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圣上英明

京城,内阁。

早有小厮将那炉火烧得旺旺的,炉子之中的火焰不断的跳跃着,带来一阵阵的暖意。

眼下不过是开春时节,天气还没有完全转暖过来。

内阁大臣都是上了年纪的,所以身子骨自然是比不上那些年轻人。

一般在夏天,内阁的阁房之中都会备上冬天窖藏的冰块。

等到了冬天,内阁之中的无烟木炭自然也是烧的旺旺的。

此时,内阁的首辅大臣张巨鹿、内阁次辅以及一众辅臣正在内阁中工作着。

大盛朝开国太祖皇帝在位的时期及以前的各个朝代。

中原王朝基本上采取的是丞相制,丞相是有实权有决策权的,丞相可以开府设置属员形成自己的一套参议和执行机构。

与丞相制度相反,内阁制是一个团体决策机构,它本身也是参议和执行机构。

后来为了集中皇权,开国的太祖皇帝直接废除了丞相。

至此,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

太祖皇帝虽说是精力旺盛之辈,他也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两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

但即便是如此,太祖皇帝依然是深感力不从心,于是设置殿阁大学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太祖皇帝亲自主持。

等到成祖在位时,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也由此出现。

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主持阁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

眼下的内阁首辅大臣张巨鹿可以说就是权压众臣,已经是变成了事实意义上的宰相。

在这个时期,大权尽归于内阁手上,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大学士可以顶着皇帝名头写奏章办事。

当然,大盛朝内阁首辅不是事实上的宰相,因为大盛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批红。

所以阁臣的权力大小,与皇帝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除此之外,阁臣也是维系朝臣与皇室关系的重要人物。

皇帝的政令想要顺畅的下发执行,内阁大臣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到了张巨鹿这个点上,小皇帝即便是想轻易撤掉自己的恩师张巨鹿,其实也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情。

由此,大盛国内阁首辅大臣的权力也是到达了巅峰。

“首辅大人,这是贡院那边来的奏折!”

为首辅打下手的是翰林院那边的。

此人乃是科举殿试状元,翰林院学士身份清贵,是储相的预备人选。

让他们在内阁给内阁大臣打下手,也是为了让他们熟悉内阁的运作。

为将来可能进入内阁做好准备。

听到此人的话之后,张巨鹿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你把奏折放在这里吧!”

“是!”

那人毕恭毕敬的对着内阁首辅大臣张巨鹿施了一礼,随后慢慢退了出去。

等到张巨鹿批答了其他奏折之后,他唤来值守在外的太监将这些奏折交给小皇帝之后。

张巨鹿这才有时间拿起了方才那状元公留下来的折子。

“原来是新科士子们,又在闹事了啊?”

“自古科举无小事,此事应该重视!”

就在张巨鹿想批示这份折子的时候,他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一般,手中的毛笔也停顿了那么一下。

“咦,此人的名字好熟悉!”

“黄廷晖!”

“好似从明阳那里听到过此人的名字,是个有大才华的小家伙!”

张巨鹿日理万机,自然不会将黄廷晖这个名字牢牢的记在自己的心中。

不过他对黄廷晖多多少少是有点印象的。

此番一回忆,张巨鹿立刻想起来黄廷晖是什么人。

“不对!”

“按照明阳他们所说的话,此人无论是见识、文采还是经世致用之学,都是堪称一流!”

“他好像又是江浙府的解元公,如此有才华之人,又何至于通过科举作弊的手段来通过会试?”

张巨鹿以己度人,他不认为一个如此聪慧之人,有极大把握通过会试的人才,会通过科举作弊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此一来的话,此事倒是不好交给有关部门去查办了。

毕竟就算黄廷晖与唐子虎二人是清白的,此事闹大了,对于他们的名声也是不好的。

张巨鹿是个考虑通透之人,他觉得此事如果交给小皇帝来处理的话,应该会更好一些。

像张巨鹿这样的人物,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小皇帝的性格呢。

至于小皇帝做的一些事情,张巨鹿大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他当然清楚小皇帝身边有个红人,也是东厂副厂督张德荣有笔孝敬给皇帝的钱财,这钱财来源好像就是和黄廷晖有关系。

