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连试三场

(求收藏,求推荐票!感谢书友小骨灰级书虫、洛城太守的打赏~)

谢慎对这位余姚同窗倒是颇有好感,当即拱手道:“韩兄来的好晚,我还以为韩兄不来参加府试了呢。”

韩晅哈哈大笑道:“谢兄倒是会开玩笑,韩某便是忘记什么也不能忘记参加府试啊。倒是韩某看谢兄早早来到府城备考,应该对府试案首志在必得了吧?”

韩晅的县试成绩并不差,仅仅排在谢慎、谢丕之后,实力自然是极强的。谢慎听这话竟然隐隐有一番挑战的味道。这倒也没什么,只要是正当竞争,谢慎也不会惧怕。

“韩兄这是要和某争上一争了吗?输的可得请一顿酒食!”

“听说这次府试是巡抚大人亲自主考,吾辈更当尽力才是,绝不能丢了余姚学子的脸面。”

韩晅这话就显得很大气了,没有强调个人名次,而是站在余姚学子的立场上给众人打气。在场的几人,除了王守文的学问稍差,其余三人都是余姚县试选拔出的顶尖科举人才,若是他们都不能扛起大旗给余姚长脸,旁人就更不用指望了。

“韩兄的消息倒是灵通......巡抚大人按临绍兴已经半月有余,主考府试也在情理之中。”

便在这时听得吱呀一声,府学大门已经被衙门公人打开。

几名学子当即拥了上去,却是被公人一顿呵斥。

该有的检查是免不了的,经过衙门公人一番“羞辱性”的搜身,这些学子才被放了进去。

谢慎淡淡道:“韩兄请吧。”

“谢兄请!”

谢慎和韩晅走在前面,王守文和谢丕跟在稍后的位置,一行四人随着人流挤进了府学之中。

因为刘巡抚亲自主考的缘故,府学被重新装饰了一番,就连通往号舍廊庑的椽子上都系着红色的绸带。谢慎心中暗暗慨叹,看来姚知府为了讨好刘巡抚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啊。

官场逢迎,难道都要如此吗?

绕过府学前的影壁,谢慎便来到分发木牌的公人前。领了属于自己的号牌,谢慎便径直前往号舍。这次号舍的位置在中段,相较之下并不如县试的好。不过这些外界因素并不是决定最后考试成绩的关键,倒也是无所谓。倒是谢慎无意间瞥到了孙若虚的背影。孙大公子和谢慎几番纠缠后,便是化作灰谢慎都能认出来。看的出来孙若虚在名挂县试榜单末尾后低调了不少,竟然没有主动上前找谢慎麻烦。

也是,孙若虚之前之所以嚣张,是因为他的学问尚算出众。但经过县试狠狠打脸后,他如何敢对拥有县试案首的谢慎表露出任何的不满?

即便是对谢慎恨得牙根痒痒,孙若虚也只能背地里使用一些小伎俩,至于明面上他却是不敢再鲁莽行事了。

大明是一个讲究实力的时代,而对于读书人来说科举成绩自然就是最硬的实力。谢慎从来就是一个实际主义者,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自然也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最优选择。

在号舍之中坐定,谢慎便将木篮子中的饭菜、笔墨、砚台分别取出。

只不过这次替他整理这些的人从水芸换成了二丫小萝莉。小萝莉虽然不如水芸稳重,且有些傲娇,但在关键事情上还是不会出问题的。

与县试相比,府试只考三场,分别是两场时文、一场试帖诗。

对此,谢慎还是稍稍有些不快的。毕竟他脑中的诗词不少,但能直接用的时文并不多。起初他了解到姚知府本人喜好诗词,故而判断试帖诗会是府试的考察重点。但由于主考官临时换成了刘巡抚,考试场目自然也就有了变化。这个锅还真甩不到姚知府身上。

事到如今,也只好硬着头皮考试了。

谢慎只希望刘巡抚出的题目不要太偏太怪。

听得一声清脆的梆子声,谢慎知道是府学官员前来发题了。

他恭敬从官员手中接过用红绳系绑成筒的试题,努力使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

府试和县试一样是不糊名阅卷,也就是说考官可以清楚的知道每份试卷是谁作的。谢慎如今已经在刘巡抚和姚知府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完全不用担心被埋没。他现在要做的便是发挥出最佳实力,争取拿到府试案首。

启开试卷,望着上面的一行小楷,谢慎差点笑出了声。

“故太王事獯鬻勾践事吴。”

这个题目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和孟子进行了一番对话,孟子主张以仁道与邻国相处,大不欺小,小能事大。且孟子十分欣赏“太王事獯鬻”、“勾践事吴”的做法。

前日谢慎温书的时候恰巧读到了《孟子》的这一段,还仔细的看了王守仁作的注疏集注,可谓压中了题目。更重要的是,谢慎印象中汤显祖似乎写过一篇以之为题的时文。

虽然谢慎不能记住汤显祖所作文章的全部,但大体内容还是能够默记出的。

提起笔来蘸了蘸墨,谢慎便开始挥毫疾书。

“二君之事大也,智足观矣......”

