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临危受命

不多时,太子赵桓匆匆赶到御书房,他跪下行大礼参拜,“儿臣参见父皇!”

“皇儿免礼平身!”

“谢父皇!”

赵桓站起身,垂手站在一旁,赵佶微微笑道:“想必皇儿已经知道耶律淳病逝的消息了吧?”

“儿臣已听说了。”

“皇儿不觉得这一次绝好机会吗?辽国大乱无主,人心惶惶,这个时候我们再出兵燕京,一定能收复故土,彻底灭亡辽国,一洗百年耻辱!”

赵桓大吃一惊,连忙又跪下,“请父皇三思!”

“朕已经考虑两天了,早已深思熟虑,朕已决定出兵,不过朕考虑让皇儿来出任三军大帅之职,不知皇儿意下如何?”

赵桓立刻明白了,父皇准备拿自己来当替罪羊,他心中大恨,但又不敢拒绝,他忽然又想起了李延庆让吴敏带给自己的话,有童贯在,北伐必败无疑,他沉思片刻道:“儿臣愿意为父皇分忧,不过儿臣希望能担任实帅!”

实帅就是掌握真正的军权,赵佶怎么可能答应,他沉吟一下道:“亲王虚领主帅,这是大宋立国以来的惯例,朕虽然有心让你为实帅,但又不敢打破列祖列宗的规矩,这样吧!朕准你推荐都统制人选。”

赵桓无奈,只得道:“儿臣希望能免去童太尉的宣抚制置使之职,任命种师道为北伐都统制。”

赵佶眉头一皱,“童贯掌军多年,有他坐镇河北,能稳住军心,为何要撤换他?”

“儿臣也看了高太尉的报告,童贯确实对上次北伐失败负有重大责任,他指责刘延庆贪功冒进,却隐瞒了他不肯发粮的事实,儿臣担心种师道为都统制,童贯会再一次公报私仇。”

赵佶负手走了几步,沉思良久道:“上次失败也是北上运粮不足导致,不能完全责怪童贯,这样吧!还是用攻西夏之策,种师道负责东路,不受童贯节制,童贯负责西路进攻。”

赵桓也知道这是父皇的最大让步了,童贯不能节制种师道,也算是满足了李延庆所说的平局条件,没有童贯的干涉。

赵桓没有办法,只得妥协,“那就依父皇的安排,另外,儿臣再提三个建议,希望父皇恩准!”

赵佶见太子妥协了,心中大喜,便笑道:“你说,只要合理,朕可以接受!”

“第一,需要粮食调入河北后再行北伐......”

不等赵桓说完,赵佶欣然道:“这个方案正合朕意,朕准了!”

“其二,希望父皇调五万河东军交给种师道,由种师道统帅河东军北伐。”

赵佶还是对种家军的说法有点耿耿于怀,他沉思片刻道:“河东需要防备西夏趁机南下,军队不能全部调走,就调三万河东军吧!不足部分可以在河北募军。”

父皇说得也有道理,赵桓便答应了,“那就调三万河东军,另外第三个建议,儿臣想从各地调一批名将辅助种师道,希望父皇恩准!”

赵佶立刻看透了儿子的目的,是想趁机把自己的心腹安插进种师道军中去,以掌握军权,若是平时他早就一口回绝了,只是现在他需要用儿子当盾牌.....

赵佶想了想道:“辅臣太多无宜,朕觉得最多五人便足够了,皇儿可拟一份名单给朕,没有问题,朕就批准了!”

赵桓无奈,只得躬身道:“名单儿臣已有,儿臣推荐大名知府张叔夜、济州知州宗泽、前监察御史李纲、保安军节度使种师中、嘉鱼县县令李延庆,调这五人协助种师道。”

张叔夜、宗泽、李延庆是太子赵桓挂帅讨伐梁山时原班人马,这一次他也点名要这三人辅佐种师道,种师中也是西北名将,是种师道胞弟,有他为副将配合,种师道会更少掣肘。

李纲是赵桓极为欣赏的监察御史,因批评河北防御松弛而被贬去南剑州沙县出任税监,赵桓对他印象深刻,所以想利用这次机会把他也调回京中。

赵佶听到了李延庆的名字,不由犹豫一下道:“别人都没有问题,但李延庆可是范党一系,调他是不是有点不妥?”

“回禀父皇,种师道其实也是范党一系,而且儿臣认为李延庆在西夏之战和梁山剿匪中表现突出,是个难得的人才,恳请父皇恩准!”

赵佶负手走了几步,李延庆毕竟年轻,资历尚浅,在朝中影响不大,只要不是调回范致虚,那应该可以接受,况且也算是给曹家一个面子。

想到这,赵佶便点点头道:“好吧!三个建议,朕都答应了!”

赵桓大喜,“多谢父皇恩准!”

赵佶随即令道:“宣承旨学士,朕要拟旨!”

宣和四年七月初,赵佶再次任命太子赵桓为北伐三军大元帅,恢复种师府一切官职,任命他为东路军都统制,宣他即刻进京,同时再任命辛兴宗为西路军都统制,童贯继续出任河东宣抚制置使,只节制西路军,同时从太原调三万河东军紧急入京备战。

........

