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

内城西面和北面的城墙下方迅速埋下了数百口大缸,两千士兵爬在大缸上听地下的动静。

李延庆终于想到了金兵排干护城河水的原因,一定是金兵准备从地道入城,由于地形影响,东面和南面护城河的水很难排干,而且地下水丰富,李延庆基本上可以肯定金兵会从北面或者西面打地道入城,由于北面地面建筑都被拆除,打地道很容易被守军发现,迄今为止,北城外没有看见任何打地道的痕迹,李延庆也排除了北城。

而西外城大部分建筑都保存完好,这便给金兵打地道提供了极好的掩护,而且最近的建筑距离城墙不过百步,金兵只需要挖掘一百余步便能进入城内。

李延庆将重点放在西北角,这里地势最高,土质最为结实,从这里掘洞也最不容易坍塌。

就在宋军全面防护的同时,金兵大营的疫情又进一步恶化了,疫情最为严重的北寨到夜间为止,病倒士兵超过万人,死亡近三千人,光今天就死亡了两千余人,是疫病爆发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天,这还只是一个军寨的情况。

其他几个军寨也有数百人到数千人病倒,总发病人数达一万五千人,死亡四千余人,其中最少的一个军寨是中军寨,病倒只有四百余人,尚无死亡病例,这也是中军寨的汉人军医有经验,最早要求女真人改变饮用生水的习惯,使疫病没有在中军寨大规模爆发。

完颜斜也在撤军后便下令中军寨的五万军队率先北上,其他大军等待落实最后一步攻城后再考虑拔营北归。

夜幕下,完颜斜也站住高台上远远注视着东京城,月色微暗,只能隐隐看见一个城池的轮廓,完颜斜也脸色凝重,久久沉默不语。

这时,完颜娄室低声惭愧道:“卑职无能,辜负了都元帅的期望。”

完颜斜也摇了摇头,缓缓道:“你知道为什么女真骑兵能以三万精兵击溃二十万宋军,自己只损失数百人,而攻打京城却恰恰反过来,我们二十万大军却攻不破三万守军驻守的城墙,这是什么缘故,你考虑过吗?”

完颜娄室想了想,小声道:“或许是因为攻城不是我们长处。”

“那太原城为什么能攻下来?东京外城为什么又能攻下来?”

“难道是因为李延庆......”

“其实你说对一部分,与我们不擅攻城有关,也和李延庆的能力有点关系,但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汉人的性格,他们往往会在绝境中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这个道理,同样的军队,在他们陷入绝境时,得到一个名将的指挥,他们就不会再退缩,而是背水一战,置死地而后生,这就是我们失败的原因。”

“可我们俘虏了宋人的皇帝和太上皇,其实也不算太失败。”

完颜斜也苦笑一声,摇了摇头,“汉人最不缺的就是皇帝。”

说完,完颜斜也转身向哨塔下走去,远远传来他的命令,“让西寨也北撤吧!”

完颜娄室忽然有一种感觉,其实都元帅并不看好今晚的最后一击。

.........

金兵之所以决定用掘地道入城的办法也是一次偶然,一队金兵搜寻财物时,无意中在紧靠内城西北角的一座大宅内发现了一条秘道,秘道长约五十步,距离护城河只有十几步。

完颜斜也得到消息后,便决定由士兵继续挖掘,挖出一条通往内城的地道,金兵便可从地道进入内城。

但头顶上护城却是一个巨大威胁,完颜斜也考察了地形后,便派完颜宗望带领十万民夫截断了汴河,护城河失去了河水补充,地势较高的西面和北面护城河水便消退了,从黄昏时开始,五百金兵在一名千夫长的率领开始大举掘进地道,进度十分迅速,短短半个时辰,地道便越过了头顶上的护城河,开始向城墙进发。

城内,两千士兵正全神贯注地将耳朵贴在大缸上细听,大缸是很好的声音放大器,充分利用了听筒原理,能将细微的声音放大。

这时,一名士兵忽然跳了起来,急向远处的当值的主将张清招手,张清快步走上前道:“听到动静了吗?”

士兵连连点头,“卑职听到了挖掘声!”

旁边几名士兵也上前伏在缸上细听,他们都抬起头道:“确实有动静!”

张清也伏身下去,听了片刻,起身对一名士兵道:“速去禀报都统,就说发现了敌军挖掘声响!”

