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意外发难

下午是阅卷时间,由八名县学的助教进行闭门阅卷,官员们不再参与,下午知州李夔就要返回安阳县了,在临行之前,他需要对汤阴县的童子会表自己的意见。

县衙中堂上,知县、县丞、县尉、主簿和学正等五名官员正虚心地听取知州李官人的训话。

李夔温和地对众人笑道:“这次我接受刘知县的邀请,前来观摩贵县的童子会比试,虽然时间不长,但我已深刻领会到了童子会在汤阴县的影响力。

尤其鹿山学堂昨天辩试夺冠,满城鞭炮声,我便知道汤阴县文风之盛,这种比试对民众的教化在潜移默化之间,值得赞赏,所以我先肯定童子会的积极作用,回去后我会向全州推广汤阴县的经验,也会上奏朝廷,当然,建议也要提,为了让童子会办得更好,我只提两个建议。”

听到知州要上报朝廷,知县刘祯十分振奋,他办童子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自己仕途添分,他连忙道:“请李官人鞭挞不足,我们会吸取教训,再接再厉。”

李夔微微一笑,“说鞭挞就言重了,只是提两个小小的建议,第一是参赛学子的选拔,我现大部分学子都连续参加了几届,年年都是老面孔,不利于选拔新秀,我建议每个学子最多参加两届,同时扩增参赛人数,这样便会有更多的学子得到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

李夔的建议切中要害,限制学子参赛次数,就会破除几大家族对名额的垄断,让更多学子有机会参与比赛。

李夔又随即提出第二个建议,“这次童子会,我现学子间的年龄差距很大,最小只有六岁,最大却有十四岁,这个我觉得也不太妥当,我建议稍微限制一下参赛学子的年龄,比如十二岁以上,十五岁一下,这样彼此间的学识水平更加接近,或者可以分组比试,六到八岁一个组,八到十二岁一个组,十二岁以上一个组,具体用什么方案,还是由贵县自己斟酌,我只是提一个建议。”

李夔的两个建议都提得非常合理,也说中了童子会不足,县丞马符立刻抓住了攻讦刘祯的机会,他接口道:“李官人的建议可谓一针见血,我就说过了,六岁的学子不能参加比赛,这种学子只是有天赋,但并没有学习积累的过程,这对其他寒窗苦读的学子不公,但刘知县却固执己见,一定要把夺魁的机会让给六岁的学子,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

刘祯却没有丝毫恼怒,冷冷道:“马县丞说的是李延庆吧!他的学识大家有目共睹,我有没有偏心大家心里都明白,倒是马县丞收了人家五百两银子,信誓旦旦保证别人下次夺魁,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不能见光的事情?”

马符脸色大变,起身怒道:“你....你在血口喷人,你今天把话说清楚,我什么时候收了别人五百两银子?”

李夔的脸色已经变得极为难看,但他依旧一言不,冷冷地看着他们恶斗,其他官员纷纷转头,唯恐自己也被卷进去。

刘祯不慌不忙道:“你当然不会承认,只是你想不到五百银子都有标记,都是韶州黄坑银场在建中靖国元年铸造的官银,二十五两一锭,信不信我现在去搜你的府宅,把五百两银子当场搜出来。”

马符大脑里‘嗡!’的一声,他顿时明白了,何振给自己送银子竟然是刘祯安排的陷阱,就是为了在知州面前当场抖出来,自己上当了。

马符顿时又气又急,浑身颤抖,指着刘祯怒骂道:“你....你卑鄙无耻!”

他这句话一出,就等于承认了自己收了五百两银子,众人心中暗叹,刘祯这一手太狠,马符这次恐怕要完蛋了。

李夔脸色铁青,站起身怒斥一声,“简直乌烟瘴气!”

他袖子一甩,转身离开了县衙,片刻,一名衙役奔来禀报,“知州大人已经走了。”

一直与知县怒视的马符这才反应过来,急得一跺脚,追了出去,刘祯望着他慌慌张张的背影,心中一阵冷笑,虽然李官人没有当场表态,可这一次马符休想轻易过关。

.........

汤阴县官场的内斗并没有影响童子会,当天晚上便传出消息,鹿山学堂在考试中排名第三,加上辩试第一,最终以总成绩第一夺取了本届童子会魁。

汤北乡学堂虽然辨试没有进入决赛,但还是以辩试第三,考试第一的总成绩排名第二,汤阴县学小学堂排名第三。

出人意料的是,卫南镇学堂居然以辩试第五、考试第二的成绩而排名总成绩第四名。

而辩试第二的羑里镇学堂则出了大麻烦,有人举报他们在辩试第三题写的《鹧鸪天》,是他们师父在三年前所写,至今还留在羑里镇的探春亭内,舞弊证据确凿,羑里镇学堂被取消了名次,同时明年停赛一年。

消息传出后,鞭炮声足足响了一夜,各种情绪混杂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

次日上午,学子们参加完颁奖仪式,便开始各自返回家乡了,王家的宽大马车也早早等在客栈前,马车上披红挂绿,颇有一点娶新妇的喜庆。

在一片鞭炮声中,李延庆四人和送行的乡人们依依惜别,踏上了返乡之路。

“不知这次回乡,祖父会奖赏我什么?”

