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诀

一行人来到军营门前,三名统制率领一众将领出营迎接,三名统制都是禁军中的资深将领,一个是金枪将徐宁,一个是双枪将董平,另一个则是神箭将张清。

徐宁一直是禁军金枪班教头,为人低调谦虚,深得高俅的赏识,都一步步被提拔为正五品的步兵都指挥使,这次更是让他统领左军一万人,也是破格提拔了。

董平是高俅的心腹大将,年近五十岁,资历很深,参加了剿灭方腊之战,积功升为殿前副都指挥使,正四品高官,这次统领中军一万人。

另一员统制便是神箭将张清,他只有三十余岁,官任左卫将军、骑兵都指挥使,不过他向家的女婿,后台颇硬,所以也被破格提拔,统领右军一万人。

这三员大将形成了这支三万禁军的骨干,但新北军的主帅都统制却没有正式任命,目前由高俅兼任。

“参见太尉,参见同知,参见王侍郎!”

三名大将一起躬身施礼,不过他们却没有注意到李延庆也来了,徐宁看见李延庆,不由愣了一下,李延庆现任开封尹,应该和新北军没有关系才对啊!

高俅笑呵呵介绍道:“这次成立新北军,正是李府尹的建议,他目前是京城唯一统领大军和金兵打过攻城战的高官,所以我向官家建议,由李府尹协助指点大家的训练。”

无论徐宁还是董平,他们都在官场中打滚多年,两人心里都明白,这个时候成立新北军,实际上就是配合太子的备战,而李延庆明明是开封府尹,却参与进这件事,不用说他们也能猜到,李延庆其实是太子的代表,他才是这支军队的真正主导者。

张清虽然反应弱了一点,但他会唯董平马首是瞻,三人连忙又向李延庆躬身行礼,“参见李府尹!”

李延庆在太原都是都统制,官职比他们高一级,他完全可以接受三人的行礼,李延庆微微笑道:“三位将军请免礼!”

董平连忙道:“各位主官请进营!”

众人在一班将领的簇拥下进了大营,大营内广袤的演武场上,三万士兵正分为十几个方阵训练阵法,喊杀声如雷。

他们来到中军大帐,分别落座,高俅作为相国、枢密使,同时也是新北军的名义主帅,他的地位最高,坐在帅位上,其他高深、李纲和李延庆则分别坐在两边,而徐宁等一班将领,则列队站在帅案前方,等待主帅的训话。

高俅轻轻咳嗽一声,缓缓道:“大家想必也知道,官家批准成立新北军,主要目的是针对性地训练守城防御,金兵还会不会南南侵我们不知道,但我们必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这就是成立新北军的初衷,一旦金兵兵临城下,我们就是京城最后的守卫者,所以官家希望在两个月内,将新北军训练成为堪比太原保卫战一样的精锐之军,官家已赋予我大权,并赐尚方天子剑,所以涉及新北军一切军务都我能做主,不用再请示官家。”

李纲心中微微有些失望,高俅这番话的意思,就是不希望再有人插手新北军,恐怕太子想接管新北军的计划要落空了。

虽然李纲一再向李延庆强调,太子希望他坐镇新北军,但李纲却很清楚太子打的如意算盘,李延庆不是军议堂成员,有可能会被官家接受为新北军的都统制,但李延庆坐镇新北军只是第一步,只要李延庆坐镇新北军,那军议堂就可以通过安插文官的方式来掌控军务,从而使太子完全控制这支新军。

可惜太子如意算盘打得虽妙,却并不容易实现,首先是李延庆不肯直接接手这支军队,他更愿意间接控制,甚至不惜推出曹俨来出任都统制,其次,高俅似乎也不希望其他人来染指这支军队,所以他表示自己愿意坐实新北军都统制之职,那么太子想控制这支新军,也只能和高俅打交道了。

这时,高俅又道:“关于具体的训练方案,大家都是军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包括我高俅也有自己的训练心得,如果每人都搞自己的训练,那就不必只成立一支新北军了,成立十支、二十支都可以,但这绝对不行,新北军内只准有一种训练方案,这种方案一经实施就不得更改,有不满者,要么就用脖子试一试尚方天子剑,要么就收拾铺盖滚出新北军。”

说到这里,高俅停了下来,目光严厉地扫视众人,众人都低下头,没有人说话。

高俅又继续道:“这次新北军的训练方案由李府尹来决定,下面我让李府尹给大家具体说一说。”

李延庆站起身笑道:“本来以为当了文官可以不用再为了军队的事情烦恼了,但没法子,又被高太尉抓了壮丁,那我就提一点建议吧!”

