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

梁山聚义堂前,刘唐伏在兄弟尸首上嚎啕大哭,四周众将默然,这是梁山义军成立以来最惨重的一次损失,竟折了一员统制,晁盖更是暴跳如雷,要立刻率军下山攻打须城,活剐了杀人凶手,宋江大惊失色,死死拉住他不放。

“大哥冷静,我们不能意气用事,此事需要从长计议!”

晁盖气昏了头,回头对宋江大吼,“死的不是你兄弟,你当然不在意!”

宋江默然,这时吴用连忙上前劝道:“大哥不要激动,此仇我们一定要报,但要查清仇人是谁,否则误杀了一干百姓,仇人却逍遥在外,岂不让人心寒!”

晁盖也意识到刚才自己说错话了,他长叹一声,转身向内堂愤懑而去。

吴用对宋江道:“刚才大哥是一时气话,二哥不要放在心上!”

宋江苦笑一声说:“我能理解他的痛苦,毕竟刘高跟了他多年,这件事我们必须要查清。”

“其实要查清这件事也不是很难。”

“你有线索?”

吴用点点头,“我们去内堂说吧!”

内堂上,晁盖闷闷不乐地喝着茶,宋江和吴用正在询问杨虎,杨虎跪在堂上道:“刘统制知道晁上将军想要一匹好马,便吩咐我们留意,昨天中午一个年轻士子骑着一匹骏马出现,此人很是机警,识破了我们的计策,险些伤了我,我回去向刘统制汇报了此事,刘统制认为此人一定会北上,便率兄弟在路上埋伏,果然截住了这厮,不料这厮箭法高强,反而把刘统制伤了,我们拦不住他,还折了九个兄弟。”

“听他口音是哪里人?”

“好像是京城口音,但又不太像,此人长有异相,黑面白眉,很是少见。”

吴用和宋江对望一眼,心中同时生出一个念头,‘莫非是他!’

“他叫什么名字?”吴用又追问道。

“他没说,只是口口声声自称本衙内,他还说我们抓了他的随从,让我们把人交出来!”

宋江眉头一皱,回头问晁盖道:“大哥,我们最近有抓人吗?”

晁盖摇了摇头,“今年以来就没有抓过一个人,要么是别的山寨干的?”

这时,戴宗快步走进来,将两支箭呈给宋江,“郎中把箭取出来了,请寨主过目。”

宋江接过箭细看,只见这两支箭打造得极为精致,一看便是出自名匠之手,而且箭头镀金,一般御箭才会镀金,这时,宋江忽然发现箭尾刻了一行小小的字,他凝神细看,竟然刻着‘御赐杨太傅’。

宋江大吃一惊,“这竟然是杨戬之箭!”

“二弟说什么?”晁盖连忙凑身上前。

“我当然不是说刘高被杨戬射杀,只是黑面白眉让我想起一人。”

“谁?”

“杨戬九个义子中的老九杨琎,他就是黑面白眉,生有异相,一向心黑手狠。”

“那就对了!这既然是杨戬的箭,杨戬又把箭给了义子,这个狗杂种竟射死了我的兄弟。”

宋江向吴用望去,见吴用沉吟不语,便问道:“军师怎么看?”

吴用缓缓道:“我总觉得这里面有点蹊跷。”

“有什么蹊跷之处?”

“第一,如果真是杨戬的义子,他怎么可能单枪匹马,随从到哪里去了?”

“刚才不是说了吗?他们随从被我们抓走了,他们还问我们要人,这很好解释,为什么军师还说它蹊跷?”晁盖语气中有些不悦了。

“话虽这样说,可所有的随从都被抓走,这种情况不合情理,最多部分随从被抓,其次,一般射人都不会用刻名字的箭......”

不等吴用说完,晁盖立刻打断了他的话,“只有偷袭才会使用不刻名之箭,如果是光明正大对垒,用刻名之箭扬万很正常,我就会用刻名字之箭射杀敌人,军师的解释太牵强了,恕我直言,如果军师惧怕杨戬,找各种理由推脱,军师大可不必如此,直说就是了。”

吴用的脸色变得很尴尬,旁边宋江连忙解围道:“吴军师没有这个意思,吴军师只是想说最好能调查清楚,然后从长计议。”

晁盖冷笑一声,“恐怕这是贤弟的意思吧!第二次说从长计议了,拖到最后不了了之,所以刚才我就说了,死的不是你的兄弟,你当然无所谓!”

说完晁盖站起身便快步走了,宋江脸色一变,半天一句话说不出来,他当然知道晁盖指的是什么?

