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案首的魅力

(求收藏,求推荐票!感谢书友天下纵横有我,汉朝,半生狂想的打赏。)

进入县学正堂,谢慎才发现孔教谕也在。

少年连忙冲孔教谕躬身行礼,孔教谕却是摆了摆手,示意谢慎莫要拘束。

吴县令轻咳了一声道:“你的文章本县也看过了,破题取巧,立意高深,而且文章写的老辣得体,可谓一阵见血。便是孔教谕都对你的文章赞誉有加。”

谢慎不知道吴县令这般夸耀是什么意思,便谦逊的束手而立,好聆听吴县令的教诲。

再怎么说,吴县令也是进士出身,对科举以及大明官场的许多潜规则比谢慎要清楚的多。从他这里多听得一些建议,对谢慎的发展只会有益无害。

“不过你锋芒太露,本县怕你今后会吃亏。”

吴县令叹息一声,神情颇为无奈。

“还请县尊赐教。”

谢慎知道吴县令话里有话,不想和他绕来绕去,索性主动求教。

吴县令沉声道:“你这文章若是放到乡试,会试定然是绝伦之作。可是放到县试中,却是鹤立鸡群,会徒惹人怀疑。”

谢慎沉声道:“莫非县尊怀疑学生?”

吴县令摇了摇头道:“起初本县确实怀疑过你,不过你是孔教谕一手带出来的。本县特地找来了孔教谕,向他询问了你的课业。孔教谕赞你天赋绝伦,是不可多得的英才。他看过你写的时文,确认这是你的行文风格。”

谢慎长出了一口气。

刚刚吴县令的口气实在是让他心悸,还好孔教谕死保他,不然万一吴县令生出疑心,确实有些难办。

看来他选用张居正的那篇文章确实太冒进了。历史上张居正的科举名次虽然并不理想,但怎么说也是作马屁文章的好手,他的文章拿来应付县试这样的入门级考试就像杀鸡用牛刀--太浪费了。

“人言可畏啊。”

吴县令顿了顿继续说道:“若你是世家出身倒也没什么,可你偏偏是寒门子弟。假使有人嫉妒你的才华命仆从家奴暗中造谣生事,你连个能替你遮风挡雨的靠山都没有。”

谢慎暗道你不就是老子的靠山吗,不然老子费尽心机的讨好你作甚。

“年轻人有志向是好事,但却要学会隐匿锋芒。四月便是府试,你当好好准备,切莫辜负了本县对你的一片殷切期盼。”

谢慎本以为吴县令说了一大串,会给他一套红宝书之类的资料,再不济也得写个条子递给知府大人提前打声招呼啊。就这么勉励了一句话,对的起谢慎写出的那篇千古文章吗?

孔教谕也道:“县尊说的不错,你一定要戒骄戒躁,切莫被县试案首的成绩冲昏了头脑。若是放在平时,你这案首还兴许会引人称赞。但今年是大比之年,大明的才子经过乡试遴选已齐聚京中。此时会试三场已经全部考完。三月十五便是殿试。如今莫说浙江,便是天下的目光都聚集在京师。”

孔教谕的一番话可算是给谢慎泼了一记凉水。他本以为县试案首可以让他名声大噪,再不济也可以趁势挤入余姚士绅圈子。可现在看来,谢慎参加县试的时间很不凑巧。

如今是弘治六年,二、三两月京师里连着会试、殿试两场大考,还有谁会关注区区一级县试的案首是谁?

谢慎很失望,但结果已经无法改变,如今能做的也只有尽力考好接下来的府试了。

“治学当心静。以你的资质只要心静下来,要想取得生员资格还是很容易的。”

孔教谕看来深谙胡萝卜大棒理论的精髓,此刻又安慰起了谢慎。

“多谢恩师教诲。”

谢慎好歹也算孔教谕的嫡传学生,他老人家的话少年还是要听的。

听了吴县令和孔教谕的一番鸡汤,谢慎心中直是有些郁结。

待学堂的大门开启,谢慎随着吴县令和孔教谕缓步走出,县试上榜的学子纷纷向他投出了艳羡的目光。

案首的待遇就是好啊,竟然得到了县尊和教谕的单独教诲指导。

谢慎心中则是吐血,什么教诲,分明是讲了一通大道理。这些大道理非但对谢慎接下来的考试没有任何帮助,还打击了少年一番。

哎,罢了,罢了。怎么说这也是谢慎来到大明参加科举后拿的第一个案首。虽然县试案首的待遇和他想象的有很大不同,但至少从信心上谢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吴县令和孔教谕可都是余姚城的大忙人,二人并未再对众上榜学子多说什么,直接拂然离去。

他们这一走,所有人的目光可就全落在了谢慎的身上。

“谢案首不愧是天纵之才,我余姚必定又出一个进士耳。”

“状元不敢说,怎么也是三鼎甲了。”

“为什么不是状元?说不准谢案首来一个连中三元呢。”

“啧啧,之前那孙公子被吹嘘的如神仙一般,结果怎么着,还不是挂在了榜尾。今日答谢县尊他竟然都不来,还装病,这点气量怕是这辈子也就如此了。”

“那孙家鼠辈怎么能拿来与谢案首作比呢。他除了出身沾了孙家的光,还有哪点能和谢案首比?”