士兵飞奔而去,张清命令士兵们将周围几口大缸移开,只留下一口主缸,不多时,数百名士兵簇拥着李延庆匆匆赶来。

“找到地道了?”李延庆问道。

张清一指大缸,“就在这口大缸下面,相距我们大概还有两丈左右。

李延庆当即令道:“将地道挖掘开,准备毒攻!”

数百名一起动手挖坑,有士兵拿了上百枚毒烟火雷过来,毒烟火雷是宋军早期发明的一种火器,火药装在纸包中,里面混有剧毒药粉,火药包点燃后会散发出大量毒烟,是对付坑道的利器。

不多时,一个一丈五尺深,九尺见方的大坑出现在众人面前,这时,所有人都听见了明显的‘嘭!嘭!’挖掘声,距离大坑只有几尺。

忽然大坑内有了动静,坑壁上泥土松动了,露出一个两尺宽的大洞,紧接着一个人头从洞中探出,不等他反应过来,一支利箭嗖地射出,将金兵人头射穿,这名金兵当即惨死,几名士兵跳下大坑,将尸体从洞中拖出,一连点燃了十几枚毒烟火雷,扔进洞中,洞中立刻传来剧烈的咳嗽声,紧接着洞内有人恐惧大喊,洞内毒烟弥漫,很快就没有了动静。

不多时城头上有士兵大喊:“外城宅内冒烟了。”

李延庆随即下令,“灌水!”

士兵们早已准备了两千桶水,一起向坑里倾倒,水流沿着洞口漫了进去,很快便从外城溢出,这时,护城河内‘轰!’一声巨响,一颗震天雷在护城河内爆炸,将护城河炸了一个大坑,下面地道轰然坍塌了,一百多名金兵被埋葬在地道内。

......

一刻钟后,完颜斜也接到金兵快报,地道进攻失败,他不由长叹一声,“传令全军,拔营北归!”

靖康元年五月,延续了近半年的东京保卫战终于以金兵的北撤而结束,这场大战,金兵先后伤亡近十万人,宋军也付出近二十万人伤亡的代价,同时宋朝皇帝赵桓和太上皇赵佶被金兵俘获带走,但在惨烈的京城保卫战中,宋军却最终守住了内城,保住大宋最后的尊严。

天渐渐亮了,远处传来几声沉闷的爆炸,临时筑起的汴河水坝被宋军炸开了,汴河水汹涌流来,很快注满了护城河,城内汴河水位也开始迅速上升,很快便恢复了原状。

很快,随着探子传来金兵北撤的消息,城头上顿时一片欢呼,整个京城沸腾了,数十万百姓奔出家门,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庆守城的胜利.......

但李延庆却深知这只是军事上的胜利,还有瘟疫这个魔鬼潜伏在城外,他下令不准开启城门,派出两千士兵用纱布掩住口鼻,带着手套,穿着长靴出城去清理战场,将所有尸体扔进坑中浇上火油焚烧。

李延庆随即一连下达了几条命令,‘全城军民喝生水,吃生食,水必须烧开,食物必须煮熟;’‘不许随地大小便;’‘任何人只要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必须上报医治。’

事实上从昨天黄昏时开始,李延庆便下令在城内实行极为严格的疫情监控,每五户人家推举一人为监视者,每天必须上报五次情况,每百人家设一名总监视者,每五百户设一名医官,同时将皇城军营改造成隔离营,又将北城军营设为观察营,所有外出士兵皆要进观察营居住三天。

不仅如此,宋军还在景龙城瓮城内铺上一层生石灰,并修建一座药水池,所有从城外回来的士兵都先进药水池中浸泡,再换一身新的衣服鞋袜,并将旧衣服扔进土坑中烧掉,然后进军营观察三天。

李延庆一共派出去四千军队,他们各自有任务,除了打扫战场的两千人外,张虎则率领五百骑兵赶去郑州管城县迎接康王赵构,张清则率一千五百人携带火油前往金营进行毁灭,主要是将金营彻底烧毁。

