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上升阶梯

“封爵?”

朱厚照显得有些犹豫,抿了抿嘴唇试探着问道:“先生真的觉得这样可行吗?”

谢慎恭敬道:“陛下有没有想过为何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一直被人诟病?”

谢慎如此直言不讳的点出这个顽疾,让朱厚照的面上挂不住了。

少年天子面色通红,支支吾吾了半晌仍是没有给出答案。

“先生觉得呢?”

“陛下,依臣之见,是因为我大明的军人觉得没有奔头。”

谢慎不疾不徐的说道:“大明的军人地位很低,别说是读书人,便是普通种地的百姓都不如。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太祖制定了军户制,父亲当兵儿子就必须当兵,故而他们自然是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得过且过了。这也是为何卫所官兵一代不如一代。臣力推兵制改革,也是因为看到了这点。大明的军制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了。新军没有老军户的顾忌,但要是让他们看不到希望,很快也会同化成那些卫所官军。”

“先生是说朕封赏这些有功将士爵位便是给天下人展示一个态度,告诉臣民们凡是为大明上阵杀敌即有机会封侯拜相?”

朱厚照似乎有所顿悟。

谢慎很满意的点头道:“陛下说的不错,要想振兴大明军队,唯有此法。”

当一个人无欲无求时,那就是行尸走肉;当一只军队无欲无求时,那一定是一只乌合之众;当一个国家无欲无求时,那距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谢慎相信大明还有的救,要想富国必先强军,只有军队强了腰杆子才硬,说话才有底气。

而要强军必定要先给军人承诺,要让他们相信流血流汗后不会被文人踩在脚下,当作一无是处的奴仆。

“先生真是朕的知己!”

朱厚照一直想提高武人的地位,却被一群文官围攻不得不作罢。但他的骨子里其实是不服的。

现在谢慎毫不犹豫的站在了他的一边,让少年天子感到十分感动。

“陛下,这才只是第一步。要想真的让军队忠于陛下,忠于大明还得给他们入阁的机会。”

出将入相,从来都是臣子的最高追求。

出将自不必说,入相自然也是这些武官垂涎已久的。

自打胡惟庸案后大明正式废除了丞相,内阁也就代替了丞相成为了替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

内阁首辅就相当于宰相,是百官之首。

别说是内阁首辅了,就是不加大学士头衔只入阁参与政务也不可能是武官能做到的。

正德皇帝虽然答应提升武官地位,但没想到谢先生狮子大开口一下就要把武将拔到这么高的地位。

“先生真的觉得此举可行?”

内阁不是一般的机构,入阁也不是说着玩的。自打成化朝以来便有非庶吉士不得入阁的传统,总不能到朱厚照这里就断了吧?

皇帝的犹豫自然在谢慎的意料之中。毕竟朱厚照不是来自后世的穿越者,他再离经叛道也不可能跳出历史的局限性。

“当然可行。唯有此法可以让军人真的和陛下一条心。”

封爵只是权宜之计,入阁才是稳固军心的最好办法。

人活着不就是为了争一口气吗?都是爹生娘养的,凭什么你们文官就能跨马游街,翰林当值。凭什么武将就得刀口舔血,马革裹尸?

受这些苦也就罢了,偏偏还得不到公正的对待。换做是谢慎,心中也会有意见。

“嗯,朕都听先生的!”

朱厚照朱同学到底是少年心性,十分意气用事,聊的开心了怎么都好说。

“至于王卿,不知该如何封赏?”

对于王守仁,朱厚照有些犯难了。

照理说,他刚刚封了王守仁南直隶巡抚,叫其全权负责平倭事宜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再加封难道要封总督?

作为下属,最重要的素质就是替领导分忧。

谢慎几乎不假思索的说道:“陛下,王巡抚虽然有功,但可不立赏。等到王巡抚真的剿灭倭寇,平定东南陛下大可一并封赏。”

王守仁和那些新军官兵不一样,没有那么迫切的升官愿望。

究其原因还是身份地位的先天差距。

王守仁是才子,是词臣,官运亨通根本不必担心前程。何况他已经是巡抚一级的大员,稍稍压一压也是应该的。

以他的势头,以他的功劳,将来入主六部甚至入内阁都不是什么难事,这种时候王守仁当然不着急了。

但这些新军官兵却必须立刻封赏,只有让他们尝到甜头,才会更卖力的为朱家为大明效力,也会让其余官军争相效仿。

“陛下,还有一事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厚照大手一挥道:“先生有什么事但讲无妨。”

“陛下,臣以为要想彻底荡平倭寇,应该从内部下手。”

“哦?先生说说看。”

谢慎便将倭寇如何与当地富商勾结,甚至和当地官府勾结一一说与朱厚照听。

朱厚照听后直是怒不可遏。

“竟然有这种事,他们真以为朕不会杀人吗!”

