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如何破局

他这次上书请求裁撤东厂,更多的是为徐珪助势,至于能否裁掉东厂他并不关心。

但在锦衣卫指挥使牟斌看来,谢慎此举意义却是大为不同

毕竟谢慎是个清流词臣,词臣最看不对眼的就是太监,何况还是手握东厂权柄的提督太监。

在牟斌看来,谢慎这次肯定是奔着整倒东厂去的,在这个时候锦衣卫若是介入,才真的是找死。

锦衣卫绝不能动,至少在天子明确表达态度前,绝不能动

谢慎微微有些错愕。

牟斌牟指挥使的态度值得玩味啊......

这么明确的表明态度,牟斌这是铁定不想趟这趟浑水了?

这可有些难办了。谢慎的计划都是建立在牟斌出手的前提下。一旦这位做起了缩头乌龟,那全盘计划都会被打乱。

深吸了一口气,谢慎继续道:“牟指挥使此言差矣。厂卫虽常被人连在一起提及,但并非唇亡齿寒。相反,假使牟指挥使此刻能以大局为重出面弹劾杨鹏,陛下心中定会对牟指挥使,对锦衣卫高看一分。”

话说到这个份上,谢慎已经尽力了。假使牟斌再不出手也没有办法了。

牟斌眼眸微微转动,良久才淡淡道:“我凭什么相信你。”

我靠!要不要这么赤裸裸,好歹也是锦衣卫指挥使,咱就不能委婉一点?

谢慎腹诽了几句,没好气的道:“凭翰林院联名上书的一十九名同僚!”

十九人听起来数量不多,但那些可都是清贵不可言的词臣老爷啊,岂是寻常官吏可比的?再说了,有翰林院官员联名上疏在前,牟斌再随大流跟风上疏也不会显得很显眼吧?

谁知牟斌却是摇了摇头道:“翰林院是翰林院,锦衣卫是锦衣卫。这个理由不能打动我。”

谢慎此刻已经是一脸黑线,强自忍着才没有发作。

这个牟斌还真是一个油盐不进的老油条啊,要让他松口答应看来真得费一番心思。

“那依牟指挥使之见,谁人上疏弹劾杨鹏,牟指挥才会出手?”

谢慎也不想问的这么赤裸裸,这太没有技术含量!

但牟斌已经“坦诚”到这个份上了,他再遮遮掩掩反倒是显得矫情。

牟斌叩了叩手指道:“只要屠滽屠老大人请撤东厂,某立刻上疏。”

屠滽?

这个答案还真是有些出人意料。

谢慎在脑中细细检索这位吏部尚书的资料,发现记起的都是一些碎片化的东西。没办法谢慎前世不是专修弘治朝历史的,能够记起一些大佬的履历就不容易了,对屠滽这样的“二线”人物只是有些印象,要说熟悉那可就太扯了。

不过屠滽既然是天官,自然有一定的号召力。

原来锦衣卫指挥使牟斌牟大人是想扯虎皮作大旗啊。

也难怪,翰林院的词臣老爷虽然清贵,但毕竟品级都不高,属于储备干部。

这样的人上疏自然可以刷声望,但对朝局的影响十分有限。

而吏部尚书屠滽则不同了。

作为天官,屠滽的一举一动都会被看作朝局的风向标,无数隐于幕后如牟斌的大佬都会伺机而动。

唉,还是谢慎把官场想象的太简单了啊。

水至清则无鱼,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利益。

牟斌这么做无可厚非。

但问题是谢慎和这位屠老大人并不熟啊。

要是牟斌牟指挥是叫他找王华或者谢迁出面,谢慎没准还能拍着胸脯应下,可这屠老前辈......

见谢慎面露难色,牟斌便摆了摆手道:“谢修撰若有难处,我也不勉强,不过这事就爱莫能助了。”

谢慎摇了摇头道:“屠老大人那里谢某会去试一试。”

话不能说死,试一试已经是谢慎能够给出的最大程度“承诺”了。

牟斌面容仍是平静如水,只微微点头道:“那就等谢修撰的好消息了。”

谢慎拱手告辞,一路出了锦衣卫署,回到翰林院一头扎进公署里。

不少同僚围上前来询问,谢慎虚应了几句便打发众人去编修《会典》了。

如今谢慎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能够劝说屠滽上疏。

要知道做到部院正印堂官这个位置的大佬都是人精中的人精,看风向比谁都准。

要想摆他们一道,叫他们作枪使难度可想而知。

再加上谢慎和屠滽没有半点交情,若是贸然找上门去肯定收效甚微。

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找一个中间人引荐,这样双方有一个缓冲不至于过于尴尬。

中间人的选择十分关键,最重要的是可靠,谢慎思前想后觉得只有谢丕可以作这个中间人了。

再怎么说谢丕也是文选司主事,归屠滽直接管辖,是屠滽的“自己人”。

加之谢丕和谢慎的关系斐然,于双方都很合适。

......

