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并非西夏

张觉被金国斩首,朝廷遭遇金国戏弄的消息再次引发了燕山府数十万民众的强烈愤怒,起义风潮顿起,短短一个月便出现数十起中小规模造反,但悉数被郭药师血腥镇压。

在京城,有关燕山府和金国的消息也成了朝廷的禁忌,任何官员胆敢在公开场合谈论此事,一旦被举报,必然会被削职发配,这件事几乎已成了天子赵佶的逆鳞,谁敢提及此事,他便会暴跳如雷。

随着时间推移,这件事也渐渐被人淡忘了。

转眼间,时间又到了年底,十一月下旬,京兆府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雪并不大,只能算是中雪,浅浅将整个京兆城覆盖了一层白色。

初雪并没有影响京兆府的繁华,街头到处是喧嚣热闹的景象,采购年货的人家赶着驴车将各种物品运回家中,店铺前伙计们卖力地吆喝着,大街上的行人除了本地人外,还有三五成群的年轻士子,他们刚刚参加完发解试,准备买点礼物返家。

另外还有就是成群结队的士兵,京兆军有旬休,到了旬休日,士兵们大都会出营逛街,主要目的就是两个,要么吃饭喝酒,要么就是逛娼馆,西军没有随军军妓的传统,所以在这方面倒也宽容,并不干涉士兵,但前提就是不准在外闹事,尤其京兆军军纪严厉,一旦在外闹事必会受到严惩。

不过最吸引百姓目光的还是三五结伴在街头游玩逛街的女兵,她们虽然收入不错,但大多比男兵节俭,这和她们大部分人出身贫寒有关,当兵挣的钱需要用来养家糊口,帮助父兄,所以她们喜欢聚集在街头的小摊上,买一些便宜的小玩意。

虽然是旬休日,李延庆也没有休息时间,他和曹性带着一队士兵在街头巡视,每次旬日,统领们都要全体出动,在街头率领宪兵巡逻,监督士兵们在城中的言行。

“燕山府张觉那件事,朝廷办得真他娘的操蛋!”

停一下,曹性又恨恨补充道:“燕山府的民心都丢尽了!”

张觉事件已经过去近两个月,虽然事情早已淡去,但造成的恶劣影响至今没有完全消退,京官不敢谈论此事,但各地地方官却没有什么顾虑。

李延庆对此案却显得很淡然,既然他已经改变不了历史前行的轨迹,那么他只有蓄积力量,在最关键时出手,也正是想通这一点,对朝廷发生的很多事情他已经不太关心了。

“老爷子的病情好点了吗?”李延庆关切地问道。

曹老爷子从杭州回来后竟然病倒了,着实让大家深感担忧,李延庆也十分揪心,他之所以能坐稳京兆同知这个位子,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老爷子健在,一旦老爷子有个三长两短,莫说童贯和王黼在背后发力,就是赵佶本身也不会容忍把京兆府这么重要的位子交给他李延庆。

高俅和他只能合作关系,谈不上盟友,关键时刻不会帮他,梁师成对他也不冷不热,不落井下石就已经是烧高香了,至于太子,更是无处发力,李延庆真正的后台还是曹家,只有曹家才会全力以赴地支持他,所以曹老爷子的病情对李延庆的命运影响极大,在今明两年的关键时刻,于公于私他都绝不希望曹老爷子出事。

“稍微好点了,不过赵太医再三嘱咐这个冬天要格外当心,不能再感恙,会影响到老爷子的心痛病发作。”

李延庆点点头,这件事他不用再多问,曹家会比自己更当心,曹性又笑道:“我小叔可能过几天要来京兆。”

曹性的小叔就是驸马曹晟,李延庆眉头略略一皱,当朝驸马来京兆做什么?难道是.......

曹性见主帅误会了,连忙道:“是帝姬要来钟南山看道场,我兄长只是陪她前来,没有什么官方的意图。”

原来如此,看来自己还是有点敏感了,李延庆笑了笑,便将这件事放到一边。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来,低声对李延庆说了几句,李延庆眼中顿时闪过一丝亮色,“我知道了,这就过去!”

曹性连忙问道:“统制,出了什么事?”

李延庆微微一笑,“张虎和燕青那边有结果了。”

大约在三个月前,乔氏商行的二东主乔仲安给李延庆带来一个消息,西夏一名重要的军方情报头目曾去了一趟京兆府,呆了几天又返回西夏。

这个消息看似微不足道,但主管情报司的张虎立刻意识到,极可能是西夏加强了陕西路各地的情报点。

西夏对陕西路的情报渗透百年来从未停止过,在狄青和种师道主管陕西路时都曾严厉打击过西夏设在陕西路各地的情报点。

不过自从几年前宋夏两国签署了停战和解协议后,西夏也基本上停止了对宋朝军事方面情报的搜集,转而面向民生、经济方面的情报收集,这也是西夏国力困乏,急于和宋朝发展贸易有关,也正是这个缘故,宋朝也放缓了对西夏情报点的打击力度。

自从李延庆接手京兆军后,情报司参军张虎也开始着手对京兆府各地的西夏情报点进行布控,不到三个月便完全掌握了西夏情报点的底细,只不过在没有得到李延庆的明确命令前,张虎暂时没有对这些情报点下手。

京兆军情报司有两处官衙,一处在军营内,紧靠女兵营,这里主要是处理军方的情报,另一处官衙在西城门附近,从外面看就是一座很普通的民宅,但实际上却是情报司在京兆府的指挥中心,京兆府所有的西夏情报点都在这座民宅的监视之下。

李延庆让曹性继续巡视,他则带了几名亲兵赶到了这座民宅内。

“统制,这就是最新监视的情报!”

