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婚之礼 下

这时,女方家已准备了好酒好菜以及诸多红包招待迎亲队,李延庆则被请去内堂大礼拜见岳父、岳母,由于曹选不在,改为拜见岳祖父曹评,这个步骤也极为重要,必须要磕头,对方接受新郎大礼,这才表示认了这个女婿。

“贤婿明天就要出发去鄂州吗?”曹评笑问道。

李延庆点了点头,“按照吏部的通知,其实今天就必须离京,因为今天成婚,情有可原,如果明天再不走,就要被御史弹劾了,所以小婿打算明天下午离去,明天上午赶来一下门,然后直接出发。”

旁边王氏问道:“姑爷准备怎么去鄂州?我是说坐什么去?”

李延庆连忙躬身道:“禀岳母大人,我准备坐船去鄂州,已经订好了两艘千石大船。”

“坐船还可以,不是太累,路上就要麻烦姑爷多多照顾蕴娘了。”

“那是应该的,请岳母放心。”

“好了,有什么话明天上午再说吧!吉时要到了吗?”

曹评话音刚落,外面便传来了鼓乐声,这是在催妆了,曹评笑道:“既然差不多了,就让新娘出来吧!”

克择官在堂外大喊:“吉时娘上轿!”

在鼓乐声中,两名送亲喜娘搀扶着新娘步步生莲走来,后面跟着曹蕴的贴身小丫鬟雅儿,还有大群曹家的婶娘、女儿都簇拥在左右,府门外鞭炮声再次响起,空地上摆放着上百口大箱子,里面都是银锭、首饰、绫罗绸缎以及各种昂贵的衣服,光白银就有三万两,这便是曹蕴的嫁妆,另外的她的藏已经装箱,以后再送去男方家。

陪嫁丫鬟和曹蕴进了大轿,送亲喜娘则坐进牛车,司仪高喝道:“时辰到,送新人。”

不料随从们却不肯走,汤正宗念念有词,“高楼珠帘挂玉钩,香车宝马到门头,花红利市多多赏,富贵荣华过百秋。”

这是问女方家要钱,进门是男方掏钱,但出门却是要女方破费了,几名曹家子弟连忙上前,将准备好的小银锭塞给了随从和吹鼓手,汤正宗这才大喊:“起程!”

这叫起檐子,也是必须要走的规矩,随着队伍出门,曹家的女人们端着铜盆向外泼水,表示曹蕴已经出嫁,也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队伍并不是直接去矾楼,要先去男方府上,要先进李家的门,才能去矾楼举行婚礼。

去男方家虽然只有一个仪式,却非常重要,在鼓乐声中,轿子在男方府门前落地,四周聚满了男方家的亲朋好友,接亲喜娘在轿子前铺上青布,前面一个女子捧着镜子倒行,青布只有两块,要不停地交换,让新娘踩着青布入府,表示传宗接待,延绵烟火,另外还要洒谷豆,压住青羊、乌鸦、青牛三煞。

男方家仪式由媒人主持,也就是种师道,他手中拿着一碗饭,见新娘下轿,种师道端着饭喊道:“本宅亲人来接宝,添妆含饭古来留,小娘子,开口接饭!”

这就是进男方家最关键的一个仪式,新娘必须吃一口饭,吃过夫家饭方为夫家人。

贴身丫鬟接过饭勺,小心翼翼地伺候新娘把这口饭吃了,四周顿时响起热烈的鼓掌声,接下来,新娘跨过一只马鞍进入府内,然后在府内坐轿前往矾楼举行婚礼。

后面新娘就没有什么事了,进矾楼后休息等候拜堂。

此时矾楼已是宾客临门,热闹异常,宴会已经开始,矾楼内到处莺歌燕舞,宾客们喝酒聊天,一道道精美的大菜被矾楼内的美貌侍女端了上来,看得客人们眼花缭乱,很多客人还是第一次来矾楼。

婚礼是中庭的歌舞台上,正面摆放了一排桌子,正中间是男方先祖的灵位牌,上面有四时供品,正上方则挂着一个巨大的囍字,两边各摆了几张椅子,主要是给证婚人和男方父母等直系长辈就坐。

而在西面搭建了一座青庐,青庐是成婚时必须要有的布置,喝交卺酒,结合髻都要在青庐中进行,青庐里只有一张具有象征意义的床,铺陈着簇新的缎被,此时,新娘就坐在青庐内。

李大器和种师道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种师道不仅是媒人,同时也是证婚人,因为这是男方家举行婚礼,一般女方父母就不能坐上来了,只能坐在下面观礼,不管是小户人家还是官宦权贵人家都一样。

婚礼已经开始了,婚礼上有两个重头戏,一个叫‘上高坐’,一个就是拜堂,所谓上高坐,就是在大堂中间放着一只马鞍,也就是新娘进男方家跨过的那只马鞍,新郎骑在马鞍上,由女方家把他请下来,这也婚礼中最隆重的仪式之一。

司仪由矾楼的专业司仪担任,司仪大喊:“上高坐,请新郎上马!”