“这话说的倒在理啊......”

不知是谁率先说了一句,之后众学子对谢慎的赞誉便接连不绝。

这些人中,有不少人都是临考前在酒楼夸耀孙若虚的。如今孙若虚大败给谢慎,他们又都纷纷倒向了谢慎,当真是一堆墙头草。

对于孙若虚,谢慎已经丝毫不担心了。能够通过府试的学子大多是县试排名靠前的,孙若虚考了这么个末尾的名次,是会被府试考官直接划归到庸碌之辈里的。一旦孙若虚不能考取功名,他孙家大少爷的头衔就没有了号召力,毕竟这些世家之所以可以百年昌盛,便是因为可以像机器一样不断制造出兼有功名的读书人。

一旦这期间出现了断档,这些世家便会受到质疑。如果家族中不能及时出几个举人进士消除质疑,流言便会毁了这些看似强盛无比科举家族。

......

......

第九十四章 崔光禄第五十一章 状元居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而求其次第五百零三章 绿萝行刺(第七更!)第三百二十章 施恩于人(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三章 远道而来的客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谢迁反击与徐溥致仕第十二章 萝莉计第一百七十五章 神童的执念第四百零四章 弄臣能臣第五百四十五章 商倭勾结第四百八十一章 桃花运来第三百二十四章 国法要杀你第二百八十八章 谁说太监不如男!第三百四十章 齐人之福第一百三十八章 何为名士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要乱用诗词啊第五百六十九章 李东阳致仕【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九十章 将计就计第六十六章 我来作诗给您听(三)第四百三十章 医者仁心第九章 狠狠打脸第四百八十八章 王守仁献策第三百三十六章 米里有毒?第二百五十五章 这下反转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拜会宁员外(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无所不用其极【4000字二合一大求双倍月票!】第三百七十五章 左顺门哭谏第四百四十章 华亭吴家第五百八十一章 活色生香【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冰释前嫌第三百七十四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百五十章 谢修撰的第一课第八十三章 洞若观火第三百八十三章 内阁尊乎?第七十四章 传说中的北镇抚司第九十七章 入股书坊第二百八十六章 汝目无君父第八十一章 破局人第五百五十五章 办报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十六章 青年版阳明先生第一百五十八章 爽朗的合作第五百零八章 请君入瓮第二百八十八章 谁说太监不如男!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任吏部尚书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的意念第三百四十九章 米虽贵,情更贵第三百零三章 东宫太子(第四更 为盟主vivian520加更)第一百五十章 应对之策第三百二十章 施恩于人(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子微服第一百九十四章 硕鼠(一)第二百九十章 朱希周的背景第五百六十一章 李泰之死【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内廷外朝之争第四百二十六章 朋党是要不得的第二百九十三章 贾鸣和第三百二十六章 侯抚院第一百五十五章 宴中百态(一)第四百五十章 拜佛求签第四百四十章 华亭吴家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子报仇(一)第九十九章 县学原来是这样的第五百四十六章 功劳问题第四百七十三章 哈密城破第三百一十三章 与缙绅交锋(第四更 月票400票加更!)第二百二十六章 精彩的作答第五百一十二章 一丘之貉第五百八十一章 活色生香【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六十四章 治贪之法【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一十六章 轮番上阵的徐家父女(一)第一百七十一章 回家的感觉真好第一百五十一章 拜会宁员外(一)第二百三十章 解元郎第三百七十二章 锦衣卫办案第一百二十四章 圈子内外第三百四十七章 文曲星与祥瑞第五百二十二章 搬救兵(下)【第四更,求双倍月票!】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华的逆袭第二百零九章 今朝喜来今朝乐第四百六十一章 帝欲北巡第一百章 执红牙拍板第四百一十五章 土地问题是顽疾第一百二十二章 柳暗花明第八十七章 巧遇陆渊第二百七十一章 御马监太监第二百四十七章 同僚关系第三百二十六章 侯抚院第十二章 萝莉计第七十八章 返程第九章 狠狠打脸第三百四十章 齐人之福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笑他人看不穿第十三章 王守文第二百六十七章 将酒楼计划提上日程第三百八十三章 内阁尊乎?第四十三章 豪门陆氏第二百六十九章 与王守仁坐而论道第四百六十三章 投怀送抱第五百五十九章 撕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