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赏

赵佶已经先一步收到了种师道用信鹰发送的简报,萧太后逃遁,宋军夺取燕京城的消息同样让赵佶欣喜若狂,一洗童贯惨败的阴郁,整整一天他都处于一种极度兴奋状态。

为此,他特地前往太庙参拜列祖列宗,将收复幽州的消息告慰先祖。

不过让赵佶更加激动的是,种师道在鹰信末尾写了一句话,缴获白银一千五百万两,黄金八十万两以及奇珍无数。

大宋向辽国缴纳了一百二十年的岁币,又在一夜之间夺回来了,这让赵佶怎么能不激动,这笔财富无疑将大大缓解朝廷的财政困境,朝廷极为严重的财政危机,居然依靠战争解决了。

次日清晨,种师道的八百里加急快报送到了京城,快报的内容要比鸽信详细得多,不仅有胜利的消息,也有八万金兵同步进入燕京府的消息。

另外,八百里加急快步还带来了辽国的传国玉玺。

赵佶立刻召集重臣在垂拱殿商议燕京对策,赵佶缓缓道:“各位爱卿,东路军在燕京大捷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辽国背信弃义,最终国亡,也是他们咎由自取,种师道不仅送来了详细战报,还给朕送来一个特殊的物品,是辽国的传国玉玺,是右军统制李延庆从辽国皇宫里缴获,大家可以看一看。”

赵佶随即命人将辽国的传国玉玺以及辽国帝后印玺交给众人细看,众人对耶律淳和萧太后的印玺兴趣不大,但对辽国的传国玉玺却很稀罕。

蔡京笑道:“老臣不知多少次在辽国国书中看见过这枚传国玉玺的印字,却没有想到今天居然看到了真物,这枚传国玉玺归大宋,也就证明辽国已经灭国,同时辽国的土地人口也应该由大宋来继承,老臣感觉,金国应该急得跳脚才对。”

赵佶微微一笑,“土地人口比较空泛,但让朕欣慰的是,是我们大宋灭了辽国,而不是金国灭辽,今天朕召集各位前来,主要商议两件事,一是有功将士的封赏,其次便是燕京府的后续事宜,估计要和金国进行一番谈判了。”

这时,高俅躬身道:“陛下,微臣能否说两句?”

“高太尉请说!”

高俅走出队列笑道:“收复幽州,普天同庆,我大宋也一洗百年耻辱,另外还缴了获巨额财富,解决朝廷财政困难,作为东路军主帅,种师道功在社稷,微臣恳请陛下履行神宗皇帝遗旨,册封种师道王爵。”

这是高俅等待已久之时,让天子封种师道王爵,狠狠羞辱童贯一番,最好童贯气得吐血而亡,才一解他心中的恶气。

赵佶沉吟一下道:“封王爵是大事,不急这一时,等宋金谈判结束之后,我们坐稳了燕京府,那时朕再履行先帝遗旨也不迟,不过朕考虑加封种师道太保、骠骑大将军,爵位后议,众爱卿以为如何?”

蔡京接口笑道:“陛下的谨慎我们完全赞同,封王确实不能太仓促,至少也要等种师道凯旋班师后再说,另外,微臣建议陛下重赏李延庆,毕竟他才是浴血奋战,夺回燕京的真正功臣,在受降郭药师、夺取范阳县以及在良乡县击败萧干军队上,他都立下大功,这次北伐他功高卓越,老臣恳请陛下破格升赏。”

蔡京当然知道李延庆会得重赏,官家连李延庆的父亲都要接见,这种情况下他站出来表态,就好像是他的建议,凭空得了一个顺水人情,蔡京当然也是想借机改善和太子的关系。

赵佶点点头道:“李延庆资历虽浅,但他却能屡立大功,朕决定破格对他进行封赏,官升三级,封为太中大夫、龙图阁侍制,加封汤阴县侯,赏黄金五千两,绢一万匹,赐紫袍,金鱼袋。”

大殿内众人面面相觑,众人都没有想到天子竟是如此大手笔,官阶从正六品高升三级为从四品,而且在爵位上竟封到了从三品的开国县侯。

赵佶又笑道:“今天主要是封赏一帅一将,其他大将都会有封赏,朕绝不会亏待有功之臣,下面朕再和大家商议下燕京府的后续事宜,如何与金国谈判,希望各位爱卿踊跃献策。”

.........

