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贤侄要代笔吗?

以他对徐贯的了解,如果一番推脱反倒会让老大人厌恶。

谢慎颇是愧疚的说道:“非是晚生不肯来拜会老大人,实乃前些时日科试在即,晚生无暇分心。事关举业,晚生不敢有丝毫懈怠。”

好在有科试这个万金油理由,不然谢慎真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了。难道他要对徐贯说,我对您老人家的千金没有一丝一毫的想法,您可别缠着我了?

徐贯点了点头道:“贤生确是应多把心思放在举业上,然闲暇时也须四处走走。”徐贯呷了一口茶水,淡淡道:“这次科试贤生考的如何?”

谢慎面色一红道:“晚生侥幸得了个头名。”

徐贯却是摇头慨叹道:“贤生你就是太过谦虚了些。若是一次两次还能说是侥幸,可你已经连得县、府、院、科四试头名,确是实力使然。”

谢慎只得讪讪回道:“老大人谬赞了。晚生实在担待不起。”

二人又闲聊了几句,却是一直没有切入正题。

谢慎虽然心中急切,但也不能直接说晚生对老大人的千金不感兴趣吧?

倒是徐贯摆了摆手道:“既然来了,贤侄不妨就在松江府多待些时日。”

谢慎心里苦啊,偏偏这苦还不能说出来,真是急煞人也。

“老大人盛情相邀,晚生安敢不从。”稍顿了顿,谢慎继续道:“晚生在府门外见到几个军士,可是老大人的家将?”

徐贯轻摇了摇头道:“非也,非也。他们是金山卫的军户,是松江知府借调来护卫老夫周全的。”

谢慎闻言恍然大悟。怪不得那几个军户十分跋扈,原来是金山卫的,这就不难理解了。

大明沿海卫所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防卫倭寇,其中东南沿海尤甚。

不少卫所都会独立建城,并不依附州县。这些军户大多会独立屯田,与寻常意义上的州县分治,可谓井水不犯河水。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卫所的独立性,毕竟明代文官对武官的压制很大,总兵见到御史下跪都不稀奇。

如果卫所再要寄驻在州县中,那么其屏障意义真就所剩无几了。

但是卫所独立建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是武官领治,管理上较为混乱或者说趋近于老庄的无为而治。

不过这并不会干预正常的州县民政,就连土地也并没有从州县辖制内划分出去,而是军户自己开垦出的。

简单来说,卫所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县城,只不过其辖制内的民户都是军户以及其家属罢了。

便说这金山卫,距离華亭县就有六十里,紧邻海涂荒滩。

松江知府无权过问金山卫的具体布防事宜,但要是向其千户借调几个军士护卫巡按御史的周全还是不在话下的。

各卫所的实际指挥者是千户,但除了卫所外还设有巡检司。

通常意义上,卫所起到的是瞭哨的作用,而巡检司的设立是为了区域联防。

也就是说,巡检司的权限要比卫所大一些。

不过按照徐贯的话,那松江知府应该直接找的金山卫,而没有通过巡检司这一层关系。

到了嘉靖朝,宁波府龙山所、观海卫以及绍兴府临山卫、三江所都是倭寇袭扰的重灾区。当然,松江府的金山卫、苏州府的镇海卫防御压力也很大。

谢慎前世研究大明东南海防困局时每每慨叹,在他看来大明东南沿海防线之所以千疮百孔很大原因是各卫所负责的防御区域有限,巡检司又不能起到总领的作用。

故而后来设浙直总督,就是为了弥补这一遗憾。

可惜那也是以文领武,外行指挥内行,虽然能够保证布防大政策的连贯性,但在瞭哨反应速度上仍然不很及时。

归根到底,是因为武将的身份地位太低,很难和文官分庭抗礼。

如果总兵的地位能够提升到与巡抚、总督一般,也许这个困局便不需要等到戚家军打破了......

“金山卫的陈千户性子豪爽,老夫也很是佩服。若有机会倒是可以带贤侄去与陈千户一叙。”

这还是颇让谢慎感到惊讶的,堂堂工部侍郎徐贯居然跟一个小小金山卫千户有交情?

“前几日有小股倭寇从羊山岛到金山卫沿岸劫掠,陈千户带军士奋勇杀敌,斩首十余级。老夫恰巧见到如此壮举,正打算写奏疏向朝廷报捷。”(注1)

徐贯却没有注意到谢慎的疑惑,继续说道。

“哦?前些时日竟然有倭寇袭扰松江府沿海?”

谢慎直是一惊。

他在余姚时虽然也听到过倭寇袭扰,但最后都证实是蟊贼假仗倭寇声势行凶,都是自己人劫掠自己人!

