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强干之法

第337章 强干之法

面对王安石的不逊之词,章越心道自己又不是来吵架的,反正我已是制举,进士双魁了,你觉得我的文章入不了你的眼就入不了。

不过见王安石这一副老子天下第一,尔等都是渣渣的神情,章越忍不住道:“王舍人说在下不知,那么敢问足下知否?”

王安石道:“老夫也不敢说深通。毕竟曾为政地方,略知一二。”

章越道:“王舍人我读足下万言书有云,故古之人欲有所为,未尝不先之以征诛而后得其意。真正欲治理天下,当陶冶人才而成之,昔周宣王用中山甫,周室得以兴之,而非一欲行之征诛。”

王安道:“度之,这强干为征诛之法,不算是良道。”

一旁王雱,王旁对视一眼。

王旁道:“为何状元公前言不搭后语?他既说要强干,但又说强干为末道。”

王雱对王旁道:“这倒非无见地之谈,而是爹爹上官家万言书里所云,当以选人为先,他这是以汝之矛攻汝之盾,巧言令色,真是好生奸猾。”

章越道:“治理天下之道,应是堂堂正正,可以公布晓谕百姓的,至于王霸之术,可以治天下,亦可侧身而谈,但不可登台入室,宣于庭上。”

王安石微微点了点头。

章越道:“本朝强干之法,在于本朝惩于汉末唐末藩镇军阀之事,以削其事权。”

“本朝袭唐制,抑又甚也。如叠床架屋,事权重复。其中以三分,上下,内外,轻重,两相分为相维,相制……,说来就是上下相维,内外相制,内重外轻……至于官者,位重则不用,用之则位轻…………”

“但上下内外相维相制,唯相权可维不可制也。本朝相权三分,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乃至多分,互不统属,各行其事,势如数车并驰,轨辙而行……”

王安石听章越侃侃而谈,再度点了点头。

说到最后章越道:“王舍人当然高见,在下的文章确实不入足下之眼,但有一句肺腑之言,强干之法可以行一时,却不可行一世,王舍人切记要三思啊。”

王安石听到这里,知道自己确实看轻了眼前这少年,但他口上却绝对不会承认。

王安石言道:“老夫之言确实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耿直所言罢了,你所言虽是有道理,但仍缺的是去地方实政的经验,我只是不知你为何想留在京师。”

“政事堂堂除后,吏部必另有安排,汝不去地方为一任通判,难道真要在京中修书么?”

章越知王安石所指。

吏部不满政事堂屡侵自己的人事之权,故而对经政事堂堂除后的官员,一般都会另行开出一个更优厚的条件。

如果官员肯放弃堂除,改归吏部注授,吏部会允许你的差遣升压同等次的其他官员,以资鼓励。

换句话说,在大家都是同等职务下,你可自行安排。

吏部给章越开出的价钱是,章越如果放弃堂除,不接受政事堂的任命,那可以出任河南,淮东,两浙路任意大州,就算是节度使州的通判也无妨。

章越道:“多谢王舍人挂怀。章某不愿去地方。”

王安石摇头道:“以策论通篇观之,确实写到了极致,却未必,你之前所言惠民之语,确实是独到之处,但吾却不认同。”

“还请王舍人赐教?”

王安石叹道:“度之,我当初治鄞县,也是抱有造福苍生之念。但至地方后,方觉粗陋也。”

“我告诉尔民是何?这些为民请命之词,说来慷慨激昂,但这都是书中告诉你的,书中之民乃虚也。”

“何为实的?你到了地方看见的民,是为了一文钱可偷盗,为了百文钱敢杀人,你说这些是刁民。但普通之民呢?实也难称得上淳朴二字。”

“吾欲兴修水利以惠民,兴办学校以智民,但治下却以为吾多事,空耗钱粮。百姓目光永远只看到一寸长短,尽谋浅显之利。闹了饥荒,我将府库里的粮食分给他们,他们会说吾乃青天,但吾借给他们种子去耕种,他们却道吾乃剥削苛民。”

“圣人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谓先见,你所言周礼保息六政,管子九惠之教,会生出多少懒惰之民,汝陈然有济民之心,其心虽善,但于俗不合,于世不合,实为荒诞的书生之见。”

章越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道:“这保息六政,九惠之教,是吾书信之词,王舍人怎么看了?”

