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酒楼传言

或许是酒精催发的作用,今晚吴敏很爽快,丝毫没有官员的架子,很快就和李大器熟识起来。

但吴敏却始终牢牢把握着朝官特有的分寸,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他没有一点失口,而且他的声音也恰到好处,不那么神神秘秘的低声说话,却又让邻座的酒客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

“十天前是朝廷规定发起北攻的日子,延庆在第一天便立下了大功,接受了郭药师的投降.......”

“这个郭药师是什么人?”李大器忍不住小声插话问道。

“他可不是一般人,他是辽国军队中汉人的最高将领,统帅八千汉军,他的投降无论对辽国的朝廷还是军队都是一次沉重打击,所以天子在延春殿亲自召见他,封官加爵,还在京中赐他美宅一栋。”

旁边中书舍人顾迁补充笑道:“这个郭药师很会说话,他说自己虽是汉人,却忠心于辽国,一心为辽国抗金,绝无二心,但辽国高层因为李处温案件一定要杀他绝后患,他走投无路,这才投降大宋,说得声泪俱下,连天子都被他感动了。”

李大器轻轻叹了口气,“此人若不是大忠就是大奸,希望延庆不要和他有太多瓜葛!”

顾迁端起酒杯微微一笑,“就算延庆想和他有瓜葛,他还看不上呢!”

李大器呆了一下,“这话是什么意思?”

旁边吴敏也有点好奇了,他知道顾迁经常在天子身边,郭药师受封时他也在一旁,吴敏也笑道:“顾兄不妨说说看。”

顾迁将杯中一饮而尽,这才不慌不忙道:“郭药师希望自己能率旧部为大宋攻灭辽国,天子欣然同意了,准备封他为副都统,跟随种师道,但郭药师却说他希望跟随童贯.......”

说到这,顾迁故意停了一下,他望着李大器惊愕的表情淡淡道:“什么样的庙就供什么样的神,种师道的土地庙怎么供得了郭药师这条过江猛龙呢?所以他最终还是去跟随童贯,与种师道无缘.”

李大器默默点头,他听明白了,就应了那句古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也好,儿子也就可以远离郭药师这种趋炎附势之人。

这时,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汤正宗忍不住问道:“市井里传言,说辽国太后已经决定投降大宋,是真的吗?”

吴敏笑着点了点头,“这倒是真的,今天上午朝廷和辽国特使已经达成了协议,接受辽国投降,以宋朝的官职封辽国贵族,辽国交出幽云十六州。”

“那金国呢?”李大器觉得有点不妥,宋辽达成这样的协议,金国岂能置身事外?

“这应该和金国无关,宋金同盟中说得很清楚,宋金以长城为界,那么幽云十六州就应该属于大宋。”

李大器本身是商人,又受儿子的影响很深,对吴敏的话有些不以为然,他轻轻摇头道:“金国费钱费粮攻打幽州,最后却什么也没有捞到,它怎么可能答应?”

吴敏笑道:“这可不是买屋买地可以随时反悔,这是两国的协议,有两国君主的签章,怎么可能轻易废除,放心吧!金国不会一无所获,至少他们能得到从前辽国的岁赋,我觉得应该问题不大。”

李大器不再说什么,他只是一介商人,朝廷大事和他没有关系,他只关心自己儿子的安全,既然宋辽已经达成协议,那么儿子应该很快就回家了。

想到这,李大器一颗心彻底放下了,他举杯笑道:“今天算我请客,来!我再敬二位官人一杯。”

.........

宋辽两国的谈判经历了整整七天,两国最终达成了协议,宋朝答应保留辽国贵族官爵,以大宋之爵对等封赏,并同意继续尊萧太后为辽王妃,恩养于宋宫,契丹人则安置在河西,而辽国必须取消国号,并交还幽云十六州给大宋。

这个结果令天子赵佶大喜,虽然协议还需要辽国萧太后签章后才正式生效,但赵佶已经迫不及待,他当即下旨,将辽国的析津府正式改名为燕京府,将辽国京城改名为燕京。

同时,赵佶派两路金字急脚递赶赴易州和涿州,通知童贯和种师道接收燕京府。

.........

清晨,易州以南的官道上,三名骑兵骑着双马正疾速狂奔,今天的秋天来得格外早,一阵狂风卷起满地的枯叶,如黄蝶般在空中纷飞,三名骑兵丝毫没有停留,穿过纷飞的枯叶,继续向北疾奔。

一个时辰后,三名骑兵终于抵达了易州城外的宋军西路大营。

易州大营内的宋军西路大军共有十二万人马,这是童贯的作战风格,集中所有兵力全线压上,尽管保州、真定府一线只剩下少数厢兵,但童贯也并不在意。

童贯是在六天前接到了天子的紧急旨意,令他暂时不要攻打燕京府,等待宋辽两国的谈判结果出来后再行动。

尽管童贯已经急不可耐,一心率军直捣燕京府,但童贯毕竟是朝廷高官,天子的圣旨他不敢轻易违抗,否则他就算夺取了燕京,也是有过无功。

这几天童贯一直心急如焚,等待着宋辽谈判的结果,虽然种师道凭借李延庆的突袭涿州抢到了先机,但随着宋辽谈判开始,童贯又和种师道处于同一起跑线了。

谁能先夺下燕京,就意味着谁能得到神宗的遗诏封王,这让童贯怎么能不焦急?几天来他一直坐立不安,苦苦等候京城的消息。

就在这时,有亲兵在帐外禀报,“启禀太尉,保州有急信送至!”