歌舞停止,两边数百名宾客纷纷向大堂上望来,只见新郎李延庆被请上高台,由礼官汤正宗引着他骑上了马鞍,四周顿时传来一片欢笑。

第一个上来敬酒的是曹蕴的姐妹曹云,之所以没有让曹娇娇上,是因为她太小,她请不下新郎会哭起来。

曹云把酒杯递给李延庆笑道:“请官人喝酒!”

李延庆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曹云又笑道:“请官人下马!”

李延庆摆了摆手,“我刚上马鞍,怎能下马,你且去!”

曹云再请,李延庆就是不肯,曹云这才笑着跑了来。

司仪大喊:“新人不肯下马,二请!”

第二个上来的是曹蕴的小姑,叫做曹美芳,嫁给天波府杨家,她将酒杯递给李延庆,“请官人饮酒!”

李延庆双手接过,举杯一饮而尽,曹美芳又笑道:“请官人下马!”

李延庆摇摇头,“酒未尽兴,怎能下马!”

曹美芳再请,李延庆还是不肯下,司仪再次大喊:“新人仍旧不肯下马,三请!”

第三个就是重要人物了,是新娘的母亲王氏亲自上场,虽然王氏之前不喜欢这门婚事,但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她也必须展开笑颜。

王氏端酒给李延庆笑道:“姑爷请饮酒!”

“多谢岳母大人!”

李延庆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王氏又请道:“新娘已等候多时,请姑爷下马入庐。”

李延庆也笑道:“岳母相请,小婿怎敢不从!”

他终于下了马鞍,跟随礼官向青庐走去,四周顿时欢声如雷,这时,礼官将挂在青庐上的一匹红缎子取下,扔给了宾客,宾客纷纷争先,将缎子扯成碎片,各藏一块,这是好一个彩头,叫做‘利市缴门红’。

李延庆和曹蕴并肩坐在床上,李延庆低声笑道:“娘子今天受累了。”

曹蕴含羞小声说:“我还好,官人才辛苦。”

“新郎、新娘不准说话!”

床下忽然传来一个声音,李延庆顿时吓了一跳,只见曹娇娇从床下钻了出来,李延庆顿时笑道:“娇娇怎么躲在这里?”

曹娇娇笑嘻嘻道:“闹洞房呀!”

曹蕴忍不住道:“娇娇别调皮,快出去,你不能呆在这里的。”

“人家闷得慌,想找你们说说话嘛!”

“今天不行哎!你还小,以后阿姊告诉你,快出去。”

李延庆也笑道:“以后娇娇可以搬来和阿姊住,但今天不行,先出去吧!”

曹娇娇顿时笑逐颜开,“姊夫答应啰!反悔可是小狗。”

李延庆伸出一个小指头,“给你拉个勾!”

曹娇娇心中欢喜,连忙和姊夫拉了勾,这才笑嘻嘻从后面溜出去了。

“官人可别惯着她,小心把她宠坏了。”

“没事,娇娇聪明着呢!不会宠坏她。”

“官人,明天我们要出远门吗?”

“是啊!明天我们就去鄂州,娘子,很抱歉了。”

“我当然没有关系,对了,思思姐在哪里?”

“她在赤仓镇,和青儿一起,明天我们走蔡河南下,在赤仓镇接她们上船。”

这时,司仪在外面喊道:“吉时人拜堂!”

进来两名喜娘,将一个大红缎子扎成的同结交给二人,两人面对面各持一端锦带,李延庆倒行,慢慢走出青庐。

礼官高声念诗祝贺,“团圆今夕色珍晖,结了同心翠带垂,此后莫交尘点染,他年长照岁寒姿。”

一对新人并立站在堂前,司仪喊道:“下面请掀霞帔!”

李真的妻子莫氏笑着走上前,她手中拿着一杆秤,一下子便将新娘的盖在头上霞帔掀开了,露出了新娘子娇羞美艳的容颜。

宋朝的盖头可不是在洞房等新郎来掀,必须在拜堂前由男方家一个名儿女双全的妇人来掀,而且必须用秤或者机杼来掀开。

四周再次响起了一片惊叹声和鼓掌声,大多为新娘子的美貌惊叹,本来曹蕴长得就美貌端庄,现在经过精心化妆,更是美若天仙,令宾客们惊叹万分。

“一拜先祖!”

