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募集粮草

可以说,整个山西晋商商帮都唯他马首是瞻。

郭仑却是摇了摇头道:“话不是这么讲的。小老儿当初之所以肯接这粮草专卖的生意,还不是胡公保证一定不会出岔子。如果刘御史这次真的要动刀子,那小老儿这的损失可就太大了。”

这个滚刀肉!

胡瓒心中暗骂了一句,却不得不压低声音道:“郭老弟,你这是信不过咱家啊。”

郭怀摇了摇头道:“不是小老儿信不过胡公,只是这件事太特殊了。”

胡瓒被他磨得没脾气,只得退让道:“那你说怎么办吧。”

郭怀等的就是这句话,当即笑道:“让刘御史不要在汾州收粮。”

胡瓒摇了摇头,叹声道:“这不可能。刘老匹夫这次来就是督理军饷的。整个山西都得配合那个老匹夫,汾州怎么能例外?”

仿佛觉得自己说的太过强硬,胡瓒又解释道:“当然,也不是从你那里白拿。官府是借,等鞑靼人退了,慢慢会还的。”

郭怀却不领情,咳嗽一声道:“胡公,小老儿也是跟您合作多年的了。官府是个什么样子小老儿清楚的很。鞑靼人扰边,这种时候官府来借粮食和抢有什么区别?”

胡瓒面色一沉道:“那你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叫咱家去帮你把刘御史赶走吗?”

郭怀摆了摆手道:“胡公误会了,小老儿不是那个意思。小老儿是希望胡公能够配合小老儿演一出戏。”

“怎么演戏?”

胡瓒蹙眉问道。

“是这样。”郭怀凑到胡瓒身侧,耳语了一番。

“这样真的行吗......”胡瓒有些犹豫的看向郭怀。

“胡公照小老儿说的去做,绝对可以成事。”

郭怀幽幽说道。

......

......

谢慎返回潞安府的第一日,便吩咐下去,要向潞安大户借粮。

有了前车之鉴,潞安大户们这次都老实了不少。主动将粮食“借给”官府。

国难当头,自然是一致对外。

面对鞑靼人,潞安豪绅们难得的“同仇敌忾”了一次。

但当谢慎看到各大户“借出”的粮食数目时,脸都被气绿了。

潞安十三家豪族一共借给官府的粮食只有五千石,这简直对谢慎是种侮辱。

潞安虽不似平阳那样豪商遍地,但能够排上号的商贾还是不少的。

在这种情况下却只拿出了五千石粮食,这不是打发叫花子吗?

故而谢慎决定找个机会好好找他们谈一谈。

知府大人下了请柬,肯定是没人敢不来的。

由于谢慎在之前就已经立过威,这些商贾在他面前就像羊见到狼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逾越。

谢慎也很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希望这些本地豪族可以借给官府更多的粮食。

软的不行来硬的,在谢慎的半逼半迫下,这些豪族终于松口,承诺拿出更多的存粮借给官府。

他们当然也明白,这粮食说是借,实则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谢慎当然也没有向他们保证这粮食一定会还,因为是刘大夏刘御史督理军饷粮草,谢慎说了也不作数。

老实讲,他对明代的缙绅阶层很不满意。这些人与官僚阶层有很深的联系,有些甚至本身就是官僚阶层。他们利用政策占尽了国家的便宜,但在国家有难时却一个个装聋作哑,不肯拿出钱来。

最明显的便是崇祯末年,李自成率众围城。崇祯皇帝几乎是央求朝臣们拿出些银钱来充作军饷,以抵御闯贼。

可这些平日里慷慨陈词,吐沫星子四溅的朝廷股肱之臣,都做起了缩头乌龟,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默不作声。

最后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崇祯皇帝吊死在了煤山上殉国,陪他死的只有一个太监......

而那些大明朝的肱骨之臣则摇身一变成了大顺朝的子民。

可惜他们最后还是被李自成抄了家,那些捂在被窝里没有捂热的金银也都进到贼寇手中。

这真是天下最嘲讽的事情了。

而眼前的局面,和明末何其相似。

一样是外敌当前,一样是缙绅阶层哭穷,只不过谢慎不给他们装疯卖傻的机会罢了。

大明朝的商税实在是太低了,定这么低的税,看似是保护私人财产让利于民,实则是对国家不负责。

将来若是有机会,税制这块倒是真的值得动一动。

回到府衙中,谢慎只觉得十分疲惫。

好在芊芊已经提前准备好了热汤,谢慎换下衣物舒舒服服跳进木桶中泡起澡来。

木桶中飘着许多花瓣,氤氲水汽蒸腾而起,

芊芊一边给谢慎揉肩,一边道:“夫君何必这么急,刚从太原府回来,也不好好歇歇。”

泡了泡热水澡,谢慎只觉得周身筋骨舒爽了不少,便闭着眼睛道:“为夫也想歇啊,可是情况紧急。若是为夫歇了,粮草的事情谁去管?”

