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加担子

第576章 加担子

章越的一句‘臣附议’,在殿中仿佛是惊涛骇浪之中的一处小波澜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依旧是被上首的官家,王安石看在眼底。

官家还道,章越担心之前吴景弹劾的影响,升为待制都三个月了,仍顾虑良多不敢轻易在大起居中表态。如今则是总算迈出了第一步,这让他甚是感到欣慰。

章越此人什么都不错,但就是顾虑太多,太谨慎了,有时候自己得在后面催一催他,给他加加担子。

至于王安石则是反应平常,章越这一句‘臣附议’对于大局而言根本无足轻重,但在王安石的眼底对于他日后的仕途反而倒是显得至关重要了。

因王安石的坚持,薛向并没有被问罪。

数日之后,王安石陛见官家陈述,向薛向发难的张靖反被问罪,至于薛向反而被王安石举为江,淮等路发运使。

官家对此当然支持,但他又听闻王安石因此在中书里与唐介,赵忭二人屡次发生了冲突,有些担心。

官家对王安石问道:“苏轼的奏疏,相公如何看?”

王安石道:“建立学校并非一蹴而就之事,至于乡举德行而略文章,兼采誉望而罢封弥则可以缓之,但取消诗赋,改考经义却是刻不容缓。”

官家道:“朕打算让苏轼入三司条例司如何?”

王安石立即反对道:“陛下,苏轼与臣所学及议论皆异,不可任之,臣已打算荐苏轼为开封府推官。”

官家道:“真不可用吗?”

王安石道:“苏轼此人虽是高材,但所学不正,为世所用者甚少,为世所患者甚大,陛下不可不察也。”

官家点点头又问道:“那么章衡的奏疏想必卿也是看了,若荐之入三司条例司如何?”

章衡的奏疏王安石自也是看了。

句句合乎他的心意和观点。

不过王安石何等聪明人,一看章衡的文章便猜到可能是旁人帮他修改的,而且这个人多半是章越或陈襄。

否则王安石想不通,章衡身为士族子弟出身,怎么会反过头来大力鼓励兴办学校之事。这样的政见以往可是从未听他说过。

反而是陈襄,章越都有这么说过。

章衡非王安石所信任的人,如何肯轻易塞入三司条例司,但他之前拒绝了苏轼,故而倒是不好开口。

因此王安石道:“章衡是状元,经学文章具佳,因进言有功,可先擢其馆职,为陛下扈从,再安排他的差遣,以为朝廷进用之意。”

面对王安石的再次反对,官家还是接受了王安石的意见道:“那便不用他入三司条例司,便升作为集贤殿修撰吧!”

章衡的原馆职是直集贤院,一旦升为集贤殿修撰等于一下子站在了待制的门槛边上,下一步只有待制可以升迁。

而且章衡可以一口气至龙图阁待制,而非天章阁待制。

王安石觉得苏轼有一句话说得对极了,官家便是‘进人太急’,这简直是完全不按照次序用人。

就拿章越来说,官家登基才两年,已是升了两次官。

陈襄是如此,章越也是如此,章衡还是如此。

苏轼的上谏完全没有效果么,不过章衡是嘉祐二年的状元,仕途不出问题,他日升任待制也是迟早的事,王安石不用担心舆论对此有什么意见。

官家又与王安石商量道:“如今一个役法,一个科举,朝中已是议论如山,朕完全不能轻忽,不知哪一个可以先行?”

王安石道:“陛下,役法波及太广,要更改非一朝一夕可以议出,眼下当务之急还是在于科举学校。”

“天下的舆论和风俗多出于学校,学校不变则风俗不变,风俗不变则变法难成。”

官家道:“朕也早已经想到了,之前关于管勾国子监的人选,朕在心底熟思了许久,朕打算让章越兼管勾国子监,你看如何?”

