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其必救 上

顾长春的脸胀得通红,他当然知道自己犯下了错误,导致他的军队损失惨重,但他也十分感谢李延庆用这种各自检讨的方式来批评自己,保存了他的面子。

半晌,顾长春叹口气道:“这次战斗我也犯下了错误,之前都指挥使再三提醒,不要离开官道三百步远,我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个提醒的真正含义,也没有把它放在心上,再加上敌军溃散,我杀敌心切,率军离开官道追杀了一里,结果成了孤军,所以当敌人前军反扑杀来时,我无法及时请求其他将军支援,导致损失惨重,伤亡了两百八十四名弟兄,占了所有伤亡弟兄的大半,这个深刻的教训我一定会吸取,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李延庆见他坦率承认自己的错误,便笑着点点头,“凡事都有两面,虽然顾将军杀敌心切,成为孤军,不幸伤亡惨重,但也多亏顾将军率军顶住了敌军的反扑,才使我们能从容撤退,功劳不能抹杀,各位大功我会及时上报给大帅,大帅也会报给朝廷,现在让弟兄们好好休息,然后我们准备下一次的战斗。”

众人起身离去了,顾长春抱拳道:“都指挥使的苦心,卑职感激不尽!”

李延庆笑了笑道:“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我刚领兵攻打西夏水库时,也犯过轻敌的错误,导致弟兄损失惨重,关键是要吸取教训,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我想所谓名将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教训中磨练出来的。”

“都指挥使说得对,卑职一定会吸取教训。”

李延庆点点头,“你这次损失了不少士兵,我在齐州有一批战俘,已经整编成后备军了,我会给你三百士兵,让你军队补充完整,到时好好训练他们吧!”

顾长春大喜,“多谢都指挥使替卑职考虑周全!”

顾长春行一礼走了,李延庆来到骑兵的休息地,刘錡带着王贵和牛皋迎了上来,“怎么样,有士兵和马匹受伤吗?”李延庆笑问道。

“还好,轻伤十几名弟兄,损失了三匹战马,不过我们从敌人后军缴获了二十几匹战马,完全得到弥补。”

“那就好,回去好好休整,下一次出击,恐怕需要你们扛大梁了。”

刘錡连忙低声问道:“我们下一次出击的目标是哪里?”

李延庆微微一笑,“现在要须城分兵出来很难了,不过不是没有办法,只要我们攻其必救之地,他们就不得不出兵了。”

三人顿时若有所悟,他们知道李延庆指的是哪里了?

........

两年前,宋江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梁山军的统治中心从梁山迁移去了须城县,这是梁山军从山匪向割据政权转变的重大决定。

但梁山作为梁山军的聚义之地,依然在梁山军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梁山将领们精神上的圣地,至今梁山军的聚义堂依旧放在梁山上,为了保护梁山的安全,宋江也下了大力气,打造了三道防御线,其中一条水路,两条陆路,水路是指梁山泊内诸岛,梁山水军有八千士兵,数百艘船只,牢牢地控制着梁山泊,这也是梁山最稳固的一条防线。

另外两条陆路防线都在西面,又分为内线和外线,内线就是梁山本身的防御,梁山上依旧有四千驻兵,控制着上梁山的各条通道。

而外线则是两座县城,一座是北面的寿张县,一座是南面的郓城县,其中寿张县距离梁山三十里,属于郓州,而郓城县距离梁山约四十里,属于济州,这两座县城各驻防三千军队,事实上,梁山军在梁山防御上投入了两万军队,保护着梁山的安全。

寿张县位于梁山西北,本身是一座中等县城,城墙周长只有十余里,数千户人家,在梁山军进入战争状态后,寿张县的管控也变得十分严格,对进出城都严格盘查,尤其是外地客商进入寿张县更是严格,不仅要彻底搜查,而且必须要有城内店铺的担保。

这天清楚,北城门刚刚开启,等候在城外准备进城卖菜的农民便向城内一拥而入,士兵们慌忙拦住他们,“别急,一个个来!”

进城卖菜的农民都有县衙颁发的腰牌,可以识别身份,这时,一个老农赶了一辆满载着冬瓜和萝卜的骡车走到城门前,他身后两个后生各挑着一担蔬菜。

守城的士兵认识老农,是专门给县衙送菜的老张头,比别的送菜农民地位高一点,可以不用检查直接进城。

“老张,他们两人是谁?”士兵指着身后两名年轻人问道。

“他们是我的两个侄子,张三和张四,在须城当兵,我兄长前几天不幸去世了,他们回来奔丧,今天顺便帮我挑菜。”

听说也是梁山军士兵,守城士兵的态度好了一点,问两人道:“你们是谁的部下?可有军牌?”

