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哗变

在北军营的一顶大帐内,两名统领正低声商议投降之事,两人是一对兄弟,兄长叫程砚,弟弟叫程墨,各自掌握一千士兵。

兄弟二人不会出卖对方,会迅速达成共识,两人在短短的时间内达成一致,投降宋军。

所以俗话说,打虎要靠亲兄弟,上阵得靠父子兵,就是这个道理。

只是他们很担心,一定会有很多将领也像自己的一样在筹划投降之事,那么他们兄弟才能怎么做到率先投降,得到一级统领的封赏。

“时间来不及了,今晚就必须行动。”

程砚毫不犹豫道:“相信今晚行动的还会有别人,我们必须要抢先,我说的是立刻行动!”

“大哥的意思是,我们哗变?”程墨试探着问道。

程砚点点头,“我们兄弟手下两千人,只要战到最后,我们两兄弟杀出去,那就是我们赢了,至于别人的死活,我们管不了那么多。”

“可是要献城才行啊!”

“那就直接夺取北城,放火烧北城楼,相信宋军在外面已有部署。”

程墨比较谨慎,他想了想道:“要不就三更时分吧!那时正好换岗,我们就冒充换岗,抢夺北城门。”

程砚算算时间,距离三更时分已不到一刻钟,把士兵叫起来就该出发了,他点点头,“我们立刻去叫醒士兵,提前出发!”

距离三更时分越来越近,城头开始换岗,很多岗位已经空空荡荡,范琼不断调人来补充,但逃亡还是不断,快到三更时分时,逃亡士兵已达三千人。

在通往景龙门的大街上,一支两千人的士兵正列队奔跑,他们跑过了州桥,向一里外的城门奔去,就在这时,西面旧曹门方向忽然传来了喊杀声。

程氏兄弟对望一眼,两人脸色顿时大变,这显然是有人抢在他们前面哗变了。

两人心中大急连忙喊道:“加快速度,奔向城门!”

两千士兵加快速度向景龙门奔去。

也是巧,副将范琼此时就在景龙门巡视,范琼知道自己不会被宋军接受,他必死无疑,所以他和刘豫形成了默契,一心等待金兵前来救援。

范琼也听到了旧曹门方向的喊杀声,他急忙从城头上奔下来,正好迎面遇到了程氏兄弟。

范琼一愣,厉声问道:“你们来做什么?”

程砚上前一步,“我们是奉命前来换防!”

他手在后面做了个动作,程墨立刻心领神会,借助兄长的遮挡,将一支神臂弩抄到手上。

范琼眉头一皱,“今晚不是你们当值,你们是明天白天当值,快速回军营!”

“是王爷让我们来的,将军不信可以问王爷!”

程砚向左边一指,就仿佛王爷刘豫就在左边,范琼果然上当了,他扭头向左边望去,程砚几乎同时闪身,这一瞬间,躲在后面的程墨举起神臂弩,对准十步外的范琼就是一箭,范琼忽然明白上当了,但已经来不及,只觉前胸一痛,强大的弩箭射穿了他的铠甲,射入胸膛,箭尖后背透出。

范琼惨叫一声,摔倒在地上,他身后的亲兵大吃一惊,急忙上前来扶,程砚大吼一声,挥枪杀上去。

程墨也大喊一声,“兄弟们,献城免罪,跟我杀啊!”

所有的士兵都明白过来了,他们跟随着程氏兄弟大喊起来,一起冲杀上去。

程砚连杀十几名亲兵,将范琼的亲兵杀散,他反手一枪刺穿了范琼的后心,身受重伤的范琼心脏破裂,当即被杀死,两名士兵砍下范琼的人头,将它递给程砚。

程砚举起人头大喊:“范琼已死,人头在此!”

城头上的士兵纷纷反水,跟随程墨放下吊桥,打开了城门,这时,景龙城楼被点燃了,大火迅速熊熊燃烧起来。

在北城门附近驻扎的曹猛率三千军赶到了北城门,这时,程砚奔出来躬身道:“卑职是云从第二军统领程砚,和兄弟程墨起义,请将军率军进城!”

曹猛一指他手中人头问道:“是何人的首级?”

“这是副帅范琼的首级,已被卑职所杀!”

他将首级递上,一名认识范琼的士兵上前查看,回头对曹猛点点头,“正是范琼!”

曹猛大喜,他连忙派去给去王贵和都帅送信,他自己则率三千人杀进了景龙城门,很快,城门便落在了宋军手上,王贵也率一万大军杀来。

这时,旧曹门也被哗变的士兵攻破了,岳飞率军杀进了旧曹门。

随着景龙门和旧曹门被城内大将献城投降,十万宋军杀进了汴梁城。

曹猛在程氏兄弟的带领下,率五千人攻占旧皇宫,向王府杀去。

王府就是原来的延福宫,原本有两千侍卫把守,这些侍卫见大势已去,纷纷脱去盔甲奔逃,宋军迅速包围了王府,就在这时,王府内十万摘星楼忽然燃起了熊熊烈火,摘星楼四周堆满了干柴硫磺等物,火油浇透了一楼,使大火燃烧异常迅猛,很快,大火便吞没了整座摘星楼,里面哭喊声一片。

刘豫带着他的妻妾子女放火自焚,一家二十三口人全部死在烈火之中。

......