六月底七月初正是水稻收割并再种第二季水稻之时,农民们抢收抢种,格外忙碌,李延庆也率领县官和衙役参加了抢收行列。

原野里是一望无际的水稻,成熟的稻穗随风起伏,十分壮观,但农民却十分着急,没有人欣赏这种风景,他们必须要在七月初八前收割完水稻,开始灌水插秧,现在只剩下三天时间了。

骄阳似火,稻田到处是辛勤劳作的人们,很多城里人也出城帮助亲戚收割水稻,一捆捆水稻堆积如山,这是已经晒了一天的水稻,要立刻挑去打谷场打谷。

李延庆挑着一百多斤沉甸甸的稻子向打谷场走去,后面跟着周平和杨菊以及一队衙役,他们也挑着稻子。

他们收割水稻的技术还不够熟练,而且挑稻打谷也需要人力,他们便负责挑担打谷。

打谷场在一里外的村庄旁,天气格外炎热,每个人头上都戴着草帽,但还是热得满头大汗,脖子上围着一块湿布,不停地擦拭汗水。

这时,官道远处黄尘滚滚,几匹快马疾奔而来,马上骑手不断摇着手铃。

“县君,好像是驿站的急脚递!”

李延庆立刻对衙役道:“喊住他们!”

“喂——这边!这边!”

十几名衙役一起大喊挥手,几名驿递看见了他们,连忙勒住驿马。

“我们找李县令,他可在这里?”

李延庆举手道:“我在这里!”

一名驿递连忙翻身下马,跑上来躬身施礼道:“有吏部紧急文书,令我们两天内送到,所以用了金字急脚递。”

驿递从后背取下包裹,取出一只封筒递给李延庆,上面有金字写着‘吏部急件’,还有吏部的封印。

李延庆签收了封筒,又让张虎给驿递每人三两银子,三名驿递感激不尽而去。

李延庆打开封筒,取出文书看了看,他回头对周平和杨菊道:“吏部让我立刻回京,准备另任新职。”

周平和杨菊同时大吃一惊,“县君要调走了吗?”

李延庆点点头,“上面写得很清楚,进京接任新职。”

后面衙役们听说县令要调走,都难过得低下了头,李延庆心中也难过,他在这里呆了快一年半,对这里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把他调走,他心中着实有点舍不得。

这时,周平笑道:“大家别难过了,这是好事啊!县君是被贬黜来我们这里,现在进京应该是高升了,我们应该替县君高兴才对。”

杨菊叹口气,“不知下一任县令会是什么样子?”

“不一定会有新县令,我觉得倒会提升本县官员,去年剿匪两位都有功劳,县丞又是进士出身,应该提升为县令,周县尉升为县丞。”

“李县君开玩笑了!”

李延庆拍拍他们两人的肩膀,“我在京城还是有点人脉,两位跟了我一年半,我进京后会替两位找找关系,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两人大喜,一起躬身感谢,李延庆又看了稻田,叹息道:“本想大忙后再走,看样子不可能了。”

杨菊连忙问道:“县君打算什么时候走?”

“今天收拾一下,明天一早坐船出发,我内人有身孕,小船比较颠簸,还得找艘千石大船。”

WWW ▲ttKan ▲¢o

周平想了想道:“我记得昨天码头上还停着几艘千石货船,我派人去看看还在不在,如果已经走了,县君也可有去江夏换船。”

杨菊笑道:“货船怎么行,不如飞鸽传书给州衙,让他们立刻派两艘千石大客船过来,今天下午从江夏出发,明天一早就能到嘉鱼县了。”

这是个好办法,李延庆点了点头,“那就麻烦县丞替我传信了!”

李延庆没法再参加农忙,只得匆匆赶回了县城。

第一百九十一章 矛盾初现第九百二十章 收复河东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战第一百八十章 可疑之人第八百三十章 全军溃败第九百六十二章 灭国之战 十五第三百六十二章 决战来临第九百六十七章 灭国之战 二十第九百八十六章 辞相摄政第九百零三章 偷运军资第一百八十七章 群众运动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夺证据第六百一十四章 调查细节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临钱塘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东防御第四百七十六章 头大如斗第八百二十章 鸭子变鸡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凶 四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进攻第六百二十九章 围城打援第六百四十章 两相暗斗第三百三十三章 特殊任务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题第八百二十九章 决战苏州 下第七百九十五章 难以久呆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场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变夺权第九百零四章 瞒天过海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袭相州 中第九百五十四章 灭国之战 七第四百一十三章 穷寇尽追第九百五十二章 灭国之战 五第四百一十七章 夜袭须城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马大赛 十第三十九章 为父伸冤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备战第八百一十章 出发南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 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队事件 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器助学第九百七十五章 钦差到来第六百零一章 偷袭燕京 中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烦恼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赵氏皇族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一千零十三章 夜袭大名第十三章 鹿山学堂第六百八十二章 兵临太原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乡消息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岗冬雪第七百一十六章 关键阻碍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忧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县第五百五十八章 赌弓斗箭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飞石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显身手 中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发制人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马大赛 九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内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陉阻击 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温柔之乡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绝女将 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师师请客 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曹妹娇娇第九百三十八章 先发制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二百五十四章 太学年考第九百零五章 突围入城第五百二十七章 郓王之劝第九百五十三章 灭国之战 六第十三章 鹿山学堂第五十五章 无福消受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军北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宫白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试科举 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猎 一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战 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乡 上第三百九十四章 太子请客第八百二十六章 探查情报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约黄昏 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骥伏枥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风波第五百八十七章 先遣之军第十四章 姚老牛儿第六百七十章 收购兵甲第九百八十三章 惊魂之变 中第八百一十章 出发南下第九百七十五章 钦差到来第九百九十八章 当局者迷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九百二十三章 旧态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