张虎将一份报告呈给了李延庆,李延庆接过报告,眉头立刻一皱:“广兰酒楼,你没有搞错吧!”

广兰酒楼是京兆府三大酒楼之一,但李延庆知道它的后台便是知府杨绪舟,杨绪舟当后台的酒楼怎么会变成了西夏人的情报总站?

“卑职绝对没有弄错,已经监视了三个月,广兰酒楼确实就是西夏在京兆府的情报总站。”

“那和杨绪舟有什么关系?”

“酒楼原本是杨绪舟小舅子所开,但在年初时转给了现在的经营者,杨绪舟应该只是收租的关系,和西夏情报站不相关。”

李延庆点点头,虽然他和杨绪舟关系不佳,尤其几个月前杨绪舟喝醉酒出现无礼举动,虽然第二天他向自己赔礼道歉,但李延庆还是十分厌恶此人,只是他现在不想在京兆府节外生枝,引发朝廷针对京兆府的权力斗争,所以杨绪舟尽管对他有些无礼举动,他也暂时不计较,以稳住局势为主。

李延庆不提杨绪舟,又继续看报告,报告中提到了西夏情报人员开始关注军方情报,尤其关注长训乡兵的情报,但李延庆知道,张虎请自己过来,绝仅仅不是为了汇报这些普通情况。

“应该还有别的重要情报吧!”李延庆注视着张虎问道。

张虎迟疑一下道:“因为没有最后确定,不知该不该向统制汇报?”

“你说就是了,什么情况?”

“我们怀疑这次西夏突然加强情报,背后恐怕有金国的影子。”

李延庆眉头一扬,“你们发现什么了吗?”

张虎缓缓道:“在以前留下的记录中京兆府只有六个西夏情报点,但现在我们发现竟然又九个情报点,多了三个。”

“会不会是他们自己扩增了?”

“我们开始也以为是扩增,但后来随着监视深入,才发现新增的三个情报点,以前是辽国的情报点,人员没有变化,但已经和西夏情报点并为一体了。”

辽国已经被灭,但被灭的主要是辽国王室,辽国的军队和其他资源都被金国全盘接手,辽国的情报机构也不例外,所以张虎说辽夏两国在京兆府的情报点连为一体,李延庆立刻想到了金夏联手的可能,这应该是金国在做攻宋前的准备了。

“统制,要不要出动军队,将他们一网打尽?”

李延庆却没有回应,他依旧在房间里负手走动,他在考虑金国为什么要摸陕西路的情报,无疑是想把陕西路放在攻宋的大棋局中一起考虑,陕西路和并不和金国接壤,金国也攻不到陕西路,可一旦金国大举攻宋,陕西路和京兆府就会起到援军的作用,金国一定会想办法把京兆府和陕西路的军队牵制住,最好的办法必然是动用西夏的力量。

李延庆已经看透了金国的战略目的,但战略需要长远考虑,眼前如何对付西夏的情报机构才是紧迫之事,京兆府的西夏情报点,问题不大,李渊更关心太原的敌军情报点,一旦金兵大举进攻太原,敌军内外配合,恐怕太原就保不住了。

但太原姚平仲未必会听自己的建议,彻底拔掉敌军情报点,这件事恐怕还要想个稳妥办法才行。

想到这,李延庆缓缓对张虎和燕青道:“你们现在就开始集结所有的力量,准备雷霆一击,但要等待我的命令,没有我的命令,绝不能动手!”

“遵令!”

第六百二十九章 围城打援第八百二十九章 决战苏州 下第二十四章 初到县城第二十七章 擂台首赛 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石砸脚第一百零九章 神箭何灌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备消息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须之罪第九百一十九章 引金入瓮第四百九十一章 刺杀风波第六百二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三十一章 另谋良策第八百八十五章 围魏救赵第六百六十四章 视察银矿第三百四十二章 山洞奇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访吴宅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险弃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庄第五百六十一章 秘密物品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内第一千零六章 牵制力量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书院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贯争功第九百一十四章 决战太原 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桥偶遇第七百八十一章 新式火器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网之鱼第八百二十章 鸭子变鸡第二百一十六章 白马风波第五百零三章 权宜低头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网之鱼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县救人 下第二十四章 初到县城和大家简单聊两句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东防御第四百六十一章 将计就计第二百四十章 弓马大赛 十七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进一步第四百二十七章 夜袭敌营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军北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仓促北撤第五百七十四章 以弱击强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显身手 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梁山火并第七百七十七章 留有后手第九百九十章 围城打援第十七章 纸甲天王第四百六十章 幕后暗斗第一百八十三章 凶枭落网第六百零一章 偷袭燕京 中第九百五十三章 灭国之战 六第二章 寒门子弟第七百八十八章 百官威逼第六百七十七章 舆论沸腾第九十九章 解试改革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试科举 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进攻第三百六十八章 蔡京罢相第九百零五章 突围入城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三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五十章 离乡进京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八百七十七章 肤施防御第一章 秋风秋雨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猎 一第九百七十章 灭国之战 二十三第七百八十九章 强行拦截第九百一十九章 引金入瓮第三百一十章 彻毁敌巢第八百零八章 迁都议事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忧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别重逢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关迎灵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见童贯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预料第八百六十一章 东进不利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学告状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别重逢第九百六十八章 灭国之战 二十一第六百六十章 女兵招募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为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场第八百八十七章 紧急朝议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官上任 上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六百五十一章 赵构之怒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暗花明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门冲突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谈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回京城第五百五十二章 财政困难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败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五百八十九章 兵不厌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