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奇兵突起

李延庆则客串了主问人,他选了即作,要求对方以汤阴县童子会为题,作七言诗一,限时一炷香,结果张佑便脱口成诗,赢得了一致赞赏,也赢得了一分,两轮已过,双方战成了平局。

这时,辩试进入决战的第三轮,大堂上的气氛明显开始紧张起来,学正姚万年低声对刘知县道:“鹿山镇刚才选了即作,有点失策了。”

既作从来都是出现在第三轮,今天却出现在了难度要求偏中等的第二轮,使汤北乡学堂占了大便宜,姚万年便觉得李延庆他们在战术上失策了。

刘祯饶有兴致地看了李延庆一眼,淡淡一笑,“我看不一定。”

果然,第三轮一开始,汤北乡学堂便选择了即作题问。

“我们要求对方填词一,押筱韵,填词牌《青玉案》,正好县学对面是报恩寺,我们就要求以寺院为题材。”

《青玉案》本来就写得不多,最有名的一是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淩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若问闲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可对方居然要求以寺院为题材,冷僻中的冷僻,这就是一记绝杀了。

记时香已经点燃,半个时辰必须做出来,一时间大堂寂静无声,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向鹿山镇学堂的四位学子看来,汤怀用肘轻轻捅了一下王贵,小声道:“刚才你不是说你要答题吗?”

王贵的脸上可以拧下一缸水,他连对方在说什么都没听懂,还填词呢!填他个大头鬼。

岳飞绝望地看了李延庆一眼,这题他做不出,李延庆正抱头冥思苦想,他当然也做不出,他只能想一想有没有现成的词,他读了很多唐宋诗词,现在是北宋,那么他可以用南宋的词,可对方有限制,要押筱韵,否则他倒可以把贺铸的《青云案》拿出来了。

李延庆冥思苦想,筱韵,筱韵,他只想起苏东坡的《水龙吟》是筱韵,李白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也是‘筱韵’。

“不用急,慢慢想!”刘知县笑着安慰他道。

李延庆不由抬头望去,正好和知县双目对望,只见刘知县轻缕长须,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这个刘知县和他四叔李大光一样,也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仙风道骨!’

李延庆脑海里灵光一闪,似乎想到了什么?

等一等!好像有一筱韵的《青玉案》是描写修道成仙的,他曾经读到过,作者忘记了,但肯定是北宋以后的词。

这时主审官柔声道:“这道题确实有点偏难,按照规矩,你们若实在作不出,可以拒绝。”

主审官着实对李延庆有好感,他是在暗示李延庆,反正他们做不出也是丢三分,拒绝了也是丢三分,结果没有区别。

相反,他们拒绝了对方却做不出,那么他们就得三分了,所以拒绝反而有一线希望。

这时,岳飞低声道:“绝不能拒绝,他们肯定是做出了才出此题,不会无缘无故出这道偏题的。”

李延庆摆摆手,让岳飞不要打乱他的思路,他已经快想起来了。

又过了片刻,李延庆忽然笑了起来,他起身抱拳道:“请问主审官,道观算不算寺院?”

щщщ ▪тт kΛn ▪c o

主审官和几名老学究商量一下,最年长的审评官笑道:“寺院是出家人的修行之地,虽然一般是泛指僧人,但道士也是出家人,所以我们认为道观也可以称为寺院。”

这三名老学究就有点偏袒李延庆了,因为对方是用县学南面的报恩寺出题,那肯定是指佛寺,说道观就有点牵强,可谁让李延庆昨天对上他们的眼呢?

知县笑了笑道:“两晋以后佛道就很难分家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确实没必要分得那么清楚,出家修行便可。”

知县加上三个老学究是四票,马县丞就算拉拢了姚学正也只有两票,马县丞便保持了沉默,目光复杂地望着李延庆。

李延庆便提笔一挥而就,将他写的《青玉案.修道》呈送给主审官。

“无为大道人难晓。只为工夫少。猛悟回光常返照。三田之内,六府之中,尘垢频频扫。诸缘断处清怀抱。一点虚灵自耀。认得玄元清静道。百关调畅,一性圆明,得出游仙岛。”

众人一起高声夸赞,“好词!”

