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好浑的水

(求收藏,求推荐票!)

谢慎一行四人乘着马车从绍兴回来,刚进余姚城,便觉得气氛有些诡异。

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道现在是冷清不矣。这倒也罢了,就连临街商铺也大多关门歇业,门窗紧锁。

王守文皱眉道:“慎贤弟,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锦衣卫的人又调转方向来了余姚?”

谢慎放下帘子凝神思考了片刻,摇了摇头道:“我看不像。那乔总旗在绍兴府的时候并不怎么跋扈,行事也很低调,即便他来余姚也不会摆出这么大的阵势。”

在谢慎的印象中,锦衣卫行事极为低调,毕竟办的是见不得光的事情,越少的人知晓内幕自然是越好。

“我们还是先回府中吧!”

王守文心里显然没底,神情颇是有些紧张。

一旁的谢丕点头附和道:“我们不妨先去守文大哥府上歇息片刻,叫仆人出去打听一二,看看究竟出了什么事情。”

“嗯,也好。”

谢慎点了点头,同意了二人的提议。

马车在青石板路上急行,不多时的工夫便在王家宅院外停了下来。

谢慎当先跳下马车,王守文,小萝莉和谢丕依次跳了下来。

此时方是正午,王家大门却是紧闭。王守文颇是不耐的上前叩门,不一会一个门子便缓缓打开大门,探出半个脑袋来。

“三少爷?”

“快打开门!”

王守文摆了摆手,神情颇为不愉。

那门子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当即推开大门,把四人迎了进去。至于那马车车夫则是急着赶回绍兴,便没有跟着进入王家大宅。

令王守文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在往内宅走的时候,门子多嘴了一句道:“大少爷前几日刚刚从京中返回,此刻正在书房呢,三少爷要不要去拜见。”

王守仁会试落榜后曾给余姚家中写过一封家书,说要游学三年,可现在却是突然返回余姚,不能不让人起疑。

非但王守文有些发懵,便是谢慎都是大惑不解。

“守文兄,既然如此我们还是先去拜会一下守仁兄吧。”

“嗯。”

王守文点了点头,便掉转了方向沿着抄手游廊往王守仁所在的书房而去。

长兄如父,如今老父王华在京中做官,王家真正管事的自然就是王守仁。王守仁回到余姚,作为弟弟,王守文是必须要前去拜见的,不然就是目无兄长,不容于礼法。

“咳咳,还得劳烦这位小哥先带这位小娘子去休息。”

“好说好说。”

那门子认得谢慎,当即便应了下来。倒是小萝莉二丫有些不舍的望着谢慎,让少年好不尴尬。

“你先去休息片刻,我一会便来接你。”

说完后谢慎便快步跟上了王守文和谢丕,沿着抄手游廊急行。

过了一道月门,绕过一面照壁,三人便来到王守仁的书房前。

王守文清了清嗓子,压低声音道:“我大兄不知为何会突然赶回余姚,你们一会还是少说话,有什么话由我来问好了。”

说完王守文便迈开步子进入书房内。

内室的桌案上,王守仁正倚靠着一摞书本小憩。

王守文略做思忖还是上前拍了拍王守仁的肩膀。

“大兄,我回来了!”

王守仁迷迷糊糊的醒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见王守文身后站着谢慎和谢丕,淡淡道:“你们从绍兴回来了?怎么样,院试考的如何?”

一提到院试,王守文就满是自豪的拍了拍胸脯道:“这次我们三人都是院试上榜,没有让大哥失望。”

他们三人都看过王守仁所写的注疏笔记,从某种程度上讲甚至可以说是王守仁的“学生”,看到“学生”院试上榜,王守仁自然很是欣喜。

“对了,慎贤弟这次院试又是案首,这小三关考下来他怕是要在余姚士子圈子扬名了。”

小三元虽然比不得乡试、会试、殿试的大-三元,但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考得的。王守仁本人就不曾获得这份殊荣,故而他对谢慎还是颇为佩服的。

“不用说你的名次也是末尾,你真该学学人家慎公子,含而不露,满腹诗书却谦逊有礼。”

“守仁兄过誉了,小子不过是运气好些,才能考得这小三元。”

王守仁摆了摆手道:“什么叫运气好?读书人读的是儒家经义,写的是治世时文,若没去过人之处,慎贤弟也不会被大宗师点选为案首。”

稍顿了顿,王守仁接道:“你们过了院试,便算正式拿到了生员的资格,可以到县学进学了。但你们切不可因此就沾沾自喜。须知科举之路漫漫,拿到秀才功名只是个开始。之后你们要在县学中努力学习,早日考过岁试,科试,好代表咱们余姚参加两年后的乡试。乡试之后还有会试,切不可学为兄,大意失荆州啊。”

王守仁这话说的有那么一丝自嘲的意味,经历过会试的失利后想必王守仁自己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对了大哥,你这次怎么突然回到余姚了,前些日子你不是刚寄回家书说要游学去吗?”