倭寇虽然可恶,但那毕竟是外族。可如果是大明的百姓残害自己的同胞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这些大族是当地的纳税大户,便是当地官府也不敢轻易招惹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见当地官府态度软弱也就越来越嚣张,最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陛下要想根除倭患,必须先对这些人动手。”

“恩,朕这就授予王卿王命旗牌,准其立斩五品以下官员。”

朱厚照也是来了劲头,攥紧拳头道。

王命旗牌就是后世戏文中常见的尚方宝剑,有了它便等于有了先斩后奏的权力,面对违抗命令者,可以当即拿下斩杀,对主帅立威很有帮助。

“陛下英明,既如此王巡抚在东南便应该没人掣肘了。”

这是谢慎能为王守仁争取到的最大程度了,接下来就要看王守仁自己的了。

没有了作内应的沿海富商,倭寇就是没有根的浮萍,可以轻易被剪除。

......

......

第六十一章 府尊点拨第四百八十章 老相识第一百一十七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一十九章 除恶扬善的县学生员第一百一十六章 孺子可教第五百五十二章 运河顽疾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七十四章 泰山封禅(一)【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裁撤东厂?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境界第十八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花魁会(四)第八十六章 秀才遇到兵第五百八十三章 仓储与国运(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仓储与国运(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精彩的作答第一百一十章 姚江诗会(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锦衣卫指挥使第一百九十六章 硕鼠(三)第二百章 超越时空的棉花种植技术第一百三十八章 何为名士第四百六十五章 宣府的众生相第一百八十四章 倭寇来了?第五百五十六章 求援第三百章 西域局势(第一更)第二百四十三章 余姚三杰第二百八十九章 太子要出阁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五百章 你对权力一无所知(第四更!)第五百三十八章 佛郎机老朋友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一十四章 找到突破口了第四百零三章 刘娘娘第二百八十二章 蝴蝶效应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子恩旨(第五更)第二百三十六章 京师我来了!第五百五十章 平定倭患第一百一十七章 未雨绸缪第八十八章 暗流第三百八十三章 内阁尊乎?第一百四十三章 原来是侠女啊第二百二十章 世道人心(三)第三百六十七章 朵颜三卫第二百四十章 会试会试!第五百五十六章 求援第九十六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第二百三十四章 天子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来的风疾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家织造厂(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贤侄要代笔吗?第三十七章 王守仁落榜第四百二十八章 锦衣昼行第二百零四章 请赐匾额第三百三十八章 吉星高照第一百六十三章 独在异乡为异客第九十六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第四百章 借势分宠第四百八十三章 织造局被烧第四百八十五章 宁王谋反(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贤侄要代笔吗?第四百六十四章 九边之首第五百三十三章 会馆遭贼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章 超越时空的棉花种植技术第四百一十九章 文渊阁失火第一百六十八章 花魁会(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苏州行第二十八章 石头记第五百八十六章 返乡(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汾州郭氏第十三章 王守文第四十三章 豪门陆氏第三百五十七章 打开市场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多的墙头草啊第五百六十二章 水未落,石未出【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零八章 请君入瓮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要乱用诗词啊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八十八章 暗流第一百四十六章 再叙大宗师第三百六十八章 与王守仁谈心学第九十八章 双双金鹧鸪第一百二十五章 徐侍郎此来何意第五百一十二章 一丘之貉第四十一章 巧论倭患第二百零四章 请赐匾额第二百三十一章 鹿鸣宴上的言志诗第一百零七章 煎饼煎饼!第三十三章 试帖诗第五百零七章 饵战!第三百四十三章 谢慎回京第二百八十三章 洞房花烛夜第一百二十二章 柳暗花明这行不容易啊!第三百三十四章 入股钱庄第四百三十八章 华亭县令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任吏部尚书第一百四十三章 原来是侠女啊第四十一章 巧论倭患第三百三十章 刘大夏督饷第一百一十三章 姚江诗会(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锦衣卫指挥使第四百章 借势分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