两名年轻男子各取出自己的军牌递给守城士兵,“我们是王都统部下,这是我们军牌。”

两人说了一口地道的郓州话,带着寿张县的土音,士兵看了看他们的军牌,张三顺和张四顺,其中张三顺居然还是队头,守城士兵不敢阻拦,放他们二人进了县城。

老张头并没有直接送菜去县衙,而是来到距城门不远处的一座民宅,这是他在县城内的房子,进了院子,老张头关上门,张三和张四立刻从大车抬出两个沉甸甸的冬瓜,去掉外面的一层冬瓜皮,里面竟是两个黑黝黝,外形如冬瓜般的铁疙瘩,还有两把锋利的匕首。

两名士兵正是李延庆派来的斥候,来寿张县执行特殊任务。

“张老丈,多谢了!”两人向老张头抱拳行一礼。

“不用客气,你们俩就安心住在这里,这里不会有人来的,我等会儿从南城门出去,恐怕就帮不了你们了。”

“不必担心,我们自己会安排!”

老张头开门赶着牛车走了,两名斥候又关上门,小心翼翼地将两枚震天雷擦拭干净,他们看了看天色,天色还早,他们要耐心地等到天黑才行。

.........

寿张县只是梁山的外围防线,本身也从未遭遇过任何战争,城内的三千守军并不是主力,甚至连二线兵力都谈不上,都是各军挑剩下的老弱之军,放回家园又可惜,就放在战略地位不重要的城池守城,象齐州的军队也是属于三线兵。

夜里三更时分,整个寿张县城都处于熟睡之中,县城内一片漆黑,北城门附近也十分安静,城头上有军队在来回巡逻,但城门旁边的十几名守军都各自蜷缩在角落里熟睡了。

这就是李延庆要派士兵进入城内行动的原因,在城外行动容易被城头守军发现,而城内就不一样了,城内几乎没有什么巡逻,或许大街上偶然会有一队治安巡逻,但城门处却没有什么士兵巡逻了,这就是梁山军防外不防内的特点。

此时李延庆已率领六千军队埋伏在县城北门一里外,耐心等待着城内的动静。

“会不会出什么意外?”刘錡有点担心地问道。

李延庆摇了摇头,“他们既然已经平安进入县城,老张头又正常从县城里出来,那就应该没问题,除非他们干不过几个守城的士兵,可依他们二人的身手,每个人都可以同时搏杀十人,我觉得不会有问题,耐心等候就是了!”

“为什么选择寿张县?”

顾长春在李延庆身后声音低沉道:“我觉得或许直接攻打梁山更好一点。”

李延庆回头看了他一眼,平静说道:“选择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须城县的守军明白我们的意图,选择攻打梁山是更激烈一点,但只会引来寿张县和郓城县的救援,而不是须城县的救援。”

“如果攻下寿张县后,须城县依旧保持沉默呢?”顾长春又问道。

“那就再干掉郓城县,逼他们出兵!”

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坝之战 上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八百五十章 再返京兆第五百六十五章 鱼儿上钩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临钱塘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报第六十章 知县视察 下第三百九十章 逃出须城第八百八十二章 洛交县城第八十三章 上门拜访第三十九章 为父伸冤第九十章 追查疑凶 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马大赛 二十一第八十一章 再回县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国蔡京 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纵第一百四十章 土地之争 下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里关注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协商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迁都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里关注第九百二十二章 缔结和约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求和谈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闻早报第九百八十二章 惊魂之变 上第九百三十七章 消息泄露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战主和诚挚道歉第八百三十九章 卖地决定第五百三十五章 高价卖地第五百八十四章 招兵买马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铺失火第一百零四章 县试高中第八百六十六章 万狮军寨第五百七十五章 新式火器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学告状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别嘉鱼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终任命第十六章 县里消息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旧将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战银川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争 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进一步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进攻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试落幕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边救人第七十六章 紧急求助第四百零八章 集训乡兵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桧北使第五百三十五章 高价卖地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斗心机第六百六十一章 乔氏商行第三百八十六章 组建军衙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一千零七章 轻敌之患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一千零八章 夜战出击第九百四十二章 重要议事第一百二十章 解试科举 八第九百一十章 重责轻罚第四百一十三章 穷寇尽追第五百二十五章 东南悍将第三百六十二章 决战来临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临萧关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礼物第五百二十五章 东南悍将第一百六十九章 西郊狩猎 三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官上任 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号角声寒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心难测第五百一十章 激战矮岗第九百零三章 偷运军资第九百零九章 两方求情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诛心之战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绝女将 下和大家随便闲聊几句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绝女将 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战 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全力以赴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礼 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变夺权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营第一千零八章 夜战出击第六百一十六章 老种辞官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七百六十二章 廷议之怒第六百九十一章 恋栈难去第二百零六章 寻衅报复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六百四十章 两相暗斗第三百零八章 局中六人第六百七十章 收购兵甲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现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内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