宋人成亲也是三拜,不是拜天地,而是一拜祖先,二拜公婆,三才是夫妻对拜,因为去宗庙拜祖先不方便,所以一般是将祖先灵牌请入大堂,事后再将先祖恭送走。

两人跪下,在灵牌前磕了三个头,司仪又喊:“二拜公婆!”

两人走到李大器面前跪下,李大器怀中抱着妻子的灵牌,他激动得热泪盈眶,默默念道:“云娘,你看见了吗?咱们孩儿今天娶妻了,你也成婆婆了。”

两人又拜三下,李大器连忙道:“好孩子,起来吧!”

司仪又喊:“入青庐,夫妻对拜!”

这次是新娘手执同心结倒行,牵着新郎进入青庐,青庐内由媒人主持,新郎新娘再次向对方跪拜。

这时,男方和女方家人上场,开始围着青庐撒帐,也就是将铜钱、杂果、糖、花瓣撒向大帐,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大帐内,新郎和新娘各剪下一络头发结在一起,放在一只玉盒里,这叫‘合髻’,结发夫妻便来源于此。

另外还有喝交卺酒,也就是今天的交杯酒,表示夫妻同甘共苦,种师道将两半玉葫芦倒满酒,对新人笑道:“喝了此杯酒,希望你们今后互相扶持,荣辱与共,同甘共苦。”

李延庆和曹蕴拾起玉葫芦瓢,两人凝视着对方一眼,一起慢慢将酒喝了。

这时,司仪高声道:“婚礼已毕,送新人洞房!”

洞房当然不会设在矾楼,矾楼只是饮宴欢娱之地,最多举行婚礼,一般不会作为新婚夫妻的洞房,洞房当然是在冰柜街李大器的府中。

宾客们继续喝酒庆祝,一辆华丽的大马车已经悄然驶出了矾楼,在张豹、张鹰以及杨光三人的护卫下向冰柜街驶去。

此时天已经黑了,马车内,李延庆揽住了曹蕴的纤腰,低头吻了吻她的俏脸,曹蕴害羞地低下头,李延庆却轻轻抬起她的下巴,向她朱唇吻去,曹蕴的心怀终于敞开了,她向夫君婉转相迎,车厢里,一对新人紧紧地相拥在了一起。

appapp

第五百八十三章 五军之将第五百五十四章 开源有方第八百二十八章 决战苏州 中第九百七十九章 消息泄露第七百一十三章 黄河南岸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凑份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马大赛 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乡 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弓马大赛 十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别嘉鱼第七百一十六章 关键阻碍第六十八章 出师不利第七百七十三章 意外情报第八百六十章 两战韦城第六百四十七章 矾楼茶局第九十七章 练枪之始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举大旗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动去职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争 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县尉周春第七百五十六章 事态升级第六百七十五章 两个丽人第九百六十七章 灭国之战 二十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战争风起第八百七十三章 府学升级第四十八章 洒泪惜别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八十四章 防御漏洞第四十章 意外发难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马大赛 十九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马大赛 十八第六百章 偷袭燕京 上第九百零五章 突围入城第五百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三十七章 欲擒故纵第九百八十三章 惊魂之变 中第九百三十六章 姗姗来迟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见不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先发制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六十七章 夜里来客第三百四十三章 重要情报第七百三十四章 无米下锅第一百八十六章 螳螂捕蝉第一百八十一章 驿站突围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一千零七章 轻敌之患第六百八十二章 兵临太原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复义军第四百四十章 官职初定第八百七十章 朝廷使者第一千零九章 关键一刀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马大赛 十九第一百二十章 解试科举 八第八百三十章 全军溃败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马大赛 六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学来函第五百九十六章 酒楼传言第五百三十四章 斗争激烈 下第八百八十四章 挥师太原第六百四十七章 矾楼茶局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题第三百三十九章 绝密情报第三百四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之军第五十五章 无福消受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临城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显身手 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变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为难第九百六十七章 灭国之战 二十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师师失踪第六百一十一章 栽赃陷害第二百零二章 郑氏寿宴 四第八百六十一章 东进不利第九百一十二章 决战太原 上第三十五章 郊游坠驴第六百四十章 两相暗斗第三百一十二章 笼络手段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汉制汉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会 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报交换第四百四十五章 曹府家宴 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血战石州 下第八百九十一章 铲除内患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上矾楼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二十六章 弓马大赛 三第四十七章 新年祭祖第二百一十七章 事态扩大第五百一十四章 初访曹府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并部曲第一百八十一章 驿站突围第六百五十五章 曲江瓦子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凶 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后园激战第五百七十章 忽闻喜讯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仇难解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