李延庆则来到了蔡府,拜望深居府中的老相国蔡京,蔡京在赵桓登基后并没有离开京城,而是被赵恒勒令他在家中闭门思过,这也使他躲过历史上在南逃路上病故的劫难。

蔡京的相国府原在外城,内城也有一座占地十亩的别宅,赵桓登基后,他便搬回内城居住,将外宅捐给朝廷,虽然蔡京告发王黼得以免罪,但他的几个儿子却没有好运气。

长子蔡攸跟随太上皇被乱军所杀,次子早夭,五子被蛇咬死,三子和四子因涉入王黼一案而被免职流放白州,六子身体不好一直呆在老家,幼子则带着一群孙子回老家避难,目前他身边只有孙子蔡征跟随并照顾他起居。

李延庆来到蔡府,蔡征早已在门口等候,他连忙上前躬身行礼,“欢迎李少保光临,鄙府蓬荜生辉,不胜荣幸!”

蔡征年约三十岁出头,是蔡京的四孙,曾任敷文阁侍制,赵桓登基后已被罢官,不过他深得祖父的书法精髓,书法极好,学问也不错,气质温文尔雅。

李延庆微微笑道:“衙内太客气了,令祖可在?”

“家祖在府中,李少保请随我来。”

李延庆跟随他走进府中,李延庆曾去过外城的蔡相国府,府中金碧辉煌,极为奢侈华丽,但这座内城的别宅却是另一番光景,布置十分简单,器物也略显粗陋,看起来就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小户人家,着实让李延庆暗暗佩服,这个蔡京果然善于伪装,难怪在数十年间能几起几伏,确实有过人之处。

李延庆来到内宅,却见一个老者正在园子里种菜,他头戴半旧的平巾,穿一身粗布灰色短衣,下穿粗布灯笼裤,用白布绑腿,脚穿一双旧布鞋,佝偻着后背,手拿一只水瓢正在给菜地浇水,和乡下种地的老农没有任何区别,只见蔡征上前深施一礼,“祖父,李少保来了!”

李延庆不由愣住了,这个种菜的老农居然是蔡京?

第五百六十六章 杀贼立威第七百九十四章 难眠之夜第二百二十章 箭在弦上第五百零八章 猎户孤儿第六百零三章 攻占燕京第三百三十章 军弩事件 上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四百八十章 初次朝会 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心思第八百二十八章 决战苏州 中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北伐高丽 中第七百八十一章 新式火器第四百五十三章 棘手之案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宋江条件第七百七十四章 突袭永城第二百四十三章 弓马大赛 二十第四十九章 武功秘籍第一百九十章 一夜逆转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终任命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九百六十五章 灭国之战 十八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会审第八百八十七章 紧急朝议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猎 一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夺踏割第八百七十三章 府学升级第五百三十一章 店铺失火第四百六十七章 尔虞我诈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六十七章 上门要债第六百二十四章 兵变夺权第一百八十一章 驿站突围第四百七十七章 书坊遇旧第二百三十六章 弓马大赛 十三第三百零三章 绝境拼杀第四百五十九章 含蓄警告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一十一章 栽赃陷害第七百二十六章 试探进攻 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雳行动第八百三十九章 卖地决定第七百一十章 军营初训第十五章 岳家五郎第四百八十一章 梁宦警告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马大赛 十第三百一十九章 鼓励无效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败第一百九十五章 病榻授徒第七十四章 县城租房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张山第二百六十章 面陈童贯第八百六十九章 知府人选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举考试第三百九十六章 柳暗花明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谈判第九百五十章 灭国之战 三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规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救大名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断案 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第六百五十五章 曲江瓦子第五百四十九章 官场小规第一百五十五章 新桥买店 下第九百六十五章 灭国之战 十八第六百一十章 宋金争燕 五第三百二十章 军职难争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网之鱼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后一战 下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断退路第一千章 家眷进京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八百九十一章 铲除内患第七百八十六章 强势威逼第五十九章 知县视察 上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军北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野利内讧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战主和第二十三章 如愿以偿第一百七十五章 蝴蝶效应第七百九十五章 难以久呆第二百七十章 无奈妥协第一百章 形势严峻第一百二十六章 排名之争 下第八百八十八章 太原募兵第三百六十一章 兔死狗烹第六百三十五章 巨大压力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兵指大同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规第五十四章 大雁喜鹊第八百一十章 出发南下第九百八十九章 长江拦截第四百六十三章 桑家瓦子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辩论第三百八十二章 城外火箭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乡 上第九百七十四章 三件急信第八百三十四章 曹家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