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难鸟各飞

李延庆催马来到河边,河中已经捞起一具战马尸体,战马身下压着一人,身穿黄金甲,头戴紫金盔,正是江南军主帅向发,只见他的一只脚被水草缠在马镫上,正是这个原因使他无法离开战马,跟随着战马一起淹死在河中。

有士兵解下向发的配剑,献给了李延庆,李延庆轻轻拔出剑,只见寒气逼人,锋利无比,剑柄上有小篆刻着‘灵宝’二字,李延庆知道这柄剑,这也是古之名剑,三十年前在杭州发现,曾是一剑断十钉,跟随花石纲献给朝廷后,成为赵佶的佩剑之一,后来赐给了外戚向宗回,也就是向发的父亲。

李延庆见这柄剑很纤细,适合女人使用,便递给了扈青儿,“你连胜两阵,这柄剑就奖赏给你了!”

扈青儿大喜,接过剑拔出,只见寒光闪闪,她挽个剑花,一剑劈出,‘咔嚓!’一声,地上一顶铁兜鍪被她轻轻一剑劈为两半,就像劈开豆腐一样,锋利无比,扈青儿顿时爱不释手,收剑回鞘娇笑道:“谢谢大哥!”

李延庆点点头,又令左右道:“将向发首级放入冰盒,立刻送去京城!”

大军清理完战场,将数万战俘送去吴县登记遣返,李延庆随即率领大举继续南下,向杭州杀去

由于反叛大军驻扎在江宁府,杭州反而受反叛的影响并不大,经过一年多的财富大转移,东京汴梁大部分财富都转移到了钱塘县。

钱塘县位于西湖以东,紧靠钱塘江,南面是凤凰山麓,北面则是县城,在宋朝建立之前,这里是吴越国的都城,也是江南著名的大城之一,吴越国钱氏的卓越治理为杭州的富庶打下了极好的基础。

虽然方腊曾一度攻下钱塘县,但他的本意也是在钱塘县建都,所以对钱塘县的破坏并不大,只是在撤离钱塘县时在县城南面纵火,烧毁不少官衙仓库,但对北面的民居区却没有什么影响。

由于杭州被赵佶定位为南京,使得东京大量权贵官宦以及巨贾富商纷纷南迁杭州,使得钱塘县地价暴涨,建造房宅的风潮已经持续一年,此时县城已经扩大两倍不止,旧城墙已被拆除,新城墙尚未修建,钱塘县内到处是一片热气腾腾的情形,到处可见修房造屋。

不仅是权贵豪门以及巨商大贾南迁,还有依附他们的大量普通百姓也跟随来到杭州,很多著名的店铺几乎都是整店南迁,仅仅宝妍斋一家,跟随李大器南迁的店员以及家眷就有上千人之多。

除此之外,江南各地数以十万的工匠和民夫涌入钱塘县揽活谋生,大量粮食物资运入钱塘县,使得县城格外繁华。

靠西湖边上已经没有空地,到处是一片片新修的豪门巨宅,向府便位于靠近西湖的涌金池北面,占地五十亩,虽然不能和东京城占地两百亩的巨宅相比,但五十亩的宅子在钱塘新宅中,也算是数一数二豪宅了。

入夜,向宅内堂里气氛十分压抑,十几名男子坐在堂上,所有人都保持着沉默,这次反叛是以向家为主导,郑、朱两家随同,虽然三大外戚权势滔天、富可敌国,但他们的权势是依附皇权而生,一旦失去皇权,他们的权势也就消失了。

没有了皇权和军队的庇护,他们的财富也就成为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此时他们已经得到了江南军兵败的消息,愁云笼罩在每个人的心中,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向宗良,他是这次反叛的总策划人,也是外戚集团的首脑。

向宗良神情十分疲惫,半晌他缓缓道:“事到如今,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大家撤去巴蜀,在巴蜀立新帝,和赵构继续对抗,要么就是投降,捐钱赎命,不过就怕钱财散尽,依旧难逃一死,大家商议一下吧!我们该采取什么对策?”

大堂内谁也不说话,向宗良看了一眼旁边的朱孝章,“孝章贤侄说说吧!”

朱孝章是赵桓皇后朱氏的兄长,也是大宁郡王赵谌的舅舅,被封为右金吾卫上将军,他代表朱家来参加今天的议事,今天除了向家外,郑、朱两家都不是家主来议事,而是派兄弟子侄前来。

朱孝章沉吟一下道:“今天的局面大家都没有想到,或者说之前我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以至于仓促之下很多事情都没有考虑周全,向家主刚才所言,大家迁去巴蜀,可是巴蜀路途遥远,我们怎么过去,总不能翻山越岭走过去,如果说坐船过去,那怎么进长江,这些现实问题如果不解决,去巴蜀也是一句空话。”

“那依孝章的意见,我们只能投降献金赎罪?”向宗良语气中十分不满。

“我也没有这样说,说实话,我只能代表我个人的意见,朱家怎么决定,我还得回去和兄长商量,至少现在我不能确定。”

朱孝章说得含含糊糊,其实就是不同意向宗良迁去巴蜀的决定,向宗良无奈,只得又问坐在另一边的郑藻,“那郑家的态度呢?”

郑藻是郑琛之兄,也是郑太后的侄子,家主是他们父亲郑肃平,今天借口生病没有前来。

郑藻连忙躬身道:“这件事晚辈不能做主,我回去禀报父亲,尽快给家主一个答复!”