李大器换上了七品官的朝服,心情忐忑不安跟随宦官来到了文德殿,文德殿是天子退朝后稍微休息的地方,一般也用于临时接见大臣。

李大器在门口等了片刻,一名宦官出来道:“天子宣李大器觐见!”

李大器连忙跟随宦官走进大殿,他不敢抬头,走到朝觐线前便跪下大礼参拜,“小民李大器拜见皇帝陛下,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朝的皇帝都比较亲民,接见平民也是常事,赵佶微微一笑,“李员外免礼平身,赐坐!”

“谢陛下赐坐!”

李大器昨天下午已经反复演练,大致熟悉了一些基本礼仪。

有宦官送来一只绣墩,李大器侧身坐下,赵佶又笑道:“其实朕也在用宝妍斋的香脂,尤其是黄玉香脂,光洁细腻,清洗皮肤后非常舒适,香水和胭脂也很好,朕的皇后非常喜欢,她只用宝妍斋,朕也希望宝妍斋能做出更好的物品。”

李大器连忙道:“多谢陛下金口赞赏,小民感激万分,最近宝妍斋正在研制洗发乳,以皂角汁液为原料,配以特殊的香药,加上牛乳,很快就会推出来,叫做相思发乳,希望陛下也能喜欢。”

赵佶大喜,“这可是好东西,先说好了,朕一定要先用为快。”

“小民不敢,一定让陛下先用。”

赵佶又道:“这次令郎在燕京立下大功,有功于大宋社稷,朕已决定破格升赏,朕也听说她母亲去世甚早,是你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能给朕培养出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才,朕对你也很感激。”

得到天子的夸赞,李大器只觉鼻子一酸,过去含辛茹苦养儿子的辛苦也值了,他连忙道:“延庆从小就有奇才,六岁就夺得汤阴县神通大赛的魁首,读书过目不忘,尤其对书法有天赋,也多亏他得到两个好师父的悉心教导,一个是他的启蒙恩师姚公,另一个便是禁军教头周侗,才使他能文武双全,但更重要是陛下的信任,让他年纪轻轻就统帅大军,没有陛下给他机会,他哪里会有今天的战果。”

李大器不愧是大商人,很会说话,赵佶龙颜大悦,点点头道:“朕记得弓马大赛时已封李员外为郎官,虽是虚职,但也是一种身份,这一次我们再上一步,朕赐李员外开国男爵,赏银鱼袋一对!”

李大器喜出望外,跪下砰砰磕头,“小民谢陛下隆恩!”

赵佶也有点累了,便笑着摆摆手,“去吧!朕期待你的相思发乳。”

李大器起身缓缓退出了文德殿,他简直心花怒放,自己居然也有爵位了。

........

下午,李大器来到儿子府中,因为曹评父子前来看望曹蕴,李大器也匆匆赶来和亲家会面。

今天曹蕴也被册封了诰命,她被封为第四等诰命硕人,宋朝规定从六品通直郎以上官员的妻子和母亲皆可封诰命,一般命妇封号为九等,国夫人、郡夫人、淑人、硕人、令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

按李延庆从四品太中大夫的官阶,曹蕴应该封为令人,但因为李延庆爵位较高,所以她破格封为硕人,比她母亲还高一等了。

曹蕴肚子已经高挺,她安静地坐在一旁,正中坐着他的祖父曹评和阿公李大器,对面是她父亲曹选。

曹评也显得非常高兴,不过他对李延庆的爵位并不太满意,他一挥手道:“依靠军功获取爵位是朝廷惯例,应该和资历无关,以延庆的军功封从三品县侯并不为过,至于有人说延庆资历若再深厚十年,甚至可以封县公,我就说是屁话,按我的看法,延庆应该封王才对。”

李大器吓得浑身一哆嗦,一句话也说不出,曹选也吓得连连摆手,“父亲,此话不可妄言!”