朝廷重臣比如吕公著,韩维,吴充等人都是身兼数职的。

这也是宋朝官场的一大特色,旱得旱死,涝得涝死。

很多官员闲得蛋疼,没有事作,于是产生了一堆冗官。

但皇帝反而馆职出身(身边人)委以重任,许多官职重臣都是身兼数职的,忙得跟陀螺一般。

章越原先差遣是天章阁侍讲作为皇帝顾问,不时都要入宫扈从皇帝左右,而且身为待制还要参加五日一次的内殿起居,再兼管勾国子监……这可是加担子了。

王安石听说皇帝要任命章越判国子监有些顾虑与犹豫。

此刻但见官家悠悠然地叹了口气道:“吴充已是上疏与朕辞去谏院之职,他言他的儿子是卿的女婿,卿如今是参知政事,为了避嫌故解此职。”

官家言下之意,人家吴充因为你女婿的缘故辞了谏院之职,你王安石是不是也要补偿下他的女婿呢?

其实王安石想起前几日章越在薛向之事上对自己的维护,虽知道他是跟随吴充的脚步出班支持自己,但王安石觉得眼下至少章越不会反对自己。

王安石道:“陛下心中既已属意章越管勾国子监,那么臣如今也唯有赞同。”

王安石此言还是很勉强的,不过官家已是很高兴道:“章越随朕两年,屡有建言献策之功,但朕也不好一直用他在身边,这不是历事磨练人才之意。”

“相公以学校之任为重,朕是知道,如此便多提点他则个,看他是不是历事之才。”

王安石道:“章越绝对是历事之才,但臣担心他与苏轼一般与臣所论不合。”

“他人也罢了,若不听话,臣大可易之,但章越乃陛下私人,臣怕臣的话他听不进一句,若是易之,也怕陛下的面上不好看。”

官家闻言道:“诶,相公何出此言,新法之事为朕与相公之大计,章越若不听相公的吩咐,朕便责他,若是再不听,朕就免了他的职,如此相公可满意否?”

王安石有了官家这句话稍稍放心,然后道:“既是如此,臣便无话可说了。”

当日之后,朝廷立即颁布几条人事任命。

苏轼由判官告院改为开封府推官。

章衡升作集贤殿修撰。

至于章越则兼管勾国子监。

原判国子监的陈襄则升为知制诰。

章越的岳父吴充则卸谏院之职,改知审刑院。

(本章完)

第372章 商山四皓第210章 畅谈第300章 官职第120章 欧阳家的公子第1059章 怼一怼官家第245章 无心插柳第898章 提条件第69章 来信第365章 拜师第239章 相聚第301章 琼林宴第424章 婚姻第487章 汴京大雨第807章 平河湟策第938章 底线和规矩第772章 章越的幕府第370章 崇政殿说书第458章 得志之时第742章 咨以军国事第566章 苏氏兄弟第763章 韩绛回京第929章 拉拢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第49章 推荐(第二更)第1045章 农妇和牛(两更合一更)第497章 无名之辈第643章 战略之争第858章 怎么有空来看老夫第1058章 利民是为了利国第413章 抄底第1056章 宰相家的郎君(第一更)第236章 如何办第477章 因祸得福请假第380章 建储之议第902章 广施恩德第839章 变局第801章 保举第483章 翁婿第166章 青花瓷第835章 兵临城下第72章 食店第201章 樊楼诗会第111章 江贼第688章 霜筠雪竹钟山寺(两更合一更)第6章 抽丝剥茧第43章 清官难断家务事第281章 等次第998章 有个宰相的亲戚(两更合一更)第522章 入直第322章 题眼第799章 加官晋爵第505章 安排第837章 仁宗留给陛下的宰相第798章 纪念第517章 临轩策问第148章 刻章第740章 章府家事第798章 纪念第563章 蹀躞带第203章 那人是谁?第876章 处置办法第815章 论功行赏第440章 未雨绸缪第646章 闲居第108章 男女(感谢楠木的咖喱番书友大赏)第812章 大略第914章 安排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268章 捉婿第750章 商量第727章 回京?第716章 借机生事第411章 落幕或开始第62章 县令来道贺(第二更,求订阅)第485章 章越的发明第120章 欧阳家的公子请假第494章 国士待之第522章 入直第700章 国恩私恩第1020章 雪夜下湟州第282章 上巳第794章 短兵相接第539章 师生第902章 广施恩德第553章 棋逢对手第984章 耶律宏第587章 同道不同心第625章 御试第922章 锁院第797章 受贺第263章 真相第599章 越次召对第553章 棋逢对手第106章 瀑布第932章 吕惠卿辞相第417章 求教第81章 初会第112章 未道再见(感谢propheta书友的盟主