徐芊芊蹙眉道:“鞑靼人竟真的那么厉害?”

谢慎心中直是无奈。

近年鞑靼人在小王子的带领下确实有复兴的势头。

但再想恢复到元时鼎盛几乎是不可能的。

之所以小王子每次率众袭扰边关都能占到便宜,给到大明边镇压力,归根到底还是大明承平太久,武备松弛。

若是把大明军队换成成祖时期的,还不是吊打这些蛮子。

但既然事实已经如此,谢慎能做的也十分有限。只能先募集到足够的粮食,保证守住大同,叫鞑靼人自讨没趣主动撤离。

老实讲,谢慎确实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军制改革,在边镇创建火器营。但这些以谢慎现在的实力显然无法做到,还是得手中握有权柄,对国家决策能产生影响时才考虑。

“也说不上厉害吧。”

谢慎笑了笑道:“只要我们坚守大同,鞑靼人是无可奈何的。”

“可是,既然我们不怕鞑靼人,为什么不追出去打呢?”

谢慎微微一愣,不知道该怎么向妻子解释。

游牧民族擅长马战,这个是不争的事实。而大明前期,因为朵颜三卫的缘故还能在马战上不落于下风。

......

......

第五十五章 绍兴府试第二百九十三章 贾鸣和第三百九十九章 变天了(第三更)第五百五十六章 求援第三百二十七章 借刀杀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如江湖一般的翰林院第一百六十四章 意欲何为第四百五十六章 决断第五百四十五章 商倭勾结第四百五十七章 恨入骨髓第四百九十一章 内讧第四百六十七章 贼酋来袭第四百五十七章 恨入骨髓第三百二十六章 侯抚院第二百八十二章 蝴蝶效应第三百六十一章 私心与公心第五百八十一章 活色生香【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零三章 东宫太子(第四更 为盟主vivian520加更)第六十章 拜谒座师第八十二章 购置宅邸第二百三十章 解元郎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笑他人看不穿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袭黑风川第一百八十章 别离情第二十四章 暗中角力第三百七十三章 坑死妹夫的大舅哥第四百九十八章 微服采花(第二更!)第五百四十九章 上升阶梯第五十二章 巡抚按临第四百三十四章 种植土豆第五百三十九章 文化的重要性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四十五章 画舫游湖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道难题(第一更)第七十四章 传说中的北镇抚司第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故人归(为堂主戰Dna火万赏加更!)第五百六十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八十三章 仓储与国运(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清贵的谢修撰第二百零四章 请赐匾额第五百六十三章 案情反转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原来是中毒(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九章 文渊阁失火第二百六十一章 清贵的谢修撰第三百九十五章 这下厉害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毒士钱宁第一百四十七章 镇守太监第一百八十四章 倭寇来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精彩的作答第二百三十二章 比的就是气势,你还别不服!第二十九章 丰厚酬金第六十六章 我来作诗给您听(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抽丝剥茧第四百六十二章 出京第一百九十二章 卖人情第一百六十六章 花魁会(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突然杀出的锦衣卫第四百六十八章 国运之争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而求其次第二百六十四章 马文升很忙第一百三十章 君子报仇(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再叙大宗师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明的脊梁第五百八十章 缘分天注定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六十章 不使人间造孽钱第四百二十四章 家和万事兴第一百二十三章 徐贯徐元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与缙绅交锋(第四更 月票400票加更!)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策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潞安一霸(第三更 )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而求其次第三十九章 结交韩晅第一百三十八章 何为名士第四百六十五章 宣府的众生相第三百六十五章 谢迁反击与徐溥致仕第五百四十二章 真倭假倭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十八章 会试考官李东阳第四百四十三章 钦差第一百四十二章 女刺客第二百九十九章 内鬼(第五更 为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三百八十七章 阎王要你三更死第十三章 王守文第四百一十五章 土地问题是顽疾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额通兑第二百四十八章 观政选官的年轻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王守仁回京第五百二十八章 以退为进(上)第二十二章 龙阳君第一百五十八章 爽朗的合作第一百三十九章 桃花劫第五百八十二章 天子禁脔【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十六章 曹主簿的软肋第二百八十七章 哈密胡姬第五百二十六章 算无遗策【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双倍月票!】第一百四十五章 画舫游湖第三百零八章 不胶不离即可(第四更 为盟主梦中盛唐i加更!)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华的逆袭第三百五十七章 打开市场第四百四十八章 阴谋论第二百八十三章 洞房花烛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