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朝报新闻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延庆急匆匆赶回了府中,管家单叔迎了出来,“我把江名医留住了,官家要见见他吗?”

“他在哪里?”

“在贵客堂等候!”

李延庆又快步来到贵客堂,只见一名鹤发童颜的老者正坐在堂上喝茶。

这位老者便是嘉鱼县最有名的医生,名叫江笃,今年已经年近八十,他也不是第一次来县令府邸,去年秋天他就来府中给曹蕴和思思诊脉,开了几味药给她们改善身体,没想到才过了数月便出现效果了。

李延庆走上堂拱手笑道:“辛苦江名医了!”

江笃连忙起身行一礼,“小民参见县君!”

“快快请坐!”

李延庆请他坐下,又让丫鬟上茶,他关切地问道:“我妻子,她真的......”

江笃笑着点了点头,“我已经诊了无数次喜脉了,她是典型的喜脉,恭喜县君了。”

“那是江名医的功劳啊!若没有名医开出的药,我妻子怎么会短短数月就有了身孕,请先生受我一礼。”

李延庆起身躬身行一礼,江笃连忙摆手,“小民当不起县君之礼,这是我份内之事,请县君不要放在心上。”

“不知她现在应该是几个月?”

“从常理推断,她应该是两个月左右,县君要注意了,这几个月内切忌行房,当心小产,另外,这两个月夫人也尽量不要乘坐舟车,不要劳累,每天在府中走上千余步就足够了,注意多休息。”

“多谢先生,我记住了。”

江笃又取出一张方子递给李延庆,笑道:“这是我开的一副方子,每天服用,对孕妇很有好处。”

李延庆接过方子,又迟疑一下问道:“我还有个小妾,她跟我在一起几年了,却始终没有身孕,先生有没有给她诊脉?”

“是郭夫人吧!她的情况真的不太好,根子骨弱了一点,坦率地说,她的体质很难怀孕,而且就算怀孕,也有可能会出现难产,虽然话有点刺耳,但这是实话,相信县君也看过别的医生,应该心里有数。”

李延庆默默点头,他想起了赵济慈的诊断,看来思思是命中无子了。

........

送走江名医,李延庆来到后宅,刚走进曹蕴的院子,便听见房间里传来妻子曹蕴的干呕声,他连忙走进房间,只见曹蕴蹲在一只木盆旁,捂着胸口干呕,她的贴身小丫鬟正轻轻给她捶背,曹蕴摆摆手,“不要敲了,扶我坐起来。”

李延庆动作更快,连忙上前扶住妻子。

“夫君什么时候回来的?”曹蕴感觉到扶自己的人不是丫鬟,而是丈夫。

“我刚赶回来,徐五小娘子跑去告诉我了。”

“我没让她去,应该是思思让她去的,很抱歉,影响夫君和同僚聚会了。”

“这是什么话,家有喜事,我还能喝得下去?”李延庆扶着她坐下笑道。

曹蕴鬓发有些凌乱,脸色苍白,她将头靠在丈夫肩头,闭目平静了好一会儿,才叹口气道:“想吐又吐不出来,就这样干呕,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应该三个月后就好了,江名医说你现在大约两个月的身孕,再坚持一个月。”

“哎!还要痛苦一个月。”

曹蕴又展颜一笑,“不过想到腹中有了孩儿,再痛苦我也很开心。”

“这就对了,你开心,腹中孩儿也开心,你难过,他也会难过。”

曹蕴点点头,“希望是个小郎!”

“小郎、小娘子都一样,我都喜欢,我得好好想一想给他们起什么名字?”

曹蕴嫣然一笑,“夫君太性急了吧!而且阿公说,起名是他的事情,你就不要操心了,夫君,我想休息一会儿,你去书房写两封信,给阿公和我父母报喜。”

“为夫遵令!”

李延庆扶妻子躺下,又给她盖上被子,这才起身去书房了......

入夜,李延庆已经写好了两封家信,就等明天一早让急脚递带回京城。

宋朝的快递业十分发达,公私皆有,官方叫做驿递,同时也有专营货运的大商人开了类似的寄送业务,叫做递铺,专门给人送文书及重要物品,如果需要加急,便可以加钱用急脚递,三百里内当天送达,但最快的是金字牌急脚递,只有官方驿递才有,一般用于军机要务或者赦书。

比如岳飞被下十二道金牌催令班师,并不是说天子拿出十二道金牌,而是指天子的诏书用了十二次金字牌急脚递,封筒上用金字写着“御前文字不得入铺”,这种文书不能在递铺停留,快到驿递时摇铃,驿站里人听见铃声候在门口,像跑接力赛,一路鸣铃,过如飞电,行人望之避路,昼夜不停,日行五百里。

李延庆用的递铺叫做易达递铺,总部在京城,本业也是做船运业,叫做易达货运行,同时也兼营快递文书之类,在各州州府都有分店,李延庆托了宝妍斋的关系,又用一间官房免去租金,才让易达货运行在嘉鱼县也开了一家兼营快递的分店。