李延庆并不食言,随即封率先出城投降的程砚为宋将一级统领,封其弟程墨和献旧曹门的大将张渔为二级统领,皆为曹猛部将,城破后投降的将领则免其死罪,放其归家,而两万云从军则交给了曹猛,由曹猛负责整编后,编入龙骧军。

李延庆也发现云从军的素质确实不错,士兵普遍年轻强壮,训练有素,通过整编教育,将他们的军心和士气提上去后,会成为一支精锐之军。

次日上午,宋军在清晨退出汴梁城后,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李延庆亲率十万大军列队进入汴梁城,包括岳飞、韩世忠、刘光世等大将也参加了这次入城仪式。

宋军的入城仪式让整个汴梁城都沸腾了,几乎所有的百姓都上了大街,很多颤颤巍巍的老人也被子女搀扶着前来迎接宋军入城。

御街两边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数十万汴梁百姓都赶来了,当第一排手执大旗的宋军从朱雀门内走入时,整个城池都沸腾了,人们嘶声竭力欢呼着,每个人都热泪盈眶,金兵占领汴京数年来,他们饱受做异族奴隶的耻辱,只有这时他们才感受到了自己重新回归故国。

每个大将眼中也流下了泪水,尤其岳飞,当年他屈辱地撤离汴梁,这一刻,当他终于重新进入汴梁城时,他早已泪满脸,他身后很多士兵都捂着脸泣不成声,痛苦和喜悦交织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高潮是在李延庆入城之时,当他向数十万百姓挥手致意时,欢呼声响彻云霄。

“万岁!万岁!”

人们发自内心的呼喊,“摄政王殿下万岁!”

这时,十几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他前面跪下了,李延庆连忙翻身下马,扶起他们,一名老者紧紧握住他手道:“殿下,小民这是第三次给您下跪了,你不要再抛弃我们,不要再抛弃汴梁百姓!”

李延庆动容地握住他那长满了老人斑的手道:“金兵除非从我身体上踏过去,否则我绝不会让他们再进入汴梁一步!”

十几名老者再次跪下,放声大哭起来。

“皇帝陛下万岁!”

不知是谁先喊出这一句,整个汴梁百姓都被感染了,他们振臂高呼,“皇帝陛下万岁!万岁!”

李延庆没有阻止他们,他的泪水也流了下来,这一刻他仿佛又回到率军死守汴梁,和金兵激战的往事之中,那一场场血与火的战役定格为一幅幅悲壮的画面从他脑海里流过。

李延庆重新上马,向数十万百姓挥手,这一刻,他的心胸忽然变得异常宽广。

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权处置第四百九十三章 莫俊毒计第九百九十六章 临安投降第三百三十九章 绝密情报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压监控第五百七十五章 新式火器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袭大名第九百六十七章 灭国之战 二十二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瓮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窥视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马大赛 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市井小遇第九百零九章 两方求情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第七百一十四章 号角声寒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马大赛 十四第七百六十六章 视察店铺第四百六十七章 尔虞我诈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风而降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八百四十二章 事情闹大第四百二十章 两线作战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进攻第四百九十章 青儿失踪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场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战 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报复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烦恼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骥伏枥第二百六十八章 省试开考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会 中第九百五十八章 灭国之战 十一第七百零八章 三万禁军第五百六十六章 杀贼立威第五百四十五章 新婚之礼 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铺后台第八百一十三章 蜀岗茶棚第七百三十七章 请君入瓮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约黄昏 下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举大旗第五百零五章 再回汤阴第四百三十章 祸起萧墙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后机会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马大赛 二十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后一战 下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袭相州 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佳人赏雪 上第七十八章 李张之争 二第一百零二章 县试初考 中第八十一章 再回县城第三百零六章 围歼敌军第十二章 门庭若市第七百二十一章 大战前夕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丽 上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头激战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边救人第七十七章 李张之争 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荒马乱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心难测第八章 以直报怨 中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谈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烦恼第一百八十七章 群众运动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绝女将 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决战来临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二十六章 新书大火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赢一局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蹴鞠皇子第八百八十五章 围魏救赵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门冲突第五百九十一章 药师归宋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见师师 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阳消息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三百三十八章 险守水坝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势混乱第二百零三章 郑氏寿宴 五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掷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雳出击第四百六十三章 桑家瓦子第四百九十章 青儿失踪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规第三十五章 郊游坠驴第五百七十六章 京城来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伐之争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态扩大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访旧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将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访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