如此一来,小皇帝做出如何取舍,就不是张巨鹿能管的了。

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姓黄的小子算得上是当今天子之人。

那复式记账法,如果仔细算来的话,那也是黄廷晖送给小皇帝的礼物。

这次科举,小皇帝十分看重。

想必小皇帝能够彻查此事,也让此人能够更为用心的给小皇帝办事。

说到底,张巨鹿是小皇帝的老师。

他也知道自己或许无法在内阁首辅大臣的位置上干多久了。

但忧国忧民,是张巨鹿这等贤士终生都在考虑的问题。

对于王明阳的话,张巨鹿自然是深信不疑的。

而这个有才的小家伙未来想要发展顺利的话,得到皇帝的赏识、甚至成为皇帝的贴心人无异于最大的收获。

所以张巨鹿才会决定将此事直接交给小皇帝处理。

也算是给黄廷晖与小皇帝二人之间,再拉了一条线。

如果此事黄廷晖能够平安度过的话,那接下来的殿试,他可就占尽了先机。

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说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只见张巨鹿随意在这份奏折上票拟了几笔,随后他将这份奏折放在一大堆奏折的最上面。

等到时机最合适的时候,他让守在门外的小太监将这奏折送往了宫中。

……

“小宁子,近来天气逐渐变暖和了一些!”

“有什么新鲜、好玩的玩意儿给镇瞧上一瞧?”

躺在椅子上的小皇帝,百无聊赖的看着自己最为宠幸的大太监说道。

“陛下!”

“近来从湖广地区出了一块石头,那石头可是太妙了,好似仙人指路一般。”

“都说这石头是神仙留下来的呢!”

“当地的地方官将这块石头运到了宫中,就想让陛下您看上一眼呢!”

“这玩意儿可是新奇的很呢!”

那大太监笑着对小皇帝说道。

他所说的那块石头是湖广府的通判发现的,至于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

毕竟湖广府的那通判孝敬了自己不少银子,他当然得是在小皇帝的面前多说说那人的好话才对。

“又是石头,又是祥瑞!”

“忒没意思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的小皇帝并没有吃这一套。

他竟然抱怨起这千篇一律的把戏来了。

祥瑞又称“福瑞”,指吉祥的征兆。

被儒学认为是表达天意的、对人有益的自然现象。

如出现彩云,风调雨顺,禾生双穗,地出甘泉,奇禽异兽出现等等。

一些官员为了讨好皇帝,讨好一些权臣。

往往会人为制造一些所谓的祥瑞,就是为了哄骗皇帝、哄骗权臣高兴。

据说周武王进攻商朝时,有白鱼跳到了船里,有火焰降到了武王的房顶,然后化为一只鸟。

这些祥瑞,被认为是上天任命武王为天子的象征。

至于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据说他做皇帝时,五大行星曾一字排列出现于天上,此外还有其他许多祥瑞。

此后,几乎每一个皇帝即位,都有一些祥瑞出现。

以儒者为主体的臣子们,也把发现祥瑞作为自己政绩的表现,向皇帝汇报。因此出现了许多弄虚作假的情况。

很是显然,小皇帝对于这种献祥瑞的做法已经是有些麻木了。

张德荣一直是对小皇帝察言观色的,他从小皇帝不耐烦的神色之中便明白了过来。

自己等待的机会终于是到了。

“陛下,小的近来得了西洋人的一种小玩意儿!”

“这小玩意儿极为精巧,甚是好玩!”

“听说还能锻炼人的脑力,让人思维更是敏捷。”

“若是陛下想试试的话,小的这就给陛下送来!”

听到张德荣这么一说,小皇帝立刻就来了兴致。

“噢?”

“什么样的好玩意儿,快拿上来,快去拿上来!”

“给朕瞧上一瞧!”

眼下的小皇帝虽说是快到了亲政的年纪,但说到底还是个小孩子。

小孩子心性还是无法摆脱,听说有好玩的东西之后,他立刻就让张德荣给送过来。

对此,张德荣也是早有准备。

毕竟张德荣跟在小皇帝的身边,对小皇帝的性情再是了解不过了。

如果拿捏不住小皇帝喜好的话,那张德荣又拿什么和其他几个大太监比?

