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争否

难道......

一个念头在谢慎脑中闪过,随即他打了个寒颤。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刘太监确实是要给沈娘子赎身,但他给沈娘子赎身后,不是养在镇守太监府而是转赠给右布政使薛举!

这个念想法乍一看来有些跳脱,可是联系沈娘子的经历和薛布政使的为人便不觉得有何出奇的地方了。

薛举之所以在南京时敢掳掠教坊司的官妓入府,是因为他当时是南京礼部右侍郎。以礼部右侍郎的职务之便将几个官妓掳掠至府中还是不成问题的。事后大可以说那些官妓病死。南京又是山高皇帝远,薛举更是不必担心有人检举。

而且薛举敢这么做,后台一定很硬,所以他可以毫无忌惮的为所欲为。

但他出任浙省布政使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一来上面压着一个巡抚,薛举不敢太过放肆。二来,他并没有权力直接召问官妓。

以薛举的性子,硬的不能来就要来软的。可他是堂堂朝廷命官,不可能直接给歌妓赎身。这样一来肯定有无数参奏薛举的奏疏递送到京师天子手中。

薛举人缘不好,在浙省又没有过强的掌控力,故而不会冒险。

但如果让镇守太监出面给沈娘子赎身,舆论的关注度就会低不少。而且即便太监偶有失德之举,文官们也不会口诛笔伐,群起攻之。

原因有二,一来文官系统和宦官系统并不相交,属于井水不犯河水。浙省的文官没必要为了一个歌妓越界。二来刘太监的身份特殊,他可是堂堂杭州镇守太监。这职位设置之初就是天子用来监视当地官员的,除非那些官员脑子抽了才会选择为了一件小事得罪刘太监。

若是刘太监气恼之下给天子打小报告,把他们都参奏一番,那可是不得了的。

文官毕竟是外臣,如果让天子做一个选择的话天子肯定更愿意相信镇守太监而不是当地的官员。

这没有道理可讲,谁叫太监是天子的家奴呢。

刘太监替沈娘子赎身最多造成一时轰动,轰动过后并不会引起什么连锁反应。

当事态平息之后,刘太监完全可以把沈娘子送给薛举。名义上可以冠以其婢女的身份。

刘太监毕竟是宦官,找刘太监做这件事薛举还不用担心被戴绿帽子,无非是多费一些周折罢了。

至于刘太监为何愿意帮薛举,谢慎当然不知晓,或许二人在京师时私交不错亦或是二人后台是同一个贵人。

相较而言,谢慎更倾向于第二种。

当然这一切只是谢慎的一个推断。只不过这个推断来自于缜密的逻辑推演,又有大量的证据佐证。在这种情况下,推断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人都是有所图的,谢慎不相信刘太监给沈娘子赎身就是为了养一个花瓶。他也不相信以薛举的性子肯放过中意的女人。

将这一切串在一起是那么的合理,谢慎深吸了一口气,愁声道:“恐怕事情有些麻烦了,如果谢某没有猜错的话,此事应该和薛布政使有关。”

沈雁花容失色,一时声音都有些颤抖。

“薛布政使?谢公子是说真正想给奴家赎身的不是镇守太监刘文?”

谢慎点了点头道:“这种可能性很大,所以沈娘子若是不想嫁给薛布政使,就一定不能让刘太监给你赎身!”

谢慎从窈娘口中听到了无数女子凄惨的境遇,他不希望眼前的沈娘子也落的一样的下场。

以薛举的个性势必不会对沈娘子专情,吃腻了随手丢去,沈娘子自是落个凄惨境地。

“可是他是杭州镇守太监,莫说给奴家赎身,便是拆了芍药居都不会有人说什么。奴家又如何能阻止的了?”

沈雁的目光中满是绝望。她本以为可以这么平淡的过一辈子,谁曾想竟然隐隐面临大劫。薛布政使她是见过的,五十多岁的糟老头子哪里配的上她。

若是嫁个太监守活寡也就罢了,偏偏要嫁给这么一个老头子,还要备受凌辱,她不愿意!

但不愿意又能如何呢?

刘太监一旦给她赎身,她就是刘太监的人了。

届时刘太监再想把她如何那完全看刘太监的心情,任何人都无权干预。

“沈娘子莫急,让谢某好好想想!”

谢慎揉了揉额角,开始思忖应对之法。

一旁的张不归自然十分焦急。他得不到沈娘子无所谓,可不能让沈娘子被人赎身去作妾。

“慎贤弟你快好好想想!”

谢慎踱了数步,面上忽然露出喜色!

“有了!”

“不愧是慎贤弟,真乃诸葛也!”