一声磬响,鹿山镇学堂率先拿下三分,几名汤北乡的士子传阅这词,皆无言以对,比他们准备的《青玉案.清贫僧》确实要好得多。

主审官点点头道:“小小年纪能写出这样的词,确实不容易,看得出家学深厚,也罢,回头再与你细聊,该你们出题了。”

岳飞激动万分,最后的一丝顾虑也抛得无影无踪了,连忙低声道:“用你的方案吧!师父那边我们一起承担。”

李延庆缓缓点头,他昨晚苦思一夜,要想赢得今天的胜利,他们只能出奇兵了。

李延庆低声对王贵道:“阿贵,你出题吧!出杂考。”

今天他们都有表现,就剩王贵了。

王贵接过岳飞递给他的题封,站起身结结巴巴道:“我们第三题出杂考!”

汤北乡学堂几名学子不屑的撇撇嘴,杂考又能怎么样?李佑很平静,四年来还没有他答不上的题。

王贵抽出题念道:“我们出一上联,请你们对下联,上联是:画上荷花和尚画。”

李延庆写了上联送上去,这就是他的奇兵,用历史上的妙对来难倒对方。

本来他想的是‘烟沿檐烟燕眼’,可这个下联他不知道,也没有人能对出,若对方拒绝回答,他们就输了。

另外,他还考虑了‘烟锁池塘柳’,这也是千古绝对,而且他有下联,只是这实在不符合一个六岁孩子的水平,会露马脚的。

最好的题目看似平淡,却又不平常,他们这些学子也偶然能想得到那种,他想了一夜,才终于想出这幅对联。

半晌,主审官叹口气道:“不愧是姚老牛儿,出题也是这么犟得慌,请汤北乡学堂答题吧!限半个时辰。”

这幅上联让汤北乡的四个学子说不出一句话,张佑看出了这幅对联的玄妙,回文又兼谐音,正反读都一样,让他怎么答这道题?

这时,窗外忽然传来了姚鼎的怒喝声:“这道题不是我出的!”

他刚才听到了王贵的读题,半天才明白过来,不由怒火中烧,忍不住喊了出来。

大堂内顿时一片寂静。

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蔡京暗手第五百三十五章 高价卖地第八百八十九章 风险测试 上第七百零五章 各自站队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下之邀第一千零五章 再举义旗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战大定第一千零五章 再举义旗第八百五十八章 袭取罗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解围降压第九百五十三章 灭国之战 六第一百二十三章 焦急等待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启旧案第五百六十一章 秘密物品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别嘉鱼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现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见童贯第九百八十六章 辞相摄政第五百六十五章 鱼儿上钩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庄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京城第七十六章 紧急求助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回故乡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二百九十二章 父子激争第五百三十四章 斗争激烈 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五百八十章 官复原职第十六章 县里消息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学年考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访吴宅第九十章 追查疑凶 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黑面少年第六百零一章 偷袭燕京 中第八百四十八章 临危受命第三百六十章 小道消息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五百零一章 临时任务第九百二十六章 贺兰老剑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韦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指点迷津第九百七十五章 钦差到来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门庭第五百三十章 力劝蔡京第五百七十五章 新式火器第八百五十二章 横山西线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统第七百九十九章 生死大战 二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战第五百三十五章 高价卖地第三百七十章 邯郸遇匪 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外升职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头万绪第三百三十三章 特殊任务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访吴宅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第六百零一章 偷袭燕京 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险守水坝第七百零三章 强势作风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须之罪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六百六十章 女兵招募第五百七十五章 新式火器第三百九十一章 严词拒绝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五百五十六章 知州来访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举大旗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学第五百九十一章 药师归宋第三百三十八章 险守水坝第一千零十二章 调兵遣将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现破绽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要情报第四十五章 新年到来第五百六十六章 杀贼立威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个要求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夏消息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袭须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约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队事件 上第三百八十章 决定返京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贼第二百三十七章 弓马大赛 十四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二百八十三章 温柔之乡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军北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内讧第七百八十一章 新式火器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要情报第七百八十三章 立场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