“陛下,您稍等片刻!”

说完,张德荣就让人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玩意儿带了上来。

原来那小玩意儿竟然是魔方。

说起这魔方,还是黄廷晖带上京城的。

张德荣为了讨好小皇帝,自然是费尽心思了。

但东西就那么多,如何能做到一直讨好小皇帝呢?

这时候,黄廷晖的几个想法就脱颖而出了。

黄廷晖本来是准备好扑克牌的,但想着小皇帝眼下已经是够胡闹了,如果交给他扑克牌的话。

往后这小皇帝还不得成为一个赌徒?

俗话说得好:上行下效。

若是小皇帝都做的事情,被臣民们知道的话。

那整个社会的风气都得被败坏彻底。

黄廷晖可不想担上这罪名,就算是日后有这么一出,也不该是现在。

所以思来想去,黄廷晖给了张德荣一个魔方,让张德荣用这玩意儿去讨好小皇帝。

将这魔方交给了小皇帝,张德荣又是与小皇帝说了那么几句话。

小皇帝便开始拨弄了起来。

这新奇的玩意儿果然引起了小皇帝极大的兴趣。

小皇帝拨弄着这东西,竟然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

看到这一幕,原本在小皇帝心目中排的上一二位置的那大太监咬牙切齿。

看向张德荣的方向更是充满了嫉恨。

也不知道玩了多久,直到肚子“咕咕咕”的叫唤了起来。

小皇帝这才想起来还没吃饭。

他只能是草草吃了两口饭,这才想起了正事来。

而此时,小皇帝的桌案上摆着的正是从内阁那边送过来的奏折。

“如此之多的奏折,真是令人头疼!”

虽是这么说,但小皇帝也知道批阅这些奏折就是自己的权力。

如果自己将这个权力放弃的话,那不就等于将自己的权力拱手送人?

小皇帝虽说贪财、贪玩,但这个道理还是懂的。

很快,小皇帝便批阅起奏折来。

“咦!”

“此人,朕好像听过!”小皇帝看到第一份奏折上写的名字时,他惊讶的说道。

“小德子?”小皇帝对站在自己不远处的张德荣唤道。

“陛下,小的在!”张德荣立刻回应道。

“你看这份奏折,此人的名字是不是很熟悉?”

得到了小皇帝的默许,那张德荣才敢凑过去看上一两眼。

“啊?”

“陛下,此人不就是小的给您献上那份复式记账法的制作者?”

“陛下,此人极有才华,小人听说他后来中了乡试的解元呢!”

“这般有才华之人,他不至于会在科举之中作弊啊!”

“以他的才华,完全可以考上的,不用走捷径就能做到的事情。”

看到黄廷晖的名字出现在奏折上,张德荣狠狠的震惊了一把。

不过他很快将自己的一些不必要情绪给掩饰了过去,随后对小皇帝这般说道。

“此人之才华,朕当然也知道,是个不可多得人才!”

“如今此事看起来倒是极为诡异!”

“诡异的很啊!”

小皇帝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他对张德荣说道。

从张德荣的口中,小皇帝早就知道自己私库里面每年不少的那些进项,与一个叫做黄廷晖的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今此人的名字竟然出现在奏章上,甚至还牵涉到了科举舞弊这等性质严重的事情上。

小皇帝自然有些不开心了。

“陛下,小的觉得这种事情应该严查!”张德荣立刻明白了小皇帝的心思,他对小皇帝说道。

“噢?”

“严查,若是此事是真的?”

“那此人不就触犯了王法么?”小皇帝看向了张德荣的眼睛问道。

“陛下,此事关系到您如此重视的科举上!”

“不得不严查,只有科举稳定,才能让天下士子对陛下诚服。”

张德荣没有一丝偏私的对小皇帝说道。

“若是真查出此人的问题?”小皇帝又是问了一句。

“陛下!”

“此人才华出众,断不可能因小失大,做出科举舞弊这等蠢事来!”