王贵昨晚一夜未睡,心绪激动难宁,不停伸手拨弄着胸前的一朵铜梅,上面刻着小小的四个字‘学子之冠’,这是个人得到的奖章,另外他们的名字将写进今年的县志。

李延庆懒洋洋倚靠一只软垫上,手中拿着他自己写的《大圣捉妖记》,他是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来拜读自己的大作。

听到王贵的话,他半边脸从书后露出,笑眯眯说:“问你祖父要一身真的盔甲。”

“那玩意儿太重,我才不要呢!我想要一匹马。”

“骑马不行,你的腿太短!”汤怀一针见血道。

“去你的!”

王贵伸出小短腿在汤怀的驴耳朵上拨拉一下,又问岳飞道:“五哥,你说我要什么好?”

岳飞也在看《捉妖记》,他用书遮住脸,扫兴的话便从书后跳了出来,“若我是你,从此刻苦读书,否则真对不起‘学子之冠’的称号。”

王贵脸一红,嘟囔道:“早就知道你会这样说。”

就在这时,一阵健马急驰的声音轰然响起,迅如疾雷般由远而近,从他们后面传来,众人面面相觑,李延庆反应最快,挺身坐起,头探出车窗外向后望去,只见后面马蹄踢起了一片片黑浆泥水,露出了一队强悍的骑士。

时值上午,阳光明媚温暖,从汤阴县向南的官道上颇为热闹,除了本县的居民外,还有不少从途径汤阴县的旅客和商人,这里正好是两条官道的交叉口,路边有卖热姜茶的小摊,卖野味的猎户,卖小吃的老人,卖五金杂货的挑担货郎,很多附近村民挤在货郎小摊前挑选自己需要的物品。

但当蹄声一起,官道上顿时牵儿喊娘,一片混乱,所有人跌跌撞撞向官道旁边的雪地里躲去。

马车车夫脸色大变,喊道:“大家坐好了!”

他根本来不及细看地形,直接抽马向旁边雪地里冲去,马车剧烈颠簸,险些翻倒,四名少年在车厢里摔成一团,姚鼎咬紧嘴唇,紧紧抱着一根横梁。

“究竟是怎么回事?”李延庆急问道。

“是契丹蛮子!”王贵脸色苍白,眼中露出恐慌之色。

wωw• TTkan• ¢O 李延庆心中一凛,急忙爬起身向车窗外望去。

第三十章 擂台首赛 四第六章 矛盾激化第九百五十七章 灭国之战 十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五百八十五章 独立成军第一百八十六章 螳螂捕蝉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发制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保坝之战 下第七百五十二章 将相争功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纲罢相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庆殿试 下第九百四十五章 铠甲仪式第九百五十七章 灭国之战 十第九百七十九章 消息泄露第八百八十四章 挥师太原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张山第八百一十一章 若有所思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终任命第三百五十章 将帅不和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争 下第二十一章 王贵心事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战 四第四百八十章 初次朝会 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弓马大赛 十三第一百二十章 解试科举 八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后一环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追踪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七十五章 仗义救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窥视解元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试科举 三第一百零一章 县试初考 上第九百四十八章 灭国之战 一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断案 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县有匪第六百零九章 宋金争燕 四第四百六十七章 尔虞我诈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八百三十章 全军溃败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柜第七十八章 李张之争 二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议事第一千零七章 轻敌之患第三十九章 为父伸冤第三百九十章 逃出须城第八百三十章 全军溃败第五百一十二章 援军到来第五百三十二章 斗争激烈 上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报第八百二十二章 先赢一局第六百零一章 偷袭燕京 中第九百三十九章 朝野非议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临城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军之将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聊聊新书感谢大家支持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内讧第六百九十章 退位监国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战线 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叶知秋第二百二十三章 意外之财第一百三十八章 纷争再起第一百三十七章 谣言之困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马大赛 十六第三百九十章 逃出须城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议第一百二十七章 解试发榜第一千零十四章 横扫黄河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战线 上第八百二十三章 贼船难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岁暮除夕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买马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边救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战线 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一百六十章 初见师师 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九百七十章 灭国之战 二十三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哗变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轻气盛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桥偶遇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夺踏割第七百五十一章 谈判之功第二百零六章 寻衅报复第七百二十章 知己知彼第二十三章 如愿以偿第八百九十一章 铲除内患第六百七十七章 舆论沸腾第三百九十章 逃出须城第八百二十八章 决战苏州 中第八百七十七章 肤施防御第五百六十九章 赶尽杀绝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赏第五百零三章 权宜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