“你懂个屁!”

曹评狠狠骂了儿子一句,又对李大器道:“亲家可别以为我是信口开河,天子的旨意我看过了,夺下燕京者,主将可封王,什么叫主将?我这个上将军还不知道吗?延庆就是右军主将,老种并不是主将,而是都统主帅,太子是大元帅,大家都说老种要封王了,我就很生气,明明应该是延庆封王才对,怎么就没有人指出这个问题?”

李大器这才小心翼翼道:“他并非皇族,这么年纪轻轻就封王,会成为众矢之的,对他自己也没有好处,再说,圣旨中的主将应该是主帅的意思,不能片面理解,否则应该说主将主帅皆可封王。”

曹评沉吟一下道:“你说得有道理,他太年轻,封王对他确实没有好处,不过圣旨落字非常慎重,不会有歧义,它说的主将就是指进入燕京军队的主将,否则就会依照神宗帝的原话写主帅才对。”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曹蕴小声问道:“既然战争已经结束,延庆几时才能回家?”

曹评摇了摇头,“战争并没有结束,金国八万大军也杀进了幽州,最后幽州究竟归谁,现在还未为可知。”

这句话使曹蕴和李大器的脸色都变得苍白起来,原来危险还并没有结束。

第五百一十章 激战矮岗第七百三十四章 无米下锅第一千零十四章 横扫黄河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马大赛 二十一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风而降第五十二章 股份合伙第二百六十章 面陈童贯第八百五十八章 袭取罗城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军情第十四章 姚老牛儿第九百五十五章 灭国之战 八第七十五章 仗义救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三百四十九章 捏住把柄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网之鱼第一百六十四章 初入太学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谈第三十二章 复赛激战第二百二十三章 意外之财第九百四十章 改投门庭第五百五十四章 开源有方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争燕 一第七百六十五章 无奈妥协第六百三十一章 知州心事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绝女将 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边救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四百四十九章 曹府家宴 五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恩师第一百七十五章 蝴蝶效应第八百四十八章 临危受命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谈判第七百八十六章 强势威逼第四百六十六章 出手小诫第四十五章 新年到来第七百一十八章 虚惊一场第二百零一章 郑氏寿宴 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猎 二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来客第五百零二章 连夜行动第二百四十章 弓马大赛 十七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猎 一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陉阻击 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国投降第三百五十章 将帅不和第十二章 门庭若市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辩论第二十八章 擂台首赛 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发财陷阱第八百二十九章 决战苏州 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罢相第七百六十八章 年轻气盛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桥偶遇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哗变第五百七十章 忽闻喜讯第二百零三章 郑氏寿宴 五第七百二十章 知己知彼第九百零四章 瞒天过海第十三章 鹿山学堂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名单风波第七百七十七章 留有后手第四百章 扰而不战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访吴宅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三百五十四章 利器之诱第二十九章 擂台首赛 三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见童贯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于林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第一百零六章 安阳赶考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八百六十一章 东进不利第一百六十章 初见师师 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三绝女将 下第八百八十章 关键人物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头万绪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二百零一章 郑氏寿宴 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并非西夏第一百七十章 西郊狩猎 四第六百零四章 虎狼相遇第六百一十三章 取消仪式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别重逢第二百三十一章 弓马大赛 八第二百零三章 郑氏寿宴 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弓马大赛 三第六百四十章 两相暗斗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二百三十八章 弓马大赛 十五第一百五十章 离乡进京第一百三十六章 军营显威 下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首战大定第八十八章 噩耗传来第四百七十八章 初次朝会 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仓促北撤第五十四章 大雁喜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