“若是他真的做的,那便是万死莫辩,陛下以朝廷的法度来处理他,也是能够让天下士子为之警醒!”

“若是此人并没有问题的话,那就是其他人在诬陷此人,污蔑此人!”

“这也是有些人在挑战我大盛国的科举制度,在挑衅陛下的威严!”

“如此一来的话,更是要彻查到底!”

“免得污了一些人的名声,也让一些人钻了空子!”

张德荣的这番话说的滴水不漏、不偏不倚,就连小皇帝也不自觉的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不过张德荣与黄廷晖的交情还算不错,这些年来的书信往来也是不少。

他当然知道黄廷晖的为人与性格,以黄廷晖这样的为人与性格,不至于做出科举舞弊的事情。

如此一来的话,那定然是有人在诬陷、在陷害黄廷晖。

张德荣将话说得如此的死,也是为了让黄廷晖早日摆脱、洗刷这莫名其妙的罪名。

如果黄廷晖真的没脑子,参与了科举舞弊这等蠢事的话。

那黄廷晖也就没资格成为他张德荣的“朋友”,那所有的结果都将是黄廷晖的自作自受。

与张德荣是没有半点关系的。

“嗯,小德子!”

“你说的没错,此事要彻查到底!”

“朕也想知道谁对谁错,若是这黄廷晖当真是行舞弊之事,朕绝对不会放过此人。”

“但若是有人在搞事,试图从科举这件事中,让自己得利!”

“朕的眼里也是容不得沙子的,那些人也该受到惩罚!”

小皇帝恨声说道,此时的他已经是有了一丝帝王的姿态。

“小德子,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处理了!”

“你们东厂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朕一个明确的答复!”

“知道了吗?”小皇帝直接就是将这个问题扔给了张德荣。

对于小皇帝的决定,张德荣也没有觉得意外,他当即就是对小皇帝叩首道,“陛下圣明!”

得到了小皇帝的命令之后,张德荣便马不停蹄的督办起此案来了。

不过眼下黄廷晖与唐子虎属于重点的怀疑对象,张德荣自然不可能与黄廷晖与唐子虎二人有接触。

否则那些士子的风言风语,定然是会将脏水往自己的身上泼。

真若是如此的话,黄廷晖那就是肉没吃到一丝半点,倒是惹上一身骚了。

这样的事情,张德荣自然是不会做的。

他只管查案,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查个清楚而已。

将任务很快分派了下去,张德荣甚至不用自己过多分心,只需要自己的手下去查证一些事情便可以了。

至于张德荣所要的,不过就是一个答案罢了。

只要得到了答案,那他就可以立马给小皇帝汇报此事。

这件差事也算是顺利完成了。

御前卫办事,果然是高效的代名词。

只不过是几日时间而已,他们就已经是将探查好的消息给汇总完毕。

一切正如张德荣所想的一般,黄廷晖与唐子虎二人在这段时间内,根本就没有造访会试主考官的府邸。

至于会试主考官前段时间一直滞留在宫中,教习一些皇室读书写字。

等到小皇帝任命他为会试的主考官之后,他更是直接住在了贡院之中。

除了一些考官之外,很难有人能够见到前翰林院学士潘正国的影子,更遑论能够从前翰林院学士、本次会试主考官潘正国的手中拿到这次会试的试题。

一切的证据都指向一点,就是有人就故意诬陷黄廷晖与唐子虎,故意诬陷前翰林院学士、此番会试主考官潘正国。

得到了确切、可靠的消息之后,御前卫也就不再装了。

他们办起事来可不像是什么刑部那般,既没有效率,又处处受到规矩的掣肘。

甚至是有些士子刚被御前卫逮到了御前卫所在的牢房,那些御前卫啥事情都没做,士子就直接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招供了出来。

也是,这些文弱书生们闹起事来的时候肆无忌惮,但当他们看到御前卫牢狱之中、那些阴森森的刑具,在加上御前卫有句说法,就是进入御前卫的人都是“站着走进来,躺着抬出去的。”

别说上什么刑具,只要那些御前卫哄上一哄,一些书生就因为承受不了压力,将所有的事情都给倒了出来。

经过御前卫的审理,所有线索的矛头都指向了一个叫做阮大成的举人身上。

那散布谣言的阮大成怕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御前卫竟然会介入此事之中。

而且竟然顺着一些流言,直接找到了他这里来。

那一日,阮大成不过是刚洗漱了一番。

自己所在客栈便被一群御前卫给包围了。

气势汹汹的御前卫更是直接将他的房门给踢坏,将他给按在了桌子上。

阮大成疯狂的大叫,“自己是举人公!”