李延庆让易达货运行在嘉鱼县开设递铺当然是有目的,他想了解京城的消息,便专门订了两份报纸,虽然官方也有《邸报》,但《邸报》官僚习气比较重,送到各地很慢,到了嘉鱼县已经是一个月后了。

李延庆订的两份报纸,一份叫做《朝报》,虽然名字叫做《朝报》,但既然平头百姓也能在报摊上买到,显然和官方无关,而是民间发行,《朝报》实际上就是抄袭《邸报》的内容,但它发行快,面向大众,好在朝廷也不追究,深得百官和一般老百姓喜爱。

另一种报纸是《小报》,相当于如今的娱乐快报,往往爆出《朝报》不涉及的宫廷秘史、名人八卦等,特别能博人眼球,深受百姓喜爱,而且宋朝对舆论的宽容更是让历朝历代汗颜。

比如在大观四年,《小报》就制造了一则惊天新闻,当时民间对丞相蔡京的意见很大,为了满足社会舆论需求,《小报》便假冒天子语气发布了一则抨击蔡京的诏书,指责‘蔡京目不明而强视,耳不聪而强听,公行狡诈,行迹谄谀,内外不仁,上下无检’,还报道说,蔡京及其同伙已经被天子一网打尽。

这种公开假冒圣旨的行为在历朝历代都是诛九族的大罪,但在宋朝却什么事都没有,而且当事人蔡京无可奈何,又不敢利用权势查办《小报》,只得自掏腰包在《朝报》上连续刊登启示,澄清自己并没有被天子惩处的事实。

这两份报纸李延庆在京城也会买,在御史台内翻看,现在到了地方,他更加关注京城的消息,他便利用递铺的渠道,让父亲每天给他加急寄这两份报纸,一年光急脚递的费用就要耗费两千贯钱,但至少他也能在三天后就看到京城的消息了。

不用说,家里人也极为欢迎其中的《小报》,每天都要争着阅读,成为家中的一大乐趣。

李延庆写完信,这才想起今天的报纸还没有看到,他连忙对端来茶水的徐五小娘道:“你去问问管家,今天报纸来了没有?”

“官人,报纸已经来了,我看见在二夫人那里。”

“你去替我问问,如果她看完了,就给我拿来。”

徐五小娘匆匆去了,不多时,拿一份《朝报》,“官人先看这份吧!《小报》刚刚被扈姑娘拿走,扈姑娘说她看完后会送来。”

李延庆无奈,只得接过报纸打开,《朝报》和《小报》的大小和版式与今天的报纸已经差不多了,也是一块一块的豆腐块文章,重要消息用粗字标出,也有头版头条。

虽然是三天前发生的事情,但头版头条的消息却让李延庆愣住了,‘金国使者相约攻辽,朝廷已正式决定北伐’。手机用户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一章 漫天要价第八百六十一章 东进不利第一百三十七章 谣言之困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马大赛 十九第六百五十五章 曲江瓦子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七百七十五章 书生误国第一百零六章 安阳赶考第七百五十二章 将相争功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风波第八十五章 马匹风波 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曹母见婿第八百七十八章 甘泉陷阱第四百零二章 再战博州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备战第六百七十章 收购兵甲第一千零五章 再举义旗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励无效第八百九十六章 民怨沸腾 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场小规第四百六十四章 解决之钥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猎 一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报第一百九十九章 郑氏寿宴 一第二百九十章 吏部授官第五百零四章 北上监察第六百五十一章 赵构之怒第九百八十六章 辞相摄政第一百四十五章 临阵磨刀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五百二十章 种帅为媒第七百八十二章 天价条件第七十六章 紧急求助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辩论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六百七十八章 连夜离京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庆殿试 下第七十七章 李张之争 一第六十四章 鹿山春社 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里应外合第二十七章 擂台首赛 一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丽 下第九百九十章 围城打援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动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马大赛 二第三百四十章 夜火攻城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心思第四百零五章 临战之权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牙还牙第六百六十八章 平衡之道第八百三十九章 卖地决定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头激战第九百六十章 灭国之战 十三第六百五十三章 蔡家出事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姜弥辣第一章 秋风秋雨第二百零一章 郑氏寿宴 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李家三娘第七十六章 紧急求助第三百九十七章 全权处置第六百九十三章 勇救康王第三十五章 郊游坠驴第九百五十四章 灭国之战 七第九百二十章 收复河东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现第八百九十九章 战火再起 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州探查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轻气盛第四百二十五章 攻占郓城第六百九十章 退位监国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国投降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佳方案第五百一十五章 书坊相会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山有约第八百二十三章 贼船难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现第四百四十二章 钱落柳静第八百七十八章 甘泉陷阱和大家随便闲聊几句第二百六十七章 指点迷津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袭须城第三百零六章 围歼敌军第九百二十二章 缔结和约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书院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哗变第九百五十七章 灭国之战 十第八十三章 上门拜访第三十六章 本家小娘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进攻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内讧第五百八十章 官复原职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儿遇母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马大赛 十九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灵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临钱塘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复义军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乡 下聊聊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