向宗良心中失望之极,之前向、郑、朱三家都信誓旦旦,歃血为盟,可现在兵败,郑家和朱家就开始自保了,不肯再跟随向家。

向宗良只得叹口气道:“好吧!大家回去再商议一下,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众人纷纷起身告辞,很快便走得干干净净,向宗良十分疲惫,对几名向氏子弟挥挥手道:“你们也退下去,让我安静一下。”

几名向氏子弟也行一礼,退了下去,向宗良轻轻按着太阳穴,心中失落之极,虽然朱、郑两家的态度在他的意料之中,但真走到难鸟各飞的这一步,这种感觉还是令他十分难受。

这时,管家在堂下道:“大官人,五郎回来了。”

向宗良精神一振,连忙道:“速让他来见我!”

片刻,向志被带进了内堂,他躬身施礼,“参见家主!”

“不必多礼了,明州那边情况怎么样?”

明州也就是今天的宁波,宋朝时明州的海港业十分发达,仅次于南面的泉州,明州距离杭州很近,从钱塘县上船便可以直接去明州。

狡兔有三窟,向家当然也有自己的退路,巴蜀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的退路却是从明州出海去日本或者新罗,如果朱、郑两家肯表态共进退,那么大家一起走也无妨,如果两家不肯走,向宗良也不会说实话,暴露自己的真实退路。

向志连忙道:“回禀家主,三艘海船已经准备好,我们随时可以出发!”

向宗良点点头,派人把自己长子向仁找来,向仁也有四十多岁了,他向父亲恭恭敬敬行一礼,“请父亲吩咐!”

“产业卖得怎么样了?”

向仁摇了摇头,“父亲,这件事不好办,到目前为止,只卖掉了一窟鬼茶坊,其他产业和土地都没有能脱手。”

五天前,当三万新军在苏州望亭镇被全歼后,向宗良便意识到不妙,令长子抛售钱塘县的三十几家店铺和土地,目前这些店铺和土地都是抢手货,向宗良并没有想过会有什么问题,不料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居然只卖掉一家店铺。

“为什么?”向宗良顿时有点急了。

“父亲,问题主要是出在官府那边,官府不给过户。”

向宗良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是谁扣住不给过户?”

“是钱塘县韦知县。”

‘砰!’向宗良重重一拍桌子,咬牙骂道:“两面三刀的混蛋,竟敢在后面捅我刀子,给我备马车,我去县衙找他去,看他敢不敢再阻拦不给过户!”

“父亲,现在恐怕已经晚了。”

向宗良一怔,“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父亲,现在钱塘县已经传开了,没有人敢接我们的产业,就连之前买下一窟鬼茶坊的刘员外今天找到我,以无法过户为借口,要求我退回他买茶馆的一万两银子。”

向宗良颓然坐下,向家光在钱塘县的店铺和房宅价值就超过了五十万贯,尤其是汇金银铺,光在各地的存银就超过三十万两,更不用说分布各地的矿山和庄园,几百万贯的家产啊!

他们能带走的细软和金银,最多能值二十几万两银子,另外在江宁府向氏庄园的地下密库内还有藏有一批珠宝、字画和官窑瓷器,原期待向发能带回了,现在向发死了,这批宝物就无法指望了。

这时,一名向氏子弟匆匆跑来,施一礼,紧张地禀报道:“启禀家主,孩儿刚刚得到消息,李延庆的军队已经杀到余杭县,距离钱塘县已不足四十里。”

向宗良腾地站起身,急声令道:“速让所有家人收拾细软,今晚就上船离去!”

第四百三十八章 市井小遇第一千零十二章 调兵遣将第九百八十二章 惊魂之变 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桥买店 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荒村生乱第一千零四章 梁山旧将第八百四十七章 西北不安第八百五十四章 再夺踏割第一百八十七章 群众运动第四百八十七章 佳人赏雪 上第五百一十七章 家贼难防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八百四十三章 当面道歉第七百八十九章 强行拦截第八百五十二章 横山西线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书院第六百五十一章 赵构之怒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夺证据第九章 以直报怨 下第二百零五章 郑氏寿宴 七第八百六十六章 万狮军寨第四百四十章 官职初定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于林第三十五章 郊游坠驴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猎 二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砺之战 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后园激战第八百五十八章 袭取罗城第七百章 天子召见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变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军北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加官进爵第三百八十一章 搬石砸脚第八百九十三章 试探攻城第三十一章 另谋良策第五百六十章 剿匪募捐第九百七十一章 灭国之战 二十四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丽 上第九百零五章 突围入城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绝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汉制汉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掷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大军北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新婚之礼 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国投降第三百七十章 邯郸遇匪 下第一千零五章 再举义旗第三百二十五章 霹雳出击第一千零十六章 大军杀至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愤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题第九十五章 卢氏父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显身手 上第八百五十九章 攻寨失败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阳消息第八百六十七章 黄河水鬼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赵氏皇族第四十四章 不战屈人第八百三十二章 不战而胜和大家随便闲聊几句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复义军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马大赛 一第九百七十三章 城门冲突第六百二十六章 京城消息第九百六十一章 灭国之战 十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秘密物品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凑份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谈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见师师 上第六百四十三章 久别返家第四百三十四章 脱离战局第三百五十五章 仓促北撤第三百八十八章 夜走梁山第三百四十四章 奇兵破城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战线 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山二虎第一百三十五章 军营显威 中第七百四十五章 重大事件 上第九百零二章 夜色如水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试落幕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头万绪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牙还牙第九百九十八章 当局者迷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北伐高丽 上第八百三十八章 天降横财第九十九章 解试改革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场第一百一十四章 解试科举 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仇难解第二百六十六章 京城遇旧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桥买店 上第八百九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一百一十四章 解试科举 二第十七章 纸甲天王第四百一十八章 老姜弥辣第七百五十八章 封赏不平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上矾楼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