可看徐贯说的这般郑重,这次来松江府劫掠百姓的应该是真的浪人了。

在倭寇并不算猖獗的弘治朝,斩首十余级已经是个很大的战功了。

那陈千户之所以不亲自写奏疏向朝廷请功,最大的原因可能还是文化程度不高,心里没底。

要知道报捷的奏疏是要呈递给天子御览的,那语言便不能太粗俗,太不堪入目了。同样的内容由不同的人写出来起到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徐侍郎可是堂堂朝廷大员,文字功底自然深厚。而寻遍整个金山卫都不见得能找出几个识字的军士,陈千户不去找徐贯代笔还能找谁?

徐贯一边捋着胡须一边幽幽说道:“正巧老夫还没有写报捷奏疏,贤侄有无兴致代笔?”

谢慎连连摇头道:“此乃军枢大事,晚生不敢置喙。”

徐贯是在和他开玩笑?

谢慎不过是一小小秀才,在一朝侍郎面前班门弄斧写报捷奏疏?那不是找死是什么?

若是让他吟诵出几首诗词来,谢慎还可能考虑一番。写奏章?还是算了吧!

他前世治明史时虽然也查阅过不少奏疏,但看是一回事写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论是原先的那个谢慎还是现在这个,陈写奏疏这项技能都还处于未开发状态。

自家事自家知,谢慎还是不去班门弄斧了。

......

......

注1:明时羊山岛即今小洋山、大洋山岛。

第二百七十章 愿得一人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锦衣昼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徐侍郎此来何意第一百一十一章 姚江诗会(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五百六十八章 你来我往【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三十二章 比的就是气势,你还别不服!第三百三十二章 募集粮草第三百九十三章 金屋藏娇第四百五十章 拜佛求签第七十三章 院试风波(三)第九十五章 化腐朽为神奇第四百六十四章 九边之首第二百七十二章 内宫助力第二百六十五章 你侬我侬第四百四十四章 开诚布公第五百六十二章 水未落,石未出【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一十章 肺痨第三十七章 王守仁落榜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袭黑风川第四十七章 报官第一百八十八章 如何是好第一百三十九章 桃花劫第二百四十六章 如江湖一般的翰林院第三百零七章 离京(第三更 为盟主梦中盛唐i加更!)第五百四十五章 商倭勾结第一百四十八章 气煞人也第五百二十五章 无所不用其极【4000字二合一大求双倍月票!】第三百一十一章 原来是中毒(第二更)第四百三十八章 华亭县令第八十六章 秀才遇到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气煞人也第三百一十章 疫病与口罩(第一更)第八十七章 巧遇陆渊第六十章 拜谒座师第五百四十七章 杀人灭口第四百零四章 弄臣能臣第一百七十六章 郑训导的过往(一)第二百四十四章 谢状元第五十五章 绍兴府试第二十九章 丰厚酬金第二百七十七章 振臂一呼第五百三十二章 除旧布新【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八十五章 针尖对麦芒第四百八十八章 王守仁献策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多的墙头草啊第二十八章 石头记第五百二十二章 搬救兵(下)【第四更,求双倍月票!】第二百九十七章 连锁反应(第三更 为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四百七十二章 改造神机营第七十七章 陆渊的抉择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境界第四百八十五章 宁王谋反(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穷亲戚第五百三十五章 时来运转的唐寅【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六十章 拜谒座师第四百六十二章 出京第二百九十一章 骑墙的锦衣卫第四百四十二章 华亭缙绅的生意经第五百三十七章 殿试连捷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六十五章 谢迁反击与徐溥致仕第三百三十七章 害群之马第二百七十二章 内宫助力第二百九十二章 厂卫之间第五百八十七章 返乡(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以退为进(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种植土豆第二百四十四章 谢状元第四百九十七章 唐伯虎(第一更!)第四百五十章 拜佛求签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来的风疾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华的逆袭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子的心思第二百四十章 会试会试!第一百六十三章 独在异乡为异客第三百九十五章 这下厉害了!第二百章 超越时空的棉花种植技术第六十六章 我来作诗给您听(三)第一百零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二百一十三章 贤侄要代笔吗?第五百二十四章 国法重如山(下)【第二更,求双倍月票!】第五百四十七章 杀人灭口第一百八十四章 倭寇来了?第五百章 你对权力一无所知(第四更!)第五十八章 抢头条第二百六十四章 马文升很忙第一百三十章 君子报仇(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风波平息第六十五章 我来作诗给您听(二)第六十六章 我来作诗给您听(三)第二百六十九章 与王守仁坐而论道第二百五十章 谢修撰的第一课第二百四十四章 谢状元第二百六十五章 你侬我侬第四百九十六章 苏州行第五百一十章 新的开始第一百四十五章 画舫游湖第二百一十一章 与沈娘子的合作第十二章 萝莉计第三百三十一章 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