童贯几乎是跳了起来,“快.....快让报信人进来!”

京城的鸽信是送不到易州,最北只能送到保州,再由保州派人给他送来,童贯立刻意识到,一定是京城有消息了。

片刻,三名送信骑兵中为首之人走进大帐,单膝跪下道:“卑职奉命给太尉送信!”

“信在哪里?”

骑兵立刻取出一只封筒递给童贯,童贯颤抖着手撕开封纸,从里面倒出一只小竹筒,又从竹筒里抽出一卷小小的白帛,正是他心腹从京城送来的鸽信,他小心展开鸽信,正如他所料,宋辽两国已经达成了协议,天子赵佶已下旨,令他和种师道立刻向燕京府进军。

童贯是何等精明,他一下子便看出天子的焦急,这种谈判可是要两国君主加印并交换文本才能生效,刚刚谈判结束天子便迫不及待地下旨要他们去接收燕京府,这是何等急切?

当然,燕京城此时应该也知道了谈判结果,辽使一定会用鹰信及时通知燕京.

童贯沉吟片刻问道:“你们从保州过来花了多少时间?”

“回禀太尉,我们三人骑六马,只用了一夜时间便赶到了大营。”

童贯心中迅速估算时间,鸽信是昨天中午发出,傍晚抵达保州,再奔一夜到自己这里,而京城送旨一般是午后出发,就算用金字急脚递,最快也要两天半的时间才能抵达涿州范阳县。

实际上自己比种师道多了近两天时间,虽然范阳县比自己离燕京更近,但自己却有两天时间赶路,应该可以比种师道快一步赶到燕京。

想到这,童贯立刻走出大帐喝令道:“传我的命令,中军和前军集结,准备出发!”

仅仅半个时辰后,童贯亲自统帅五万大军出营北上了,他们没有携带辎重,每人只携带五天的干粮,浩浩荡荡向东北方向的燕京府疾奔而去,童贯相信京城辽使已经将谈判结果用鹰信告诉了萧太后,自己只要赶到燕京,萧太后一定会出城投降。

其实任何一个大将都会看出这样轻兵北上并不妥,藏有极大的隐患,作为领兵三十年的太尉童贯更应该知道不宜冒险,只可惜童贯是当局者迷,他已经被期盼了十年的王爵冲昏了头脑,唯恐被种师道抢了先,便不顾一切地出兵北上了。

就在童贯大军刚刚离去,几只信鹰便从附近的山林中腾空而起,盘旋着向东北方向飞去。

...........

第六百七十六章 厉阶功臣第二百零七章 再见嘉王第一百零八章 食铺偶遇第六百五十五章 曲江瓦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礼物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绝女将 下第四十八章 洒泪惜别第八十一章 再回县城第九百六十六章 灭国之战 十九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回京城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战主和第六百一十五章 指点迷津第八百三十一章 难鸟各飞第四百一十四章 计取历城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谈第一百七十二章 相国蔡京 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县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访吴宅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别嘉鱼第四百八十八章 佳人赏雪 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七百零五章 各自站队第四百六十一章 将计就计第八百零八章 迁都议事第二百七十章 无奈妥协第八十四章 岳飞抉择第二百三十六章 弓马大赛 十三第四十一章 辽国骑兵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任原职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绝女将 中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两路第九百四十九章 灭国之战 二第九百四十五章 铠甲仪式第四百四十九章 曹府家宴 五第六百四十四章 思思心事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条件第六十五章 鹿山春社 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雪夜偷袭第八十一章 再回县城第十八章 功课事件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辩论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会审第九十七章 练枪之始第二百四十一章 弓马大赛 十八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会 中第五百八十章 官复原职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宫白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国投降第六百八十八章 战争动员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袭敌营第九百四十六章 全力备战第十七章 纸甲天王第一百二十五章 排名之争 中第四十五章 新年到来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丽求援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三百零四章 斗智斗勇第六百七十九章 紧急部署第三十七章 决赛到来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马大赛 十六第十四章 姚老牛儿第二百二十九章 弓马大赛 六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瓮第四十章 意外发难第三百二十七章 意外相见第五百三十二章 斗争激烈 上第七百三十八章 双面奸细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县救人 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梁宦警告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后一战 上第四百五十章 曹府家宴 六第四百六十一章 将计就计第六百六十六章 平州事件 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梁宦钓鱼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器烦恼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当兄长第三百九十九章 剿匪初战第三百五十章 将帅不和第一百零五章 庆贺上榜第九百二十三章 旧态萌发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礼物第八百七十七章 肤施防御第八百一十二章 润州探信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马大赛 十第一百五十八章 发财陷阱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八百二十九章 决战苏州 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心难测第二百六十四章 岁暮除夕第九十七章 练枪之始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动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丽求援第八百七十五章 秦桧归宋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战第八百一十九章 发现破绽第八百八十七章 紧急朝议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