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仗义

杨墨带着陈武和张顺,先后勘定了西溪码头和谷口寨栅的位置。

陈武熟知军事,张顺通晓水运,两人都给他提了不少好点子,让杨墨心里直呼这钱花的不冤枉。

三人正拎着石灰粉在谷口勾勒寨栅的位置,就见老村长领着一大帮村民朝这边走了过来。

这帮村民里,男女老少都有,几乎来了半个村子。

村长刘广田一脸为难的上前来说道:“墨哥儿,我把人都给你带来了,你看看哪些人合用。”

杨墨本想当个甩手掌柜,却没想到刘广田又把皮球踢了回来。

仔细一问他才知道,最近黄天荡里的水匪闹得越来越凶。

附近几个村子都开始传言,水匪们准备从今年开始,在各个村子里征收岁粮。

村民们听说了这个消息,好比晴天一个霹雳,纷纷去找本村的村老想办法。

几个村的村长一合计,只好联名推举了一位宿老,到县里去打探消息。

就在今天,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得到的答复却是叫大家不要捕风捉影。

水匪们不是还没有开始征收岁粮吗?等他们征收了再来不迟。

过去水匪们在河道上征收浮桴税时,也是这么干的。

先放出风声,过不了多久,就要开始施行。

水匪又不是官府衙门,总不能指望他们张贴告示吧。

几个村的村民们眼见官府无能,怨声载道,都知道这消息早晚必会应验。

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到了老山村。

村长刘广田本来还不知道这事,今天受杨墨委托,去串了几家门子,才从别人那里听说。

村民们一碰头,相互间再一传,闹得整个村子都知道了。

老山村离黄天荡只有不足二十里地,早晚必在水匪的名单上。

这种人心惶惶的时局,能有个吃饭的营生该有多重要,不言自明。

所以,当他们听说杨墨要招人改造村西头那条山谷时,都抢着要来。

老村长看着架势,拒绝了谁都好像挖了人家祖坟,只好把这个难题又推回给了杨墨。

杨墨大略数了数,来了不下百余号人,几乎是小半个村子的人了。

里面上至七十多岁的老妪,下至五六岁的孩童,什么样的人都有。

最关键的是,青壮年劳力还不足三成。

如今能上马的工程虽然多,这里面大多数人却干不了。

就算算上做饭打杂的,顶多也就容得下三五个妇人。

看着一双双殷切的眼神,杨墨的眼睛湿润了。

都是乡里乡亲的,他没觉得大家在为难他,反倒觉得是自己能力不够。

水匪都能养活几百上千号人,自己却连一个村子都养不起吗?

内中有村民瞧出他的难处来,有人主动站出来说道:“墨哥儿,我们也知道你为难,来的乡亲们,也没指望你全都要。”

“说的对,干活吃饭,大家都明白。毕竟墨哥儿也不是开善堂的,不能把难处都推给人家。”

“墨哥儿你就说吧,要谁不要谁,大家绝无怨言。”

……

村民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

那些年老体弱的,身体有残疾的,脸上顿时一片灰败。

有的人甚至已经开始往外挤,准备悄悄离开。

他们虽然身上有残疾,却也有自尊心,不想成为被人挑剩下的废人。

杨墨心里老大不忍,连忙说道:“青壮年不分男女全都留下,一人一天一个大子儿。其它人只管饭,不拿钱,愿意的就留下。”

“我愿意,我愿意……”

人群里呼喊声此起彼伏,那几个刚刚准备离开的残疾人更是鼻子一酸,差点哭出来。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墨哥儿,墨哥儿,像我这样的也能留下吗?”

村民陈海六一瘸一扭的挤上前来,激动的问道。

他的左腿在战场上中了猛兀儿人的石弹,被砸得血肉模糊。

侥幸捡回来一条命,却从此失去了左腿。

为了行动方便,他自己用木头给自己削了一条假腿,勉强能够行走。

村里的几个混子都叫他陈瘸子,叫着叫着,也就没人再记得他的正名了。

来之前,陈海六原本就没打算能被杨墨选上。

只是赶来凑个热闹,没想到却有意外之喜。

“海六哥,只要你愿意,就能留下。你腿脚不方便,我可以给你安排个坐着的活。如果干得来,也是一天一个大子,其它人也是一样,只要干得了正常人的活,就能拿钱。”杨墨诚恳的说道。

“我干,墨哥儿,你够仗义。”陈海六激动的转身喊道,“老伙计们,咱们这些别人眼里的废人,今天也能找着活干了,这还得多谢咱们墨哥儿。咱们一定不能让别人把咱们比下去,给咱自己脸上抹黑。”