谢慎不理会张不归张大公子的马屁,兀自说道:“沈娘子若想避免被赎身,必须全力一搏,争取花魁会夺魁!”

沈雁大惑不解道:“这是为何?那薛布政使若是真对奴家有意,花魁会夺魁岂不是更让他眼馋?”

从正常的逻辑角度考虑确实是这样。

不过这件事偏偏不能以常理忖度之。

杭州府花魁会相当隆重,选出的花魁更是风头无限。

如果仅仅是青楼头牌被赎身,最多造成一时轰动。但如果是杭州花魁被赎身,还是在刚刚成为花魁后就被赎身,那造成的轰动效应就不会轻易消散了。

非但如此,肯定会有无数双眼睛盯着镇守太监刘德,在这种压力下刘德根本不可能将沈娘子转送给布政使薛举,那便是把薛举架在火上烤。

这还是好的,如果读书人真的气急了,未必不会群情激奋到镇守太监府上闹事。

这些读书人又不知道刘太监给沈娘子赎身是为了卖薛举人情,只以为刘太监要独享花魁。

在读书人眼中,花魁是高雅的,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

刘太监不过是个阉人,竟然想独享花魁,简直是痴心妄想!

文官们可能因为顾及仕途装作没看见,可读书人不会!这些半民半官的愣头青只会把刘太监逼到风口浪尖!

相反如果沈娘子花魁会表现一般,那么她不过是个寻常的青楼头牌罢了,读书人目光都聚集在花魁身上,她被刘太监赎身与否便不会太受关注了。

......

......

第二百二十二章 乡试前夕第二百六十二章 选官啦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袭黑风川第四百零二章 豹房第五百八十六章 返乡(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梦中伊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强势的徐老大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卖人情第四百七十九章 天子有求第五百三十三章 会馆遭贼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八十七章 哈密胡姬第四百七十一章 局势迷离第四百八十六章 宁王谋反(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将酒楼计划提上日程第九十五章 化腐朽为神奇第四百九十一章 内讧第三百三十二章 募集粮草第三十四章 县试案首第四百六十七章 贼酋来袭第八十三章 洞若观火第三百七十二章 锦衣卫办案第四百一十三章 杨家有子初长成第二百九十三章 贾鸣和第八十九章 沧浪之水浊兮第二百七十九章 如何破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郑训导的过往(一)第三百五十八章 朝野风波第三百二十三章 过堂第四百三十三章 远道而来的客人第六十二章 营造一场偶遇(一)第三十四章 县试案首第四百九十二章 夺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四百四十四章 开诚布公第四百零八章 甘陕总督杨一清第五百四十二章 真倭假倭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政试点第五百二十八章 以退为进(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真倭假倭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任吏部尚书第三十六章 案首的魅力第三百二十五章 鞑靼人扰边第三百二十二章 上面有人(第三更)第一百一十章 姚江诗会(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宁王谋反(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宴中百态(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孺子可教第三百二十九章 布局第五百三十二章 除旧布新【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十八章 石头记第五百六十七章 京师水深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零四章 呆萌小正太(第五更 为盟主vivian520加更)第四百三十五章 返京面圣第三百零七章 离京(第三更 为盟主梦中盛唐i加更!)第五章 余姚米贵第四百零九章 病入膏肓第一百二十四章 圈子内外第三百九十三章 金屋藏娇第一百七十五章 神童的执念第一百六十四章 意欲何为第一百一十一章 姚江诗会(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如江湖一般的翰林院第四百四十四章 开诚布公第五十四章 别有一番风味第八十八章 暗流第三百九十八章 太监也有温情时(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二章 情字伤人第一百零一章 但愿人长久第一百一十一章 姚江诗会(三)第四百四十三章 钦差第一百八十三章 滩涂种棉花(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滩涂种棉花(二)第五百零三章 绿萝行刺(第七更!)第一百七十一章 回家的感觉真好第一百九十三章 穷亲戚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欲北巡第一百七十六章 郑训导的过往(一)第二百七十六章 取而代之第七十二章 院试风波(二)第二十五章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第三章 天生我材必抄书第一百二十四章 圈子内外第四百八十章 老相识第一百一十二章 姚江诗会(四)第四百一十三章 杨家有子初长成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欲北巡第二百二十八章 春风得意,跟贡院说再见第五百七十八章 官绅顽疾【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五十三章 嚣张的寿宁侯第三百九十六章 帝王心术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生转折点的乡试第一百四十二章 女刺客第三百一十一章 原来是中毒(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五章 徐侍郎此来何意第三百五十章 相思蛊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袭黑风川第五百三十四章 倒打一耙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六十章 拜谒座师第五百八十九章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