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灭国

时间一点点过去了,西夏始终没有投降的意思,城头上,李察哥目光决然,西夏可以灭亡,但绝不会投降,西夏列祖列宗都不会投降宋朝,立国时是这样,灭国时也是如此,他宁愿一死,也绝不给祖先www..lā

远处,宋军三架巨大的投石机已经轰隆隆驶近王宫了,李察哥知道,这三架投石机将投进王宫无数的火油,将王宫彻底焚烧殆尽,或许这就是他希望的,让西夏在烈火中永生。

就在这时,一名宦官跑来,低声道:“晋王殿下,陛下请你去宗庙行最后的拜别礼!”

这是必须要去的,最后一次祭祀自己的列祖列宗。

李察哥点点头,快步走上城,带着十几名亲兵向宗庙大殿快步走去,大殿前站满了侍卫。里面传来悠扬的钟声,似乎在举行某种仪式。

李察哥一摆手,让亲兵停下,他整理一下衣帽,便快步向大殿内走去。

但就在李察哥刚走进大殿,身后的大门却轰地关上了,他顿觉不妙,转身拔出拔剑,却只觉后背一阵剧痛,十几支箭射穿了他的后背,手中宝剑当啷落地。

李察哥慢慢转过身,只见十几名李氏王族出现在他面前,一个个怒视着他。

“是你们?”李察哥心中异常震惊,杀自己的人竟然是自己的宗族。

李仁宗手执宝剑一步步走上前,咬牙切齿道:”你想死却让我们跟着陪葬,我们只好让你先死了。“

李察哥慢慢摇头,“你们愧对西夏的列祖列宗!”

“你去死吧!”

李仁宗猛地一剑刺穿了李察哥的胸膛,李察哥缓缓倒下,最终死在自己族人的手中。

李仁宗摸了摸李察哥的鼻息,对十几名宗族点了点头,众人快步向宗庙里面走去,走到一间小屋前,李仁宗道:“陛下,李察哥已经阵亡,大家都希望投降,保存西夏一脉苗裔。”

“我没有任何意见,随便你们吧!”房间里传来李乾顺低沉的声音。

众人转身向宗庙外快步走去,“陛下有旨,放下武器投降!陛下有旨,放下武器投降!”

这时,一缕光线照入房间,房间里已经没有了西夏天子,只有一个出家的僧人。

..........

建炎三年五月下旬,李延庆率领八万大军攻克了西夏都城兴庆府,西夏王族在李仁宗的带领下向李延庆投降,天子李乾顺已出家为僧,在西夏灭亡前告别了王位,随着悠扬的钟声在城内响起,建国百年的西夏王国终于走到了尽头,在宋军的进攻下灭亡了。

西夏虽灭,但战争依然在进行,李延庆随即兵分四路,赶赴西夏各地剿灭西夏余烬,他又令刘子羽和高宠率两万大军以及五百只战船北征河套,那里还有五千西夏军,同时要秘密完成和漠北四部的兵器交易,以十万套兵甲换取五百万只牛羊。

六月初,镇守河套的西夏宗室李云贵听闻西夏灭亡消息,便率领五千军队放弃河套东逃,前往大同府投奔金兵。

三天后,两万宋军抵达了河套,占领了西夏的最后一片土地。

而这时,数千牧民赶着五百万头牛羊出现在河套北面的草原上。

.......

这些天李延庆极为忙碌,先是在兴庆府全城戒严三天,搜查漏网士兵和大将,待漏网之鱼清理得差不多,李延庆便任命杨兆和为兴州通判,开始出榜安民,恢复秩序。

接下来便是紧锣密鼓地清理西夏的府库粮草,以及核实各种资产土地,凡属于西夏王室和王公贵族的财产土地一概没收,又划下一条标准,对西夏的中下层官员,凡家产在这条标准以下,宋军不予没收。

这天一早,杨兆和赶来求见李延庆。

“杨通判还能适应新职务吧!”

“卑职感谢都统重用,虽然事情很多,但还是能处理好,只是昨晚发生一件事,下官很为难。”

“什么事情?”

杨兆和满脸怒色道:“昨天晚上,有十几个士兵喝醉酒,闯入一户西夏官家家中,强行索要钱财,还要***女,下官及时带人赶到,制止他们,结果他们恼羞成怒,把下官和几名手下都暴打一顿,扬长而去,这件事已传开了,西夏官员都敢怒不敢言。”

李延庆大怒,一拍桌子喝令亲兵道:“去把王贵和刘錡给我找来!“

亲兵飞奔而去,李延庆心中恼火,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他已经再三强调军纪,结果还是出现这种事情,灭国之后首先需要政治上稳定,从心理上瓦解西夏人对宋朝的抵触,再逐渐让他们接受现实,时间久了以后,大家就渐渐遗忘西夏了。

偏偏这个时候自己的士兵闹这种事情,强索钱财,还要***女,这就让人忍无可忍了,这会坏自己的大事。

不多时,王贵和刘錡匆匆走进大帐,躬身施礼,“参见都统!”

李延庆一拍桌子,“昨晚是谁的军队在城中当值?”

军队并没有放假,显然是当值士兵所为。

王贵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连忙道:“昨天是卑职的手下当值。”

李延庆对杨兆方道:“你说给他听!”

