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截断退路

李延庆当即兵分两路,他令王贵率一万军队带着两万新军赶往苏州吴县抢占武备库,他自己则率一万军队北上,准备迎击南下之军。

这支六千余人的军队正是武安城率领的军队,他原本有一万部属,但撤退时十分仓促,最终只带出来六千余人,但就是这六千余人,武安城也无路可走,他要么绕道前往杭州,但江南已被三大外戚控制,他得罪向发,去杭州也是死路一条。

事实上,武安城心里也明白,他只有率部投降李延庆,看最后朝廷能否减轻自己参与造反之罪。

武安城率军一路南下,这时,对面奔来一队斥候骑兵,在数里外停住奔跑,远远观察自己,武安城急令几名手下前去交涉,双方交谈片刻,十几名斥候骑兵调转马头向南奔去。

此时,李延庆率领的一万军队已在无锡县以北十里处停止前进,远处,一队斥候骑兵疾奔而至,为首斥候都头奔至李延庆面前抱拳道:“启禀都统,我们已和对方接触,对方是刘延庆部将武安城,因为向发设计杀死了刘延庆,武安城率部南下投降都统!”

旁边刘錡低低惊呼一声,眼中露出痛苦之色,刘延庆是他的家族长辈,虽然刘延庆效忠三大外戚,令刘錡不齿,但伯父被杀的消息还是令他十分难过。

李延庆拍拍他肩膀问道:“这个武安城是什么人?”

刘錡克制住心中的愤恨,对李延庆道:“这个武安城的大姊是我伯父的妾,他本人也是西军将领,曾任绥德路军使,也是种帅的部将,后来跟随我伯父投靠了高俅,为人还算正派,只是功名利禄心稍重。”

“他统帅能力如何?”

“与卑职在伯仲之间。”

李延庆点点头,对斥候都头道:“你去告诉武安城,若有诚意投降,请他放下兵器和盔甲,把兵甲至少放在一里外,那样我可以接受他们投降。”

“遵令!”

斥候又调转马头向北奔去,刘錡又连忙对李延庆道:“让卑职去和他接触!”

李延庆想了想便道:“你可率五千人前往,我率军在后面接应。”

虽然有至少六成的把握确定对方是来投降,但李延庆还是不敢大意,尤其刘延庆擅诈在西军是出了名,他必须采取足够的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但事情进展得十分顺利,武安城命令士兵脱去盔甲,放下兵器,全军集中在一里外,这时,刘錡率军赶到了,他令兄弟刘铁率两千士兵去收缴堆积如小山般的兵甲,他自己则率三千人慢慢靠近了武安城的军队。

“武将军别来无恙?”刘錡催马缓缓上前大喊道。

武安城年约四十岁出头,比刘錡年长十岁,在军中资历比刘錡略老,不过现在刘錡已积功升为从三品的云麾将军、忠勇侯,而武安城还是正五品的定远将军,且没有爵位,他也是被攻辽不利拖累,被罢官免职,去年才勉强恢复到五品武将。

武安城认出了刘錡,不由又惊又喜,上前道:“原来是刘贤侄,多年未见了!”

刘錡点点头,“武将军,听说我伯父出事了?”

武安城叹口气,愤恨万分道:“你伯父和我被向家所骗,率军加入勤王大军,后来又听说官家被金人掳走,我们支持立新储为帝,不料前两天才听说康王殿下已经登基,我们便知道上了向家的当,刘公屡次想退出和朝廷的争斗,结果被向家忌讳,今天刘公被向发骗去后军杀死,我率部分军队逃脱,前来投降李太尉!”

刘錡回头看了一眼远处防止兵甲之地,只见兄弟刘铁向他做了个手势,表示兵甲已经收纳,他便沉声道:“武将军愿意重归朝廷,我们欢迎,但丑话说在前面,如果武将军居心叵测,那就休怪我刘錡不念旧情!”

武安城连称不敢,刘錡随即令人发射三支火药箭,火药箭飞上半空,‘啪!’地炸开了,这是通知主帅李延庆前来接受投降。

不多时,李延庆率领军队缓缓赶来,武安城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单膝跪下行礼,“卑职武安城不愿为叛军效力,特来投效太尉,恳求太尉收录!”

李延庆点点头,“迷途知返,回头是岸,我代表朝廷欢迎武将军加入平乱大军,早立新功,加封荫妻子!”

“卑职绝不会让太尉失望!”