这一开篇便是石破天惊,点名全文立意。

二君就是太王(周文王的父亲)和勾践,谢慎直接表达了对他们的赞赏。

“夫太王、勾践,皆智于谋国者,其事狄事吴有以哉。且自古霸王之君,未始逞小忿而忘大计,非屈也,智也。智以事大,于太王、勾践见之......小之事大,自古而然。今齐而有邻如獯鬻耶,请为太王;有邻如吴耶,请为勾践。不然,吾窃为齐惧矣,智者不为也。”

整篇文章谢慎加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写的直是一气呵成。

科举有时就是这样,遇到压中的题目心中的狂喜难以用言语描述。

府试和县试不同,只考三场且是连考。而且就连试帖诗都是笔试不是面试。

谢慎答完了这第一道题不需要再等,只需要展开第二道题目继续答即可。

他缓缓展开题纸,只见题纸上赫然写有一行墨字--“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境界第四百二十四章 家和万事兴第一百六十一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一百四十八章 气煞人也第四百一十九章 文渊阁失火第二百六十章 抢着被打脸的朱同学第八十六章 秀才遇到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第二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改造太子第四百一十六章 谢慎的改革模式第五百八十章 缘分天注定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四十九章 米虽贵,情更贵第三百八十五章 内廷外朝之争第一百九十五章 硕鼠(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世道人心(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坑死妹夫的大舅哥第三百零七章 离京(第三更 为盟主梦中盛唐i加更!)第三百一十七章 潞安一霸(第三更 )第五十五章 绍兴府试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境界第三百四十五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第五百三十一章 赐死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厂缉查第三百五十八章 朝野风波第四百六十九章 穷则变,变则通第十四章 一诗既出,谁与争锋!第四百二十九章 接风宴第四百四十六章 难觅清幽第二百一十二章 松江府之行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同边防第二百零一章 修筑堤坝,改造海涂第四百一十二章 嫁给我!第一百二十二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零九章 姚江诗会(一)第五百七十九章 她在山中笑【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五十九章 与首辅交锋第九十五章 化腐朽为神奇第二百七十二章 内宫助力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一百章 执红牙拍板第二百三十一章 鹿鸣宴上的言志诗第二百八十九章 太子要出阁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局势迷离第一百一十八章 好多的墙头草啊第五百二十五章 无所不用其极【4000字二合一大求双倍月票!】第一百六十七章 花魁会(二)第四十八章 唇枪舌剑第五百七十六章 泰山封禅(三)【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百一十三章 杨家有子初长成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而求其次第二百八十一章 外臣内臣第二百八十八章 谁说太监不如男!第三百四十八章 李广倒台第一百二十五章 徐侍郎此来何意第一百八十七章 故人归(为堂主戰Dna火万赏加更!)第三百三十二章 募集粮草第五百三十五章 时来运转的唐寅【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四十三章 南桥码头血战(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画舫游湖第三百八十章 君臣同乐第二百九十一章 骑墙的锦衣卫第五百一十章 新的开始第三百九十一章 以血明志第四十三章 豪门陆氏第四章 四门谢氏第三百六十三章 谢迁被参第二百一十九章 世道人心(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御马监太监第八十六章 秀才遇到兵第五百四十四章 南桥码头血战(二)第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无巧不成书第四百五十八章 姐弟情深第二百四十三章 余姚三杰第二百二十四章 人生转折点的乡试第一百四十章 布政使被刺第五百二十四章 国法重如山(下)【第二更,求双倍月票!】第二百七十四章 奏疏与邸报第五百七十章 无耻之徒【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十八章 会试考官李东阳第四百一十六章 谢慎的改革模式第四百三十九章 王家出了个强项令第三百零二章 当侍东宫(第三更 为盟主vivian520加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一十一章 姚江诗会(三)第十六章 青年版阳明先生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的意念第三百零四章 呆萌小正太(第五更 为盟主vivian520加更)第二百四十七章 同僚关系第五百八十九章 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大结局)第三百零五章 君恩难料(第一更)第二百七十章 愿得一人心第五百八十章 缘分天注定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十一章 美娇娘俏小郎第四百一十九章 文渊阁失火第四百五十三章 徐家织造厂(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同僚关系第七十四章 传说中的北镇抚司第三百九十六章 帝王心术第四十八章 唇枪舌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