但领头的御前卫却是冷冷笑了几声,他对阮大成说道:“我抓的,就是你这个举人公!”

……

第二百三十五章 沉船三沙口第二百零六章 准备府试第八十五章 莲儿的眼睛,会说话的第二百九十七章 他们得抓紧时间跑路啊第三百一十二章 你们想一辈子做贼吗?第一百二十四章 黄小郎君会洋文第三十五章 小山丛桂最宜秋第三百一十七章 我有一个办法第二百三十五章 沉船三沙口第七十二章 大家都懂的!第一百五十五章 砸场子去第十八章 带着小媳妇儿,赶集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家娘子,是你能欺负的?第一百六十四章 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第四十章 许你凤冠霞帔第二百五十三章 狐狸尾巴露出来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和离第十五章 小莲,咱们今天吃肉第二百六十一章 学好物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览众山小第九章 别让人说我们老黄家,轻了礼数第二章 菲莲,我叫吴菲莲第一百六十章 回忆与污蔑第二百九十五章 莫不是与自己一般?第七十五章 晖哥儿这朋友,值得交第三百五十三章 求见东厂副厂督第九十三章 那是读书人的种子第四百零九章 汉人骑兵的动向第六十七章 盖新房了第三百章 医者仁心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第六章 自己捡来的媳妇儿,自己宠第七十章 有我在,别害怕!第二百零三章 海匪之患的猜测第二百七十五章 和离第一百六十三章 打架呢,还是拼爹呢?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盛劫第三百零一章 小公子清醒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一百两,买了个臭号第四百二十一章 退兵第十四章 你去惹黄廷晖那混子干嘛?第一百三十四章 我劝天公重抖擞第四百二十二章 回京城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馄饨儿不香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半点朱唇万客尝第三百一十三章 这是离间之计第五十三章 莲儿,夫君教你写字好不好?第四百零六章 立威第一百六十八章 半点朱唇万客尝第一百零五章 他们肯定没睡!第一百八十九章 县尊的手段第九十五章 听话的媳妇儿,让人舒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看看我给他们多少合适?第一百二十一章 有此雄文,可保我之清誉第五章 别怕,以后不会有人再敢打你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第一百七十五章 县试来临第六十二章 莲儿的求知欲第三百五十四章 好诗,真是好诗啊第二百四十三章 心性的变化第三百一十五章 以利诱之第四十五章 便是那天上的彩虹,夫君也送给你第二十四章 身无彩凤双飞翼第三十一章 廷晖哥哥,莲儿淋湿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第一百三十六章 他的所有期待第一百五十章 我们开一家店铺吧第三百二十八章 此文真乃万里挑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这棋为何如此古怪?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盛劫第四百零五章 骑兵第三百五十八章 库房查账第九十一章 先取功名,再生养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谢厂督大人第二百零三章 海匪之患的猜测第三百一十七章 我有一个办法第八十一章 相公,你能不能不考探花?第二百五十八章 玉佛,在哪里?第七十七章 是他们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许再送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看房子去第二百九十六章 和尚捉鬼第一百九十章 你说,他知道吗?第一百一十章 晖哥儿,随我去县城一趟第一百二十章 可有参加童生试第三百零三章 红袖添香,夜读书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佬级别的人物第四百一十九章 神明庇佑第一百八十七章 请君入瓮第二百五十三章 狐狸尾巴露出来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破冰之战第一百七十四章 县老爷,爱吃冰棍第三百三十七章 拜见山长第三十四章 少年须有凌云志第二百二十七章 牛肚救人法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丈夫,舍身为国尔第一百零六章 廷晖,亦未寝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