李延庆暂令刘錡统帅武安城的军队后行,他则带着武安城先一步向苏州赶去。

一般而言,投降将领不能再统帅自己的旧部,至少在战争结束前是不允许,这主要是防止诈降,武安城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也没有什么疑义,老老实实跟随李延庆南下。

次日中午时分,李延庆率军抵达了苏州州治吴县,在平定方腊造反的战争中,苏州成为官兵的后勤重地,童贯在南城外修建了十几座巨大的粮草库和武备库,虽然官军北撤时带走了绝大部分粮草和兵甲,但后来的大量战利品又重新堆满了仓库,这些战利品一部分运回京城,一部分用来装备各州厢军,还有一部分品质稍差的兵甲便堆积在仓库内,一直无人问津。

李延庆走进了临时大军营,这座军营曾驻扎过了八万军队,占地十分辽阔,只见巨大的校场内,两万新军正在训练枪法,不断发出阵阵呐喊声,四周有百余名骑兵手执皮鞭在监督士兵训练。

“怎么都是皮甲?”李延庆发现士兵都身穿皮甲,眉头不由一皱。

王贵在一旁解释道:“上好的山纹甲、乌锤甲都没有了,只剩下铁甲三千副,还有数万副皮甲,卑职挑选精锐士兵穿上铁甲,其他士兵只能穿皮甲了。”

“那兵器呢?是否足够?”李延庆又问道。

“兵器倒是足够,仓库内有六万支长矛,五十万支箭,一万副弓,还有三万把战刀以及五千顶帐篷,唯一可惜没有弩,普通军弩和神臂弩都没有。”

说到这,王贵又低声道:“卑职听说杭州钱塘县只剩下三千驻军,卑职建议出一支奇兵夺取钱塘县,抓住三大外戚,他们的军队自然就土崩瓦解了。”

李延庆摇了摇头,“攻打杭州影响太大,大部分权贵都集中在杭州,进攻杭州会产生一些意料不到的后果。”

王贵默默点头,他知道李延庆的父亲李大器虽然在鄂州,但曹家百余口人却在杭州,所以李延庆要尽量避免在杭州作战。

王贵忽然想起一事,又笑问道:“就不知曹猛的军队过了长江没有?”

李延庆淡淡一笑,“从时间上算,应该也差不多了,我们再等两天,便可以与对方一决胜负!”

长江上船只密集,从鄂州赶来的数百艘水军战船在江面上游弋,三千艘拖船正运载六千骑兵过江,拖船大多是百石船,一艘可以运送十余名士兵过江,但骑兵占地较大,一艘船只能运两名骑兵和两名战马,但由于数量众多,基本上一趟便可以把骑兵送上岸。

润州长江南岸,一艘艘渡船正缓缓靠岸,当木板搭上陆地,渡船上的骑兵便牵着战马走上南岸,在岸边迅速集结。

这六千骑兵也是京兆军,由大将曹猛和高宠率领,很快,六千骑兵全部抵达了南岸,迅速集结完成,曹猛大喊一声,六千骑兵便如同洪流一般,沿着官道向南面疾奔而去。

六千京兆骑兵的杀到,反而使江南军面临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此时,七万江南军已经进入苏州地界,向发得知李延庆军队在吴县驻军等待,不再继续南下,他也不再焦急追赶,下令放慢了速度,尽量让士兵保持充分的体力。

第六百五十章 再遇故人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心为上第五百零九章 山庙遇袭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二百三十一章 弓马大赛 八第九百二十二章 缔结和约第九百四十四章 小魏掌柜第五百五十一章 新官断案 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计第二百一十一章 意外绝杀第五百一十一章 占尽地利第九百七十八章 最后一环第五十八章 典买丫鬟第六百二十章 茶局暗示第八百九十九章 战火再起 上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举大旗第四百二十章 两线作战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势混乱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终任命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五百八十章 官复原职第八百九十六章 民怨沸腾 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井陉阻击 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城外买地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坝之战 上第七百三十八章 双面奸细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引金入瓮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八百七十四章 京兆解试第五百七十七章 临危受命第九百五十三章 灭国之战 六第七百二十五章 试探进攻 上第八百一十二章 润州探信第七百六十一章 三个要求第七百六十三章 主动去职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约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议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里关注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立新功第四十九章 武功秘籍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花移木 上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攻克燕京第三十七章 决赛到来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心难测第二百三十八章 弓马大赛 十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高家捉婿第四百八十四章 军监新职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夺踏割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之军第二百零二章 郑氏寿宴 四第六百七十章 收购兵甲最后两天求月票!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约黄昏 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报复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馆消息第四百六十七章 尔虞我诈第四百零八章 集训乡兵第九百六十三章 灭国之战 十六第九百八十七章 高举大旗第二百二十三章 意外之财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三百四十八章 入网之鱼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进攻第四百一十二章 荒村生乱第八百九十二章 夜袭南城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赏第二百七十八章 高家捉婿第七百四十章 偷袭相州 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九十九章 解试改革第四百一十章 弃城北撤第五百六十四章 揪出奸细第一百九十四章 平常之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分歧初现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马大赛 十六第一百零四章 县试高中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获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试科举 六第六百一十章 宋金争燕 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梁宦钓鱼第八百九十二章 夜袭南城第十八章 功课事件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风波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探金营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举考试第三百五十六章 落入陷阱第六章 矛盾激化第三百零六章 围歼敌军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约黄昏 下第四十七章 新年祭祖第六百八十四章 防御漏洞第三百零八章 局中六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群众运动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转被动第八百六十一章 东进不利第二十一章 王贵心事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