他身后,刚才那四五个身有残疾的村民听见这话,群情激奋。

大胤朝这些年年年征战,先是联合猛兀尔人,灭掉了大靖国。

后来,猛兀尔人又擅自撕毁盟约,与胤朝开战。

整个大胤朝的适龄青年,几乎都被拉到了战场上。

多有负伤导致残疾的士卒,被迫退役回乡。

所以整个大胤朝的乡村里,几乎都有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

这些人劳动能力大幅下降,又得不到应有的抚恤,晚景都相当凄凉。

所以当他们听说有人肯给他们一碗饭吃时,都激动的热泪盈眶。

“海六哥说得对,咱们得自己争口气,不能让别人给看扁了。”

“好了,好了,墨哥儿心善,咱们就更该好好干,不然怎么对得起人家,下面我来安排一下……”

老村长长出了一口气,一件难题迎刃而解。

不过,他心底同时也泛起了一丝忧虑。

薅羊毛也不能搁一只羊身上薅,半个村子的人,光是吃饭,一天就是不小的开销。

如果干不出活来,这种日子又能维持几天。

所以他也是打心眼里希望杨墨能把事业做大,带领着全村人过上好日子。

壮劳力都跟着老村长去了后山伐木。

杨墨主动领了为剩下的人安排活的差事。

谷地里荒草遍布,高低不平,还遍布着许多乱石。

杨墨就让那些年纪大点的孩子,带着年纪小的,先把石头搬出去,堆到山脚。

又让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妇女和老人,拿来家里的锄头,把整个谷地找平。

光是这项工作,就够他们忙活半天的了。

杨墨又安排了五个妇人,以张家娘子为首,在张家的草棚后面搭建了一个临时灶台,作为给大伙做饭的厨房。

至于那几个身有残疾的村民,则让他们回家取来柴刀,练习削木桩。

没过一会儿,陆续就有村民们从后山扛下来一根根碗口粗的原木。

杨墨就让陈海六负责,让几个身有残疾的村民,把原木较细的一端全都修成尖桩。

他又让张顺回去,跟高媛媛支取今天的粮食。

安排好了这些,就带着陈武一个人离开了山谷。

第七十章 粮食危机第一百五十三章 府城来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英雄会第九十八章 恩将仇报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成气象第三章 雪白第八十三章 贾通判第一百五十四章 谁家的朝廷第六十四章 水龙车和起重机第一百九十二章 情和义值千金第一百零一章 英雄第三十三章 老鼠屎第一百零七章 不普通第七十一章 告示第一百一十三章 胡子兵第十三章 外乡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成气象第一百七十章 冬至一阳生第一百二十章 翻江忽律第一百四十六章 诉状第十二章 半自动第一百一十五章 庸医杀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忌讳第九十二章 拒绝失败第一百四十六章 诉状第一百七十二章 宁为鸡头第一百七十八章 灯下黑第一百七十七章 佳人难再见第一章 弱鸡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成气象第九十八章 恩将仇报第一百零七章 不普通第十六章 背黑锅第一百四十三章 撬棍第一百九十章 在表不在里第十六章 背黑锅第九十章 撼地第十五章 自来熟第八十九章 军令状第二十章 供应链第一百一十一章 斥候第一百六十章 巡江蛟第十四章 送上门第一百六十二章 拯救你们第一百四十章 消息换酒第三十七章 吕氏家族第一百八十八章 打狗看主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盘根错节第三十二章 仗义第一百七十八章 灯下黑第十章 流水线第一百零四章 大显身手第一百一十四章 忌讳第六十二章 工程启动第一百四十六章 诉状第一百五十四章 谁家的朝廷第一百八十三章 鹊桥仙第二百零一章 忠义军第一百五十四章 谁家的朝廷第一章 弱鸡第一百九十九章 你不配第四十七章 死敌第三十七章 吕氏家族第八十八章 一损俱损第一百九十六章 甜蜜的剐刑第七十章 粮食危机第一百五十章 这小娘子不简单第八十八章 一损俱损第二十三章 工具人第二十五章 青山别院第一百一十六章 徒孙第九十三章 攻山第五章 约定第一百四十五章 轻蔑的代价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伤压旧伤第一百零六章 私募兵马第九十三章 攻山第六十一章 福利第九十八章 恩将仇报第一百七十九章 新寨第四十三章 三惊大善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追风第一百八十七章 江夏商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招安第一百八十三章 鹊桥仙第九十八章 恩将仇报第三十章 天然堡垒第一百六十二章 拯救你们第一百六十六章 运筹帷幄第六十五章 技术壁垒第四十八章 烟火第一百七十九章 新寨第十章 流水线第一百五十五章 达成第十八章 水匪第六十三章 坏兆头第一百五十五章 达成第一百四十章 消息换酒第一百七十五章 伎乐天女第一百一十九章 铁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