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杨家有子初长成

杨廷和的宅邸离谢慎的别业不远。

谢慎离开别业后便径直前往。

杨廷和告了病假,故而这段时间不在户部坐班。

谢慎猜想这是在向天子和内阁表态。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老子就不当这个劳什子的三边总督。你们别逼我,逼我老子就撂挑子不干了!

谢慎直是有些哭笑不得,一代名臣怎么觉悟这么低啊。

不过他还是要去劝杨廷和,因为在他看来除了杨一清没有人比杨廷和适合做这个三边总督。而杨一清已经被正德皇帝钦点去做延绥、宁夏、固原三镇总督,杨廷和要是撂挑子这活儿便没人干了。

故而谢慎已经准备好了和杨廷和“死磕”,反正他有三寸不烂之舌,大不了多费些唇舌。

到了杨府外,自有鲁种田前去叩门。

门官开门后发现来人是当朝内阁大学士谢慎,直是十分惊讶,连忙把小阁老请进府中。

自家老爷虽然吩咐养病期间一律不见客,但那是对一般人。像小阁老这样尊贵的客人怎么能拒之门外?

门官先是将谢慎引到偏厅,叫人茶水点心伺候着,之后马上前去禀报自家老爷。

杨廷和其实根本没有生病,只不过是借生病为由向内阁表态罢了。

此时他正自读书,听门官禀报说小阁老前来拜访,亦是十分惊讶。

“他现在人在何处?”

“小的把阁老请到偏厅去了。”

“哦。”

杨廷和放下书卷,叹声道:“该来的还是要来啊。”

他拂然起身迈开步子往外走去。

及到偏厅,杨廷和一边咳嗽一边走了进去。

谢慎放下茶盏朝杨廷和这边望来,见杨侍郎咳嗽的这么卖力,真是要笑出声了。

这杨廷和还真是个演员,演技简直爆表。

在大明朝当官的没有一个演技不好的,遇到难以应付的事便托病不朝,等到风头过去了病也就好了。

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谢慎也没有点破。

“听说杨侍郎有恙在身,谢某特来探望。”

二人之间并不相熟,只是因为公务关系打过几次交道。故而以字相称十分不妥。加之二人年龄差距较大,还是以官衔相称更为合适。

“小阁老太客气了。杨某不过是偶感风寒,告病在家修养几日便好了,怎劳烦小阁老亲自前来探望。”

杨廷和冲谢慎拱了拱手,和声道。

对于谢慎他的内心情感是十分复杂的。此子年纪轻轻便压了他一头,成功入阁,前途不可限量。

即便是眼光再差的人也能看出,以谢慎的年纪入阁是迟早的事情。

而他杨廷和,现在仅仅是个户部侍郎。虽然天子曾经让他去补韩文的缺做那户部尚书,但杨廷和却不满意。

作为一个文官不能入阁,不能做到首辅那就不能算是位极人臣。

但杨廷和又十分佩服谢慎。

此子接连对朝廷献策,每一策都切中要害。凭借这些功劳,再加上东宫侍讲的身份,二十岁入阁便不那么令人惊讶了。

“哈哈,这便好。杨侍郎可是大明朝的股肱之臣,若是病倒了陛下可从哪儿再找这么优秀的臣躬啊。”

谢慎客套了一番,话锋陡然一转道:“谢某听李阁老讲杨侍郎不想做这个三边总督?”

杨廷和知道谢慎来者不善,却没想到他会这么开门见山,着实愣了一愣。

不过他毕竟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油条马上换了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道:“非某不愿也,实不能也。”

谢慎最讨厌和别人兜圈子,见杨廷和想要转移话题却是毫不相让道:“不知此话怎讲?”

杨廷和又咳嗽了一声道:“某出身书香世家,对这兵戎之事并不熟悉。让某去出任这总督,岂不是贻笑大方。”

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若是一般地方的总督,不通兵戎倒没什么。可这大同、宣府、辽东三镇总督,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针对鞑靼人,如果不懂兵戎之事确实头疼。

“呃,此事也并非绝对。杨侍郎虽然并不精通兵戎,但对钱粮筹备十分熟悉。具体兵戎之事有卫所军官筹备,杨侍郎只需要整体把握即可。”

整体把握这四个字可是为官之道的精髓。

要做好领导这四个字绝对要做好。

当领导的不需要你事无巨细都去过问,这样不但会影响工作效率还会给下属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既然要用人就要放心的用,大方向没有问题就可以了。

即便真的出了事,领导也可以把责任尽数推出去,最多受几句责斥。

当然如果事情办的很好,那也是领导指挥有方。

“小阁老谬赞了。某在户部这几年自认为不过是个补锅匠,哪里有什么筹措钱粮的本事。”

杨廷和故作谦虚道。

谢慎心道咱们还能不能好好交流了?怎么大明的读书人都这么虚伪呢?