梁山义军有两大派系,兖州派和郓州派,这是根据两个首领晁盖和宋江的籍贯而分,宋江是郓州人,他的一批手下便被称为郓州系,晁盖是兖州郓城人,他的一批手下就被称为兖州系。

在梁山割据时代,晁盖曾是梁山最大的一股势力,要远远超过宋江的势力,无论他的资历和在梁山的时间都要比宋江久,但晁盖总觉得自己目光狭隘,见识浅薄,在江湖上的号召力远不如宋江,为了成就一番大业,他主动率领部将和宋江合并,并甘愿坐第二把交椅。

但随着时间推移,两人的理念开始有了分歧,他们最大的分歧就是在对待手下上,晁盖待人以诚,把所有手下都视为自己的亲兄弟,以心交心,分给他们兵力和财物,这也是他威望极高的原因。

但宋江却很不赞同这种待人方式,他认为这样会尾大不掉,会让部将坐大,尤其部将拥有自己的军队,将来会形成割据,所以宋江希望收回军权,并建立等级森严的制度,用制度来管理三军。

虽然理念不同,但晁盖还是支持宋江收权,宋江也尽量用心机和手腕来笼络晁盖手下大将,所以梁山内部还是比较和睦,至少表面如此。

但年初在招揽卢俊义和扈诚上山这件事上,晁盖第一次对宋江心生不满。

原因是宋江不择手段,虽然成功将卢俊义和扈诚招揽上山,却害得两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尽管宋江最后为此道歉,但晁盖心中却留下了不满的种子。

今晚为刘高之死,两人的矛盾再一次出现了。

宋江不由长长叹息一声,“顾全大局,何其之难也!”

吴用当然明白宋江的心思,不管刘高是不是杨琎所杀,宋江都不想和官兵开战,现在起义的时机还不成熟,他们还需要时间继续壮大力量,现在他们必须忍,偏偏晁盖就不理解宋江的良苦用心。

吴用沉吟一下道:“确实疑点重重,比如杨琎既然知道北上有危险,他为什么不在中都县找几个手下北上,或许等他父亲派军队南下接应,他给我的感觉就是故意惹事。”

“他倒不是故意要惹事,这件事的起因是我们要谋他的马,杨琎正常北上,我们的人却把他拦截,他不杀人怎么办?”

宋江满脸无奈道:“他是不是杨琎倒无所谓,现在的关键怎么善后这件事,怎么说服大哥和刘唐,还有兖州系的其他弟兄。”

“要不公明再去和大哥谈一谈,把利害关系讲给他听,让大哥理解公明的苦衷,现在不是动兵之时,同时也承诺将来一定给刘高报仇。

“现在他正在气头上,等他稍微冷静下来,我再去和他谈。”

宋江摇了摇头,心情郁闷地走了,这时,吴用招手把戴宗叫上前,低声对他道:“你去一趟京城,打听一下杨琎的情况,看看他在不在京城?”

“军师还是觉得这个杨琎有问题?”

吴用点点头,“他的疑点很多,但每一个疑点都可以解释,我也说服不了大哥和公明,最好的办法就是看看杨琎还在不在京城,找到直接证据。”

“好!我这就下山去京城。”

戴宗快步走了,吴用负手走了几步,自言自语道:“这个所谓的杨琎到底想做什么?”

入夜,宋江正坐在房间里烫脚,忽然,一名亲兵跌跌撞撞奔来,急声道:“寨主,晁上将军带兵下山了。”

宋江大吃一惊,腾地站了起来。

........

第三百五十八章 血战石州 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会 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场第六百一十五章 指点迷津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别嘉鱼第十三章 鹿山学堂第八百六十二章 攻下灵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县救人 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败第九百五十五章 灭国之战 八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中原巡视第五百七十章 忽闻喜讯第一千零十八章 挥师北上第五百七十七章 临危受命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官上任 上第九百一十九章 引金入瓮第七百零四章 针锋相对第五百六十一章 秘密物品第二百四十八章 师师请客 下第八百五十三章 智取敌寨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掷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九百六十七章 灭国之战 二十第一百三十二章 战争风起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场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换条件第六十九章 调解矛盾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锤定音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举攻城 下第一千零十七章 攻破徐州第四十一章 辽国骑兵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灵第五百七十七章 临危受命第七百二十五章 试探进攻 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马大赛 十第八十七章 马匹风波 下第七十章 进城赶考第八百九十二章 夜袭南城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丽 上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头激战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二百六十四章 岁暮除夕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礼 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岁暮除夕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绝为相第九百五十五章 灭国之战 八第四百九十四章 不速之箭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贵到来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战线 下第十三章 鹿山学堂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二百零三章 郑氏寿宴 五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题求解 下第二百零八章 惊闻哀音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丽 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陉阻击 上第八百八十四章 挥师太原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虎啸之峡第九百一十二章 决战太原 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袭相州 中第七百五十一章 谈判之功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斗心机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试科举 七第五百一十九章 小别胜新第五百八十一章 茶馆偶遇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条件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个半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厉阶功臣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绝为相第二百一十五章 困题求解 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赵构之怒第二章 寒门子弟第九百六十八章 灭国之战 二十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里应外合第四百九十三章 莫俊毒计第三百零一章 西夏探子第五十九章 知县视察 上第七百三十九章 先发制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万狮军寨第三十七章 决赛到来第三百零一章 西夏探子第七百六十七章 上门要债第五百八十一章 茶馆偶遇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马大赛 一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门冲突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丽 下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坝之战 下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桧北使第八百六十四章 紧急出兵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断案 下第六百三十八章 磨砺之战 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猎 一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营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官上任 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计第九百九十四章 主动出击第二十八章 擂台首赛 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