王安石当然不会说是王安国,王安礼偷偷拿来给自己。

王安石略过章越的问题言道:“老夫之言还请度之三思,先去地方为官一任,所谓宰相起于州部是也。不在地方治理一任,终是书生之谈。”

章越道:“多谢王舍人之言。但吾仍不愿去地方。”

“何也?”

章越道:“吾马上要成婚了,不愿远离京师去地方任职。”

王安石闻言当场色变道:“闺房之乐安可置于国家大事上?”

章越道:“王舍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人不先修身齐家,哪能治国平天下?”

“再说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多也,王舍人焉知吾之乐也。”

你王安石连个妾也不纳,我实在与你这样不好女色的人没有共同语言。

这话换了其他人早大怒了,但王安石却是没有把握到章越言中之意。

不过屏风后一阵响动,似什么被打翻了一般。

屏风后人偷听。

王安石不以为然对章越道:“犬子喜偷听吾与人议论,让度之见笑了。”

章越心道,不知是王雱还是王旁。

居然在屏风后偷听父亲与客人对话,王安石也不见怪,可见王安石家教着实不严啊。

这个时代父子关系,多似韩琦韩忠彦那般。韩忠彦在外横行无忌,但在韩琦面前却是一下子焉了。

但王安石对王雱似不怎么管教,什么都由着他来的。

当然王安石对这个儿子宠爱有加,甚至期望甚高。历史上王雱对父亲称之‘光于仲尼’,王安石也对王雱称之孔子。

曾有人说‘父子相圣,何等怪异’。

有次王安石与程颢聊天,王雱穿着女人衣服走出来问父亲道:“你们聊什么。”

王安石说新法推行很不顺利,我们聊这。

王雱说,这有什么难的,将富弼,韩琦的头砍了,新法就推行下去了。

程颢变色道:“这话也敢乱说,我与你爹商量国家大事,这不是你听的。”

由此可知王安石怎么管教了。

章越起身道:“既是如此就不打搅了,在下告辞了。”

王安石则淡淡地道:“冲卿找了个好女婿。不过可惜了……”

(本章完)

第229章 吴府(感谢乐乐笑笑妮妮书友成为本第658章 屯田之罪第6章 抽丝剥茧明日更新第316章 破天荒第654章 白云楼赋(第一更)第408章 改变第66章 富在深山有远亲(感谢楠木的咖喱番书第73章 嘉祐二年榜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494章 国士待之第424章 婚姻第39章 恩情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200章 此时此景第550章 章惇和曾布第752章 人性第169章 同进士出身第376章 好朋友第89章 看榜第527章 新旧交替第303章 三元第191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第912章 返程第699章 二将争功第247章 考试政策第519章 民望第155章 意思第384章 我不愿作官家第1013章 道理之争第414章 入股第172章 成例第888章 润笔争论第862章 登门道贺第421章 故交第980章 辽国的馈赠第319章 担忧第563章 蹀躞带第949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314章 六论第229章 吴府(感谢乐乐笑笑妮妮书友成为本第803章 西夏求和第103章 珍惜第748章 补偿第558章 赐字第304章 光阴第535章 韩琦罢相第35章 真传第950章 坐而论道第382章 建储之诏书第470章 治国争论第445章 霸道第679章 报捷第157章 识人请假第498章 离开第81章 初会第428章 出差第135章 答案第923章 九百一十五章沙堤第582章 落实工作第456章 王韶第505章 安排第47章 论文第97章 翻山越岭第913章 如何斗争第121章 抽空见一见第981章 宰相忽悠皇帝第532章 荐人的风险第213章 行卷第936章 蔡确的书房第988章 参知政事(两更合一更)第1003章 信任与猜疑(两更合一更)第811章 不能示之能第510章 太祖誓碑第683章 功归人,过揽己第753章 心腹之患第6章 抽丝剥茧第813章 问题第547章 比喻第1048章 高楼第362章 太常因革礼第461章 同年小聚(第一更)第776章 正副之争第491章 文官也敢打人?第36章 不学有术第944章 探病第651章 兴亡百姓苦第843章 如何用力第709章 节镇熙州第220章 开挂第13章 求学第126章 万万没想到第9章 孟子第921章 贤相否第1013章 道理之争第154章 买卖第930章 表态第870章 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