杨兆方便将昨晚发生的事情又复述一遍,王贵也吓一大跳,当值时喝酒就已是严重违反军纪,还上门去抢钱辱人,这是死罪啊!

他顿时满头大汗,“卑职这就去查,一定按军规严惩。”

李延庆又对王贵道:“带着杨通判一起去认人,要杀一儆百,不准再有第二次。”

“卑职明白!”

王贵行一礼,带着杨兆方匆匆走了。

这时,刘錡犹豫一下道:“有句话,卑职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就是了!“

“都统,最近军中有一些传言,说都统对待西夏贵族太宽容,没有灭国的感觉。”

这些传言李延庆也有所耳闻,听刘錡再度提及此事,他不由冷笑一声,“他们的灭国是什么样子,让我放松军纪,任由他们在兴庆府烧杀奸淫吗?“

刘錡叹了口气,“人为财死,灭了西夏,弟兄们却没得到好处,有点怨言是难免的。”

“他们的好处我已经准备好了!”

李延庆淡淡道:“每人五十只羊,等运到京兆府后,会一一送到他们家中,让他们全家上下欢喜一番。”..

刘錡明白了,“这些羊就是和漠北几大部落换来的羊吧!”

李延庆点点头,”你以为我没有考虑给士兵们好处吗?西夏为什么会灭国,不就是国力羸弱,支撑不起战争才最后溃败吗?西夏的国库你也去看过,空空荡荡,黄金不足二十万两,白银不到百万两,各种布匹、绫罗都没有了,只缴获了百万张羊皮,我拿什么赏给士兵?“

沉默片刻,刘錡又道:“当初都统可是想将西夏王族斩尽杀绝的,最后却放他们一马!”

李延庆摇摇头道:”事情不是我们想的那样简单,我刚刚从西夏那里得到消息,是他们驻临安的使者传信而来,天子已经下旨,要求宋军立刻停止攻打西夏,双方进行谈判,结束战争。“

刘錡吃了一惊,“这消息是真的吗?”

“应该是真的,天子下这个旨意,只能说是被逼无奈,其实我也猜得到,太上皇和他的党羽动用各种办法施压,根本点就是一条,大宋险被灭国,又安忍灭他国,无仁无义,这一条很厉害啊!失去了仁义这块牌子,官家的位子就不稳了,我李延庆也会被押上道德审判台,所以我才再三考虑,尽量少杀,不能让太上皇等人抓住我们残暴杀戮的把柄,这就是政治斗争,大家都在用仁义标榜自己,而拼命在找对方不讲仁义的把柄,这个时候,我们只能灭国而不能屠国。“

刘錡恍然大悟,他这才明白都统的用心良苦。

这时,一名亲兵在帐外禀报,“启禀都统,王贵将军已经抓到了昨晚喝酒闹事的十二名士兵,情况属实,王将军请问怎么处置?”

“斩!”

李延庆冷冷下令道:“用他们人头示众!”

第九百九十六章 临安投降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战 四第一百六十五章 蹴鞠皇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外援兵第五百四十二章 莫须之罪第四百五十五章 心生毒计第八百四十九章 汴梁隐患第七百六十七章 上门要债第一千零十二章 调兵遣将第七十五章 仗义救人聊聊新书第一百零七章 住店风波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军北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老种辞官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报复第九百六十八章 灭国之战 二十一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进攻第六百九十六章 以汉制汉第一千零一章 分房方案第一百一十三章 解试科举 一第四百七十七章 书坊遇旧第九百八十九章 长江拦截第六百四十八章 交换条件第一百二十章 解试科举 八第一百四十九章 安阳消息第七十一章 县学考试第三章 欺人太甚第六百三十二章 知州心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书坊遇旧第八百一十八章 三雄投效第九百一十二章 决战太原 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偶遇故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三绝女将 中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六百八十二章 兵临太原第三百四十章 夜火攻城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迫谈判第八百二十章 鸭子变鸡第九十五章 卢氏父子第六百五十九章 军费不足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变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器之忧第八十七章 马匹风波 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军弩事件 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飞石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备战第七百八十八章 百官威逼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试科举 四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草原来使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四百章 扰而不战第九百九十九章 故人清照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后捅刀第五百八十章 官复原职第一千零九章 关键一刀第七百三十五章 王贵消息第九百一十六章 被迫撤军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书院第四百一十一章 走入绝境第二百四十六章 师师请客 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四百零六章 河面警告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赐良机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书院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乡偶见第五百五十四章 开源有方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大军情第二十四章 初到县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相聚第四十三章 深藏不露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后一战 下第九百一十二章 决战太原 上第十二章 门庭若市第一百八十六章 螳螂捕蝉第七百五十九章 果断处置第一百七十四章 以牙还牙第七百零四章 针锋相对第六百二十一章 初来京兆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凶 四第一百零五章 庆贺上榜第一百四十三章 接花移木 下第三十七章 决赛到来第九百零四章 瞒天过海第八百四十章 五女凑份第四百零五章 临战之权第七百四十六章 重大事件 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举考试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七百六十七章 上门要债第三百四十章 夜火攻城第六百一十七章 酒楼话别第一百八十一章 驿站突围第六十一章 县城买书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题第八百二十三章 贼船难下第九百五十章 灭国之战 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县官难当第六百三十九章 高俅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