不想在这件事上继续聊下去,王守文便挠着头转移了话题。

“这件事说来话长,是父亲大人叫我回来的。”

王守仁叹息一声道:“盐运使卢仲景的案子陛下有意重审,叔父恐怕要牵涉其中。父亲大人叫我回来疏通关系,看看能不能使其免于受牢狱之苦。不过这件事有些难办,听说京中的锦衣卫已经出动,恐怕现在已经到了杭州府。这次是指挥使牟斌牟大人亲自下的命令,自然是陛下的意思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如果自家族人有难,王守仁都不去设法营救,那他良心一定会受到谴责的。

听到这里,谢慎直是大惊。

锦衣卫?

他在绍兴的时候可是亲眼看到锦衣卫从陆府离开的,他当时只以为锦衣卫与陆渊有瓜葛,不曾想王守仁的叔父也卷入了盐运使卢仲景的案子。

“这么说来,锦衣卫真的要去杭州府?”

王守文瞪圆了双眼,难以置信的问道。

......

......

第四百九十四章 兵败如山倒第一百六十一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九十一章 东厂的杀机第三百六十五章 谢迁反击与徐溥致仕第四百一十一章 神医他爹第五百二十三章 国法重如山(上)【第一更,求双倍月票!】第一百八十五章 从癸丑到甲寅第二百九十一章 骑墙的锦衣卫第五十章 积攒声望第四百八十七章 毒士钱宁第三百九十七章 我敬仰守仁兄(第一更)第八十五章 何方人物第二百三十五章 甩锅与背锅第三百零八章 不胶不离即可(第四更 为盟主梦中盛唐i加更!)第二百二十七章 救救小生吧!第三百五十五章 赚钱啦第一百六十三章 独在异乡为异客第八十六章 秀才遇到兵第五十七章 我不夺案首谁夺案首第三百九十三章 金屋藏娇第六十六章 我来作诗给您听(三)第五十一章 状元居第四百三十八章 华亭县令第三百五十三章 天家的烦恼第一百九十三章 穷亲戚第四百七十章 退敌之策第一百八十三章 滩涂种棉花(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赐死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十六章 案首的魅力第四百二十九章 接风宴第五百三十七章 殿试连捷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裁撤东厂?第四百六十六章 大明的脊梁第四百零二章 豹房第三百八十四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二十五章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哈密城破第三百九十七章 我敬仰守仁兄(第一更)第五百四十八章 府兵与军户制第四百八十二章 宫中有人好办事第二百六十一章 清贵的谢修撰第二百二十六章 精彩的作答第六十章 拜谒座师第一百四十九章 张公子被打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马文升很忙第五十七章 我不夺案首谁夺案首第三百八十章 君臣同乐第五百五十九章 撕破脸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朝议第四百九十章 将计就计第十九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圈子内外第四百一十七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二百三十章 解元郎第二百三十九章 拜会王华第九十九章 县学原来是这样的第五百一十一章 儒、匠、商第四百三十八章 华亭县令第五百七十六章 泰山封禅(三)【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会馆遭贼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柳暗花明第九十五章 化腐朽为神奇第六十一章 府尊点拨第五百五十四章 奇策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六十七章 诗香胜荷香第三百七十五章 左顺门哭谏第三百四十章 齐人之福第五百七十四章 泰山封禅(一)【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一十七章 轮番上阵的徐家父女(二)第五百零九章 匕现第四百三十章 医者仁心第一百一十章 姚江诗会(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会试放榜 【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六十九章 有子谢旭第四百三十五章 返京面圣第六十九章 生意找上门第六十章 拜谒座师第五百二十二章 搬救兵(下)【第四更,求双倍月票!】第二百七十章 愿得一人心第一百零六章 女人心海底针第三百九十章 合纵连横第一百四十二章 女刺客第二十一章 美娇娘俏小郎第二百零八章 科试前后第四百四十四章 开诚布公第一百八十一章 从台阁体到茶陵派第三百四十五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第十五章 君子之风第一百九十六章 硕鼠(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道难题(第一更)第五百章 你对权力一无所知(第四更!)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四十三章 原来是侠女啊第三百一十四章 抗税(第五更 月票六百票加更)第六十一章 府尊点拨第二百七十八章 锦衣卫指挥使第四百七十四章 谢慎献策第三百六十章 内阁更替第九十章 风华绝代杭州府第四百四十八章 阴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