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分歧

第551章 分歧

著作佐郎是一个神奇的官职。

章越在仁宗皇帝驾崩后,大礼泛阶升为此职。

章越是嘉佑六年的状元,这个升迁速度着实有些快,但要不是之前辞官了两年,如今官职还会更高一步。

而对于王韶,曾布,章惇而言,他们都是嘉佑二年的进士,熙宁元年时方为著作佐郎。

章惇其实是嘉佑四年的进士第五人,这个名次著作佐郎算是情理之中。

王韶凭着章越的举荐,收边招抚番人有功,这才升为著作佐郎。

至于曾布升的稍稍有些快。

曾布见过章越后是心悦诚服,章越与曾巩关系不错,也有意提携了曾布一把。

当然以章越如今的官职还不足以举荐曾布试馆职,于是他将曾布引荐给了韩维。

韩维看在章越面上答允帮忙。

шωш ¸ттkan ¸¢ 〇

至于曾巩与王安石虽近来少往来,但曾布与王安石交情很好,故而王安石也引荐了对方。有了韩维,王安石的引荐,曾布被举为试馆职。

至于章惇……

章越在一次朝会上听官员们说章惇已投至王安石门下。

章惇如何得王安石赏识的有各种版本。

一个说是李承之,张郇引荐的,一个说章惇为了投靠王安石,不惜拜在王安石的妻弟吴颐门下。

但章越所知的真相不仅仅如此。

如今朝堂上主张推动变法改革,隐隐有两派。

一派是韩绛,韩维兄弟,韩绛是韩琦提携,韩维是富弼提携,他们兄弟虽都支持改革,但是做法还是相对温和。

比如章越最早建议免役法,韩绛上疏提议,但在两制以上官员集议时被司马光反对而作罢。

作罢之后,韩绛,章越也就没办法了。因为朝堂上保守的势力太大。

不然起了朝争,大家就都撕破脸了。

另一派则是王安石,韩绛和章越的想法都出奇一致。

他们都要借重王安石威望及才干,以及他变法的决心。更要紧的是老王是狠人。

既然韩绛一方在朝堂无力抗衡司马光,吕公著等保守派势力,所以必须有王安石加入己方阵营。

最重要的是王安石的政见比韩绛更激进,变法改革的决心更大。

韩绛没有办法,坏人必然有人来当,故而王安石必须出面充当打手。

那么说章惇为何被王安石看中。

王安石既要推行变法,会找什么样的人作帮手?

真找阿谀奉承之徒吗?

并非如此,纵观另一个时空历史上的蔡确,曾布,章惇,蔡京,邓绾这几人,他们的手段比王安石更狠,政见更激进。

王安石要变法不会找同样支持变法,但政见相对温和的官人,因为这个好人他可以来作。

但是变法要推行下去,冲在第一线的必须是比自己更狠,更激进的人。

故而韩绛找了王安石来推行变法,王安石则找了章惇,邓绾落实主张。

大家的心思都是一模一样的。

已经身为两制官的吴充,向官家上了请求实行免役法的奏疏。这个奏疏是吴充,章越翁婿二人充分商讨过的,比起第一次上疏更加稳重,可行性也是更高了。

这一次免役法更名为募役法。

章越起草了募役法的宗旨,其第一要义曰:凡有产业物力,而旧无役法者,今当出钱助役。

说白了,此法针对的就是那些坊郭品官之家,他们这些人都有大量的产业,但是却不需要承担劳役,反而是由老百姓背负沉重劳役,公平吗?

有了高高在上的地位,却整天撸国家的羊毛,合适吗?

可以想象,这个免役法一旦实行,会遭到不少官宦之怨怼。

章越本以为岳父会爱惜如今名位,不会允许自己写得这么直白,但岳父倒是义无反顾地道:“此怨由我一人担之。”

章越本要和岳父联名上疏,但吴充没有答允,他说此事有风险,他们不可以坐在一条船上。

奏疏里提及,乡户分五等,坊郭分十等。

乡户三等以上,坊郭五等以上按户等出助役钱,家业越多交钱越多。

乡户四等,坊郭六等以下不要出钱,只要出力就好,朝廷将收上来的助役钱用来雇佣这些百姓承当劳役。

税法的内容大体如此。

此法吴充,章越写完后给韩绛过目,韩绛对吴充,章越大为赞赏,也增补了一些意见。

最后吴充以此定稿上疏官家,官家看这免役法的奏疏后是十分高兴,当即召见了吴充道:“先帝果真有识人之明,早知卿于国事上肯直言。”

不过吴充此疏上后,官家交给学士院讨论,但仍为司马光反对。

同样身为翰林学士王安石对此没有出声。

章越知道岳父此疏因学士院反对没有下文后,也是有些意气消沉。诚然自己与司马光关系也还不错,范祖禹和郭林还都托他照看着。

让他出面与司马光撕破脸,大吵一架,却是办不到。真吵了,自己估计也不是人家对手。

他与司马光没有私怨,对方人品也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但就是彼此政见不在一条线上,能有什么办法?