“杨侍郎太谦虚了。不知令郎对此事怎么看?”

杨廷和听到这里直接傻了。谢慎这是什么意思?老夫要不要做这个三镇总督,难道要听一个乳臭未干小子的意见吗?

大明以孝治天下,正所谓父为子纲,可却从没有听说过子为父纲的。胡闹,简直是胡闹!

见杨廷和铁青着脸,谢慎笑着解释道:“令郎才学出众,如果杨侍郎给他作出表率,也利于令郎接下来的成长啊。”

听到这,杨廷和心中咯噔一声。

他对儿子杨慎自然是十分满意的。在他看来以儿子的才学将来大比一定能获得三甲的名次,可谓前途无量。

但再怎么说那也是他儿子,叫他向儿子征求意见,实在是太别扭了。

可是谢慎说的极有道理。

如果他坚持拒绝君恩,不去做这三镇总督,儿子会怎么看?

他会不会认为自己的父亲是个沽名钓誉之辈?

这还不算什么,若是他以此为榜样进行效仿,那可该如何是好!

见杨廷和一脸茫然,谢慎知道他的计谋起效果了。

杨廷和虽然是铁腕政客,但唯独不会对儿子杨慎心狠。谁叫杨慎才学那么出众呢,便是杨廷和这个天才都十分欣赏。

......

......

第一百一十四章 他人笑我太疯癫第四百八十四章 坑人与被坑第一百七十一章 回家的感觉真好第二百九十三章 贾鸣和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要乱用诗词啊第三百六十九章 有子谢旭第三百三十四章 入股钱庄第一百八十八章 如何是好第二百四十五章 翰林院修撰第五百四十章 谢迁致仕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冰释前嫌第二百六十一章 清贵的谢修撰第二百三十二章 比的就是气势,你还别不服!第四章 四门谢氏第五百五十二章 运河顽疾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宁王谋反(一)第四百四十九章 动刀子第三十二章 会当凌绝顶第五百二十三章 国法重如山(上)【第一更,求双倍月票!】第二十八章 石头记第二百八十七章 哈密胡姬第二百八十三章 洞房花烛夜第三百零六章 外放知府(第二更)第三百六十章 内阁更替第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一百一十一章 姚江诗会(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穷亲戚第二百六十章 抢着被打脸的朱同学第五百二十七章 护国寺行刺 【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双倍月票!】第三章 天生我材必抄书第一百二十五章 徐侍郎此来何意第六十九章 生意找上门第一百五十七章 宴中百态(三)第六十七章 诗香胜荷香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策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桃花劫第二百二十八章 春风得意,跟贡院说再见第八十六章 秀才遇到兵第四百三十五章 返京面圣第一百六十六章 花魁会(一)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鬼遇李逵第三百四十四章 都察院的人和风景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笑他人看不穿第二百四十三章 余姚三杰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自有风骨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五百三十六章 会试放榜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八十一章 从台阁体到茶陵派第五百三十五章 时来运转的唐寅【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锦衣卫指挥使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额通兑第五百四十八章 府兵与军户制第三百三十七章 害群之马第二百八十六章 汝目无君父第四百六十七章 贼酋来袭第一百三十八章 何为名士第一百六十二章 宁员外的执念第四章 四门谢氏第四百零一章 皇庶子第五百三十章 困兽之斗【二合一4000字大章求双倍月票!】第二百四十章 会试会试!第四百六十章 汝道不孤第一百二十七章 老大人的心思你别猜第五百五十七章 逢场作戏第四百七十六章 夜袭黑风川第一百九十五章 硕鼠(二)第七十一章 院试风波(一)第五十三章 与巡抚对饮第一百七十五章 神童的执念第二百七十五章 裁撤东厂?第三百五十七章 打开市场第五百二十八章 以退为进(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找到突破口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唐伯虎(第一更!)第三百零五章 君恩难料(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张公子被打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松江府之行第二百五十六章 突然杀出的锦衣卫第三百三十七章 害群之马第五百一十二章 一丘之貉第二百九十七章 连锁反应(第三更 为盟主半生狂想加更!)第二百八十九章 太子要出阁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泰山封禅(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撕破脸第四百二十二章 李神医的大气运第一百七十章 薛大人好自为之吧第五百三十六章 会试放榜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五十六章 求援第五百四十八章 府兵与军户制第七十五章 连中小三元第九十四章 崔光禄第六十章 拜谒座师第一百八十二章 滩涂种棉花(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锦衣昼行第五百七十八章 官绅顽疾【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八十三章 仓储与国运(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治贪之法【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九十五章 硕鼠(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燃烧吧,新政!第四百四十四章 开诚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