日子(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放榜进行时(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姝其家第七百五十二章 温茶作文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阴郁的陈东第五百八十四章 说媒第五百五十五章 年少诡才第六章 智商碾压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又缺钱了第三百零二章 天下风云出我辈第六百七十四章 被吓坏的包子第九百六十六章 所谓美女第一千一十五章 平安受教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异常的倭寇第三十二章 偷看寡妇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倭寇杀来了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徐海吐血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鞭挞驿馆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绝望的尚知府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压断老驴腰第三百四一十八章 朕有一梦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义乌募兵进行时(一)第九百二十五章 事成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公审大会(中)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有无水分第三百六十六章 异变第五百七十三章 太监的斗争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末将请命,捉拿贪官朱平安第五百一十五章 君子远庖厨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你们这是人话吗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走火入魔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大获成功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罗龙文来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周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