李延庆虽然语气比较客气,但高俅的硬话已经说出来了,他就不能太过于随意,否则就是对高俅的不敬了。

所以李延庆在说了两句客气话后,他的态度也变得严肃起来,对众人道:“金兵十五万大军攻打太原城,整整历时九天,发动攻城战十七次,其中三次夜战,共损失了云梯五百余架,巢车上百部,先后阵亡五万人出头,最终饮恨于太原城下,而守城宋军也伤亡六千余人,民夫伤亡近万,宋军之所以在太原保卫战获得胜利,原因有很多,我总结为三大点,一是防御备战的各种细节做到了极致,打个比方,我们的投石机是五年前就装备好,一直存放在仓库内,直接运上城头就可以使用,但我们还是将投石机再增加一次绑缚,以防止绳索因年久的变得松脆,这就是细节,否则很容易造成投掷失败而使震天雷在城内爆炸的严重后果.......”

所有人都在认真听取李延庆的经验介绍,包括李纲,他的后背不断冒出冷汗,相比太原城的防御准备,他才发现他们的防御准备实在太粗糙,简直漏洞百出。

李延庆又继续道:“第二个原因就是守城军队十分精锐,不过我要告诉大家,这支可以以一敌三的守城军队绝大部分都是由乡兵训练而成,最短的训练两个月,他们就脱胎换骨,战斗力极强,那么是怎么训练成功的?就只有三个字:真、严、狠,真是指实战模拟,在模拟实战训练中,一共死了六十四人,一部分是从城头掉下去摔死,一部分是被木刀砍中要害而死,受伤者更达数百人,正是实战模拟训练,才使士兵迅速成长起来;

第二个字是严,那就是军纪严厉,我告诉各位,死亡的六十四人中,有八个人是因为三次训练连续偷懒而被当众打三百军棍杖毙,没有严厉、严明的军纪,是不可能练出精锐之军;

第三个字是狠,是指训练强度,每天训练八个时辰,从早到晚不停,这样士兵的体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在太原保卫战中,连续几天几夜不睡觉和敌军鏖战,大家都承受住了,金兵却受不了而崩溃,后期再没有攻城战,最后不得不撤退,所以高太尉采用了我的方案,那我同样会用训练太原乡兵的办法来训练京城禁军,希望大家争气一点,一个月就脱胎换骨,别连乡兵都比不上。”

李延庆一番话说完,几乎所有的大将都惊得变了脸色,连高俅也被惊得目瞪口呆。

这哪里是训练,这分明就是地府里的十八般酷刑。

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陉阻击 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卫州警讯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贵消息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八百章 生死大战 三第四百三十七章 探明原因第五十九章 知县视察 上第八百九十章 风险测试 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九百零一章 战火再起 下第七百零八章 三万禁军第四百章 扰而不战第三百三十一章 军弩事件 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再见童贯第九百零一章 战火再起 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难测第三百七十三章 劝说汤王第四百零一章 玄武初击第二百一十八章 矛盾激化第四百二十九章 紧急拦截第二百三十六章 弓马大赛 十三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横财第九百二十九章 CD知府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遇黑面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掷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将第八百八十四章 挥师太原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论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转被动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复义军第二百四十二章 弓马大赛 十九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战出击第八百一十六章 阮氏三雄 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特殊任务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试科举 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百花山庄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张山第五百六十六章 杀贼立威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军杀至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当兄长第三百四十六章 兵分两路第一百八十五章 杀朱保朱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断处置第一千零十九章 三英拜主第二百四十六章 师师请客 上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和大家随便闲聊几句第四百七十七章 书坊遇旧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会审第六百一十四章 调查细节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陉阻击 下第三十三章 奇兵突起第六百八十五章 太行双龙第六百九十五章 太原血战 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弓马大赛 十五第八百七十九章 攻城不利第三百三十八章 险守水坝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五百一十五章 书坊相会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战银川第九百六十一章 灭国之战 十四第三百六十九章 邯郸遇匪 上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风而降第四百七十四章 太学告状第九百三十六章 姗姗来迟第二百四十七章 师师请客 中和大家简单聊两句第七百八十九章 强行拦截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备战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五百零九章 山庙遇袭第一百一十七章 解试科举 五第八百零九章 笼络之念第五百七十八章 惜别嘉鱼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攻克燕京第八百二十四章 武备消息第二百二十五章 弓马大赛 二第七百四十章 偷袭相州 上第一百八十七章 群众运动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书院第四百零三章 聊城夜战第一百零三章 县试初考 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意外情报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姜弥辣第三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零二章 再战博州第七百一十章 军营初训第五百一十八章 黑心开价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飞石第五百五十八章 赌弓斗箭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谈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四百九十章 青儿失踪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六十章 女兵招募第一千章 家眷进京第九百一十三章 决战太原 中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网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