......

好不容易挨到了坐班结束,谢慎坐上了软轿直奔谢府。

此谢府非谢迁在东华门暂住的别院,而是谢家在京师的正宅。

谢丕现在每日需要去吏部坐班,住在正宅明显要方便许多,至于晨昏定省为人子的义务,则算是省了。

这还是谢慎第一次来谢家正宅拜访,难免有些紧张。

下轿之后,自有护卫鲁种田上前叩门,不多时的工夫便有一门官来开门。

“这位大人是?”

那门官见谢慎身着官袍,陪着小心道。

虽说谢迁现在已经入阁参与政务,可还没有加任何头衔,在内阁中属于排不上号的。

旁人尊称一句阁老那是给谢迁面子,并不是说谢迁就真的和首辅徐溥、次辅刘健平起平坐了。

在这种情况下,谢迁自然做事要谨小慎微,生怕被人抓住错处不放毁了前程。

故而才会出现堂堂阁臣门官对一六品官员恭敬如斯的场面。

按照正常的逻辑,宰相门房五品官,哪有“五品”敬六品的道理。

不过谢慎也没心思和这门官闲话,当即道:“在下翰林院修撰谢慎,特来拜会你家小老爷。”

那门官点了点头道:“小老爷还没有回府,谢大人不妨先进府歇息片刻吧。”

......

......

第二百二十六章 精彩的作答第二百二十一章 世道人心(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两大文魁第二百零七章 从私塾开课到科试开考第三百四十章 齐人之福第四百五十五章 症结所在第五百三十五章 时来运转的唐寅【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圈子内外第一百八十四章 倭寇来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倒打一耙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十二章 会当凌绝顶第五百四十四章 南桥码头血战(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失火第二百三十九章 拜会王华第四百八十一章 桃花运来第五百零二章 深交唐寅(第六更!)第四百三十一章 训学第二百三十二章 比的就是气势,你还别不服!第五百一十五章 借刀杀人第三百三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七十章 二桃杀三士第三百二十五章 鞑靼人扰边第一百四十二章 女刺客第五百四十五章 商倭勾结第五百八十九章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大结局)第二百一十九章 世道人心(二)第三百一十七章 潞安一霸(第三更 )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鬼遇李逵第三百六十七章 朵颜三卫第四百八十六章 宁王谋反(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甩锅与背锅第五百七十九章 她在山中笑【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钱宁出逃第四百二十九章 接风宴第四百二十章 请君入瓮第二百六十二章 选官啦第九十三章 参悟玄机第五百二十三章 国法重如山(上)【第一更,求双倍月票!】第一百六十二章 宁员外的执念第二百八十三章 洞房花烛夜第四百八十六章 宁王谋反(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镇守太监第二十三章 谁在布局第一百五十二章 拜会宁员外(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郑训导的过往(二)第四十九章 演技爆表第一百四十六章 再叙大宗师第五百四十九章 上升阶梯第五百四十六章 功劳问题第二百三十五章 甩锅与背锅第十章 县尊之恩第二百一十章 入幕之宾第二百三十八章 春衫薄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刀杀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回家的感觉真好第一百零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七十九章 好浑的水第二百章 超越时空的棉花种植技术第二十三章 谁在布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观政选官的年轻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王守仁献策第一百七十六章 郑训导的过往(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圈子内外第三百二十四章 国法要杀你第五百八十六章 返乡(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内讧第二百零四章 请赐匾额第三百八十章 君臣同乐第二百二十一章 世道人心(四)第八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七十五章 连中小三元第三百一十二章 主政一方(第三更 月票200票加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姚江茶与雅集第四百六十二章 出京第四百一十八章 狗咬主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攻守之势异也【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外臣内臣第十二章 萝莉计第四百六十二章 出京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子恩旨(第五更)第五百零五章 蛛丝马迹(第九更!)第九十五章 化腐朽为神奇第一百二十章 谁是幕后之人第三十章 蓄力第八十章 扑朔迷离的局势第五百四十三章 南桥码头血战(一)第四百零七章 四边总督第六十八章 国士无双第四百六十三章 投怀送抱第一百一十四章 他人笑我太疯癫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生转折点的乡试第三百零五章 君恩难料(第一更)第五十九章 酒宴上的众生相第三百一十八章 辅弼贤臣(第四更 )第七十章 说文解字第四百章 借势分宠第四百五十八章 姐弟情深第五百三十一章 赐死 【4000字二合一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