而韩绛知道募役法两次被司马光阻扰而没有下文后,终于在一日退朝后亲自登门王安石府上。

二人谈了一夜,到底谈了什么无从得知。

数日后韩绛上疏说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因之前居丧三年,没有科举,请求官家召他进行单独的进士考试。

王安国通过考试,被赐予进士出身,出任西京国子教授。

其实不用韩绛帮忙,此时王安石通过讲学已是更进一步得到了官家的信任。

朝堂上都知道王安石虽是翰林学士中资历的最末,但反而可能后来居上,先一步成为宰执。

伴随着王安石拜相的传闻,与司马光同在学士院的二人,因为一事第一次生起了不和。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案子。

登州一个名为阿云的民妇要杀自己的丈夫,捅了十几刀。谋杀亲夫,这可是骇人听闻之事,就算没杀死人但也要重判的。

但登州知州许遵认为阿云还在丧期便被叔父婚配,这不合于礼法,故而二人不是夫妻关系,算不了谋杀亲夫。再加上阿云还是自首的,故而要减其刑法。

然后此案交给审刑院,大理寺裁断。

大理寺认为许遵这说法很奇葩,必须按谋杀已伤的罪名给阿云绞刑。

事情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但许遵认为自己判的没错,是大理寺错了,于是直接上疏将此官司禀告给官家。

但审刑院,大理寺坚持认为自己没错。

官家就让此事交给两制商议。

王安石,司马光得出不同的结论,司马光认为阿云罪大恶极要重判,但王安石却支持许遵认为要减刑。

因此王安石与司马光便在两制大臣的集议上第一次出现了意见不合,事后各自给官家上疏。

官家看到王安石和司马光的上疏后,也是对一旁侍直的章越进行问询。

章越如实道:“臣没有任过刑法官,于案律之事不甚精熟。”

官家道:“卿直说无妨,不过王学士在地方多年,应是熟悉刑律,你看此案为何如此简单,但朕的两位大臣会有截然相反之议。”

章越道:“回禀陛下,其实案子背后乃慎刑重刑之争。”

“数百年以来,官员断案都是如司马光之议,谋杀亲夫违背纲常伦理,应是要重判的,哪怕是在丧期之内。因为民间娶妻都是先定婚约,至于成婚可在丧期之后再办,虽有些违背小礼,但是无大妨碍。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庶民岂人人都能尽礼?可夫妻就是夫妻,人伦纲常乃大节,不可以害大节。”

官家点点头。

章越又道:“不过王安石所言也有道理,本朝对下百姓量刑一贯太重,徒罪流放刺面如常事,劫钱盗钱三千则死!百姓苛税重役之下,还要重刑迫之,也难怪流民流盗之事不绝了。”

官家闻言点了点头道:“章卿这话是至论啊!”

“之前司马光反对免役法,朕还道你心底有气,如今看来你真是君子。”

没错,章越虽因免役法被司马光阻扰了心底有点气,但这一次倒是没有因支持王安石,而批评司马光。

因此与天子奏对一定尽量显得客观,这样才能一直保持官家对自己的信任。

面对阿云案,官家这一次倒是没有明确表态,由着他们先去争论。

不过在这一次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争论上,学士院里韩维,吕公著都是坚定地支持了王安石。这与往日司马光在朝堂上一面倒,呼风唤雨的局面有了改观。

终于有人能站出来硬撼司马光了。

伱最要好的朋友有时候摇身一变就是你最可怕的敌人!

这日司马光退朝之后,遇到了盐铁副使吕诲。

吕诲对司马光道:“君实,我打算弹劾王介甫。”

司马光闻言失色道:“献可,这是何意?介甫并无不妥之处。”

吕诲道:“当年我与君实你一并在谏院共事时,知你与介甫是莫逆之交,此人也并非大奸大恶之人,然而唐子方(唐介)早言此人好学泥古,好议迂阔,如今至阿云案看来,此人喜好改作而立异,乃罔上欺下,文言饰非之徒,日后祸害苍生的必是此人,有他在朝堂上,天下绝无安静之理!”

“君实,你所见与我相同吗?”

吕诲向司马光问道。

(本章完)

第45章 圈套第980章 辽国的馈赠第905章 事因第933章 指路第243章 心意第188章 诗集第93章 入京否第314章 六论第997章 章家和吴家(两更合一更)第819章 谁支持?谁反对?明日更新第1001章 野望(两更合一更)第478章 岳父回京第502章 势第428章 出差第627章 三舍人第748章 补偿第150章 相赠第261章 御览(第二更)第67章 媒婆(第二更)第173章 传颂第1001章 野望(两更合一更)第57章 神童诗第423章 章越的用人之道第531章 我有人推荐给官家啊第176章 阶级第148章 刻章第14章 饼子第313章 秘阁第187章 攻心第142章 宴集请假第966章 官家的动摇第896章 三司会计司第580章 变法从太学起第888章 润笔争论第470章 治国争论第639章 功劳第32章 学霸第295章 期集第696章 出战第1026章 名将气度第188章 诗集第966章 官家的动摇第681章 设为熙州第1011章 天下将何去何从?请假下第81章 初会第669章 渡河后再议封赏第1035章 初生牛犊不怕虎第266章 灯火阑珊处第1026章 名将气度第943章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第840章 谁对谁错第986章 交锋第857章 齐家治家第440章 未雨绸缪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551章 分歧第298章 有钱故而任性请假第293章 捷报传家里第32章 学霸第656章 莫遇玉汝第595章 唇枪舌剑第246章 残信第442章 小别胜新婚第394章 急变第418章 董事会第627章 三舍人第205章 凭信(感谢kown1书友的盟主)第184章 好事第392章 改变第1042章 论孟第828章 叛乱第321章 御试第55章 考试第164章 俯视第148章 刻章第740章 章府家事第187章 攻心第116章 安定先生第133章 托付第248章 展望第451章 未来的皇帝第179章 买房第178章 韩相公第793章 打吧(两更合一更)第533章 吕家提亲第962章 辽宋谈判交锋第338章 汴京买房记第1037章 雄鸡一唱天下白(感谢曾大仁成为本第739章 赐宴第784章 复仇第536章 深宫大雪第864章 上日第593章 主政太学第977章 耶律淳到此一游第338章 汴京买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